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校对)第1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285

  怀荒军极重弓弩,就算是近战的刀盾兵和枪兵,也一样配有弓箭。
  窦建德笑道,“那你他娘的当初怎么就没考上长弓兵?现在你跟老子扯这个,没有这好牙口,你就别下嘴。现在守城做战,哪需要你们这些半吊子弓手,你们上去就是浪费箭支。好好坐在这里烤火,等需要你们的时候,自然会喊你们。”
  一个胆大的枪兵无奈的摇头道:“等将军喊我们的时候,估计不但肉没了,就是汤都不剩下一口了,等我们出动的时候,估计也就是去砍人头打扫战场的。”
  另一个这时也道,“回去就得好好练长弓,争取也考去长弓队里头,当长弓好啊,每次打仗,都是呆在最安全的地方,有骑兵和刀盾兵枪兵们保护着,然后又是最容易立功的,挣的军功多,来钱快,升官也快……”
  对于这群酸溜溜的近战步兵,窦建德只是笑笑就走过去了。他们说的都是实情,这也是怀荒军很独特的一个地方,全军最让人向往的位置,竟然是长弓兵。而且那些近战步兵,往往打完一场战,最后也只是上场打扫战场砍砍死人首级而已。不过这种情况,窦建德觉得很好,这充分的说明,怀荒军在战时一直处于有利形势,要不然,近战兵早就被派上前拼命了,哪有机会这么轻松的说闲话。
  “蛮子们来了!”孙安祖出声道。
  窦建德收回思绪,抬头望去,居高远眺,前方千步左右外,同罗骑兵正源源不断的出现,越聚越多。
  “估计这些蛮子们现在正傻眼呢!”郝孝德笑道。
  窦建德收起了笑容,一挥手:“传令,准备战斗!”
第203章
安保条约
  铁勒骑兵出现在冰堡之下的时候,易风正在后面的营栅里与陆续赶到的奚族五大部落首领一起喝酒。
  奚族五大部落的首领们,此时披着熊皮的、狼皮、还有披着野猪皮的,如同是老林子里刚走出来的山野猎户一般的坐在易风面前,一众首领看向易风的目光里,充满着敬畏。尤其是阿会氏的苏支,他现在更是几乎把易风当成了菩萨一样对待了,这次铁勒来犯,阿会氏部族遭受重创,若非易风救援及时,阿会部死的绝对不止万余人马,说不定在他父亲手里建立起来的阿会氏部族,就此一厥不起,甚至分崩离兮。经过他们父子两代的努力,他们整合建立了阿会氏部落,如今各大小部落合起来有十万之众,之前他还曾十分自负,觉得阿会氏部族实力强大起来,甚至几度有慑服奚族其余四部,建立一个统一的奚王国,自己成为奚王。可是这次铁勒人给了苏支一个响亮的耳光,让他终于清醒了过来。
  虽然阿会氏部族这些年依附中原隋王朝,得到了充足的休养生息时机,发展迅速,可说到底,人口多了却不等于实力强了。在漠北铁勒同罗部区区一万人马的攻击下,拥有十万之众的阿会氏部族竟然节节败退,差点被打入万劫不复之境。可打的他们入地无门,上天无路的铁勒同罗豹骑兵,如今却被隋军给关起门来打狗。若铁勒人只是败于隋军还算不得什么,毕竟数量上,隋军两万铁勒只有一万。可实际上,到现在为止,铁勒人已经损失了近两千骑兵,而隋军呢?估计两百都不到。最重要的是,剩下的八千铁勒人已经被关起来了,插翅难飞,败亡的命运已经注定,可就算这些铁勒人想要做困兽之斗,想要同归于尽,都没有机会了。苏支还从没有见过这样的战事,只用了两倍的人马,却以几乎微乎其微的伤亡,就已经把上万的漠北骑兵给吞灭了。
  而这样的一个将军,却二十岁还不到。难以想象啊,可是在事实面前,苏支却难以置疑,这只会让他对易风更加的敬畏。这让他想起了中原汉帝国时的名将霍去病,拒说这位大破匈奴的汉代名将,封狼居胥之时也仅仅二十一岁而已。
  看着侃侃而谈的年轻大帅,苏支心里却已经想的更远,这支沾满阿会氏部族鲜血的同罗骑兵已经注定插翅难飞,灭亡在即了。虽然这让苏支心里感觉舒了一口气,可这并不能让他就完全放心。一万同罗骑兵在此覆没,这不会是结束,反而只会是一个开始。这一万同罗骑兵对于同罗部落来说,也许是一个重大损失,可同罗族比阿会氏部族强大的多,他们拥有突厥可汗大军中的八个万骑编制,实际上的突厥人的万骑并不是满编,可拥有八个万骑编制的同罗部落,实际上也一直保持着至少四万骑兵的数量,就算在这里损失一万,还至少有三万,必要的时候,他们还能动员更多。
