隋末(校对)第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509

  陈克复起身出列问道:“陛下,那新城、南苏四城怎么办?如今辽东城只要再攻一次,一战可下,现在弃守,那太可惜了。陛下,何不再晚几天班师,等将辽东拿下,到时我们有了辽东城,新城也就不用弃守,完全可以留人防守,到时明年再来,再取高句丽就将不费吹灰之力也。”
第073章
流血流泪
  杨广摇了摇手,“战争非一城一池之得失,战争打的是国力。我大隋打高句丽,靠的就是强盛的国力,当以堂堂正正之师击败高句丽。一城一池,先弃守也不是什么大事,再说了,如今大军没有粮草,继续留在这,非上策也。此事朕已决定,你就不要多说了。”
  杨广几句话就已经把事情决定了下来,大隋第三次征高句丽也就此结束。所有的将领们都去匆匆准备,传令的传令,收拾东西的收拾东西。再过两个时辰,等到晚上三更一到,三军数十万大军和几十万民夫就将静悄悄地偷偷跑路。
  陈克复劝了两句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反正隋朝要亡他也拦不住,只是作为一个军人看到这样的事情还有些无法装作看不见。既然杨广要走,他倒觉得自己可以留下来,而且杨广这次居然连大营都不拨,甚至各种器械物资也都扔下来。
  如果他留下来,那么这些东西也就是他的了,这可是几十万大军的器械物资,特别是那些各种大型器械,那可是这个时代的重武器啊。
  只是陈克复一时也不知道要怎么开口,破军营虽然是精锐,可是却也是皇帝身边的亲军,皇帝走了,他们肯定也得走的。正当他不知道要怎么说的时候,旁边的一个熟悉的声音却响了起来。
  “陛下,难道我大隋劳师远征数次,这次又要这样结束了吗?那辽东城就是放到中原那也是一等一的坚城,比之长安洛阳也不差多少。这样的坚城,我们这次数十万大军围攻月余,死伤无数,如今城破在即,陛下却要班师,而且还要马上就走,连粮草器械也不顾。陛下,这些东西我们弃之如破履,可是如果被高句丽人得去,却将是杀害我中原男儿的凶器啊。”
  陈克复一看,原本一直盘腿坐在他旁边没有说话的老爷子李奔雷此时满脸涨红,站在那里嘴唇都有些发抖,其声悲惨,眼泪都已经流了下来。
  “陛下,三征高句丽,我大隋已经死伤百万,陛下可知,那辽狗在平壤城下,捡拾我大隋男儿白骨筑成京观?那累累白骨足有十多万具,皆是我中原好男儿,那里面也有臣的儿子,孙子。如今就算战死,却依然得被高句丽人侮辱,被捡出筑成京观,被高句丽人观赏,甚至是有路过的高句丽男子常在那撒尿。”
  “陛下,那些也是您的子民,他们都是受您的召唤来到这千里之外的辽东,他们抛家弃子,就连死后都不能落叶归根,还土都入不了。如今辽东城城破在即,陛下却要放弃,难道陛下还想明年让更多的我中原男儿倒在这辽东城下吗?难道陛下还想让更多我中原男儿的尸骨被辽人筑成京观,供他们赏玩、侮辱吗?”
