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校对)第1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285


第254章
英雄
英烈
  自与易风于白虎台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后,房玄龄便放下心来,安心的在怀荒住了下来。一大早起来,先去怀荒的早市逛一遍,然后上午再去拜访怀荒城的各个衙门官吏,也算是增近点关系。下午,则在茶室里品茶听书也顺便听些市井闲谈。到了晚上,逛逛怀荒城中的夜市,选一酒楼品偿下怀荒的特产白酒,顺便还能看看胡姬们的歌舞表演。这样一天下来,真正是身心愉悦,难得的放松。他甚至已经有些喜欢上了这个塞外之城,这里开放、热闹而又自由。虽然金钱味道浓了一些,可却生机勃勃。
  黄昏时分,房玄龄从西市的书市逛完回来,腋下还夹着一套怀荒书坊新编校印刷的《四书五经》。这套书包括了《中庸》《大学》《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还包括三本专门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本书。这一套书一共有十二本,房玄龄逛书市的时候看到,发现这套书印刷的十分精美,上好的纸张,印字清晰工整而且还没有什么错误之处,特别让他惊奇的是印刷的字体竟然是一种他从没有见过的方正字体。这样一套儒家经典,一共十二本,数十万字的内容,售价竟然只要一千八百文,简直难以相信。如此精美的印刷,如此上千页的十二本书,若是在长安,起码得好几十贯,甚至有可能上百贯,完全可以当成传家之宝流传。可在怀荒,这样的一套居然才一贯八,平均一页面也就一文钱左右,难以想象。当时他就向掌柜的准备订购个一百套,回去后寄给亲友同学们。结果书店老板很抱歉的对他说,这套四书五经是最新编印的,目前十分抢手,他这里也仅拿到一百套,现在也就剩下房玄龄手上那最后一套了,还是作为样书摆在这里的。房玄龄磨了半天,最后还加价了二百文,以两贯钱的价格拿下这套书。然后又留下了一枚赏功金币,算是订金,预订了十套。
  听书店掌柜介绍,房玄龄才知道,这套书除了始于汉武帝时的五经外,另外四书则是由易风提议把这中庸大学论语孟子四本书放在一起,列为四经,与成名于汉时的五经并列,编成一套四书五经。至于印刷的这种新字体,据说也是由易风所创的新字体,不过却并没有叫易体,却叫做宋体。至于这书的成本如此便宜,则据解释是因为怀荒造纸坊拥有最新的造纸术,大大降低了纸张的成本。同时,怀荒书坊印书不是用雕板,而是用活字印刷,听说印刷坊用的是铅活字,还拥有一种特制的油墨,使得印刷的成本比起原来的雕版大大降低还降低了印制时间。“而且听说这个价钱是易帅亲自定下的,说四书五经乃是儒家经典,印刷这套书是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为开启民智之用,因此特意制订了这个便宜的价格,好让更多的人能买的起这套书。”
  回客栈的一路上,房玄龄满脑子都是掌柜的那番话。对于那位和自己同龄的易帅,他心里不由的又增加了几分佩服。来怀荒之前,更多的想像易风是个勇猛能拼的彪悍壮士。可到了怀荒后,才发现,易风并非那种仅凭一勇之力的莽汉。相反,了解到的越多,他对于易风就越有些感到不可思议。而现在,他又从书店老板和这套书里,感受到了另一个不同的易风。
  “在怀荒,年满六岁的孩童都可以免费到总管府开办的小学中启蒙就读,完全免费,学堂不但免费提供课本纸笔,还提供一顿免费的午饭。甚至在军中和各个工坊矿场,易帅也办了许多识字夜班,每天晚上都有教员免费教大家识字和简单算术。”
  临走时,书店掌柜说的另一个消息,更让房玄龄难以忘记。他深刻的感觉到,易风绝非草莽等闲之辈。有这份见识和眼光的人,相当的了不起。
  回到客栈,随从端来了热茶,顺便送上了几份报刊杂志。最上面的一份,正是今天才刚印刷出版的《怀荒晚报》。房玄龄现在已经和绝大多数的怀荒识字之人一样,习惯了每天看报,从上面全方面的了解这个日新月异的城市。房玄龄端起茶抿了一口,目光随意的瞟了一眼晚报,目光便立即被吸引住了。晚报的头版头条,粗黑的隶书写着一行标题:“英烈忠魂,永垂不朽!”在这个加粗的标题下面,这篇文章的署名却是一个显得的名字:易风!