  更何况,同罗部族只是铁勒部落中的一个部落而已,整个铁勒部落拥有超过百万的户数,人口近于千万。而这样强大的铁勒部落,还只是臣服于突厥之下的一部份而已。虽然如今的突厥不如当年,现在分为东西二部,铁勒部落也更分散,但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若同罗人,铁勒人再次来报复,他们阿会氏是很难抵挡的。以往奚族能得到这些年的休养,完全是依靠当年他父亲决定依附中原的隋王朝。经此一次重挫之后,苏支已经放弃了要征服奚族其余四大部族的想法了,他现在想的是,自己应当抓住这个机会,紧紧的抱住眼前这位年青大帅的腿,只要这位大帅肯一支庇护他们,那么就算铁勒人再次前来,他们也不用再惧怕了。
  奚族其余四部落首领此时的想法跟苏支差不多,虽然这次大败的是苏支是阿会部,可兔死狐悲,唇亡齿寒,连最强大的阿会氏部族都打不过铁勒人,那他们自然更不行了。而且四部落中的处和部上次就遭受了拔野固的掠夺攻击,损失了数千人马,也是打落牙齿往肚里咽,连声张都没敢。这次看到了隋军的勇猛了得,自然也是打算牢牢抱住隋军大腿。
  双方是越谈越高兴,奚族想要借助隋军对抗突厥人的袭扰,而易风当然也有自己的打算。不论是奚还是契丹,经过这十几二十年的发展,如今都是人口众多,不过这两大族也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人多可军事实力却又很弱,特别是在隋朝建立前不久,才经历了一次两大族内部的各部落的一次重组,而重组之后,契丹有十部落,奚族有五部落,可他们却依然是一盘散沙,连一个实际性质的联盟和联盟首领都还没有产生。如果按照历史发展,奚和契丹接下来都会进阶到部落联盟时代,产出联盟的首领,甚至一些制度,而契丹更是在唐末,溶合了中原的许多制度后,建立了一个契丹王国,最后建立了辽王朝。而现在,这两大部族还十分松散,这让易风看到了一个机会,一个将这两部族并入自己麾下的机会。当然,想要吞并奚和契丹决不会那么容易,但现在两族受到突厥威胁,易风却是有操作的空间,把这两部族拉拢过来。也不期望一开始就能怎么样,但却能借此加强三方之间的关系,慢慢的把这两族拉上自己的战车,最后慢慢的吞并同化他们。
  易风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等灭掉舍河川中的同罗骑兵后,为了防止突厥人前来报复,怀荒军与奚族在各川谷和一些山口的重要地点,建立戍堡和镇城。仿照怀荒军在坝上一样,设立镇城戍堡,以及烽墩,建立一条防御线,同时由怀荒军帮助奚族五部训练兵马,以及协防。怀荒军还可以向奚族部落输送军械,而奚族以矿产和牛马等各种物资交易。另外,奚族五部落还将选调一批青壮战士,加入怀荒军中服役等。
  这个提议是相当开放的,也是很有诱惑的。对于奚族来说,怀荒军在奚境内建立军镇戍堡烽墩,好处是明显的,拥有这些军镇戍堡要塞后,能够大大增强奚族的抵抗防御力。但这样一来,也等于奚族向隋军打开了门户。不过易风的下一个提议又让他们心动不已,怀荒军愿意帮他们训练部族兵马,并且向他们出售精良的军械铠甲。怀荒军的精锐以及他们铠甲的优良,奚族首领们都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怀荒军真的能帮他们训练兵马,并出售军械给他们,那奚族的实力将上一个大台阶,如阿会氏本有多达近二十万的人口,其余四大部族也各有五六万到十来万不等的人口,但他们的战士却很少,五部的战士不过三万左右。而且这些都并非常备兵,只是战时征召的青壮牧民而已。这些兵和漠北的铁勒人比起来差远了,甚至更不如隋兵。一来是少于训练,二来也是军械不良,三来更是指挥的优秀军官很少。如果怀荒军真的能替他们训练一支精锐的常备军,甚至还愿意帮他们培训各部族中的贵族子弟兵法,并出售给他们富贵的精良军械铠甲,那各部族的军事实力将成倍的提升。