  李奔雷老爷子一边流着泪向杨广劝说着,一边不停的磕着头,咚咚咚的嗑着,没一会头就磕出了血,血流满面,和着泪水一起流下。
  陈克复也有些呆住了,他没有想到这位已经年过六十的花白头发的老爷子还有如此忠烈的一面,看着他跪在地上一边猛磕头,一边去杨广不要退兵,陈克复感觉心像是被一刀一刀割着一样,异常揪心。
  虽然他也为那些死在辽东的士兵们有些不值,虽然他也为那些死后还要被辽人捡去做了京观的战士们感到屈辱,感到愤怒,但是他从没有想过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向杨广请求。
  他想得更多的是,保全自己。甚至他刚刚还在想着,怎么借着这机会来壮大自己,可是现在他觉得和老爷子站在一起,特别的渺小、幼稚。甚至他觉得自己有些懦弱,没有军人的热血。
  陈克复赶忙也一起跪下,拉着李老爷子道:“陛下如何会不知道这些事情呢,只是陛下心中装的是全天下,陛下知道辽人用我大隋将士的尸骨筑京观一样愤怒,只是陛下没有把这种感觉表露出来罢了。陛下又何尝不知道现在放弃辽东明年还会死很多人,可是陛下也是为了早日回到中原平乱。”
  “中原不平,任杨逆乱下去,那中原更将遭受糜烂,会有更多的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今日辽人对我们做过的,来日陛下会为那些将士们讨回一个公道的。李将军,你也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了。难道不明白战术与战略吗?陛下的心思你又何必暗自猜度,那又岂是你我这样的粗鄙军人所以猜到的。李大人,快向陛下请罪,我们一会还得回去准备收拾东西撤退呢。”
  陈克复知道杨广是一个好面子的人,老爷子刚才的那番话可是十分无礼,虽然说的都是对的。但是对皇帝说这样的话,那无疑是不合适的,而且那个皇帝还是杨广,那就更不合适了。
  本来杨广就是逃跑说成凯旋,大家心照不宣帮皇帝留个面子也就是了,现在你这样一条条的数落出来,你让杨广的面子往哪放,这要是万一生起气来,这不是找死嘛。
  和李老爷子在一起这么久了,陈克复是真心把李奔雷当成自己的爷爷看待的。这样的一位沙场老将,在沙场上失去了自己的三个儿子两个孙子,陈克复实在不愿意看到他为国流血再流泪。
  杨广的眼睛睁得大大的,脸色阴沉的吓人,比之刚才得到杨玄感叛乱消息时还要吓人。本来这次杨玄感叛乱已经让这位自诩文治武功天下无双的皇帝,十分下不来台。现在倒好,一个小小的四品郎将,居然敢在这样的时候,当众指责他的不是。甚至隐隐在骂他了,难道他杨广已经到了一个任何人都可以背叛他,指责他的地步了?
  刚刚一个杨玄感拉着李密叛了,那都是帝国的贵族,如今更好,一个小小的将军也敢来当众指责他。这样下去,他这个皇帝还有何威严,他的天子之尊将要放到哪去。以后天下人是不是要有样学样,每个人都敢来指责他两句,甚至连个庶民百姓也敢说他坏话?
  陈克复转着弯的拍了一通杨广的马屁,发现杨广依然是黑着脸,也知道这次的事情闹大了。在扶老爷子时一记手刀敲在他的脖颈上,将他敲晕了过去。
  陈克复跪在地上装着很惶恐地道:“陛下,是臣管教不力,让下属说出此等大逆不道的话。不过李将军今天精神有些恍惚,怕是在战场上观阵之时,触动了往事,想起了他那为国争战而死在辽东的三个儿子和两个孙子。李将军为大隋争战一生,从无二话,如今白发早生,却白发人送了黑发了。一家三代,俱为国效力,甚至除了老爷子全都为国捐躯,这是何等的满门忠烈啊。这样的臣子是陛下最忠心的臣子啊,陛下。”
  杨广泠笑着道:“忠心,忠心到目无君上,忠心到可以当面指责朕吗?是不是以后全天下的人见到朕就骂朕几句,才能表示忠心?”
  “陛下,李将军的以他的六十余年的所作所为向天下人表明了他的忠心,更是以他的全家男儿向陛下表明了他的忠心。李将军是担心以后别人会对陛下今天的所为有所非议,所以才冒然的说出了那些话,虽然方式不对,但是一颗心却是忠于陛下的。李将军完全是为了维护陛下的天威啊,请陛下明鉴。”
  陈克复也不知道要怎么说了,这个事情怎么说也是老爷子处理的不对,除非他面前的皇帝是一位十分开明的皇帝。
  裴蕴阴着一张脸一直站在旁边看着这里,对于他来说,眼前无疑就是一个好机会。他之前一直不出声,就是觉得如果他出手,那么论罪也不过是李奔雷的罪,陈克复虽然是李奔雷的上司,但是以他如今在皇帝面前的宠幸,是不可能拿这件事情找他麻烦的。
  现在好了,他等了这么久,陈克复果然还是嫩了点,遇上这次的事情居然不能明白弃卒保车的道理,居然一头就跳了进来。
  裴蕴等的就是现在的这个机会,对付一个小小的李奔雷,他都懒得出手,但如果是他一直看不顺眼的陈克复却很有必要的。有道是欺老莫欺少,李奔雷不过是一个没什么根基的老头,这样的人对他们没什么威胁。他这样的人,既然已经欺了少了,那就一定会想办法将对手完全打趴下。
  但是陈克复可就不同了,他们之前因为一点点事情如今关系已经越来越差,而且陈克复如今也越升越快,已经让他严重的感觉到了威胁。对于这样的威胁,自然是越早处理掉越好,对于政治对手,他可是从来不会手软。特别是当年他曾经也是南陈的官员,可是极不受待见,对于南陈皇室,他只有恨。
  裴蕴眯着眼睛站了出来,“陛下,李奔雷欺君惘上,按律当斩,陈克复作为他的上司,不但负有管教不力之责,而且现在还帮着包庇开托,甚至一起帮着欺君惘上,当按律同罚。不如此,无以教天下,纲纪伦常,又岂能是他们所能蔑视的。请陛下降其罪!”
