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校对)第1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285

  李靖家里是有钱的,几十万贯其实他自己拿不出来,但李家还是拿的出来的,甚至直接找韩家也能借到。但李靖并不打算自己出这笔钱,也不打算让家族为他担保。李靖有自己的打算,他也相信以他这段时间对易风的了解,他的提议应当会得到易风的同意。
  “只要北方钱庄愿意把这笔款子借给我,那么我可以替大帅训练那几个骑兵营。”李靖自信的道。
  “什么?”高明月满脸的难以相信,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这算什么担保什么条件,你愿意替怀荒军训练骑兵?凭这就想换取五十万贯无抵押贷款?你觉得自己有这本事,值这钱?
  “这!”魏征也为自己同学的这个出人意料的提议而不由的瞪目结舌。
  唯有易风,瞬间的意外后眼中马上露出的是掩饰不住的惊喜。李靖愿意为自己训练骑兵,来做为这笔借贷的抵押?
  这事可行吗,当然可行。李靖的提议有价值吗,当然有。别人都觉得李靖这话是在吹牛,但唯有易风却十分相信李靖,觉得李靖的这个提议极有价值。若是李靖真愿意帮他训练骑兵,就算到时这五十万贷款真的收不回来,易风也觉得值了。
  “此话当真?”易风急忙追问。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李靖自负的回道。易风手下有骠悍的骑兵,精良的装备,但李靖却觉得易风的骑兵还不够好,若是把这支骑兵交给他来训练,他有足够的自信能让这支骑兵脱胎换骨,成为精锐铁骑。
  “哈哈哈,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件事情就么定了,从今天起,药兄师就是我武州骑兵总教练使,所有骑兵训练事宜,皆由药师将军定夺。”易风笑的很开心。
  “那我的贷款和战马装备?”
  “明月马上让银行办理手续放款,玄成立即负责调拔战马和军械铠甲。”
  “哈哈哈!易帅果然痛快,请易帅放心,李某绝不付易帅信任,不出三年,某定当替易帅练出一支精锐铁骑来。”
  “三年太久,只争朝夕,半年,最多半年的时间,我希望能看到几个骑兵营能有个显著的提升,怎么样,有把握吗?”易风直视李靖。
  李靖微微意外,不过想到易风那么痛快的拔了贷款,也就一咬牙拍胸脯道,“半年就半年,到时看结果!”
  “我信你!”易风笑的很高兴。只留下魏征高明月等一众文武震惊不已,尤其是单雄信、秦琼、张金称、王伏宝等一众骑兵将领全都瞪着李靖,觉得大帅被这个家伙给骗了。他们可都是真刀真枪跟铁勒人在马上拼杀过多次的,现在易帅却把骑兵的训练大权交给了一个京师来的贵族公子哥,这简直让人难以相信啊!
第252章
茶马
  易风手里有钱有粮,所有招兵买马容易,但想要把这些招来的兵练成精兵强将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怀荒军接连打了几个大胜仗,至今还没败过阵,许多怀荒军的将领们就都觉得怀荒军已经有几分天下无敌的感觉了。但易风心里却是很清楚的,如今的武州军数量是多,但真论起实力来,可能连同等数量的府兵都打不过。毕竟用兵讲以正合以奇胜,奇兵虽然常常能出奇致胜,可这毕竟是行险,常走钢丝绳,总有失足的时候。因此保险起见,奇兵还是得少用。最让易风担忧的是武州军没有打过大仗、败仗。许多军队都曾经很强,可一朝败仗,却直接覆没,反倒是那些屡败屡战的一些顽强军队,有时反而往往特别能扛。
  能把李靖弄来训练骑兵,这可是求之不得的事情。虽然李靖只说帮助易风训练那几营骑兵,可只要他来了,易风到时肯定还得让他顺利帮自己训练下步兵车兵什么的。当然,易风最看重李靖的还是其带兵能力,十几岁就能和上柱国韩擒虎谈论兵法还得到称赞的李靖,若是能给自己这批年轻的军官们传授些兵法战术,这可就是大赚特赚了。练兵一营兵也不如教会几个将军!
