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校对)第1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285

  大隋现在的商税,包含关税和市税两种,市税是征对各城的商市座商铺面收取的税收,而关税,则是朝廷在天下各处的一些关隘河津渡口等处对那些行商们收取的关税。但这些关卡很少,一般都是在边疆或者重要的隘口、河津之处,首要是防守,其次才是收税。从怀荒到幽州,大宁关是一个正式的收税关口,军都关也是一个正式收税关口,而这里,根本不应当有一个关口。这里既不是关隘,也不是河津渡口,只要商人不入城,就根本不需要交钱。
  说来此时的商税占朝廷税赋中极小的一部份,朝廷的商税十分单一,早先南北朝时还有交易税,交易额一万钱,则卖方税三百钱,买方税一百钱,总税率是一百税四,但隋朝立国后不久就取消了。同时取消掉的还有各种矿税,私人可以开矿,而且基本上没有税,金银铜完全听任私采。甚至原来对盐、茶、酒、铁等征收的特别税,如今除了因为准备开战对酒实行榷酒专卖制外,其它的都是不征税的。说来这种政策,比起汉时的盐铁专卖,以及唐朝中后期时盐茶酒专卖,各种矿产收税,连房屋都得收税的情况,可谓是宽松无比。
  而隋朝仅保留的商税两大税种关税和市税,也都比原来低的多。关税虽有,但根本不可能到处设立关卡,有时一州之内都不一定有一道征税关卡。易风他们先前经过军都关入幽州境内,就交过一次税,可他们一行三十多人一百多匹马,只是按人头计算,每人才征了十文钱,总共不过交了三百来文钱而已。这甚至都不能称为关税,而应当叫做通关费而已。现在这伙人连自己的身份都没有表明,一上来就敢开口喊征收十一关税,这比原来猛虎盟拦路打劫还要狠。因此,易风几乎已经确定,这些家伙虽然不会是绿林盗匪,但也绝对是公门里腐败的差役。
  “你们在此设关收税,可有朝廷公文?”易风拦住了准备给钱的魏征。几百贯钱他不是给不起,也不是舍不得。而是这条路是怀荒南下的两条必经之路,对怀荒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若是这群人在这里无所顾忌的拦路收费,对于怀荒的商贸就是一个毒瘤,他既然遇上了,那肯定就得管一管了。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刘文起阴起脸,瞪着易风。
  “本朝就没有什么关税,别说十税一,就算千税二十也根本没有。我大隋皇帝陛下仁厚爱民,立国之初早已经取消通关之税,虽关隘河津也高立关卡,但更多的是缉查救违禁走私,至于通过之费,也不过是对那些过往商队收取一点通关之钱,每人最多不过十文钱。某自怀荒南下,经无穷之门、大宁关、军都关三道朝廷正式关卡,每道关卡都是每人上交十文通关费,无有差别。”说完,易风冷冷的对着刘文起一行道:“快领着你的这些人走吧,我就当刚才的事情只是一个玩笑而已。”
  刘文起为易风的那股子气势所慑,好久都没能反驳,等退了两步,才回过神来。顿时恼羞成怒,又上前两步,喝道:“刁民奸商,我看你分明是突厥人的奸细暗探,兄弟们,把这些假借贩马之名,潜入我大隋境内的奸细通通拿下!”
  一众幽州的品子白直执衣等各等色役纷纷抽刀,呼喝起来。这些人虽不是什么官员,可一个个都是幽州府的地头蛇。这个时候一看事情闹大了,反而倒是发起狠来。直接扣了易风等一个奸细的帽子,就准备直接把他们给拿下,然后到时再扔进牢里去,到时再随便安排几个狱霸牢头给这些家伙下点阴手,来个暴毙,这事也就定死了,弄好了,那一百多匹上等良马,可就成了他们的了。这可是价值上万贯的大礼,财帛动人心,鸟为食死,人为财亡。
  尉迟恭和程咬金等一伙旗卫一听见刘文起等拔刀,立即一声呼啸,呼啦啦的从各地全冒了出来。
  刘文起等人还没弄明白情况,这时只听到外面突然响起彼此起伏的惨叫声,乒乒乓乓的一阵声音过后,喧嚣的外面突然宁静了下来。
  这种宁静,让本来还十分嚣张的刘文起等站在堂上的十余人都不安起来。
  踢到铁板了!