  他立即放下报纸,细细读起来。原来这篇署名文章,却是易风在怀荒晚报上对怀荒军历次在战斗中阵亡的将士们所写的颂扬和祭奠文章。在这篇文章里,易风一一讲述了怀荒军的建立,以及之后的诸次战斗,大大颂扬了这些在战斗中牺牲的将士们。他在文章中宣布,将建立英雄纪念碑,和怀荒英烈祠,阵亡阵士们的名字将铭刻在新建立于白虎广场上的英雄纪念碑上,而阵亡将士们的牌位,将奉迎立于英烈祠中享受祭奠香火。
  看到这里,房玄龄沉思起来。想起先前看到的听到的那些,怀荒军优厚的待遇福利,他们子女的免费入学,如今又看到易风为阵亡将士建英雄碑和英烈祠,他不由的暗自感叹,易风的手段确实厉害。如此一来,怀荒的将士们平时拿着优厚的俸银月粮以及赏赐和抚恤,死后还能得到这样的荣耀,还会有谁从此不再对易风忠心耿耿?
  以往,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最后也仅仅是少数将领们得到荣耀,普通的士兵只是默默无闻的那群人。可是现在,他们不但得到实实在在的利,还能得到这些名。
  在易风文章的最后,他宣布明天他将亲自带领怀荒文武奉迎历次阵亡将士们的牌位于英烈祠中,并举行祭拜典礼。
  当天的怀荒晚报上,在易风的这篇文章之后,接下来是一系列的报道,对历次阵亡的将士们重点报告,特别是其中一些英勇阵亡将士们的事迹,更是报道的十分详细。甚至晚报上还开辟了一个专题,表明以后每天都会讲途几名英烈们的生平事迹,和亲人朋友对他们的悼念。
  这期的晚报一出来,整个怀荒立即都开始追悼这些阵亡牺牲的英烈们,许多商行甚至马上成立的慰问团,募集捐款准备送去这些阵亡将士们的父母妻儿。也有商行开始准备花圈香烛等,准备第二天去英雄碑献花圈,去英烈祠敬献香烛。还有些商行,则立即开始准备一些工作岗位,准备安排那些有需要的英烈家庭需要的家人。
  甚至就连五台山的那群大和尚们和长安来的楼观道道士们,也都立即发表了声明,他们明天将会全体前往英烈祠,为阵亡的将士们进行水陆道场,超度英魂。
  当天稍后不久,客栈里的房玄龄接到了怀荒吏员送来的邀请函,请他参与明天英烈祠英烈灵牌的奉迎祭拜。当天,除了房玄龄外,还有许许多多在怀荒的外地在怀荒官商等接到了这样的邀请。
  第二天一大早,怀荒举城哀悼,数十万人一起参加英烈灵牌入英烈祠的仪式。
  这是一场规格极高的仪式,易风亲自率领怀荒主要文武前往拜祭,历次战斗中牺牲的数千将士,都被奉为英烈,他们的牌位由生前的上级军官们亲自捧牌,怀荒将士们以及十余万怀荒百姓奉迎。道士和尚们做水陆道场,军民敬献花圈,奉上香烛。盛大的场面,极尽的身后荣耀,让整个怀荒都为之震动。
  对此最受震动的还是参与这场仪式的将士们,看着曾经的同袍们能有今日这般的荣耀,大家都感动万分,甚至忍不住落泪。谁能想到,一个普通的小卒子,也能有这样的一天,极尽哀荣。真是应了那句话,死也值了。
  这是一次观念上的巨大冲击,原来易风对怀荒将士们提高了许多待遇福利,将士们的地位有所上升,但说到底,士卒的地位终究还是很低的,但今天,通过这场仪式,却让怀荒的将士们地位得到极大的提升。
  虽然还有两天,自己就要启程西进京师。各种各样的事务还等着他安排,可再怎么忙,易风都还是挤出了时间,隆重主持了这次盛大的仪式。
  在英雄碑前,易风亲自做了纪念英雄们的讲话,而在英烈祠,他更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在英烈们的牌位前,肃穆的行跪拜祭奠大礼。
  祭拜仪式结束,但英雄碑和英烈祠前却并没有冷清,和尚和道士们要做七七十四九天的道场,那些英烈们的家属也会常来祭拜家人,还有许多将士和百姓前来悼念。