第074章
二裴挖坑
  看着头戴着进贤冠,穿着一身紫色朝服的裴蕴,陈克复从来没有一次像今天这样想踩这个家伙一顿。朝堂倾轧,这他早有心理准备,可是面对如今这种情况的落井下石,却让陈克复份外愤怒。这种人已经不是政治家、官员了,而是完全成了一个政客,除了玩弄权术,这种人可以说对朝廷没有半分好处。
  像是楚国公杨素那样的人,虽然也一样排除异已,可是杨素却有着治理国家的能力。他把别人排挤走了,他自己一样的把国家治理的繁盛富强。可是如眼前的这个裴蕴,完全就是一个弄权小人。除了排除异已,完全不顾大局,一点真正的本事也没有,让他打心眼里的看不起。
  陈克复抬起头,拿着眼睛异常锐利地看了他一眼,那闪着寒光的双眸一下子把裴蕴给吓了一跳,这种目光就如同徘徊在黑夜中的狼的目光一样。一接触到,就让人心里颤抖。
  “陛下,念在李将军满门忠烈为公的份上,就饶了陈将军一次吧。如果陛下还有不满,我愿意为他代过,自小臣进入辽东,组建了破军营以后,李将军一直在帮助着小臣,小臣自小就没有家中长辈关爱。李将军对我就如同亲人一样对待,如今李将军有过,臣愿意为他代罚。”
  陈克复此时也不再去想着其它的那些什么,他是真正拿李奔雷当爷爷对待,此时完全就当做了是自己的亲人,想着救他。
  杨广黑着脸沉默了好一会,“陈破军,既然你身为一军主将,那么就应当知道军法军纪。李奔雷哪怕待你再好,在军中你就是主将,不要因私废公。今天的事情看在他满门忠烈及你的面子上,朕就不予再追究,但是朕不希望以后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如果再有发生,朕定斩不饶。你带他下去吧,也回去收拾收拾准备一下,三更一到,随朕回朝。”
  “谢陛下隆恩!”
  裴蕴看到皇帝居然这么轻易地将这件事情放下了,心里十分不乐意,忙站出来道:“陛下,有道是有功则赏,有过则罚。陈破军虽然数立战功,但是陛下也皆对他厚赏过了,如今他犯过,陛下去不责罚,那么以后让其它臣子如何看待。这岂不是要让那些有功之臣们心生骄奢之心吗?长此下去,他的心里哪还会有陛下,必将自大狂妄,不服管教。”
  杨广点了点头,“裴爱卿说的也有道理,今日陈破军管教下属不严,理当论罪。但今日陈克复为朕分析杨逆的未来的三个选择,却是有功,朕看,今天就功过相抵,朕即不赏赐陈破军,也不再罚他了,此事就此为止,御史大夫也不要再说了。”
  皇帝这话就等于是明显的要袒护陈克复了,虽然这让裴蕴十分不爽,但也是无可奈何。他作为御史大夫确实是有弹劾官员不当的权利,但是如果皇帝都让他算了,他还要纠缠的话。那就不是他在尽职责,而是他挟私报复了,到时他反而要吃亏。
  不过裴蕴也不打算就这样算了,起身后对着裴世矩又作了个眼色,裴世矩看着杨广的意思也知道,杨广今天是不可能会拿陈克复怎么样了。心中转了一圈,一个计策涌上心来。
  “陛下,虽说高句丽已经被我大隋打的不敢露头,军心尽泄,但是百万人一起退军实非易事。特别是军中还有那么多的民夫脚力,这一路上要回朝还得经过数道河流。此乃向为兵家尾袭之时,万一我大军过河,敌人尾随而至,半渡而击之,那时对我军大大不利啊。”
  “你的意思是?”
