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校对)第1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285

  镇戍军虽然扩编到三军,但在易风的计划里,他们只是地方守备部队,负责城防守备和商路巡逻以及剿匪捉盗安民,是战兵部队的补充兵和预备队。
  腊八这一天,易风终于带着得胜之师凯旋。
  出去时只有两万余人,回来的时候去有五万余人,更是带回来无数的战利品,成群的战马牛羊骆驼,还有堆满了马车雪橇的各式战利品。那些出城前来迎接的怀荒民众百姓们,见此雄壮威武之师,无不欢呼。特别是那些将士们的家属,更是高兴万分,他们早听说了,此次出战战绩斐然,但自家子弟兵的伤亡却并不大。怀荒的商人们更加高兴的看着这支军队凯旋,大军回来了,怀荒也就更安全了。而且军队北上这么长时间,获得如此多的战果,将士们升官发财不必说,所有的商铺也都将迎接一次年前的盛宴。
  大军在众人的迎接之中,一直开入大营之中。易风没有多说什么,直接大声宣布全军放假三天,三天后回营报告。然后全军将士欢呼,很快如散放的羊群一般的冲出了营门,寻找外面早已经等候许久的家人们。
第240章
胡女为妾
  欢呼声中也有人哭泣,那是少量战死在北方将士们的家属,他们迎接到的是用马革裹着回来的亲人尸体。
  欢呼声和哭声中还夹杂着一些叫骂声,被骂的多是些年青的战士们,他们的身边都毫无例外的跟着一个胡族女子,或是奚人或是契丹人,甚至还有些霫人、靺鞨人、突厥人、铁勒人等,这次在塞外这么久,许多士兵都出了点小状况,他们跟许多当地的胡人女子擦枪走火了。胡族女子开放大胆,而汉人战士们也都年轻热血,双方又都是盟友关系,呆的久了,自然就日久生情了。怀荒军虽然严禁奸淫妇女,但非战时,士兵们跟些本地的女人发生些超友谊关系,易风也不能完全禁止的了。特别是那些胡人女子都知道武州军战士们强壮勇武而且富有后,更是如过江之鲫一样的主动来勾搭战士们。稍有些定力不足的,就给上钩了。
  许多战士一时没忍住诱惑,跟胡女们发生了些意外关系。吃过之后,也想着留下点钱财礼物,然后一抹嘴走人的。结果胡女们是很彪悍的,人家并不是真的寂寞难耐了,她们其实早有计划,想提起裤子就走根本没有可能。她们的目的也很简单,跟着嫁到怀荒去,去过富足的生活。
  事情发生后,一个不肯吃这个闷亏大感上当,一个却握有把柄在手,坚持不让。最后事情不得不闹到易风这里,这并不是独立偶然的事件,而是拥有大量的案例。一开始男女双方还是很友好的,大家跟个临时夫妻一样,暂时的幽会,战士们觉得刺激不已,又慰籍了在塞外的这段无聊时光。可是真到了要准备班师回家时,想着就此把这经历当成一段难忘的回忆时,胡女们终于露出了他们的真正目的。他们可不愿意当临时女友的,她们也不稀罕战士们送给她们的那些礼物。她们要的是去怀荒,都说怀荒是个美丽而又繁华的地方,是个天堂般的地方。因此大家早算计好了,一定要借这机会,去怀荒过上好日子。
  易风有些哭笑不得,平时大营里是管制的很厉害的。但关键是早没有了战事,因此营地里本就经常放假,结果最后就出了这事了。四家的营地都在一起,三部族的营地可没有武州军的大营管的严格,他们的营地其实就是一个临时的聚居地,不但有战士,而且男男女女,甚至是牛马羊群都住一起。甚至在那不长的一段聚营时间里,四营边上还临时兴起了一个市场,热闹的很,各种商品都有。
  现在问题闹起来,许多胡女甚至都喊自己已经怀了战士的孩子。她们的家人,也都很支持女儿嫁一个怀荒战士。至于战士们想花笔钱私了,没门。人家说的很好听,你看我们像是敲诈勒索的人么?
