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校对)第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285

  “你曾经答应支持我建立自己的女骑兵团,还算不算?”
  “你问这个做什么?”
  “我要回去招募女战士,组建自己的骑兵团,不,我要建一个自己的女子骑兵营。我父亲给我的三千匹陪嫁战马,足够建立一个骑兵营了。我自己回去招募需要的战士,但我需要你给我提供骑兵胸甲和骑兵刀和骑兵矛,骑兵弓。招募好战士后,我会把她们带回怀荒,到时你还得派教官帮我训练。”
  易风有些惊讶的望着蛮月,但最后见她并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不由的认真的思考起来。片刻后,易风缓缓道:“如果这是你认真考虑过后的决定,我可以支持你。不过,规模先定为一个团五百骑,我可以给你提供装备和教官,不过以一年为期限,若是一年时间你能把这个骑兵团带起来,我可以保留它,甚至可以考虑让骑兵团扩编为骑兵营。但是若是一年时间到了还不能起来,那最后就得解散,你就得回来。”
  “成交!”蛮月眼中闪过一道兴奋的神色,甚至还夹杂着丝意外,她没有想到易风真的答应了她有些出格的要求,虽然这其中有个条件,但她丝毫不觉得自己用一年的时间还不能带出这个女子骑兵团。“那我明天就走!”得到易风的同意后,她已经有些迫不急待的想要离开这里了。
第245章
桂香院
  “听说蛮月要回部落去,是真的吗,夫君?她这是要干嘛啊,和青莲明月两丫头争执几句就要回娘家,这传出去,别人还以为是奴心里容不下人,把她赶走的呢。”高浅雪等易风回来后,淡淡的对他说道。
  “嗯,她明天就回部落去。”易风伸手逗了逗儿子,“不过她并不是因为生谁的气回去的,她回去有任务,是我安排的。”
  浅雪却一本正经的说:“可别人听怕都会说是我容不下人赶她走的,她这一走,我可是百口莫辩说不清楚了。”
  “好了,这里又没外人,蛮月为何要回去你我都清楚真正的原因。”易风有些淡淡的道,“我知道我接连纳了这么多妾,这事情是我做的不对,有些对不起你。可有的时候,我也是不得已的苦衷。事情已经如此,我希望我们能相互体谅。都已经是一家人,也就不要太分什么彼此。不管怎么说,你也还是正室,就该拿出些大妇的气量来。有些事情差不多就算了,不必太过。”易风并不想伤害高浅雪,但他也知道,后院的事情就是如此,女人之间的战争越发的残酷。如果自己这个男主人不适当的时候定下调子,只怕以后越发的难以收拾。高浅雪平时表现的总是很优雅,可易风很清楚自己这位正室的能量和手段。当初自己怎么娶她的,而浅雪当初又是如何的身份?一个亡国二十多年,却依然领着一支北齐残余势力跟大隋死磕多年的亡国公主,绝不是一个什么圣母。
  浅雪听到这话把脸转了过去,易风觉得自己的话说的有些重了,凑上前去想要吻她,可浅雪的反应却很冷淡。
  “别这样,浅雪。”易风解释,“我只是不想每天在外面拼杀争斗算计,回到家里后还要面临着你们的明争暗斗。我希望你们能够和睦,大家是一家人。”
  高浅雪委屈的挣脱了他的手:“我只怕你有了新人忘了旧人,哪还会记得我这样的糟糠之妻。我可以不在意什么荣宠,可我不能让我的孩子跟着他的娘一起被抛到一边。”
  “好了,我怎么可能会抛弃你们呢?”易风有些无可奈何的道,一哭二闹三上吊,这是女人的致命武器。高浅雪几句话就让易风有些头疼不已,全面投降了。“我也是希望家里气氛轻松愉快一些,这次我回来,其实早已经发现了不少问题。你跟蔷薇生了孩子后,最近之间气氛紧张了不少吧,每天吃的喝的都只在自己院里弄,也不经厨房了。甚至院里都增加了许多人,还全都是以往自己的贴身人,其它的全都派出去了。搞的紧张兮兮的,一有个其它院里人来探望的,也都如临大敌似的。你们想什么我会不知道吗,可这些其实全是多余的。在这院里,谁敢起这样的心思?”