  这两个地方,也成了怀荒新的地标性的建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白虎广场上,如同一把刺天利剑,说是碑文,其实是一座塔形建筑,整个塔有九层,高达二十七丈。塔身上雕刻着英烈们战斗的浮雕,还有易风的题词,以及英烈们的名字。九层塔里面,最上面三层存放着英烈们的骨灰,中间三层存放着英烈们的档案,最下面三层,则是一个纪念馆。
  英烈祠则是一座标准的汉代宫殿式建筑,大门正上方高悬一匾,写着怀荒忠烈祠五个大字,由易风亲笔手书。这座面积极大的忠烈祠有一个和白虎台一样的九丈台基,台基上再建七层楼阁的忠烈祠。
  忠烈祠和英雄碑成为与白虎台并列的怀荒地标式建筑,怀荒城内城外二十里内,都能远远看到这三座建筑。
  这两座新建起来与白虎台并列的建筑,从这一天起,无时无刻的不在提醒着怀荒的军民们,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怀荒!一个战死小卒死后能入英烈祠享受香火祭祀,一个战死小卒也能铭记纪念碑上,被尊为英雄的地方!
第255章
胆大包天
  英烈祠祭拜过阵亡英烈将士后,易风签署批准了上次北上作战的军功赏赐报表,军部立即全军公布奖赏榜文,由于之前已经进行过了三次布榜公示,因此这一次的公榜实际上已经是最后的军功赏赐结果。总后勤部门与功曹等部门紧张忙碌许久,终于按易风的要求赶在年前把北上作战的军功赏赐全都弄出来了。功绩簿一确立,仓曹也立即将簿册名单转送到北方银行,北方银行根据簿册名单,把有功将士们的赏赐奖金全都转入将士们的银行帐户里面。军中后勤部会直接把帐单发给将士们,然后将士们再直接去银行取款或者转存或者直接留在帐户上都可以。
  这是一笔巨大的奖赏,武州军此次北上作战,连战连捷,取得一系列的胜利,缴获巨大。因此将士们最后论功得到的赏赐也极其的多,平均下来,几万北上将士,每人得到的赏赐超过百贯,就算是留守的将士也获得一笔赏赐,连镇戍部队各部,也都获得一笔赏钱。除此外,恰逢新年将至,怀荒军照例发放一笔年终赏,以及冬衣银鞋赏,最后一个月的月俸和月粮也都是提前支付,并且付的是双倍。怀荒军上下到处都是一片欢乐喜庆的氛围,虽然有不少北伐将士因为从塞外带回来个胡人小妾,因此被扣掉了一笔八十贯的军部代为预付娉礼,可最后他们的帐户上依然有数十贯的赏赐。甚至有些表现出众的勇士,更是拿到数百贯的赏赐。除了打在帐户上的赏钱,军中发下的各种米面、丝绸布料鞋子、茶酒盐糖等各种物资也都是一大堆。每个人的脸上,全都是掩饰不住的喜悦。
  许多领到赏金名细表的将士把发下来的各种物资雇车拉回家后,立即带着妻儿赶往城中北方银行各处的营业点,排着队也要亲自去查对一下帐户情况。
  黄石拢了拢身上的裘衣锦袍,策马缓行,远远看到街上自家的宅院。大门上贴着的还是刚购下这座院子里自己新手贴上去的两尊门神。东侧是一尊头戴金盔,身披铠甲,全身戎装,一手持剑。西侧的门神则是同是戎装持剑,两个门神都是虎目圆瞪,威风凛凛。这两个门神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山海经中曾经记载,他们把守鬼门,专门监视那些害人的鬼,一旦发现便用芦苇做的绳索把鬼捆起来,扔到山下喂老虎。于是黄帝向他们敬之以礼,岁时祀奉,在门上画神荼、郁垒和老虎的像,并挂上芦苇绳,若有凶鬼出现二神即抓之喂虎。后来流传下来,家家有贴门神挂桃符的习俗。当初自己亲自挑的这两幅门神画像又亲手贴上去的,如今看来这门神果然是保佑他的。