  事情总要解决的,魏征本来提出是不认帐,觉得如果认下了,真带回这么一大批的胡女回去,到时肯定会很热闹,招来许多闲言闲语,甚至会让军纪从此再无威严。
  不过易风对于这件事情倒不是这么看,既然一时管理不当,造成了这样的漏洞。那最后出了问题,总得承担的。更何况,这不是一例两例,全军几万人里最后有好几千例,可以说,十个战士,差不多就有一个来了场异族之恋的。而且这么多的胡女里面,说不定还真的有不少是已经怀了孕的。这个时候易风甚至有些不无兴灾乐祸的想,当初魏征给自己下药,强送了个胡女给自己。自己回头给魏征也给娶了一个,谁知道这还不算什么,下面的战士们有样学样,更是弄回了数千胡女。真是强大的战斗力啊,不但打仗厉害,这泡女人也强。有一点他十分好奇,难道每个勾搭上胡女的战士,都懂得几门胡语,要不然她们之间怎么勾搭对上眼的?
  最后还是易风拍板,既然当初是你情我愿的,那么这件事情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谁也怪不得谁。不过和各族族长们商议过后,易风也是取得了一个约定。就是这些女人们易风可以让战士们带回去,不过有一条,胡女们只能跟着战士们回去做妾,不管战士们已经有没有妻子,都没资格称妻。当然,虽然是娶回去做妾,但娉礼一分不少,易风做主,定下了每个胡女娉礼八十贯,且不需要女方嫁妆的条件。这个娉礼是很贵的,早前易风举办的相亲大会,相好后娉礼可是只有十贯。不过那些女孩都是桃山败军的家眷,和胡人盟友们的姐妹可就相差很大了。八十贯的娉礼,让很多战士们大出了一回血,这次北上大部份的赏金提扔进这个窟窿里。
  当然,这个和谐的解决方案最后也衍生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许多本来没有相好的战士也想带个胡女回去,按战士们的话说,既然胡女们带回去可以不用做妻子只是做妾的话,八十贯还是划来的。毕竟现在怀荒各种物价都上涨了很多,尤其是娶媳妇的娉礼更是接连攀升高价。怀荒本来就男多女少,许多战士们以前都是光棍,现在有钱了想娶个妻子,可合适的却很难找,怀荒基本上找不到了,得到河北或者河东去寻,那样一来价钱可就贵多了。娶个好的妻子,真不容易。娶不到妻子,先娶个胡女回去做妾也不错。毕竟胡女们壮实彪悍,习惯了也觉得不错的。
  当然,还有一些胡人也觉得女儿嫁给汉人战士不错,虽然八十贯其实只是三五匹马的价格,但在普通的部族人眼里,已经是很高的娉礼了。特别是他们觉得有个汉人战士女婿,很不错。
  对于这种新产生的需求市场,易风觉得也没必要阻拦,甚至乐于其成。怀荒确实男女比例失调,原来许多山寨都是些光棍,根本没女的。能替手下的兵们解决下个人问题,易风还是很乐于的。他可不觉得当兵的不能结婚,也不想搞什么二五八团这样的苛刻条件。有了家族,有了财产,战士们才会对怀荒,有更多的守护感情。
  至于胡汉之别,真的没必要太苛刻,中原也许看的很重,但在边关之地,这些根本不是事。
  双方很快达成了一项快乐的新协议,自由嫁娶,但依然有一条,胡女只能做妾。而胡人们也有一条要求,不管谁娶回去的,女儿只嫁这一个,绝不允许转让甚至是出卖等情况出现。对于双方的条件,大家都是高兴的接受了。然后就是易风离开前的一场盛大的相亲活动,持续一周的相亲,吸引了附近大量的年青胡女们前来。相亲成功后,就会由军部做主,直接代付娉礼并主持纳妾的简单仪式。每天晚上,都有热闹的宴会。一连七天,最后的结果就是,回去的五万多怀荒军,有超过三千名汉族战士带了个胡女回去。而这还不是全部,最厉害的是原来怀荒军中就有大量的蕃人战士,以及这次易风招募的一万多人部族战士,其中除了有三分之一已婚外,剩下的一万来名蕃人战士,也都借着这次春风,来了个拉郎配,突击结婚。不得娶胡女做妻这条,并不对胡族战士生效。因此很多胡女,更愿意嫁给胡族战士们做妻子。