  易风过去也曾听说过一些大家族后宅争斗的厉害,甚至各种阴暗手段层出不穷。什么妾侍谋害正妻的嫡子,正妾又谋害妾侍所生的庶子等等,这样的事情确实有不少。但易风不相信自己的妻妾也会争斗到这一步,可有的时候,这种事情一开始都仅仅是出于猜忌怀疑,最后便成了纠缠不清的斗争了。高浅雪以往是个很厉害的女人,她带领着一支反叛势力并坚持下来。是仇恨让她坚持了下来,可自从她嫁给易风后,特别是高家被杨广招安后,易风能感受到这个女人的转变。特别是现在生下儿子后,她的重心似乎已经从原来的国仇家恨转移出来了,一心放在了儿子丈夫身上。这种转变很奇怪,可又很正常。
  他也知道,想要让自己的这些女人们一团和气,是很难的。他不奢求自己女人们相敬如宾,但也希望她们能保持起码的和气,不要搞的跟仇敌似的。
  易风并没有太多的精力放到后院妻妾们的争斗上去,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处理。
  安慰了浅雪后,易风又去了蔷薇的院子,抱着儿子哄了一阵子后,便也跟她委婉的说了些跟在浅雪屋里差不多的话语。蔷薇也是个聪明的女人,一听易风的话头,就知道最近后院的风气有些太过,让易风不满了。当下笑着表了态,事情也就这么过去了。
  “五姨娘要回娘家,既然是夫君安排的,就不去管她了。不过六姨娘那里,夫君是不是也应当给人家一个说法啊。这人都来了怀荒这么久了,夫君也回来好些天了,可却还从没到过萧氏院里去呢。”蔷薇笑着提醒道,“那位六姨娘可是晋王妃的侄女,这样冷落着可不好啊。”
  萧素美是杨广夫妇直接送来怀荒的,这个妾侍他是推不掉的。萧妃送自己的侄女给易风做妾,意图是很明显的,一是拉拢二肯定是监视了。
  易风回来后也是见过萧氏的,长的不错,和萧美娘甚至有几分相似。更加难得的是,这位曾经的金枝玉叶后梁郡主,身上并没有什么颐指气使的势头,相反很是性格平和。对于她的情况,易风也有些了解,虽然说是金枝玉叶后梁郡主,但后梁十年前就被隋朝吞并了。当时萧素美的祖父和父亲带着一家人和几位后梁王爷不肯归附隋朝,拉着二十余万后梁百姓投奔了南陈,这件事情让隋朝十分震怒。等到两年后隋朝把南陈也给灭了,这些投奔于南陈的后梁宗室们便被拉到长安,给一刀砍了。萧素美姐弟等虽然留下一命,可也没有了富贵生活。她和一个弟弟跟着祖母生活,日子很是艰辛,全靠那些归附于隋朝的宗族们接济。可以说,萧素美和萧妃年轻时有几分相像,出身高贵,可生活却过的很清苦。萧妃有意在易风身边安排个信的过的人时,便想到了萧氏宗族的女子,一番挑选后,萧素美各方条件很适合,年轻漂亮未婚,但家里生活艰辛,正好适合。
  对于这样一个明显是派来近身监视的女子,易风是有些不太抱有好感的,见面时的那点欣赏,也难以改变这个事实。因此直到现在,易风都还没有去过萧素美的院子。不过现在蔷薇的提醒,也让他明白,他不可能真的一直就这样冷淡这个六姨娘。要是一直不肯接纳萧氏,只怕杨广和萧美娘最后都会对易风产生不满。
  易风摇头苦笑一声,他没想到,就算到了如今,手上雄兵数万,自己也依然还有这许多的无奈。
  “嗯,我今晚就去桂香院!”桂香院就是萧素美的院子,而蛮月的院子则叫腊梅院,蔷薇的院子直接叫蔷薇院,陈婤的院子是海棠院,季瑶的院子是荷院,浅雪的院子则因为种了不满牡丹而称为牡丹院。
  三天后他就将启程前往京师,而杨广夫妇也将前往京师,这次的京师之行肯定不会那么简单。到了京师之后,肯定会有许多事情等着他。他不会忘记,当初太子杨勇派出黑铁卫绑架季瑶派人伏击他的事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他不会弄错,眼前来说,杨勇肯定是敌人,杨广才是盟友。因此启程之前,他必须去一次桂香院。不久前易风派人给杨广送去百万礼物之后,又给杨广送去一封信。信中提了一件事情,说他终于找到了失踪许久的季瑶,并救出了她接回了怀荒。信中易风丝毫没提季瑶曾被杨广救出又被送往长安去的事情,人他早就救出来了,可直到这时才告诉杨广,就是他相信杨广就算明白易风知道了之前的事情,也会按下不提,这是心照不宣的事情。而杨广就算明白,可现在易风手上的实力,也会让他遗忘这件事情。有了季瑶这个插曲,易风就不能再无视萧素美了。