  易风热情的让李靖直接带着他的那一千人马来怀荒训练,“这样还省的把那些战马和军械运送过去,反正怀荒这边营地和训练的设备齐全,到时直接把我的几个骑兵营和你的这一千骑兵放在一起练,两不耽误。嗯,我让后勤那边把给骑兵营准备物资时顺便给你们这边也包了,每天人吃马嚼我都给你解决了。”
  一千骑兵和两千匹战马的人吃马嚼以及训练的消耗以及器械的保养补给,这也是个不小的数字。易风如此大方的替李靖解决这些问题,当然也是有图谋的。把李靖的人马直接拉到怀荒来,还给他解决这些后勤问题,如此一来,李靖就能安心的在怀荒客串这个怀荒骑兵总教练使的临时职务了。这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事情,李靖倒也没有拒绝。又商量好一些细节问题后,李靖跟着魏征一起去办理借贷以及挑选战马和领取军械装备去了。
  “再过两天我就得起程去京师了,家里还有哪些事情需要我处理的?”易风问小姨子高明月。高明月如今还挂着一个侍从室侍二处副主任的名头,算是他的首席财务顾问,当着易风的半个家。虽然两人有时经常不对付,但论起公事来,高明月倒是很干练,很是称职。
  “嗯,有两件事情需要你拿主意。”高明月翻开自己的小帐本看了看,然后对易风道。
  “是什么事?”
  “这两件事情其实也可以说是一件事情,晋王从扬州派人过来要见你,另外太原那边也来人了自称是汉王府的人也要见你。如今两拔人都暂时下榻在城里,等你召见。”
  易风眉头挑了挑,扬州和太原两边同时来人,肯定不会是什么好事。杨广那边,若没什么大事,他直接给自己书信联络就行。而太原那边,他还从没有跟杨谅联络过呢。
  事情很快就弄清楚了,易风没有立即见两边的人,而是让高伯和张叔分别出面见了两边人,摸清了两边的意图。两人把得到的情况送到易风手里,易风眉头皱的更加的厉害了。事情比他想象中的更加麻烦。
  杨广和杨谅两兄弟一起盯上了他,要打他土豪。
  上次易风前后送了两千匹战马给杨广,杨广很是满意,而且胃口也变的大了起来。这次杨广派来了一个秘使,带来一个口信,杨广让易风再给扬州送五千匹战马过去,另外那种板甲则更是要一万套,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
  “晋王的人说铠甲可以晚一点送过去,但希望五千匹战马能早日运送到南方。还说,这五千匹战马两千匹送去寿州,两千匹送去洪州,另一千匹送去扬州。军械铠甲准备好了,则都先运往扬州。”高伯转述。
  易风冷笑两声,“晋王的人有没有说这些军械战马是付钱购买,还是让我免费送过去啊?”
  “那边说买。”
  “买?”易风这下倒有些意外了。杨广提出这样的要求后,居然会愿意花钱买?
  “嗯。”高伯有些无奈的道,“那边说是以后用茶叶来付款。”
  这下易风也不由的摇头了,杨广的算盘确实打的很精。大隋的茶叶产销量很大,南方大量种植茶叶,每年不但供应大隋各地,而且还有许多向外销售到草原以及海外等地。先前易风在扬州时,发明了炒茶法,制出了绿茶,改变了传统的制茶工艺,甚至使得长久以来的饮茶习惯也开始改变。如今绿茶在茶叶买卖中,也占据了不小的一块份额。而杨广手里,就掌握着绿茶市场中最大最肥的一块,中高档的绿茶产销都在他手里。今年的茶叶早已经卖的差不多了,但马上就要过年了。年后用不了多久,新的茶叶又要上市了。今年的绿茶十分火爆,可以预见,明年的绿茶市场肯定更大,利润也更高。现在杨广手里不但有大量的茶场,而且手里还有自易风这里得到的绿茶正宗炒制技术,以及如今卖的极好的几个绿茶品牌。等明年茶叶一采摘,这块生意确实能值很多钱。