  至于其它的一些提议,比如由奚隋两方共同修建坝上至奚境的马车道,再比如武州与奚之间加强贸易,再比如,易风提议的奚隋安保联防协议,怀荒军在奚境修建镇城戍堡屯兵,并且奚族将镇堡附近的一些土地划给镇堡里的隋军用作屯田等等,这些在奚族首领们看来,倒不是最重要的了。
  奚人最核心的饶乐河流域,怀荒军并没有要求建城驻军,易风的安保联防协议中计划修建的镇堡,更多的是集中在落马河、鸭子河、苍耳河、舍河、阴凉河以及更西面的滦河、柳河、潮里河、黑河、白屿河等诸河川谷,炭山、松山、马孟山、燕山这几个山岭地带,而在饶乐河流域的平原地带,怀荒军并不驻军,只是提出帮助奚族建立几座镇城,用以给五部族居住,以及用作贸易之用。
  武州军奚族安保联防协议中还有一条,就是奚族允许武州军向奚族招募士兵,允许奚人和武州百姓自由迁移到奚境和坝上居住生活,不得干涉,且须保护他们的财产安全不受侵犯。
  “阿会氏准备组建一万新军,希望易帅能为我们训练新军,并培训部族军官。”苏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这次吃了一个大亏之后,让他意识到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的重要性,建立一支常备军也许很难,但抽调出健壮的族人,由武州军帮助训练,再装备隋军的装备,战斗力肯定能上升许多。“我们还需要一万人的武器装备,得要和武州军装备一样的上等器械。”
  “我们处和部想请易帅为我们训练五千精锐,也要全套武州军所用的器械!”处和部首领也马上跟着道,不过处和部不如阿会部势大,上次也损失了不少人马,因此考虑了半天,最后一咬牙,准备请隋军帮他们先整训五千人马出来。
  “奥失部请易帅帮忙训练五千精锐!”
  “度稽部请易帅帮忙训练八千!”
  “元俟折部想要训练八千!”
  五部族有想要训练一万的,有想要训练八千的,也有想要训练五千的,最后五部想要训练的新军为三万六千人马。易风这个时候也是趁热打铁,提出向奚族五部每部招募一千青壮为战士。招募五千奚族士兵,易风是准备用这些奚人扩充入骑兵营中,将现有的一个骑兵营,扩充为两个骑兵营,另外原来的骑兵侦察团,也准备扩充成骑兵侦察营。这个扩充计划是个长期计划,先把骑兵营扩充为两个各辖三团的骑兵营,然后下一步就是把侦察团扩充为侦察营,再一步,就是把这三个骑兵营,扩充成各辖五团的骑兵营。最后使得怀荒军骑兵从现在的两千余骑,扩充到近九千人的骑兵规模。
  不过这些得一步步来,暂时还是急不来的。
  对于奚五部族首领们的扩军计划,易风倒是觉得并没有什么不合适的。五部落拥有近五十万人口,这是个比如今怀荒还人口更多的势力。五部想拥有三万六千人马,其实并不多。实际上,他们本来的兵力就差不多是这个数,只不过部落兵制,实际上是闲时为牧民,战时为兵的制度。现在奚人在铁勒人面前吃了个亏,就想要弄一支训练过的精兵,以备战事。
  “没有问题!”易风点头答应了帮忙奚人训练军队。他是不怕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或者说教会了徒弟反来打师父的。最重要的,是能让奚人同意怀荒军向东扩张,在河川山口要地,建立镇堡并驻兵屯田,等这些戍堡军镇建好,道路也修通,再加上就地的屯田,怀荒军就能实际控制与奚交界地带,更进一步的影响到奚族。更何况,虽然易风并没要求向饶乐河一带驻兵,但路会修到那去,城镇会建到那去,市集商队也会在那里发展起来,到时,双方的交流越加紧密,奚人只会越来越离不开武州军。
  “今日在此盟誓,武州军与奚族五部族兄弟盟约协定,双方安保联防,任一方遭受敌方攻击,则另一方有责任出兵救援,共同击敌……”
  当窦建德派来前来报告说同罗人已经到达冰城前的时候,易风已经和奚族五部族首领正式达成了安保联防协议的初步协议,在魏征草拟的协议条文上,易风和苏支等五部落首领共同签名按上手印,达成协议。签下这个协议,双方都很满意。
  正高兴庆祝间,听到铁勒人终于到了,易风笑着对众人道:“来的正好,还请诸位首领随易某一同上城,共同观看我武州军将士将同罗人灰飞烟灭,正好灭此朝食!”