  在桂香院的前厅里,萧素美的弟弟萧铣坐在软椅里,盘着双腿,手里正握着一卷还散发着墨香纸香的新书看的精精入味。这是一本怀荒印刷的书籍,名为《传奇故事》。这是一套书,封面上印着易风著,由封神演义、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蜀山剑侠传、射雕英雄传七本书组成。这些书本来都是易风当初在扬州时所讲过的改编故事,如今怀荒的印刷书坊把当初易风讲过的那些书中最受欢迎的这七本组成一套传奇故事印刷发行,效果却是极好。如今不但怀荒,就是河东河北,甚至是江淮扬州,乃至于关中的京师,都是极为畅销的书。由于怀荒印刷坊采取了此时最为新颖的线装书,远超于册页和卷轴装订法,且怀荒印书产用的怀荒新纸成本更低,纸张更好,加上活字铅字版印刷,使得这些书印出来美观漂亮还很便宜,书中所讲的故事更是极为吸引人。现在这套传奇故事在怀荒印刷坊已经卖出了一万套,可以说是让许多书坊的人都有些始料不及。
  萧铣今年十六岁,虽然也曾经是郡王世子,但是早从记事起就已经过着清贫的生活了。十岁起,他就开始贩卖书籍为生,以此帮扶家里生济。姐姐被堂姑晋王妃接到扬州后,很快被安排送来怀荒,奶奶被留在扬州由晋王府照顾,而他则跟着姐姐一起来到这里。到了怀荒之后一直在等着姐夫易风回来,在这段时间里,他很快以原来贩书的习惯目光,发现了怀荒印刷业的繁荣。据说怀荒所产的纸现在已经占据了大隋大部份的纸张份额,甚至宫廷里的许多用纸都从怀荒这里订货。而怀荒纸业的兴荣,更是带动着怀荒印刷业的繁荣。不提现在怀荒的商报、晚报、日报这三大报纸,以及铁血周刊、北方周刊等杂志这种从未见过的印刷物,就是怀荒印刷的各种书籍,不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让人震惊。不但各种经典史集海量印刷出来,运往各方,而且还出现了许多如传奇故事这样的小说、传奇、评书、志异、诗词歌赋等各种形式的书籍。
  萧铣喜欢卖书,更喜欢看书。现在他每天就沉浸于各种各样的新奇读书之中,难以自拔,根本就不记得其它的事情了。
  萧素美现在也被弟弟带动起来,每天也抱着那套传奇故事不放手。不过比起弟弟喜欢其中的三国、水浒、蜀山、射雕这些故事,萧素美更喜欢的是红楼、封神、西游这几本。每天抱着这些书,沉浸于故事之中,让她暂时的遗忘了自己眼下尴尬的境地。来到怀荒这么久了,易风也回来许多天了,可除了在凯旋那天和三朝酒上的两次见面,他甚至都没有跟她说过一句话。她名为他的六房妾侍,可他却连话都没跟她说过一句,更别提来她的院子了。大房二房那边每天热闹不已,桂香院这里却冷清万分。她也曾去拜见大夫人和二夫人,可那两边的丫环们却跟防贼似的盯着她,好像她是要去对那两位小公子不利似的。去了两次之后,她终于再也不去了。
  萧素美虽然没和易风亲自说过话,但一路上听过许多人关于易风的评论,前几天又亲自见到了他。在她眼里,易风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长相英俊,地位不低,本领极强。对于萧妃给自己的安排,她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的抵触。祖父和父亲在长安被斩后,她和祖母还有弟弟能活下来,多亏姑母晋王妃,这些年,晋王妃也一直关照着她们。如今晋王妃让她给易风做妾,她没有理由拒绝。在路上听了那些关于易风的评述后,她心里也曾经一时兴起过对这位丈夫的憧憬,但很快这种憧憬就又压下去了。到了现在,她甚至已经完全平静了下来。哪怕在桂香院里,每天只是与书籍为伴,也已经心静如水。
