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校对)第1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285


第205章
绝路
  “虎!虎!虎!”
  随着三声虎字战号高呼,冰堡上空顿时气氛沉重起来。旗帜飘动,号角呜呜响起,沉闷如雷的战鼓声也终于敲响。一队队的长弓手们已经就位,站在了冰堡城墙上的城垛后面。炮兵团这个时候也把一架架打造好的三弓八牛床弩和投石车给推到了城墙上面,一箱箱的冰弹石弹以及铁弩钉等都被运到位。
  冰堡西面,铁勒人面对着雄关锁道的怀荒军,并没有选择投降,或者说他们还心怀侥幸,也许是身陷绝地而生斗志,做着最后的困兽之斗。他们率先吹响了牛角号,纵马奔驰着冲向冰堡。这场面,如潮水一般的汹涌而来,仿佛要吞噬一切。但在武州军的眼中,这更像是绝望之下的自杀之举。用骑兵攻城,哪怕攻的是一座只用三天时间拿冰砌筑起来的冰堡,这也一样是自杀式举动。不过面对这些疯狂的铁勒人,怀荒军也没有大意。虽然近战步兵们还依然是接到待命的命令,可远程的长弓兵和弩手们,却已经都纷纷就位。
  “准备战斗,检查器械!”
  城垛前站立的是弩手们,一连三排弩手,守在第一线。而数量众多的长弓手们,却并没有站在最前面,他们被组合成了一个接一个的密集方阵,每五都一团成一箭阵,足足五百长弓手。冰堡宽阔的城墙顶上,足足摆了六个五百人的箭阵。三千长弓手蓄势待发,面前早已经摆好了箭支。
  而数量达到了四千之众的弩手们,分成了两个阵列,一批两千人分成三排站在最前面准备战斗,另一批两千人则还在休息待命,准备随时替换。
  步兵第四营营将王伯当此时担任着弩手们的指挥官,他站在最前面,负责指挥弩手们,他能感受到脚下传来的震动,目眺远方,对面的铁勒同罗部族骑兵如同黑色的潮水漫过雪地,数万只马蹄踩踏地面的声响,就如夏季里天边滚滚而来的闷雷之声,人马呼出的白气汇成一片,八千骑兵的奔驰纵横,给人一种地动山摇的感觉。若不是有脚下高大坚固的冰堡依靠,王伯当甚至有些不敢想象,若是在平原上正面遇上这八千同罗骑兵的集体冲撞,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几名参谋很快就已经根据骑兵奔驰的规模,估算出铁勒人骑兵至少八千之数。这说明铁勒人已经全军出动,亡命一博了。
  铁勒人冲的很快,迅速的冲到了三百步外停下,在隋军的箭阵下前后损失了近两千骑,这也使得这些铁勒人早发现了一个事实,隋军的箭阵射程能达到两百五十步远,而且依然充满杀伤性。因此,平时一般他们会冲到敌阵前两百步才止步整队,现在却在三百步外就已经停下。
  看到铁勒人停下,王伯当听到附近有不少长长的呼气声。他知道士兵们为刚才铁勒人冲击的气势所慑,不过也并不在意,就是自己,刚才不也是吓了一跳吗。事实上,刚才确实有许多站在最前面的弩手们,看着那万马奔腾的气势,一时都心惊胆跳,还以为铁勒人会纵马一直冲到城墙之下呢。
  另一面的塔楼上面,白虎帅旗之下,谘议参军事魏征看着对方那全军出动的气势,笑着对易风道:“这些漠北豹骑莫不是脑子气糊涂了,难道还真想用骑兵攻城?”