  这导致了大量的胡女外流,一万多蕃族战士中,最终有近五千人火线配婚成亲。这些新兵甚至拿不出娉礼来,还得易风出钱,最后记在帐上,得以后战士们慢慢偿还。
  等大军回到怀荒时,前面是五万多战士,后面则跟着八千多的胡女新娘,还有一万多的蕃人新兵已成亲者的妻子们。
  一开始怀荒战士们的家眷并没有发现后面的这些人,新娘和家眷们隔着十里路。等武州军解散出营时,那些女眷们到了。这立即就引起了一场大地震,许多正高兴的迎接丈夫回来的妻子,突然发现丈夫居然带了个狐狸精回来,立即从喜悦变成愤怒,然后有的公然在公众场合之下,上演了河东狮吼,施展母老虎的威风。理亏气短的丈夫们只好在一边耐心解释,不停的赔不是。
  当然,也有一些本来就是老光棍娶不到老婆的,这次带了个年轻健壮的胡女回来,他们的家人一见之下不但没有责骂,反但是高兴不已。胡女也是女人嘛,生下来的儿子不一样的可以传宗接代嘛。
  一时之间,怀荒城里悲喜剧上演,有人欢呼有人追骂。
  易风这个时候和手下的那些带了胡人回来的战士们没啥两样,他也带着女人回来的,一个陈婤一个蛮月。
  一想到府里此时浅雪和慕容已经大着肚子在等自己,自己却带回来两个新纳妾侍,他也不由的有些心里发虚。
第241章
喜讯连连
  易风刚穿过内城门,遥望大将军府已经近在眼前,他还在想着一会与妻妾们相会将是个怎样的场景,这个时候前方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在北方刚经历了旗卫队初期训练却已经折腾的精疲力尽,好不容易回到怀荒后才获得了三天休假的尉迟恭义兄弟几个闻声都下意识的策马上前护在易风的周围,旗卫队的训练让他们都有些神经过敏了。程名振这时才抬头打量前方,惊讶道:“是霍姨,出什么事了吗,怎么如此匆忙急促?”
  程名振的话音刚落,只听到骑术不凡的李文相母亲霍娘子急驰而来,远远冲着易风大声喊道:“大帅,大帅!”
  霍氏一边骑马一边大喊,很快就奔近了。“大帅,生了,生了。”
  “阿娘,你说清楚点,到底怎么了,谁生了?”李文相迎上母亲,问道。
  “是夫人,夫人生了。夫人刚刚生下一位小郎君,大帅,是位小公子啊!夫人刚刚生了位公子,易家长男,嫡长子。”
  易风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了许多,开始放光:“霍娘子,浅雪生了?怎么没有早点来告诉我?浅雪现在怎样?快,回去。”
  霍氏一边调转马头,一边气喘嘘嘘的道:“夫人本来预计的临盆时间还有半个月的,丈夫也看过,胎一直稳着。今天早上起来还好好的,夫人和几位姨娘还商议如何摆宴为大帅凯旋洗尘接风庆贺呢。就在刚才,外面报说大帅已经入城,夫人一时激动,然后突然就腹痛起来,接着羊水就破了,幸好大夫和稳婆都早在家里侯着。夫人生产很快,一切顺利,母子平安,长公子也白白胖胖的,足足七斤重呢,哭的声音可响亮了,一准将来也是和大帅一样的勇武……”
  霍氏知道这个时候易风肯定心情激动,更想知道夫人母子的状况,便迅速的把这些好消息都告诉了易风。
  听到母子平安易风也松了口气,虽然浅雪提前了半个月生产,但生产顺利,母子平安,还是个儿子,这些都让易风兴奋激动万分。有儿子,他有儿子了。骑在马上,易风也不由的忍不住咧开嘴嘿嘿发笑。
  “恭喜大帅,喜得贵子。”护卫们连忙恭贺。
  尉迟恭几名义子兼弟子也连忙一起上前道贺,“恭喜义父喜得麟子!”