  易风的突然到来,让萧素美有些意外。
  “今晚我就歇在这边,你安排下。”易风很随意的说道,萧氏愣了愣,然后马上明白过来这话是什么意思。她有一瞬间的愣神,然后马上明白了自己的职责,不管是来之前姑母的嘱咐还是现在自己身为他的妾侍,她都没有理由拒绝。
  “嗯!”萧素美点头应了一声,放下手中的书,跟着易风身后往卧室里走去,只留下萧铣一人独自坐在那软椅上有些怔怔的发愣,茫然而又不知所措。
第246章
晨间
  易风醒来时,发现手臂稍麻,萧素美如小猫一般的蜷缩在他的胸前,一头黑亮的秀发散开来摭住了大半白皙秀气的脸庞,脑袋枕着自己的手臂,一双玉手却紧紧的搂着自己不肯松开。一条光滑修长的美腿却不老实的搭在自己腰上,仅以小衣摭挡的酥胸平缓的起伏着,口鼻间还发出如小猫般的呼呼声。甩了甩头,易风的头脑清醒了过来,想起这里是桂香院,怀里的女人是自己的六房妾侍,昨晚他第一次进入这个萧美娘一手安排到他身边的这位美娇娘身边。
  昨晚之前,易风与萧素美有过短短的几次见面,甚至都没有说过什么话,印象里那是一个端庄秀丽的女子,有股子大家闺秀的感觉,却又少了几分大家千金的傲气,多了几分温婉气质,有几分恬静、矜持,甚至是与世无争的平淡感,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一个少女身上散发出来的气质。可是昨晚留下之后,一夜过后,易风对她又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昨晚是两人的第一次,而且她也明显是头一次,可让人惊奇的是她在床榻之上却十分的主动,甚至显得有些奔放和热情。罕见的主动,和对各种姿势的熟悉了然,以及与易风默契的配合,甚至让易风有些恍惚,若不是从统计局那里早得到了关于萧素美的详细情报,他甚至会以为这个女子是萧妃李代桃僵找来的一个风月女子。但他所了解的,萧素美在今年之前,都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曾经是郡主,后来成了普通的女子,每日里足不出户,在家织布刺绣补贴家用,照顾祖母和弟弟。
  这是一个让人惊奇的女子,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白天的时候,她温婉而又恬静。但到了晚上,却热情的如同一团火,能把人给熔化掉。夜晚的黑幕退去,晚上的母豹子成了一只依偎在他怀里的小野猫。此时怀里的萧素美那副小巧依人的样子,惹人万分怜爱,易风突然对这个女子生出几分喜欢来。昨夜来此之前,他只是抱着一股完成任务虚以委蛇的想法而来,但是现在,他不得不承认,这个江南女子确实打动了他,吸引了他。
  怀荒钟鼓楼上的晨鼓还在敲击,但是在怀荒,城中的报时之鼓,更多只是成了一种标示。
  坊巷市井,鼓声直到四鼓后方静,五鼓时又有趁早开张上市者,复起开张。
  如京师那般的每日鼓响开城,暮鼓闭门,夜晚坊门关闭宵禁的严格禁制不同,塞外的怀荒到处都已经被商业活动所充满。这里没有被坊墙高高围起的里坊,那些临街的坊墙在怀荒早被一间间招牌幌子布满的商铺所取代。大大小小的商铺,还依照不同门类划分为各个行市,依类集中在一片片区域,还有些专门的大集市,以及一些高档的商业步行街。除了怀荒内城,怀荒的外城以及其它几个大市场都没有营业时间限制,他们每天晚上营业到三更甚至四更,而一些做早市生意的则是四更就起,五更已经开门营业。
  最近这些天,武州军凯旋,易帅得子,怀荒更是热闹不已,又临近新年,许多商家开始提前加强宣传和增加营业时间。特别是知道刚凯旋的大军们最近人人都发了一笔财,因此更是热情高涨,许多商铺通宵营业。甚至在最繁华的十字大街两条主干道上,临时设置了大夜市,开辟了许多摊位,各家取得摊位的商家们已经开始一面把自家的产品拉来展览,一面开始请来扎灯的手艺匠人,开始在扎彩灯,准备新年后最热闹的灯市。