  易风嘿嘿一笑:“这也不是没有可能啊,说不定同罗人没见过冰筑的城,以为他们的骑兵能撞塌我们的城呢。”
  “鸡蛋碰石头,估计会很好看!”苏支在一边咬牙冷笑道。同罗人杀了他一万多族人,他早将这些手上沾满阿会氏部族族人鲜血的同罗人恨之入骨,他还真担心这些豹骑会投降呢。他现在巴不得这些人拒不投降,死战到底,这样就能看到隋军将他如杀鸡屠狗一样的全都屠杀在这冰堡之下,他要看到隋人用同罗人的血来染红这座晶莹的冰雪之堡。
  斯安冷冷的看着三百步外高大的冰堡,心中很是有些犹豫。他和骨罗一样,是同罗族中的勇士,也参加过许多战斗。可用骑兵攻城,这无疑是最愚蠢的战术了。何况他们困在谷中,缺少工具材料,根本打造不出适合攻城的器械。可骨罗突然昏倒,至今未醒。各个领军的千夫长百夫长们,全都喊叫着要去攻城。他们喊的很响亮,可在斯安看来,他们喊的越响亮,可越是心中恐惧的表现罢了。但他也只是一个千夫长,而且之前负责殿后的时候,还连输了几阵,根本没有能力阻止这些人的鲁莽计划。
  “城堡后面的隋军不会太多,绝不会超过五千!”一名千夫长喊道。
  “若是隋军只有五千,你以为五千人可以几天时间内筑起这样一座冰城吗?”斯安冷声反驳道。
  “也许有奚人帮忙筑城,但上城防守的兵力不会很多。”
  “守城做战,一个普通的寻常百姓,都能抵的上一个精锐的士兵。就算是一些奚人助守,可他们有冰堡可依靠,我们缺少器械,冒然攻城,极为不智。”斯安尽力反对这个突然的进攻计划。
  那名千夫长恼羞成怒,喝道:“你莫不是被隋人给吓破了胆吧,这也不成,那也不成,难道你想要率军投降乞活不成?”
  斯安很想说投降是个不错的计划,可面对着一个个怒瞪着眼睛的同伴,这话他不敢说出来。一个不好,这些家伙说不定会直接把他劈了。虽然他们肯定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他想若是骨罗还醒着,他肯定也会赞成这个时候投降的。投降并不可耻,现在的跪下投降,是为了将来有机会重新站起来,如果只是为了一个名誉,就要至死不降,那其实不是勇敢而是愚蠢。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而活着,却还有机会。但他现在没法去跟这些被恐惧给占据了心灵,反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的同伴们解说。
  “至少我们得制作一批器械,比如攻城云梯,要不然,我们就算靠近了城墙下,然后我们还能飞进去不成?”
  “没那个必要。”另一个千夫长似乎打算他说什么就坚决反对什么。“既然那是一座冰筑的城,那我们就有机会。冰并不坚固,只要我们能靠近城下,可以直接挖开他们的冰墙,在上面挖一个洞,破墙而入。”
  那千夫长得意的说道,其余几个千夫长似乎也赞成这个并没有验证过的计划。
  斯安无奈的退下,他知道他说再多也没有用了,他的心里充满了悲叹,他突然想到,也许自己再也回不到漠北草原,回不到部族的帐篷里了。
  他无语的退到一边,不再说话。其余几个千夫长却开始商议他们的破城大计。
  “要想挖城,还有一个困难,城墙前面有三道半人高的胸墙和每道胸墙后面的一条五尺深一丈五宽的濠沟,另外探马查看到的情况,关前还有许多陷马坑,甚至栽了不少的鹿脚、尖桩以及拒马和四脚钉。从关下一直到关前两百五十步的距离内,到处都是这些玩意,不铲平这些烦人的东西,我们难以靠近城墙。”一个百夫长提出了一个问题。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推平胸墙,填平濠沟,把所有的尖桩和鹿脚砍掉,填平陷马坑,收掉四脚钉,砍掉拒马,总之,一直推平到城下就好。”已经自命为八千同罗骑兵统帅的千夫长乌迪尔挥手道。
  “这样我们会遭受很大的伤亡,关下两百五十步距离,都是隋军长弓手的射程之内。”
  “那又如何,我们现在还有其它的选择了吗?东西两边都有堡垒营寨,左右又皆是山岭,不攻下关城,我们一个也别想活命。”乌迪尔道。
  这个时候斯安终于忍不住了,在一边道:“若我们真的这样做,隋军真是求之不得。这二百五十步,会成为一道绞命索,会耗干我们同罗勇士们的血的。我觉得,真要攻城,不如调头,去攻西面那座营盘,也许还有些机会。或者,我们先撤退,等到了川谷中段的时候,弃马冒险翻山向北,只要能翻过去,我们就有机会逃离隋人的包围之中。”
  乌迪尔冷笑,“西面的营盘就能好打?未必吧,我们先前可是攻过西面营盘的,两千勇士的血还不足以让你认清事实吗?至于弃马翻山,更是胡扯。这样的大雪封山季节,虽然看似只要翻三十里就能进入落马川中,可你们想想这三十里,根本就无路可走。与其冻死饿死在山里,还不如放手一博。”
  不光是乌迪尔反对,其它多数将领们也都持反对意见。要翻雪山,就得弃马,甚至得轻装前进,扔掉辎重补给,而没有了这些,想在没路的雪山里走出去有多难。就算最后有人幸运的翻过了山,可没有马,没有补给,又难走多远?