  “帅府有世子了。”
  “嫡长子啊,太好了。”
  大家都纷纷祝贺,先前大夫人和二夫人一起有了身孕,并不知道谁会先生产,也不知道到时大夫人和二夫人谁会生下儿子。如今大家的前途都是跟易帅绑在一起的,大帅的妻妾怀孕生产,看似跟大家无关,其实不然。若是大夫人先生下一个儿子,那这孩子就是嫡长子,以后就是世子。如此一来,嫡庶名份早定,就不用担心将来后宅的纷争。可若是由二夫人先生下孩子,甚至是生下儿子,那就算是庶出,也是长子。虽然庶长不如嫡,可毕竟也还是存在着一些可能的。特别是万一大夫人生的是女儿,以后也没有生下嫡子,那到时必然会出争斗,这些争斗也必然会影响到他们这些属下的。如今大夫人先生产,而且一生就生了一个健壮的七斤嫡长公子,那名份完全定下,早早避免了今后的可能争斗,大家自然不用卷入那些麻烦中去了。
  易风此时没去考虑那么远,他心情激动的只是两世为人,却第一次成为父亲的激动。
  霍氏这时靠近易风,放低声音悄悄又说了一句:“小公子头发长的很黑亮。”
  短短的一句话,可包含着很多信息。大夫人浅雪白发白眉,是天生的,据说她从娘肚里一生出来的时候就是这样了。据一些医术高明的大夫所说的,这是一种病症,而且还会有一定的遗传几率。大夫人怀孕之后,就一直担心自己将来的孩子也遗传这种病。刚才孩子生出来后,浅雪夫人第一时间让稳婆把孩子抱到自己面前,她惊喜的发现,孩子长的白白胖胖,但胎发却是黑亮黑亮的,孩子没有遗传她那可怕的白发病。这个情况,府中上下也立即传遍,所有人都为浅雪夫人高兴。若是夫人生的孩子也是白发,那就让人难过了。幸好,孩子一切正常。
  易风也马上听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心里最后的一点担忧也去了。他很清楚的知道浅雪其实得的就是白化病,这种病虽然算不得什么绝症,但也确实很麻烦。不但皮肤毛发变白,而且视力会越来越弱,并且怕光怕太阳,皮肤容易被太阳灼伤。这种病基本上没有根治之法,还有遗传。浅雪的白化不算太严重,虽然皮肤毛发变白,但视力并没有弱化,身体的状况也一直不错,特别是心理情况保持的很好。但做为父亲,毕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一出生,也成为一个特别的与众不同的孩子。
  “小公子腊八之日诞下,真是有些不得了呢。”高伯也已经从另一个报喜的家丁那里听到了这个好消息,迅速的骑马赶了上来,满脸笑容的冲易风大喊道,这么多年来,高伯一直服侍着高家小姐,忠心耿耿,虽为主臣,但高家姐妹都几乎是他看着长大的,实际上早就把两姐妹当成自己的孙女一样看待了。老人喜笑开怀,“腊八日,历来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日子。而且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是佛家的法宝节,是佛教最盛大的节日之一。小公子竟然在这一天诞生,真是了不得啊。”
  古人都在意注重这些,历来皇帝或者圣贤诞生之时,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祥兆。越是厉害的人物,这些祥兆也就越厉害,什么梦龙梦凤,梦见吞太阳吃星星怀孕,什么有流星飞过啊等等。现在易风和浅雪的长子出世,这一天正是腊八之日,即是汉人传统的祭祀之日,又是佛祖的成道之日,高伯自然觉得这是天大的好兆头。
  “小公子以后必然是个和大帅一样了得的人物呢。”高伯心情激动,白胡子乱抖。甚至高伯心里觉得,这是一个大大的吉兆,孩子的母亲是齐国公主,孩子的父亲是隋国皇孙,也许这孩子有朝一日能君临天下呢。
  腊八日,易风凯旋,满城正为大军得胜归来欢喜的时候,又一个好消息迅速传遍全城,大帅的正室就在大帅入城之时,诞下了帅府的嫡长公子。这位长公子七斤重,白白胖胖而且有一头黑发。而且就在这个时候,原本已经隔了半月没下雪的怀荒,扬扬洒洒的下起了洁白的雪,怀荒的军民纷纷传扬这是一场瑞雪,这是祥瑞。
  易风骑马赶回帅府,刚将马交给府前的卫士,还没有来的及赶到后院去瞧瞧浅雪母子。这个时候又有几个跑了过来,告诉了他又一个最新的消息。
  “慕容姨娘就要生了!”木兰着急忙慌的喊道。
  说来也奇怪,慕容和浅雪两人的预产期本来都在半个月之后,大夫的预计是蔷薇的产期比浅雪还要早几天。可是在易风凯旋之日,浅雪突然毫无预兆的就腹痛然后羊水破了,并顺利的产下了儿子。浅雪腹痛的时候,蔷薇挺着一个大肚子,还一切正常,并帮着一起把浅雪从帅府门口送回早准备好的产房。可说来奇怪,浅雪刚刚生产完没一会,慕容也毫无预兆的提前开始了阵痛。那边府里刚派出人去往易风报告小公子出生的好消息,这边蔷薇就开始羊水破了。
  府里人都觉得奇怪,就连慕容都有些不可思议。这生孩子,也有赶场子凑热闹的吗?