  一夜的喧嚣热闹还刚退散没多久,晨起的嘈杂又开始了。
  当易风还在床头抚着怀中美人光滑的玉背时,晨光还刚开始在城市的脸庞上闪动,街巷里已经传来了铁牌子的敲打声了。
  来自寺院的行者头陀们,一手执铁牌子一手用器具敲打着,沿街沿门高叫着“普度众生救苦救难诸佛菩萨”之类的佛家用语,同时,以他们平日里练就的念佛嗓音,大声而又准确的向坊巷庭院里报告着此时的时辰。起初,怀荒的报晓完全是依靠着城中鼓楼上的大鼓钟声。后来,五台山的大师带着僧团前来,这些僧人初来乍到,却很快的就找到了介入怀荒的途径。一开始,和尚们早起念佛诵经,本意是教人省睡,起来勿失时机念佛,同时也是传教布道。但渐渐的,和尚们走街诵经之时,还开始报时。因为许多百姓都相信行者头陀们具有唤醒痴迷的本色,加之这些和尚们每日恪守时间准确无误,渐渐的,和尚们最初的本意倒没太多人记住,反倒是他们报晓的功能被大家接受牢记,甚至到现在,怀荒每天晨起,行者头陀们倒成了专门的报晓者了。而这些头陀们的劳动也并非没有回报,每到日间或者当月,以及年节之时,百姓们就会将斋饭、斋钱布施给他们。如此一来,头陀们报晓已经成了一项似乎约定俗成的工作。他们甚至从怀荒城扩散向周边的镇堡以及村落。而怀荒城中的这些头陀报晓者,甚至还开始提供了多元化服务,他们报晓的同时,还会向城中军民百姓商人们报告当天的气象预报,晴报天色晴朗,阴则报天色阴晦,甚至还能预报雨雪雾霜等。
  五台山的僧团,到了怀荒没有多久,也已经迅速的受到这里商业氛围的感染,迅速的融入其中了。
  自易风掌控怀荒以来,这座塞外的连城也在迅速的发生着转变。迅速由原来的一个北方绿林大势力的老巢,转向为塞外边疆上的一个军事和商业中心,怀荒连城以及周边数十镇堡以及长城内的大宁、二龙、怀安等城镇一起构筑起一个北方边疆上最大的一个商业集贸转贸市场,怀荒城更以其这个圈子的中心地位而独领,成为塞外最繁华的城池和大市场。
  每天早上才到四更天,在怀荒城的西门外,就有着无数的商队,牵着牛马骆驼,赶着车队,排着队在城门下等候盐仓开仓。而这些盐贩们还只是如今怀荒繁荣的盐业买卖中的那些散客,真正的大盐商们都是直接拿着粮食到怀荒指定的镇堡交粮,然后拿着收条到怀荒开了盐引再回盐城那边直接一车车的运盐南下。那些大盐商们,一次运输的坝盐至少千石以上,甚至每次组织运输万石以上的盐。而来怀荒城盐仓拿盐的,则几乎都是零散批发,少则十几二十石,多则几百石而已,他们不用粮换盐,但盐价却比起用粮换盐要贵上许多。
  盐贩们早早在城外等着盐仓开仓售盐,而每日清晨还有许多车队则络绎不绝的从城外赶来,载运着满满的一车车的石炭,送入怀荒这座日益繁荣的塞外大城。
  怀荒城及周边拥有大量的驻军以及军属,还有许多的工坊以及仓库商铺等,流动人口更多。这是一座早已经超过三十万人口的城市,就算是放在中原,也是相当惊人。这样的一座拥有庞大人口的城池,他们每日需要消耗的各种物资也是海量的。除了粮食布匹等外,怀荒每天还要消耗着大量的煤。怀荒处于塞外,缺木少炭,特别是到了冬季,采暖做饭以及城中的各个工坊需要的燃料,都得依靠于石炭。每天清晨,最早进城的就是各个石炭场在城外炭仓输送煤炭入城的马车队。这些运送煤炭入城的车队,全都由四轮马车运送,走的是专门从炭场铺设到城内的马车轨道。通过这些轨道,四匹马可以拉六节四轮车厢,而怀荒制造的这些四轮载运马车,其车轴原传统二轮马车上的木和铁的滑动轴承改进为滚珠滚动钢铁轴承,加上车轮上的包钢和安装了减震器以及马车轨道,使得每辆运煤的四马马车厢能装载两吨之重,折合约为此时的二十四石左右,四马一次拉六车厢煤,一趟就是近一百五十石运量。