  杨广的意思就是拿这块本来就是易风送给他的茶叶生意,再来换取怀荒的战马和军械。易风把这批战马和军械运给杨广后,等明年茶叶采摘后,杨广到时把制好的绿茶再卖给易风,用以充做这批战马军械的货款。杨广坐镇江淮四十四州之地,统辖的地盘正是产茶之地。有了技术,有了茶叶,杨广可不像易风那时一样小打小闹了,他幕后做这茶叶生意可就厉害了。可以说,绿茶是易风炒制出来的,但绿茶却是由杨广推广开来的。
  “五千匹战马,上万套的军械,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就算我们再怎么给优惠,这也是价值百万的款项。”张叔咂舌道,“晋王拿茶叶来换,这得需要多少茶叶。”
  大隋有四十多个州共两百多个县产茶,据说一年的茶叶产量能高达八十万担,价值高达五百万贯左右。隋朝此时的茶和盐一样,没有国家专卖也没有盐税茶税,茶叶生意很是赚钱。一般的茶叶十几文一斤到一两百文一斤,上等的名茶甚至几百几千贯一斤。做为如今茶叶中的新宠,绿茶虽然还不是最高端的名茶,但已经算是中上茶叶了。一般的绿茶能卖一两百文一斤,龙舌这样的名茶更是价钱极高。但杨广若是想要用茶叶来抵这上百万贯的军火钱,如果平均每斤茶叶按一百文钱算,那可能得需要十万担茶叶。
  各地一年产茶能达到八九十万担,杨广占据了大半的产茶地,能控制十几二十万担茶叶易风倒是不怀疑,不过杨广真的愿意拿茶来付款吗?易风有些怀疑,毕竟军火现在就要,但茶叶却还得等到明年才会采摘。茶叶采摘后,到时什么样的价格也根本没有提到,总之这就是一笔糊涂帐。不过考虑了许久,易风觉得还是给杨广提供这笔军火,但是必须得让杨广真的拿出茶叶来,就算现在没有,也得保证明年真的会给茶叶。
  茶叶也是一项很不错的商品,潜力极大,隋时茶叶消费还不算大,等到了唐宋时期,茶叶的需求才是真正的直线上升,宋代朝廷茶叶专卖,每年取得的茶利就高达四五百万贯钱。比起此时的茶叶产量消费,十倍不止。而相比于隋人自己对茶叶的消费,其实胡人们对茶叶需求更高。怀荒市场里胡族部落商人们最常购进的商品中,茶叶就是其中之一。若是杨广真的向怀荒大量供应茶叶,这生意其实很赚钱。
  易风不由感叹,还是隋朝好啊,连商税都没有,盐不专卖、茶不专卖,连盐税酒税都没。做茶叶生意,真的很赚。
  “安排一下,给扬州送货吧。按那边要的照数给足,不过得小心谨慎一些,分批送货,把战马分批混在普通挽马牛群中送到南边去。军械也分批走,最好是让晋王那边的人自己来接货。”易风决定跟杨广做这笔生意。反正他现在也没有足够的理由拒绝,更何况,他觉得茶叶换战马换军械,其实是个不错的生意。
  “是不是先送一点?”张叔还是觉得这批货到时肯定收不到货款,打算来个拖字诀。
  “不,照那边要求的给。”易风解释道,“茶叶其实利润很大,尤其在我们怀荒,茶叶更是塞外胡商们必买的商品,销量也大。我打算跟扬州那边把茶叶生意做大,晋王府负责收购茶叶以及茶叶炒制,而我们负责包装、销售。以晋王府管辖的大半茶叶产地,弄好了,我们一年可以得到四五十万石茶叶,运作的好点,一年最少也是百万贯以上的利润,甚至做好了,能有三四百万贯的茶利。这样的买卖,咱们为何不做?”