  几名刚紧张忙碌的为浅雪接生的稳婆们,来不及松口气,又连忙开始为慕容开始接生。
  易风赶到后院的时候,正好听到产房里传来接生婆高兴的大声喊叫:“啊,生了,生了,是个男孩,腊八日出生的公子。”
  外面传来一阵阵的喜庆声,也有不少人为慕容姨娘暗暗叹了声可惜。正室和侧室先后怀孕,然后先后早产,都生下了位公子。可惜慕容姨娘仅比高夫人晚了不到一柱香的时间,帅府长男就成了高夫人的孩子。不早不晚,就差这么半柱香的时间,慕容姨娘生的孩子就成了次男了。
  慕容蔷薇看到接生婆抱过来的儿子时,满是汗水的脸上,笑容里也有了些叹息。
  让慕容蔷薇意外的是,易风一回到府中,最先进的却是蔷薇的产房,最先抱起的也是她的孩子。对易风来说,嫡子庶子都是自己的儿子,他心里并不分的那么清楚,起码是眼下这个时候他不是分的那么清楚的。因此,一进府正好听到蔷薇生产,他也就会进了蔷薇的房里,看了看刚产下的次子。握着蔷薇的手说了许多开心的话后,才出了门去了另一个院子里的浅雪和同样刚出世不久的长子。
第242章
三朝洗儿
  开皇十八年腊月十一,武州总管府两位公子诞生三天后,府中迎来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汉家生育习俗,三日洗儿。婴孩出生三日后,要举行沐浴仪式,会集亲友为婴儿祝吉。
  从腊八开始,一连下了三天的大雪,被怀荒军民纷纷称扬为瑞雪。今日天一亮,雪却已经停了下来,只留下天地间一片银装素裹,好像老天也在为这个即将举行的三朝洗儿仪式庆贺。总管府的大门早已经打开,一年难得开几次的中门大开,大门上张挂着彩灯红锦。三天来,总管府宾客不绝,前来祝贺的人流不息。怀荒的各行各市的商人们,甚至在两位小公子诞生的消息一传出后,都不约而同的纷纷敲锣打鼓放炮仗,张灯结彩,一面往总管府送去礼物的同时,一面张贴红布宣告为庆贺易帅大军班师凯旋,以及庆贺易帅喜得贵子,特别举行庆贺活动,让利酬宾九九折,最低八八折等等。
  一连三天过去,喜庆的氛围不但没有丝毫减弱,到了今天反而更加的热闹。教导营和旗卫队的这些军官士兵们,一大早就早早的身着崭新的军礼服在总管府内外充当着侍卫迎宾礼客等人员。总管府前大街上的积雪早清扫的一干二净,天刚蒙蒙亮,长达数里的这条内城大街两侧,已经挤满了一辆辆的马车和一匹匹的俊马,车上马上路上到处都是身着礼服带着礼品前来祝贺的人们。不管有没有接到请柬,怀荒稍有点身份的都来了,甚至连普通的将士们和商人百姓们,也都带着准备好的一些礼物排在队伍后面。
  旗卫队一百名最龙精虎猛英俊帅气的特战队的队员们,今天却全都脱下了训练服,穿着礼服露出一张张笑脸,充当着礼宾员。
  “大宁镇镇将李靖将军前来,特贺易大帅喜得双麟,送上和田玉麒麟一对,七宝琉璃塔一座,蜀锦二十段,洗儿钱一万。”尉迟恭接过李靖的礼单看了一眼,然后大声唱贺。一边的程咬金上前一步将李靖迎到一边的书案前,那里有数名书吏负责将来宾身份和礼物登记在册。