  武士彟见黄石远远望着院门上的门神,不由的笑道:“这门神威武,不过黄大哥如今的官职,这院子却是有些小了些。”
  黄石点了点头,“是有些小了。”当初他急于迎亲成婚,时间匆促,手里钱也不多,因此就买下了这栋四合小院。后来把岳父一家以及父亲和两个兄长一大家子接来,这院子就住的有些紧了。而且武士彟说的也对,如今他已经是武州前军战车一营三团的团主,手下管着二十辆战车,五百名兄弟。跨入正团级主官后,也算的上是武州军的高级军官了。论军衔,更是刚晋升为正七品上的安远将军。这次他也带了一个奚族女人回来,不过凯旋入城那天,他只是让手下的亲兵帮他把女人送回家,自己却借口军中还有事情要处理,一直拖到今天才终于回来了。临近家门,他也有些忐忑,如何官职是高了,可面对父亲妻子时,还是有些小小紧张的。也不知道那个女人还活着没,哎。这次自己手上有不小的一笔赏金,看来确实可以考虑换个大点的宅子了。
  “黄大哥听说了没,总管府新出了一个规划,计划在怀荒城外再建四座新城,最终形成六城围绕怀荒中心城的梅花连城,听说新城建成后,六座外城之间还要用城墙连接起来,使这七连城成为一座巨大的城池。”
  “嗯,有听说过。”黄石点了点头,怀荒如今越发的繁荣,虽然怀荒是三连城,可毕竟早年也只是一个军事城堡的规制,之前修葺一下还是足够可用。但现在怀荒一天比一天热闹,人口也一天比一天多,做为武州中心的怀荒城,便显得有些简陋和狭小了。建四座新城,然后把六座外城连起来,围起一片更大的区域来,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庞大但又很可行的计划。黄石对这个规划也有所耳闻,听说四个新城建立后,会成为驻军和囤粮等仓库之用。而六城用城墙围绕起来的内城和六城之间的这片巨大的城区,则将开发建设工坊和住宅区。以满足越来越多的生产和住房需求。
  “黄大哥若是打算换房,我看不如就预购这些即将建筑的住宅。听说现在住宅区已经出了规划图,如果现在预付三成的房款,就可以提前预订一套想要的住宅。据说一套三进的四合院,仅仅只需要五百贯呢。”武士彟把自己探听到的消息告诉黄石。
  “五百贯倒是不贵,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拿到房子入住啊。”五百贯对于一年前的黄石来说是不敢想象的天文数字,但对于如今已经升任为野战军战车营团主的黄石来说,这笔钱真不多。以他现在的职位,每月有六十贯的月俸,外加九贯的钱粮补贴,以及二十贯的职钱,另外一个月还有四十五石月粮。虽然没有朝廷其它官职的那些职田、永业田、勋田、公廨田、公廨钱,但就是明面上的这些就已经有差不多一百贯了。更何况,大家都知道怀荒军待遇好福利高,赏赐更高。各种年节赏赐春冬银鞋,特别是打仗的军功赏赐,才是最大头。这次出战,黄石得到的所有赏赐加起来就有五百多贯,还有两匹战马、一个奚妾没有计算在内。而刚刚得到的年底各种赏赐和俸粮,加起来又是有三百多贯。当兵当到他这个级别,真的已经非常不错了。打仗不再需要冲在最前面,俸粮高,赏赐又足。五百贯一栋的宅子,根本不用考虑钱的问题。
  武士彟也是羡慕不已,如今他被易风带在身边,还暂时只是文职,并没有军阶。听易风的口风,是打算留在身边先学习学习,然后送去讲武堂学习,再下放到下面的部队里底层干一段时间,到时再说。总的来说,武士彟是易风亲自要的人,因此前途是不用担心的。不过看着黄石早几个月前还只是跟着易风来他豆腐店里吃豆花的小兵,如今转眼已经成为统带五百人的团主,说不羡慕那是假的。
  “听说年后新城就要开建,计划明年入秋就能交房了。”
  黄石看他很是心动这房子的样子,笑道:“武兄弟也打算预购一套吗?”