  裴世矩站在那里沉声道:“陛下之前下令大营不动,全军三更出营,此乃良策。不过,如果陛下能再派一大将领一兵殿后。再将那些民夫们先留在大营之中,如此陛下和大军先行,大营中剩下人数也将有数十万人。只要让民夫们都穿起盔甲,拿起武器,坚守大营,让辽人误以为大军还在,那么只要坚守个十天半个月,那么到时候我大军已经回到了北平郡。到时陛下再令人引兵接应他们回朝,这岂不是一两全之策。大军一可以全速的早日回到中原平乱,二来也可以防止辽人尾随袭击。”
  杨广一听,抚着胡须点了点头。这百万大军一齐离开,虽然能做到悄无声息。但最多半天,辽人就会发现。这一路上有了这么多民夫,行军速度必然快不了。要是高句丽人出城尾随大军之后,趁着大军过河之时半渡而击之,确实有可能造成大乱。当初的萨水大败不就是因为退兵时被辽人半渡而击之吗。
  “卿所言有理,不过卿觉得何人可担此任呢?”
  “回陛下的话,留下的军队不需要太多,最好是留下的军队能将新城等四城也接手,不然敌人如果知道四城守军弃城而走,定会怀疑。留太多军队则达不到退兵的目的,所以臣觉得最好遣一有帅才的大将,由他领一支精兵统领一切。短则十天,多则半月,则任务就可完成。当然,最好留下的这支军队还是骑兵。那样机动能力才能更强,能守能战方为上。”
  陈克复在裴世矩一出来的时候,他就知道他要说什么了。虽然他不会算,但是也猜到肯定是来整自己的。没有想到,他还真想得出来,居然要让大军全撤走,单独留一支军队。单独留一支军队也不算什么,毕竟如果是骑兵的话,那是可以来去自如的。可是这个家伙居然还要让数十万民夫留下来充样子,而且还要分守四城,这不是把人往坑里逼吗?
  再一想想他说的那些要求,留下的得是骑兵,还得是精锐,数量不能太多,还得是位大将统领,将军还得有帅才。陈克复怎么听就怎么像是裴世矩在为自己量身打造的一样。自己的破军营是骑兵,而且还是精锐骑兵,而且数量也不是很多,一万人,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统兵的得是大将,自己如今是二品的柱国,还是左备身府统兵四将军之一,而且就刚刚不久还被杨广夸奖为不但有将才,而且还有帅才。这玩意,裴世矩完全就是比量着他的身材量身打造的条件啊。
  陈克复抬头和裴世矩、裴蕴对了一眼,三人眼中都有种心照不宣的感觉。陈克复脸上无喜无怒,古井无波一般。但是陈克复此时心里却在仔细的考虑着、计算着。
  如果他想留下来,现在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他完全可以借桥过河,甚至都不用自己提出来。不但如此,他反而可以假装不愿意留下来,相信他越是表现的不愿意留下来,那么裴世矩和裴蕴两人肯定也更会让他留下来。
  到时哪怕他提出点什么要求之类的,他们肯定也会答应的。陈克复甚至已经猜到,如果他留下来,这两个家伙肯定还有后着。说什么等大军到了,就派军接应,估计他是不可能等到了。
  最多还有一个月不到,这辽东就要进入雨季,接着就是冬季大雪,一直到明年的五月,这都不是行军的时机。到时候这两个家伙肯定会想办法让自己留在这里的,而在明年五月之前,是不可能有什么援兵啊后勤粮草一类的补给的。八个月的漫长时间,而且还是在恶劣天气下的八个月。
  陈克复相信,隋朝大军一走,那些最终知道了情报的高句丽人肯定会来一次最后的反扑的。到时他一万人,拿什么去对付辽人。不过陈克复在这辽东这么久了,对于辽东城可不是和裴蕴、裴世矩一样地看法。
  要想在辽东立足,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在于能不能拿下辽东城。只要将辽东城拿到手中,不要说八个月,就是一年,陈克复也一样相信他能守得住。只要撑过了最初的那一波辽人的反扑,那以后这里的形势差不多也就固定了。
  杨广抚着长须道:“裴卿心里有合适的人选吗?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和左武侯大将军杨义臣这次要做前锋,他们不能留下来。左骁卫大将军荆元恒、右翊卫将军薛世雄、右御卫将军张瑾、右武侯将军赵孝才、涿郡太守检校左武卫将军崔弘升、左武卫大将军裴仁基、前锋大将王仁恭、左屯卫将军宇文化及,你看这些大将哪位留下来合适?”