  现在要输送入怀荒城的大宗物资如粮食、煤炭等,基本上都先在城外的仓城之中先下货,然后再经由怀荒城内到城外的两条来往轨道输送。每天早上,一辆辆马车装载各种货物驶向城中,卸过货后再经另一条出城轨道返回,络绎不绝,每天都要从大清早忙碌到半中午。
  犹如输血一样,将南方的粮食、布匹和塞外的煤炭、牛羊等一一输入怀荒。
  萧素美长长的睫毛抖动几下,大眼睛睁开,正好迎上易风望向她的笑容。
  “你醒了。”
  她眼睛闪过一丝慌乱,脸上甚至泛起两团红晕,不过却只是点了点头然后松开手。
  “你若是喜欢,可以再睡会,你身上很香,也很软,搂着真舒服。”易风笑着道。
  “嗯。”听完易风的话,她竟然真的又搂住了易风,然后还往他胸前挤了挤,把自己团的更紧,缠的更厉害了。不一会,竟然还又传出了那小猫打呼般的轻微声响。易风不由的笑了笑,有些没想到。又过了一会,见她睡的很安详,易风慢慢抽出了自己的手,起身,然后给她盖好了被子,也没有叫外面的侍女,自己穿好了衣服梳好头发戴好冠,转头出了房门。
  “素美还在睡觉,你们先不要打扰,等她自己醒来。”易风对几个迎上来的侍女叫道,“等下告诉她,我有事先走了,有空来看她。”
  到了外面的院子里,那株高大的桂花树居然开出了一点点的黄色小花,散发着迷人的桂香。一个少年正坐在树下捧着一本书阅读,听到脚步声连忙回头,看到是易风出来,脸上有着复杂的神色。
  易风打量了几眼这个少年,长的很高大,甚至有些文气,脸色有些苍白,和萧素美有几分相像。他知道这个应当就是萧素美带着一起来的弟弟萧铣,萧铣这个名字他并不陌生。统计局调查萧素美的资料时,也把萧铣的资料一起送上来,最初看到这个名字时,易风还是微微有些惊讶的。萧铣毕竟是隋末唐初之时一方割据枭雄,曾经占据了江汉后梁旧地,拥有四五十万大军。可这样的一个人物,在隋末唐初的历史上并不怎么有名。因为他起来的很快,但被灭的也很快。数十万大军,最后却被李靖一战而灭,最后被斩首长安。只是成就了李靖之名,自己只是个配角而已。若是早个几月,易风看到他肯定会很惊讶甚至是兴奋,但如今的易风,对于这些历史人物已经没有那么激动了。
  此时的萧铣比自己还小上三岁,还只是一个弱冠少年,望向自己的眼光中甚至有几分畏惧神色。
  “你就是素美的弟弟萧铣对吧,我是易风,你也可以喊我姐夫。”
  少年犹豫了一会,最后还是没有出声,既没喊易风也没喊姐夫。
  “在怀荒还生活的习惯么,你对自己以后有没有什么想法打算?”易风问。
  萧铣以前是贩卖书籍的,书也是读过不少的,但此时说到以后的打算,却是很茫然。易风看他这样子,笑了笑,“我看你很喜欢看书,以前还卖过书,不如这样,你先到印书坊去实习半年,各处看看,等熟悉了些,到时我再调你去商报报社,也许你到时可以当个记者,甚至可以当个编辑。”一个小孩子,易风也没有因为他刚成了自己的小舅子,就给他安排个什么管事或者官职什么的。
  不料萧铣听到这个安排居然十分高兴,兴奋的点头,“谢谢姐夫。”
  “好了,我一会还要去见几个客人,你以后要什么事情可以让你姐跟我说,也可以直接来白虎台找我。”说完,易风给萧铣留了一张自己的名片,然后就离开了。他今天确实还有好几个客人要见,其中就有两个历史上名声丝毫不下于萧铣这位乱世枭雄的一将一相。
第247章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将是名将李靖,相是名相房玄龄。
  两人几天前来参加易风儿子的三朝酒,还送上了不轻礼物,不过那天的三朝酒宴之上,时间匆促易风并没有机会与两人详谈细说。一直拖到了今天,终于有了些空闲见上他们一面。易风对于李靖和房玄龄其实是仰慕已久,早想见上一面。但当真有机会相见时,易风却反而不急了。原因很简单,如今他们之间的地位差别。