  谁又知道,在落马川里,没有隋军和奚人的兵马守着?
  “打吧,咱们的补给也不多了,再困在这谷里,不冻死也得饿死了。”有百夫长道,在谷里呆了这些天,战马已经掉膘的厉害,粮食也不多了,再这样困在这里,到时就得宰杀战马吃肉了。没有了马,他们就真的完了。
  “拔野固和仆骨部这次也南下。”斯安在一边突然道。
  “你有话就直话。”乌迪尔哼了一声。
  斯安只好继续道,“眼下我们被困在这里,但我估计隋军并不多,也就是先前我们遇到的那两万隋军,或许还有一些奚兵。眼下挡在我们面前的隋兵,肯定是趁着我们这几天被缠住的时候,从西面营寨绕远路过来的。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南下的拔野固或者仆骨部兵马,请他们来解围,到时来个里外合击,也许我们还有机会突围出去。甚至反过来吃掉这支隋军,以解被围之仇。”
  “我们都被围在了这里,怎么求援?”乌迪尔冷笑。
  “若是几位信的过在下,我愿意率一队勇士翻山出去搬救兵前来!”斯安道。
  乌迪尔眼珠子转了几转,最后还是点头同意了。虽然他觉得斯安更像是想借机逃跑,但眼下的情况,也确实没其它的好办法了。既然这个斯安留在这里老是跟他作对,那还不如让他走。若是他不回来了,那也省了一个跟他捣乱的人。若是他真能搬来救兵,那自然是最好了。
  “我有一个要求,在我回来之前,你们先不要攻城。”斯安道。
  “我们等不了太久,最多五天,若是没有消息,我们就得攻城。”乌迪尔想了想道。
  “五天太短了,至少半月。”
  “最多十天。”乌迪尔退了一步。
  双方约定好之后,斯安选了五十骑精锐勇士就走了。
  斯安走后,乌迪尔还与众将在商议如何扫平城下隋军的防御设施,一直商议到了午后也还没有拿出一个具体的计划来。正在这个时候,对面的冰堡城上,突然吊起一个人来,伴随着的是城上隋军一阵接一阵的欢呼声,隐隐风中还传来斯安斯安的叫声。
  乌迪尔心中一阵不安,连忙派人靠近前去观看。一队骑兵冒险靠近城墙,在付出了十几条人命后他们终于看清了上面吊着的人并且跑了回来。
  “城上吊着的,是斯安千夫长。”
  乌迪尔脸色一下子变的很难看,这个时候冰堡上又是一阵欢呼声响起,然后更多的人被吊在城楼上。
  不用说,这些肯定就是随斯安走了没半天的那五十骑勇士了。
  城楼上吊着的确实是斯安和他手下的五十骑,他们的运气很不好。斯安告别乌迪尔后向西没行多远就开始上山,结果他没想到的是,隋军在两侧的山上安排了几支斥候队,本来是监视这些铁勒人的。却没有想到,他们竟然敢从这里上山,试图翻山,结果一下子就中了埋伏,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战死十几人,余皆被俘押回了冰堡。若是斯安向西走远点再翻山,也许他有机会翻过山去。但就算真翻过山去了,也不一定就能逃离去报信,易风早就安排了奚族兵马在舍河川两面的山川里巡逻,就是为了防止有这样翻山逃跑的。
  斯安和五十骑手下被吊在了城楼上随风摇荡,乌迪尔差点气的也跟骨罗一样晕过去,虽然他不喜欢斯安,可斯安一死,却已经表明他们除了攻城或者投降之外,别无其它选择了。
  乌迪尔死死的看着对面城楼上得意洋洋欢呼不止的隋兵,心里怒火沸腾,他转身冲着身后的诸将冷冷的道:“援军已经没有了,要想活着离开,只能靠我们自己了。传令下去,准备攻城吧!”