  “确实有这个打算,怀荒这般热闹,房子可是个值钱物,现在买来只会赚不会亏。以后怀荒肯定会越来越繁华,到时这房子可就值钱了。不过我现在手头可没黄大哥这般富裕,打算先预购一套一百套的四合小院就好了。”
  “若是武兄弟需要,也可以跟我这里先拿去就是,多不敢说,两三百贯还是有富余的。”黄石笑道,对于这个当初的豆腐店掌柜,他也没敢轻视。以前他在讲武堂培训时,曾充做易帅的警卫跟着去过几次豆腐铺,也听说过武士彟兄弟曾经来怀荒做生意结果却血本全无,最后还是得易帅主动借了笔本钱开了豆腐铺。怀荒这么多商人,能得到易帅借本钱的有几个?那时起黄石就已经开始有意的跟武士彟来往交结了。没想到,果然,如今武士彟就被大帅点名放在身边做事了。今天在军营正好遇着武士彟,黄石便借口请他帮忙一起运送发下来的年货回家,拉着他一起过来,增进点关系。
  武士彟笑道,“黄大哥,你还是多考虑下等会见到嫂子该如何过关吧,这次从北边带回来个奚女,听说你可是到现在都还没进过家门呢,说不定嫂子这会已经准备了搓衣板等候你呢。”
  黄石红着脸,叫道:“莫要取笑,莫要取笑,男人纳妾也是正常的事,你嫂子怎么可能会有意见。”话虽如此说,可实际上他心里还真没什么底。妻子许氏也是个温柔贤惠的女人,还读过书,当初自己可是费了不小的功夫才娶到她,婚后他对妻子许氏那可是言听计从,这次在北边作战,看到大家都谈了个胡女临时慰籍,有天一时多喝了点酒在同伴军官们的起哄之下,便一时借酒壮胆跟个对自己暗示几次的奚女进了帐篷。等酒醒后,事情就没的转还了。
  “明天大帅就要进京,武兄弟也会一起去吧?”黄石换了个问题问道。
  “大帅原本是订在明日起程上京的,不过出了点意外,已经推辞到三天后再起程了。”
  “出了什么事?”
  “也没什么大事,不过是个胆大包天的家伙,居然打着汉王的名头招摇撞骗,骗到我们大帅头上来了。现在大帅正亲自审理此案,要还汉王一个清白呢。”武士彟有些神秘的道。
  黄石心里格登一下,觉得此事只怕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了。要不然,若真是个寻常骗子,哪用到大帅亲自审理还把上京的时间推辞三天?
  “那骗子干了什么?”
  “那骗子打着汉王旗号,来要怀荒酒坊所有酒的独家销售权,他要包销我们酒坊所有的酒。”武士彟冷笑着说道,最后又不屑的加了一句,“可他出的买酒钱却只有我们现在对外售卖的一成而已!”
  黄石倒吸了一口冷气,愣在那里半天没有出声!
第256章
戏弄
  不管易风如何小心谨慎,可是金子总会发光,怀荒早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塞外穷荒之地,这里现在成了流金淌银的聚宝盆、摇钱树。别人还会忌惮着易风手里的十万兵马和皇孙的头衔,可也并非所有人都顾忌着这个。扬州的晋王杨广如此,河东太原城里的汉王杨谅也是那完全不把易风放在眼里的人。
  怀荒的繁荣已经足以让觊觎其财富的汉王杨谅,不把那个皇孙的头衔放在眼中。更何况,易风这个皇孙头衔还有些不清不楚,而他那个汉王的爵位可是实打实的摆在那里。皇帝的孙子和皇帝的儿子争斗起来,杨谅丝毫不觉得自己会落在下风。况且,说来易风这个武州总管还是直属于他这个并州大总管之下。杨谅还算记着如今大兴宫里那两位蛮在意这位皇孙,因此倒也没有太嚣张。而是自认为还算讲点吃相,派了个亲卫都督过来,一副先礼后兵的派头,直接带着五十名汉王亲信纵马入城,来到总管府大门前,鼻孔朝天的从怀里掏出一张贴子,自称是汉王使者。
  等进入了总管府后,这个挂着汉王府亲信侍卫都督头衔,但却一副天家使者般神态的阴沉中年人,见到易风却连基本的礼仪也没有。直接开门见山的道:“易风你可知罪?”