  “茶叶真能赚这么多钱?”张叔惊讶的问。
  “那是当然。”易风自信十足的道,想想南宋时期,当时只剩下了半壁江山,可朝廷一年收的茶利就近五百万贯。这还仅仅是朝廷赚到的部份,还不包括私茶等。易风若是能和杨广联合起来,都差不多能垄断这个茶叶市场了,人家朝廷收税都能赚几百万茶利,易风若能垄断茶叶市场,这利润还能少了?就算和杨广到时一起分,也一样是笔很大的买卖。哪怕不能垄断,可这也起码是几十万上百万贯的买卖。易风绝不会嫌钱多,他相信杨广肯定也不会嫌钱多。
  正好过几天要去京师,到时杨广也会去,趁这个机会在扬州一起好好讨论一下这个茶叶发财大计。到时杨广得到这么大笔好处,相信对他更加信任有加。
第253章
一户养一兵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易风对这句话如今是有深刻的体会。
  怀荒内城魏征的府内,相比于魏征如今在武州的地位,他书房里的陈设,却十分的简朴,甚至显得有些寒酸,并没有如不少怀荒将领们一样将府第装饰的那般奢华。一张书桌,一把古琴,一张胡椅,一张胡床,一架屏风还有一架书柜,所有的家具,都是怀荒市场上十分普通寻常之物,材质多是榆桦,而非檀木楠木。若说值钱之物,也唯有书柜里整齐的摆满了各类的书籍卷轴,在如今书籍都按页算钱的时代,这一大柜子书值不少钱。书桌上,笔筒里搁着有文笔外还有铅笔、墨水笔。书柜和书桌都没有什么雕饰,方方正正十分俭朴。唯有那面屏风上面空白处,用铅笔写满了蝇头小楷,有些地方还画着一些图形,这个屏风在这间屋里似乎并非一个装饰品,倒更像是一个备忘录记事本。
  此时,魏征正端坐在书案边的一张胡椅上,书案后的那张椅子上则坐着易风。书房里只有两人,魏征向易风说着眼下怀荒的情况。
  “自某随大帅北上怀荒起,一开始大帅身边不过千余人,后来到了怀荒,整合猛虎盟,击败拔野固,又大败桃山群匪,之后又北上出击,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屡次出战。怀荒军也不断扩增,有野战之兵,有守备之兵,有巡逻之兵,也有巡检之兵,到这次凯旋,整个怀荒,凡武州野战三军、守备三军已增至十二万余众,这还没有将各地的乡兵、弓手等预备民兵计算在内。而如今户曹最新的户口统计,即便算上所有之户口,亦不过十一万三千余户。现如今怀荒的局面,竟然是以一户供一兵!而朝廷统一四海,八百余万户人口,亦不过才养八十万常备之兵,算起来也不过十户养一兵。朝廷十户养一兵,已经是耗费极大,而怀荒竟然一户养一兵,就算是东汉末年的三国混战时,也没有这般。”
  “况且,怀荒居于塞外根本无法自给粮食,如今所有粮食全靠外运,万一粮食不济,怀荒几十万人口连吃饭都成问题,每每想及此处,某都是夜不能寐。”
  “养这十二万兵马,其花费更是无底之洞啊。”魏征充满忧虑的说道,“某算了一笔账,以如今大帅规定的将士俸粮和赏赐加上抚恤,另外还有将士们的装备以及训练的消耗,平均下来,养一兵一年至少需要一百贯钱。十二万兵马,一年军费起码一千二百万贯,只多不少。幽州为朝廷北方重镇,管兵五万五千,马一万四千匹,朝廷每年衣赐一百二十六万疋段,军粮五十万石,幽州兵马数量为怀荒一半,可供军之费却不到十一。朝廷虽有八十万兵马,可却有大量府兵,非战时,朝廷不付月俸月粮,甚至府兵器械也皆自给。边军镇戍兵马,也多囤田自给,所费甚少。放眼天下,唯有怀荒养兵,花费巨大。”
  “这些我很清楚。”听到这里,易风心里默算了一下,魏征说的这些都是实话。怀荒兵多,怀荒军费高,都没有错。怀荒十一万余户养了十二万余兵马,每人士兵一年养兵之费高达百贯,这都不是夸大之辞。但是易风能够裁兵吗,能够减少将士们的待遇吗?
  不能!