第204章
上天无路
  朝阳初升,易风与奚族五部首领们前往冰堡城楼上观战。
  在他们的身后,一群群的奚族青壮老少正好奇而又敬畏的打量着前方的隋军营地,和那座晶莹闪亮的高大冰之城堡。一边感叹着冰堡的神奇,隋军的强大,他们一边忙碌着挖土、搬石,在冰堡的东面,也就是舍河的北面,落马河与舍河交汇三角处,一座新的城池正在建造。按易风和奚族五部首领们商议的结果,是利用眼下各部族数万人口汇聚于此的机会,在这里建造一座镇城。这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扼守着舍河川、落马川、案板沟川三条河川,而又控制着舍河与落马河两河,同时也是通往松山东面饶乐河平原上的山口要地。这座镇城建成之后,怀荒军在此可驻守上千兵马,大大的增加怀荒军在奚境的实力。同时,对于奚人来说,怀荒军在此筑城建堡,也等于帮奚族守住了自西北方向沿落马川南下的突厥军队。
  这座要塞已经由易风亲自订下了两河镇的名字,筑成后的两河镇将扼川控河,东西长一千步,南北宽六百八十步,采用石基土夯筑城法,城高六丈,驻军一千。同时在河流交汇处的两个支河上游以及下游处三点,距离两河镇各二十里处筑一座戍堡卫城,各屯三百兵马,同时,这四座城池还将是迁移到此处屯田的百姓居住之所,也同时是坝上通往饶乐河地区奚族的交易中转站。
  奚人筑城的热情很高,虽然这座城筑好之后归属于武州军,可易风与五部首领们已经约定,两河镇筑城之后,五部族的军官和亲卫兵马将在此接受武州军教导队的训练。同时,武州军还将在此设立市集,加强向奚族的货物出售,不但茶酒瓷器丝绸这些货物,还将出售奚人眼下急需要的铠甲和武器。
  在火热的筑城工地一侧,隋营门前此时还树立着一杆高高的招兵大旗。隋军向奚族五部族各招募一千健强青壮为军,负责招募的参军们直接把隋军的招军待遇公布出来,一条条分列清楚,同时还从各营中抽调了一批奚族的将士出来现身说法。招兵的效果出人意料的好,无数的奚人打听到武州军优厚的条件后,都纷纷前来报名参军。如果仅仅只是隋人说的他们还不一定信,可是招兵处有很多人本就是奚人,这些人和他们说一样的话语,有些奚人甚至还曾经与他们有过交道,不少如今在隋军中的奚兵曾经还都是各部族里破产混不下去,才跑到燕山脚下隋边境上去闯生活的,不曾想如今一个个混的人模狗样,甚至不少人还都有了隋朝的官身,甚至有一个还有一个团将。
  张金称看着冰天雪地咂巴着嘴,向易风悄声道:“大帅,这冰天雪地,穷乡僻壤的苦地方,咱们何必来这里筑城屯兵啊?”