  易风有些莫名其妙,这个家伙就算是汉王府的人,可自己好歹也是堂堂一镇总管,不说手下十万兵马,光是一个传闻中皇孙的头衔,这个家伙起码也得收敛一些吧。而且一进来就喊你可知罪,他娘的你当这是县令在审犯人呢。原本他还觉得,汉王府来人,自己或许得送点礼,敷衍一下。可没想到,对方这么不客气。易风不由的怒极反笑,当下也收起了表面上的那点客套,干脆身体后靠,手扶着椅子扶手,冷冷笑道,“易某何罪之有?”
  没有见到易风诚惶诚恐的模样,汉王使者赵章有些意外,转而立即脸色越发难看起来,喝声道:“本都督乃汉王特使,你就如此态度?真是嚣张,猖狂!”
  堂上的将领们闻声一个个皆怒目而视,营将王保更是直接把手按到了刀柄的金虎头上。
  “哪来的鸟人,在这里叽叽喳喳,好不烦人。大帅,让某把他打将出去!”
  易风手一抬,“别急,不妨先听听这位特使究竟要如何定我的罪再说。”
  王保手放到刀上时,赵章的三角眼中闪过一丝惊慌,但见易风出声阻止,便越发的大声起来,“易风,管管你的手下,还有没有规矩。塞外之地,果然都是群粗鄙野蛮之人,毫无规矩。”
  “我的人如何还轮不到你来教训,还是把你要加到本帅头上的罪责说来听听吧。”
  “那好,本都督问你,尔等本绿林盗匪,蒙圣上天恩,推恩招抚。尔更被陛下赐予武州总管、刺史高官重职,就当心情感恩。”
  易风冷冷打量着这个家伙,“某当然心怀感恩,吾等怀荒上下对陛下圣恩感激不尽,怎么,你敢怀疑?”
  “未必吧,尔等若是真的感恩,那为何不把朝廷法纪礼数放在眼中?你既然感恩,那你如今是武州总管,隶属于并州大总管汉王麾下,可为何上任至今,却都未曾前往晋王面见汉王。为何至今都从未向晋阳上交过一份公文,上缴过一分一毫的税赋?”赵章如连珠炮一般的发问,说到激动处,口水乱飞。在他想来,易风就算是皇子,可以前只不过是个绿林马贼罢了,就算如今自份突变,可自己是代表着汉王来的,只要抓住易风的错处,他还敢不服。
  “本帅为天子把守北疆国门,是为长城关外屏障,陛下特授予某权宜行事特权。这段时间某一直忙于为国御敌,一时无暇前往晋阳,想必晋王也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怪罪于某。”
  易风有天子特赐的权宜行事之权是实,赵章一下子被堵在那里,不知道怎么接下去了。
  “汉王还有什么话要你转达吗?若是没有,那你可以返回太原了,本帅公务繁荣,恕不远送。来人,送客!”一个小小的都督易风还真不放在眼中,若对面的是杨谅本人,易风也许还会稍加客套。
  赵章却没领会到易风还给他留了最后一分面子,犹不知进退站在那里。
  “汉王在晋阳也听闻怀荒有一个很大的酿酒坊,据说光是酿酒的工人就有万人之多,每日产酒甚巨,没错吧!”赵章得意洋洋的说道,似乎觉得一手掌握了易风的前途命运。
  没想到易风听到后,却只是平淡的点了点头,丝毫没有否认的道:“嗯,汉王消息还是很灵通的嘛。怀荒酒坊最近刚刚完成了产能升级,增加了不少的人手,怎么,汉王也听说怀荒酿的酒好喝,让你来买点回去?”
  “承认就好!”赵章大笑三声,然后突然喝声道,“易风,你好大的胆子,这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你难道不知道,朝廷早有禁令,严禁私人酿酒卖酒?”
  赵章的得意不是没有原因的,在古人眼中,三斤粮酿一斤酒,酿酒是很浪费粮食的。因此在灾年,甚至是国家打仗的时候,为了节省粮食,朝廷就会下达禁酒令。有时直接禁酒,不准酿也不准喝。但有的时候,则是禁止百姓私人酿酒,只能由朝廷酿酒出售,或者可以私人酿酒,但必须往收高昂的酒税。汉武帝时,用兵不断,开支巨大。汉武帝就下达了榷酒令,规定只有朝廷能酿酒卖酒,用卖酒的钱来供应军需要。不过这个政策只实行了十几年,就因为民间走私太多,最后不得不取消,改为了税酒。此后历朝,也都是在禁酒税酒和开禁之间摇摆不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2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