  李靖一身蜀锦装饰彩绢为主制成的绢铠,身后带着八名亲兵捧着庆贺的礼物。虽然他不是易风的属下,但大宁镇乃是怀荒南面入关的必经长城关口,李靖先前还曾亲自送回怀荒的易风两位夫人回怀荒,这次他本来是听说易风凯旋,特前来面见易风,想与易风商议些事情,不过走到半路,却听说易风那两位夫人都在同一天生下公子。李靖忙在怀荒购置了一批贺礼,赶到今天前来登门恭贺。除了这笔匆促之间准备的礼物外,李靖今天还同其它所有来贺宾客一样,身上的礼服外,一边挂着一串葱,一边挂着一患钱。
  宾客戴葱、钱来贺,这是以此祷祝此儿聪睿、进财。
  除了戴葱、钱,每个宾客的礼物中还有一样相同的贺礼,这就是洗三礼上必不可少的洗儿钱。
  洗儿钱是特别在洗三礼上赠贺所用,基本上每人的礼物中都有。一些重要的男女方亲族,他们送的洗儿钱一般都是特别铸造,上门有一些麒麟等祥瑞图纹,另外还有长命百姓、多子多孙等的字样。而一般的宾客,他们的洗儿钱虽然不是特别铸造,但也并非普通铜钱,而是在崭新的一般铜钱上再鎏金沾银,只有最普通的客人才会送普通的铜钱为洗儿钱。李靖只是帅府的一般客人,连请柬都没,因此他送来的是一万洗儿钱,特别委清金铺紧急赶工,在新铜钱外面鎏了一层金粉,因此几个托盘里,一枚枚的洗儿钱金光闪闪很是耀眼。
  一身绢铠的李靖刚刚过去,一名年青的文士身着幞头绸衣也佩带着葱、钱,领着四名随从抬着礼物过来。
  尉迟恭接过年轻文士递来的贴子打开一瞧,随后唱贺起来:“羽骑尉、怀荒县令房乔贺易帅喜得贵子,送上文房四宝一套,汉代司马相如名赋子虚赋、上林赋真迹手稿,洗儿钱一万!”
  尉迟恭唱喝礼物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特别感觉,他甚至觉得这个年轻的文官有点小气。今天前来的,但凡文武官员哪个不是出手豪爽大方,各种珍贵礼物耀眼。特别是那些大商豪族们,他们的礼物中不但有各种珍稀之物,就是洗儿钱那也是类目庞大,先前的单雄信将军和徐世绩参军等河南大豪们的礼单,尉迟恭光是唱喝就花了小半天时间,两人送的洗儿钱更都是达到一百万钱这样的惊人数字。
  不过在一旁等候送礼的那些人听到房乔的礼物时,却有些惊讶出声。文房四宝、一万洗儿钱确实算不得什么,但那汉代著名词赋家司马相如的两篇赋的手稿如果是真的,那可就相当值钱了。这种东西不懂的外行眼里可能不如真金白银来的实在值钱,可如果是懂行的想要收藏的,却可能愿意拿出数千贯甚至上万贯来。如果这两篇赋稿是真的,起码价值千贯。许多客人们都不由的对这个年轻县令投去探寻的眼光,有些知情的还在一边小声的跟旁边的人分享知晓的情报,“这位新任的怀安县令虽然官职不高,可却十分年青,据说与咱们易帅年龄相当。他的父亲原是朝中御史台的御史,年初刚调到陇右秦州总管府做了录事参军。房家是关东齐州大族,书香门弟,士族大家……”
  “难怪这么年轻就能出任县令之职,而且还能拿出这么重的礼物前来,原来是山东士族出身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2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