  易风笑而不语,别看这里似乎很穷的样子,可这里属于半山半山川地区,山川交错,河谷纵横,比起坝上的开阔平坦,这里在军事地理上更加的有纵深。易风占据坝上,处于长城之外,如今坝上三十多万人马,基本上已经饱和,毕竟坝上是草甸森林地带,且处于半干旱地区,并不适合种植粮食。人口一多,全靠外来输送粮食就会很困难,更重要的是,那样的地形,实在是没有什么防御纵深,如果突厥人大举进攻,是很难抵挡的。换一种观念,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是不安全的。而向其它方向扩张,向南是长城以南,没有朝廷的旨意,他是很难扩张向南的。向西,向北,那都是突厥人的地盘,且都是不适合发展的干旱地带,既不适合种植粮食也不适合防御。唯有向东,燕山北麓的滦河上游地区,一直到饶乐河平原的西部山区,这里半山半山川地区,地广却人稀,连奚人也并不多。但这却是可以开发的,山川河谷的独特地形,很适合筑城屯田,只要能和奚人处好关系,怀荒军完全可以把这一片比坝上更广大的地区给开发过来,在这里发展更强的势力。既稳固怀荒军的实力,同时也能加强对奚族的影响控制,还能屯田置民,一举多得。
  这些川谷有一半是河谷地,一半是季河河谷,因此屯田开垦,能开垦出许多水浇地。
  对许多人来说,这里也许是一块苦寒之地,可在易风的眼中,这却是一块宝地。幽州和代北的发展潜力更大,但那不是他能触及的到的,他能触及的地方,草原上并没有发展潜力,唯有这块山川河谷地,是极有潜力的。
  易风和苏支等隋奚两方将领们登上冰块垒筑的关城之上,远眺关西,前面白雪地里,一片黑色。铁勒人已经到达了关前,可却止步在关前没有了动静。他们为这突然出现在退路上的关城冰堡而震惊,至此时都还没恢复过来。
  同罗人根本就想不明白,怎么几天时间里,退路就让人给堵了,而且对方竟然还只用几天时间就修起了一座高大的冰堡。面对这座冰筑的雄关,他们根本不知所措,只能茫然惊惧。
  冰城上,长弓手们正背着长弓站在城垛后面晒着太阳,有这高高的冰墙,下面的铁勒人就算冲到城下,也几乎很难对他们产生威胁。尤其是在这样的寒冷季节里,同罗人用角筋等做成的骑弓,威力大大下降,反之,长弓手们简易至极的长弓,只是用整条榆林制成,弓弦也是麻绳制成,几乎不受天气的影响。面对被关入了牢笼之中的同罗人,虽然有近万之众,可关城之上的士兵们却十分轻松,根本没有当回事。
  这场仗还没有打,怀荒军已经立于不败之地,而同罗骑兵还没打,就已经输了。现在摆在易风他们面前的,只是这场仗究竟以哪种方式来结束而已。究竟是同罗人最后死不投降,在冰堡前碰的头碰血流,血干而死,还是他们最后被冰雪严寒冻死,或者是直接认输投降,这对同罗人有很大的不同,但对于怀荒军来说,并不会有多大的区别,都是胜利。
  冰堡城墙上第二座冰塔里面,战车第一营二十八团一都的将士都安置在此休息待命。冰堡筑成之后,以战车为依托建立的营寨也就成了第二道防线,两营战车兵都被调到第一线的冰堡轮值,今天是战车第一营上城协助步兵第三营守城,不过有了高高的冰堡城墙,连第三步兵营的近战步兵们都待在塔里待命,做为协助防守的战车第一营的战士们自然也都只得在后面待命了。
  虽然坐在冰砌的城墙上的冰塔里面,可实际上冰塔里并不冷,相反还很暖和。冰塔的地面上铺着一层木板,士兵们再在上面铺上自己的毡毯,身上再披上裘衣,围坐在火前,没有寒风,其实比外面暖和的多。
  重步兵尉迟恭坐在自己的毡毯上,手里拿着一块磨刀石,很认真的打磨着手上的双手斩马大剑,这把刀自随他出战以来,还没有饮过敌人的鲜血。同一车队的同一班的长枪兵程咬金斜靠在一边自己的毯子上,在他身边道:“老黑,别磨了,你把大刀磨的再快,也没机会用上的。”
  义兄弟程名振、李文相和吴文广三个是另一个战车队的,上次战车营扩编为两营后,他们三个和尉迟恭与程咬金两个编在了同一个都,分属于不同的队。此时五人倒是都分到了一座塔里面待命,程名振也有些无奈的道:“自北上的那天起,就等着杀突厥人赚军功了,可到现在,刀还见血呢。”
  吴文广也是赞同,“还不如从前呢,本以为下来后有机会立功,可连个铁勒人毛也看不到一根。”
  黑獭吴文广擦拭着手中的弩机,问:“眼下铁勒人被来了个关门打狗,你们说他们会不会投降啊?”