第206章
投降不可耻
  同罗人很迷信自己的驰射本领,可是当面对着一座牢牢守住河川谷口的高大冰堡,以及堡前那纵横交错密密麻麻层出不穷的各种防御工事之时,也是黔驴止于技穷。绝望之下,代替昏迷中的骨罗统领军队的千夫长乌迪尔决定跟隋人放手一博,死地而战,他心里还存着一丝侥幸,认为也许部族兄弟们拼命之后,隋人也许挡不住他们。
  八千多同罗骑兵中,皆是骑兵,众皆有马,并没有步军之说。但同罗骑兵也有不同,分为正军和辅兵,正军和辅军的区别最主要的地方又在于有无披甲。有齐全的铠甲的披甲骑兵,几乎都是最年青力壮的正军,而那些辅兵,却少有披甲,多数都只是戴着狼头盔牛角盔,或者披一件牛皮甲而已。在一般的行军作战中,正军的任务是冲锋陷阵,击败敌人。而辅兵却是配合辅助正军的,一个正军拥有两个辅兵,一个负责打草谷,解决粮草问题,另一个则负责守营,当行军时他们要帮正军安营,正军出战时,他们负责留守营地。此外,辅兵还负责打扫战场,帮忙看守战利品,押送战俘等等。
  同罗正军都是自备武器铠甲,选入正军不单得要年青力壮勇猛骑射本领好,而且最重要的一条还要求待选的正军拥有不错的家底,这样才能置办起全套的装备。
  脑袋四周头发全剪光,只留了脑袋顶上一片短发的尼兰一挥,他身后立即有两个把头发结成两股大辨子的辅兵跳下马跑了过来。两个辅兵都差不多三十左右年纪,比起才十八岁的尼兰来要大的多,也强壮的多,不过两人却只是尼兰的辅兵。实际上两人都是尼兰的家族族人,不过两人却没有足够的家产足以选入正军,最后因身强力壮而被选为了辅兵,就给本族的族长的儿子尼兰做了辅兵随从。尼兰是第一次出战,之前还打了几个顺风仗,却没想到,马上就已经陷入到了如今这样的境地。做为一个小部族的族长儿子,初次上阵的尼兰为这次做战准备了许多装备,花了不少的钱。
  首先战马就买了三匹优良的战马,甚至为了示好两个同族的辅兵,让他们照顾初次上阵的自己,连二人各自的那匹马都是他出的钱。除了马匹之外,要想成为一名正军,需要配备的标准装备称为铁甲九事,一套铁甲,一套马甲,然后是马鞍鞯辔,另外还有置办弓四张,箭四百,长短枪各一、铁骨朵、斧铖、锤锥、火刀石、马孟、料一斗。料袋、搭钅毛伞各一,縻马绳二百尺。出兵作战,部族是不给粮草的,全靠自己打草谷抄掠供应。
  不过虽然正军需要自备装备,负担很重,可却依然很多人都争着想要选入正军。这自然不是同罗人都傻,而是同罗部落历来的习惯,打仗获得的战利品,都是由正军们优先分取,然后一小部份分给随军的辅兵,没有出征的,则基本上分不到东西,或只能得到极少量的战利品。而漠北地方,战事冲突频繁,如同罗这样的部族更是一个战斗部族,以勇武好战闻名,只要是有本事的,都想要入军征战,以军功取战利品,获得钱财人口牛羊,这比起放牧来,可是要好上许多倍。
  巴克和甲泰帮助尼兰检查铠甲,尼兰这次出来带了一套锁子甲和一带犀牛皮甲,之前击败奚人时,他夺到一副明光铁甲,那副铁甲基本完好,擦拭之后锃光明亮,他高兴万分。只是这明光铠穿戴之时有些麻烦,沉重不说,还得要辅兵帮助。先前撤退时,他只穿了索子甲在身,不过眼下要进攻隋军的冰堡,马上要面对那犀利的超远长弓劲箭,尼兰也顾不得明光甲沉重了,连忙取出明光甲让巴克和甲泰为自己穿上,然后又在外面套了那件索子甲,两套铁甲数十斤加身,让尼兰有些沉重起来。
  巴克替尼兰披好甲,又从马上取下来两把角弓,仔细的拉弓试了试,调好弓后,把弓插到尼兰战马弓袋里,又给战马身上挂好了两袋箭,一袋轻箭,一袋则是重箭。那边甲泰则把尼兰的铁骨朵,短枪都挂到尼兰战马鞍前,又将尼兰的弯刀递给尼兰,再把那把长矛递到尼兰手里。