  朝廷养兵费用比起怀荒要少的多,最主要的是朝廷的兵制以府兵为主,镇戍为辅。而府兵制都能分到一批免税赋的田,他们分得这些田后不用再交田赋,朝廷损失这笔税赋,换来的是这些府兵闲时为农战时为兵,而且朝廷不再给这些兵月俸月粮,也不用给他们置办装备武器,唯有战时才会发放一些补贴,以及负责战时的粮草以及器械的消耗补充。就是边防镇戍军,也都实行就地军囤制,自己囤田解决军粮问题,甚至有时囤田的粮食供军有余还能拿出不少来上交朝廷。
  而怀荒军,却是完完全全的常备军制,除了打仗就是训练,并不会去耕种囤田。另外,怀荒军将士们的待遇也极高,不但有月俸还家月粮,以及各种各样的补贴赏赐和抚恤。养兵花费如此之巨,算来历史上好像也只有宋朝如此了,宋朝兵多,而且也都是募兵制,常备兵制,据说北宋每年的军费占据朝廷开支的百分之八十。
  怀荒军装备好,待遇高,福利多,军费开支也创下了令人咋舌的养一兵年费百贯之巨。
  和朝廷那极少的军费相比,怀荒兵和朝廷的兵养军差距天差地别。
  可易风有选择么?没有。如果易风不是这么不要命的扩军,怀荒根本没有安全感。如果没有这样好的待遇和福利,哪里能招募的到这么多优秀的士兵,没有这些精良的装备,如何能保证怀荒军的战斗力。怀荒军不可能实行府兵制,怀荒没有良田,给将士们分些草场树林么?而若靠屯田,怀荒这样的塞外,自给都难。怀荒军能短期内扩大到今天这样的规模,甚至能屡次击败实力很强的对手,正是怀荒军那良好的待遇福利以及精良的装备起的作用,虽然不是全部作用,但也是胜利的主要保证了。
  钱有时候不是万能的,但绝大多数时候,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易风很清楚钱的作用,有钱可以养军,养很多兵马,就算是一万一兵也不是不行。有钱也可以实行高福利高待遇,让军心士气得到保证,有钱还可以打造精良的装备,提高军队战斗力。
  说到底,怀荒本就不是一个能用正常思维衡量的地方。
  怀荒这种独特的经济繁荣,是不合理的甚至是有些畸形的,而怀荒的军队更加不合理。但正是有了这繁荣的怀荒经济,怀荒军队才得以不断扩增。而也因为有了这不断强大的怀荒军,怀荒的经济才能保证继续繁荣。怀荒的经济和怀荒的军队,就如同是天平两端的法码,任何一边不对称,最终都无法稳定平衡。
  光有钱没有强大的军队保护不了这经济,光有了军队可没有钱,也维持不了这军队。
  “放心吧,怀荒如今的经济十分繁荣,咱们可以用日进斗金来形容,供养军队所需虽巨,但我们还能够支持的过来。不论如何,军队不能裁,将士们的待遇也不能减。钱粮的问题,我会想办法保证。其实你完全不用这么担心,可以想开一些。咱们的坝盐生意,如今是越来越好,不但边疆一代的盐买卖都被我们垄断,甚至还不断的向南扩张。如今这盐换粮是越做越好,产出的盐换回的粮食已经完全可以满足怀荒的粮食需求,甚至还有些剩余可以储备。炼钢厂那边,现在产量也已经开始提上来了,除了供应军械坊的需求,我们还有剩余的产量,可以用来生产一些其它的民用产品如农具等赚钱。此外如今我们的糖、纸、书也都打响了知名度,开发了市场,接下来肯定会有更多的利润。”
  “可是一年的养兵之费高达千万啊!”魏征一想到千万贯这个数字,就觉得胆战心惊。怀荒兵多确实能给人安全感,可一旦供养的军费出了问题,说不定到时这十几万人马,就将成了反噬的动乱之源。
  “放心吧,钱不是问题。”易风自信的道。
  对别人来说,一千万贯钱,那是一个不敢想象的数字,但对易风来说,这不过是个比较大的数字罢了。他用盐解决了粮食问题,剩下的军费问题当然也不难。实际上军队也不光是花钱的,也是能赚钱的。怀荒军先前扫荡燕山、阴山大小诸山寨,就收获了大量的人口和钱粮等,这次北上,花费不少,但赚的更多。那些俘虏不说,光是那五万匹缴获的战马,若是论价值,就已经不下五百万贯了。何况还得到了许多战俘,以及诸多杂畜器械钱粮等。
  会花钱的人,才会赚钱。
  易风会花钱,但他更会赚钱。刚不久前,他还想出了准备与杨广合作茶叶生意,那也是笔每年能赚几十万上百万贯的大生意。
  何况易风手里不有怀荒市场这个聚宝盆呢。
  当然,易风信心满满的不止是因为这些,他手上还有两个杀手锏,那就是银行和酿酒生意。如今,北方银行已经渐上轨道,开始向怀荒以外发展,酿酒的生意也同样的越来越好。就在几天前,按易风之前的规划,怀荒酿酒产业再上一层楼,完成了新一轮的产能升级,如今整个怀荒酿酒的全套工坊已经拥有了高达一万的工人。从怀荒到下面的酒坊工人们,都已经在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
  易风自信,银行和酒坊,都将成为下一阶段怀荒的印钞机。银行和酒坊,无论哪个做好了,以后都不用再愁钱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2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