  程咬金就在一边笑:“投降好,省的都便宜了那些长弓手们,让他们独赚了军功去。投降了,到时军功平分,咱也能得一份不是。”
  尉迟恭只顾磨着刀,却是没有半点参与他们聊天的意思。他一点扯淡的心情也没有,五个义兄弟中,他是年纪最长的那个,他也最迫切的渴望着上阵杀敌立功的机会。跟在易帅的身边,身为易帅的义子,看着年轻的易帅打了一场又一场漂亮的仗,他心里早崇敬无比,极为渴望能有一天也如易帅一样的夺得荣耀。
  可是到现在,他也依然只是一个一资毅士,手上的双手斩马大剑,连敌人的血都还没见过。
  其实尉迟恭更想当一名骑兵,他的马骑的很好,而且他还有一把易风赏赐的上好马槊,他的马槊也舞的好。可是,易帅并没有安排他去骑兵营,反而将他安排到了战车营,当了一名重步兵。
  程名振几个聊了会,便靠在毯上打起了盹,程咬金却睡不着,他又转过头来,“老黑,你有心仪的姑娘了没?我突然想,要是咱们突然就战死了,那也太亏了,我这辈子还没摸过女人的手呢。”
  尉迟恭磨剑的手滞了一下,脑中浮现出一个倩影的身影,一次他去替易帅传令的时候,在怀荒城外路上见到的一个牧羊女子,虽然那女子长的有些黑,可却就是那么的打动了他,让他心中难以忘怀。只是当时他任务在身,并没有停留,等后来返回时,他在附近找了许久,却没遇到那个女孩了。随后就是随军出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到他。想到这,他摇了摇头。
  “老黑,我觉得你该找一个姑娘了。你今年已经十五了吧,虚岁都十七了,易帅已经给你主持过束发礼了,已经可以找个姑娘成亲了。哎,我今年才十四,要成亲至少还得等一年呢。不过,我觉得我可以先找个相好的,纳个妾,哎,我跟你说,后面奚营里有不少的年轻奚人姑娘呢,听说奚人姑娘都很热情大方,你说等今天下值后咱们去那边逛一逛如何,若是能勾上一个奚族姑娘就好了,正好晚上可以暖暖被窝。”
  这时脚步声响起,他们都的参军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叠纸,塔里的众人道:“有件事情说下,战场上刀枪无眼,为防万一,按易帅的意思,战前大家可以写好遗书,交到上面保管,留下遗嘱,万一真壮烈了,也算留下个交待了。”
  打盹的睡觉的一下子全起来了,大家都默默的排队领了纸,然后排队在桌前写起战前遗书。
  城上的守军们遗书写完上交没多久,铁勒人终于有了动作,他们派出了一支约五十骑的斥候骑队奔驰到城下,并向城上射箭。
  双方互相放箭,最后铁勒骑队丢下一半的尸体逃回了本阵。
  冰堡城墙上,长弓手们齐声欢呼,欢声如雷,甚至有几个胆大的家伙,竟然跳到城垛上面,解开了背子号衣,松开了牛皮扣带,褪下了大口裤,扯出黑又粗对着逃跑的铁勒骑兵撒尿,还有家伙把个白屁股冲着逃跑的铁勒人摇动。
  隋军士气高涨,同罗本阵中的骨罗隋军的挑恤动作看的一清二楚,气的脸上发白。
  “报告俟斤,那座城堡是用冰块砌成的!”丢下了一半的兄弟后,狼狈逃回来的斥候队头心有余悸的向骨罗报告了他们的侦察结果。
  “真是用冰砌成?”
  “千真万确。”
  骨罗眉头紧皱,再次抬头望向那座冰堡,心中满是惊涛骇浪。他此时在想的不是对方如何在几天之内打造了一座坚固高大的冰之城堡,他在想的是,这城堡上的守军是从哪里来的。他早已经看到,城堡的上面飘扬的并不是奚族的鹿旗,而是隋军的白虎旗。就和之前堵住他西进道路上的隋军一样的旗帜,现在在这里又出现了。
  这些隋军究竟从哪里来的,是隋人又增兵了,还是说,这里的隋军其实是先前挡住他西进的隋军?他突然间又想起了之前一直如狗皮膏药一样粘着他们的那支隋军骑兵了,原来如此,他一下子全想明白了。隋军一定是绕路包抄了他的退路,本来他们是不可能包抄到自己的,可那些骑兵拖了他整整七天时间,这使得隋军得以成功的绕远路包抄了他的退路,还在这里筑起了一座冰堡。
  骨罗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从灰白变成了铁青。他终于明白,他被隋军耍了,彻底的玩弄了。他们被隋军给关在了这座八十里的河川之中,冰天雪地里,上天无路,下地无门。
  “这些隋人是要把我们一网打尽,一个不留啊,好狠的汉人!”骨罗牙齿都快咬碎了,恨恨的说完这句话后,终于头一晕,摔落马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2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