  乌迪尔虽然决定攻城,但他们首先得扫平的是堡前二百五十步范围内的那一片防御设施。按手下军官们的建议,乌迪尔准备让尼兰等正军发挥同罗勇士们驰射的本领,驰近城下吸引城上注意力,然后掩护巴克等这些辅兵去推倒土墙,填平濠沟,砍倒尖桩,扫平陷马坑等防御工事。
  硬矛在手,尼兰的心情有些沉重。南下以来,一路上遇到的部落都是不堪一击,很多都是早早的望风而逃。可是在这里,在这条狭窄的沟谷里,他们吃了前所未有的大亏,数天时间,就已经折损了近两千兄弟。那近两千战死者,不单有如巴克他们那样的辅兵,还有许多同他一样的正军豹骑。其中有不少一路上他们还说过话,聊过天,有几位还指导过他的骑射,可现在,却全都成了被砍掉首级,尸体挂在尖桩上任乌鸦啄食的无头鬼。对于乌迪尔千夫长他们的攻城计划,他心里实在没有半分底气,在西面的营垒前,他可是清楚的看到,隋人站在营垒里,能在二百步之外就凭长弓劲箭杀伤豹骑兄弟们。现在这里和西谷口时的情景一样,甚至比西谷时的形势更恶劣。
  他旁边的泰德也在穿戴铠甲,泰德是尼兰这一小队的队长,指挥包括尼兰在内的十名正军,加上他们各自手下的辅兵,这一小队有三十人。泰德不但是尼兰的小队长,同时也是他同族的叔叔,他赶上前去,也帮着泰德一起穿戴铠甲。泰德的这套铠甲更加的漂亮,金光闪闪,铁甲上面涂了一层金漆,而且上面那山字纹交错的甲片,最是能防箭,普通的箭射上去很难穿透,就算是面对随人的长弓劲箭,也都拥有极强的防御力。这让尼兰十分羡慕,这套金漆山文甲是泰德这次南下最大的收获。若是带回漠北,这一套甲起码能换上二百匹好马。之前泰德得到这宝甲却根本舍不得穿,宝贝一样的用抢来的绸缎包裹着,可现在,他却把这宝贝拿出来,而且穿到了身上。
  泰德抬手轻轻拍了拍尼兰,在他耳边叹声道:“尼兰,若有机会,就直接向汉人投降。”
  “为啥?”
  泰德低声道,“这仗没法打的,没法打的,你看看对面这冰堡,还有那上面的隋军。说老实话,我以前也南下随部族军跟着突厥的可汗们却攻打过隋朝,也算是见识了不少隋军,可我还从没有见过这样的隋军。这仗打到现在,我们死了差不多两千兄弟了,可隋人死亡数不超过两百,如今却还把咱们直接两头堵在了这河谷里了。还有那长弓劲箭,我以前从没有听说过这样的弓箭。冰天雪地里,他们的弓居然还能射出二百多步远,而我们呢,这样的气候里,弓能射出五十步还有杀伤力就非常了不得了。这仗没法打了,这些隋军根本不需要跟我们拼命,只要守在城上,放放箭,就能把我们耗尽。你还年轻呢,有机会的话,投降吧。”
  尼兰低头不语,连久经战阵的叔父泰德都是如此对前景悲观,他心里越发的沉重了。
  “听我一句,投降并不可耻,活着出去,总比死在这里,成一具无头鬼要强。将来也许还能有机会再回到漠北去,若你真有机会回去,记得我一句话,以后再不要回侵中土了。”
  尼兰低声道:“既然如此,为什么乌迪尔千夫长还要攻城呢?”
  “乌迪尔从来就不是一个聪明人,要不然也不会是骨罗做南下大将了,可惜骨罗俟斤却还一直昏迷不醒,要不然他若醒着肯定不会这样鲁莽冲动的。”
  “叔父,那咱们一起向汉人投降吧。”
  泰德摇摇头道:“到时再说吧,你自己记得把握好机会。”
  尼兰有些魂不守舍的回到自己马前,摸出自己的鹿角扳指,套在了右手拇指上。过了一会,泰德骑在马上带着本队的几名豹骑过来,一边向他喊道,“上马!”
  尼兰翻身上马,驱马到了泰德身后,与本小队会和。这时,身边到处都是叫喊声,一队又一队的正军小队在集结,渐渐移动向前,汇合成一支更大的骑兵千骑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2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