  易风现在是长宁郡公、大将军、武州总管、刺史,不但是塞外怀荒这一片地盘的实际掌控者土皇帝,而且还挂着一个皇孙的名头。而战神李靖,此时却还只是刚刚从京师兵部驾部员外郎这个六品京官升任妫州大宁五品中镇将,至于房玄龄,更是第一次获得实职刚出任妫州怀安县令。一个二十八岁的五品中镇将,关陇贵族,一个是十八岁的新任县令,山东士族。对于他们的背景,统计局没有让易风失望,很快上报了详细的调查结果。李靖并不如易风曾经想象的那样,是一个不得意的贵族子弟,相反,李靖如今的身份职位,都充分的说明李靖其实一直都顺风顺水。次子身份没能继承父亲郡公爵位,但才二十八岁就能成为兵部驾部的员外郎,这若是放到后世,那就等于是部委司局级干部了,若是在国防部或者总参挂个衔起码也是个少将了。京城部委司局级干部,那可完全不是什么闲职不得意了。更何况,看过李靖资料后,他可是知道李靖十六岁就当了相当于京城市人事局长这样的官,后来还曾当过县令,二十八岁就是中央部委的厅级干部,这能说是不得志?这只能说是仕途一帆风顺。更何况,易风还发现,李靖的大哥现在也和他一样是大将军勋阶,而李靖的舅舅更是赫赫有名的平陈大将上柱国韩擒虎,虽然说韩擒虎已经去世了,可另两个舅舅也都是柱国国公级别,全都统兵一方为总管,代州总管韩洪更是就在自己的西南面。李靖自己曾经是部委厅级干部,哥哥相当于个少将,两个舅舅全都是中央季员兼军分区中将司令级别的人物。李靖现在出任大宁镇将,虽然顶多相当于个上校团长或者旅长级别,可所有人都清楚李靖出任这个大宁镇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这个五品的官,而是为了即将开打的隋与突厥决战中的立功机会。这可是实打实的镀金机会,说白了,李靖就是空降干部,典型的官二代。
  这个房玄龄当然也不简单,虽然家世没李靖这般显赫,可也世代是山东豪强士族。不管是齐周隋,反正他们家都是当官。说白了,李靖等那些关陇贵族们,掌控的是枪杆子,而房玄龄等山东士族们掌握的是笔杆子。虽然笔杆子干不过枪杆子,可枪杆子要治天下却也离不开这些笔杆子。房玄龄的父亲原来在京中担任了十余年的御史职务,如今外放陇右秦州为录事参军,外放之前又为儿子谋了一个怀安县令的实职。
  不过统计局查到的并不单是这些表面上的东西,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比如房玄龄父亲是走了晋王府掾、扬州总管府司马张衡的关系,才得到这个官职的。而李靖能成为大宁镇将,也是由他舅父代州总管韩洪出力的,这韩洪又是晋王杨广的铁杆支持者。事情到了此时就很明白了,李靖和房玄龄其实都是杨广的人。不管他们内心是不是真的支持杨广,但起码他们能到北疆来,都是通过杨广的关系过来的。这让易风不由的打消了许多原来的兴奋之情,让他明白,李靖和房玄龄并不是那么好见的。他们前来拜会,肯定是有目的而来,说不定还是受杨广安排来的。自己想要虎躯一震,就慑服这两个名将相,只怕根本不可能。
  “拿我片子去请大宁镇将和怀安县令前来。”到了白虎台,易风对侍卫道。
  “那个房乔是个骗子,请他来干嘛。”易风话刚落,厅中他坐下一侧屏风之后发出一道冷哼,那是小姨子高明月的声音。如今张叔渐年迈,钱粮帐簿这一块得易风同意,渐由高明月挑起大梁来。高明月原本就管着高家的钱粮帐簿之事,在易风这里又学了手珠算神算本事,还学会了复式记帐法,对财会之事越发得心应手。这些写写算算的事情,府中还真没有几个比她更强的。恰好易风也不是那种特别在意男女之分的人,他是个实用主义者,只要能做好事满足他的要求,男女根本不在意。现在高明月负责财会帐簿,每日也来白虎台参与会议,还有了自己的一支女子会计队伍。不过毕竟还是未婚姑娘,因此应浅雪要求,易风在厅中一侧给高明月用屏风围了一块地方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2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