  裴世矩笑了笑道:“陛下,您所提这数位大将,虽然都是朝中一等一的大将,但是年纪都不小了,沉稳有余,恐锐气不足啊。单独留在辽东,这得是既能猛打猛冲的将军,也得是能运筹帷幄的帅才才行。而且不但是主将能干,还得士卒锐健才行。”
  杨广点点头,“河南的张须陀倒是很合你的要求,可惜如今身负剿匪重任,身在河南。”
第075章
借桥过河
  “陛下,你怎么把您最喜欢的爱将忘记了。破军营统帅新城开国伯、柱国陈破军就是一位很合适的人选啊。陈将军不但有万人不当之勇,而且还善于谋略,更兼手下一万精锐破军营更是军中百战精锐,无一不是以一当十之辈。此等大将,正是留下来担任此重任的绝佳人选啊。”裴世矩忙指着陈克复道。
  “哦,陈破军?”杨广转头看着陈克复。
  陈克复在心里暗笑了一声,好了,戏终于演到他这了,这下该他接台词了。看来裴世矩还真上道,完全就是按照他猜的剧本演的。
  陈克复心里暗笑,脸上却装出一听到自己名字惊讶的表情,然后是愤怒,对,愤怒。陈克复对着裴世矩恨恨地瞪了一眼,这回不用装,他就十分本色的恨恨地瞪了他一眼。
  然后马上跪倒在地,“陛下,臣蒙陛下厚爱,统帅破军营,乃是陛下身边的亲军。此次回朝,一路几千里之遥,正是臣和破军营护卫陛下的时候,臣又怎么能丢弃如此重要的职责而留在这里呢。陛下,您的安危最为重要啊,这次回中原千里,臣实在不放心陛下的安危啊。”
  陈克复那演的是一个声情并茂,就差没流眼泪鼻涕了。虽然看上去很做作,但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就是要让杨广他们一眼看出来,他不想留在这里。欲擒故纵,曲径更能通幽。
  果然,他抽空打量了一眼二裴,发现两人嘴角那一抹笑容更浓了。杨广倒是有些犹豫不决的样子,看着陈克复不愿意留下来,也道:“破军乃朕的禁卫,朕也不大舍得让他们留下啊。裴卿,你再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合适的。”
  裴世矩道:“陛下,关键时刻就得需要陈破军这样陛下信得过的人才行啊。要是换了其它人,臣等还有些担心不能担当此大任呢。陈将军,虽然让你留下来,可是这也是在保护着陛下的安危啊,正是有了你们在这里坚守,陛下才无后顾之忧啊。或者说,陈将军你是不愿意为陛下效力,或者是贪生怕死之辈?”
  陈克复马上装做是勃然大怒,喝道:“裴世矩,自我为陛下身边禁卫破军营统率开始,你就处处针对为难于我,你这是何等意思?难道就因为我效忠于陛下而不是效忠于裴阀,你们就一定要千方百计的将我打倒吗?你们这是何等居心,可还有对陛下的半分畏惧?我乃是陛下的忠诚卫士,又岂能容你等这般侮辱?”
  裴世矩被陈克复不按套路出牌的一招也一下子弄的愣了一下,“陈破军,你何出此言,我一切都是为了大隋,是为了陛下。又何曾有半点私心,我与你之前素不相识,又何来的故意针对之说。说我故意打击你,这才是诬告。”
  杨广看着自己喜欢的两个大臣争执,也不由得道:“好了,你们不要争了。二位都是朕之心腹,一切都是为了大隋,又何必相互攻击。朕看裴卿说的也有道理,这样重要的责任朕交给别人也不放心,还是交给破军来担此重任。破军,你还有何要求可以向我一一说来,朕皆准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5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