  寂静之中,一阵沉稳有力的脚步声响进,程名振和李文相两人进入大堂。
  “外面的全都搞定了。”程名振禀报。李文相咧着嘴一边笑道:“都是群银样腊枪头,太不经打了,喊的那么叫天动地的,一动手全是怂货,连刀都不用拔,几下就全都被打倒在地,一个个抛了刀棍满口子求饶叫爹了。这里还有十几个,也许能经打一些。”
  大堂上,气氛一时变得有些古怪起来。
  刘文起等人个个抄刀在手,可却一动也不敢动。反倒是易风与魏征等数人,反倒是悠哉悠哉的坐在堂上,根本没有把刘文起等人放在眼里。刘文起手里握着出鞘的械刀,这个时候上前也不是,后退也不是。头上的汗水直冒,后背已经的衣衫已经被汗水打湿了。他这时已经有些后悔了,这些人一看就非等闲之辈,自己不应当贪心的。
  “你可以走了。”易风端起一杯刚沏好的茶,抿了一口,然后头也没转的发话。
  刘文起感觉自己在水中翻滚了许久,终于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心中长松了一口气。收刀入鞘,往后走了几步,又觉得有些没面子,最后鼓气勇气回过头来,向易风一抱手,“在下幽州府捉钱品子刘文起,今日就此告辞,他日有缘再会,告辞。”留下一句场面话,刘文起转头欲走。
  “且慢!”易风出声喊道,刘文起脸色急变,心里悔的肠子都快要青了。还以为是自己刚才那句话惹的那些人改了主意,就连他旁边的那些人这时也都一个个暗自埋怨起来。
  “刘文静是你什么人?”没想到易风却问了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
  “如果你说的是亲卫府亲卫仪同三司刘文静的话,那正是家兄。”刘文起说起兄长的时候,胆气也跟着壮了几分。
  “刘文静现在还是在亲卫府担任亲卫么。”易风低声自语了一句,然后抬头对刘文起道:“我曾经打劫过刘文静一次,倒没曾想到,如今他兄弟反倒来打劫我一次。你走吧,希望你以后不要再如此大胆妄为,不然可不见得你遇到的人都和我一样这么好说话。”
  刘文起这时脸上已经完全没有血红,听完这句话后,连忙落慌而走。等带着人退出客栈外数百步,他才感觉一口气又通顺了起来。
  “刘二郎,咱们就这么退了,也许刚才这些人只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有几个这时才终于缓过来,却还死要面子的品子说道。他们连对方是谁名谁都不知道,就这么狼狈退了出来,回去后,若传出去,今天可就丢脸丢大了。
  “今天咱们倒霉到家,怎么也没有料到会碰到这位。可咱们也算是运气不错,这位竟然心情不错,并没有想要为难我们。能顺利脱身,回去就烧几柱高香吧。”刘文起心有余悸的说道。
  在刚才易风提起他曾经打劫过自己的兄长时,他立即就已经有些反应过来,自己今天遇到的是谁了。自己的兄长这辈子就被人打劫过一次,那次的遇劫之事事后大哥曾经跟自己仔细说起过。那个打劫大哥的人,那时叫易三郎,正是如今这位怀荒易帅。当时大哥去河东办事,一次住店时与几名路人发生了冲突。结果第二天他们在半路上,就被人打劫了,打劫他们的正是先前那几名在店里跟他们发生冲突,然后被他们借用官府之势把对方抓住的几人。谁也没想到,这些人被官差带走后,半路立即逃走了,然后还在半路上等候他们到来,然后把他们洗劫一空,只给他们留了一条犊鼻短裤,扬长而去。
  那次的事情对刘文静来说可是记忆深刻,他来幽州之前,大哥还特别对他又说过这件事情,让他出门在外,务必小心低调。
  没有想到,自己今天居然也碰到了易三郎。想到自己居然想敲诈易风,他不由的冷汗直冒。当年大哥遇到易风时,易风不过是燕山的一个马贼,而如今,易风已经是武州总管,还是位流落民间的皇孙。若易风真要计较起来,今天他们能不能活着走出客栈,都是一个问题。
  “你知道那人是谁?”
  “一个我们永远也惹不起的人,走吧,前面的张家馆子我请客,大家吃猪头肉喝酒,喝个痛快,压压惊。”刘文起一甩马鞭,翻身上马,一夹马腹,疾驰而行,他现在只希望离那人越远越好,惹不起自己只能躲的远远的。
  客栈里,王保看着狼狈远去的刘文起一众,不屑的道,“这些城狐社鼠,就这么让他们走了,是不是太便宜他们了。”
  “算了,这些人毕竟是幽州府的人,咱们也不便插手太深,而且咱们这次也没时间多生枝节。”易风摇摇手。心里却在想着,刘文起的大哥刘文静。这个家伙是个人才,也许这次入京后,有机会可以找这个家伙聊聊,看能不能拉为已用。
第275章
谋害
  “警戒!”
  夜幕低垂,霜风浓重,客栈里易风正披衣观看着自后方快马送过来的公文,这是他与高伯的约定。上京期间,高伯每隔三天派快马将怀荒的重要事务做一份简报传与他。若是发生重要之事,则更会第一时间派快马来报。高伯今天送来的简报上没什么大事,怀荒一切运转如常。就在这时,屋外廊上突然传来王保低沉的喝声:“警戒!”
  随着一声令下,整个客栈里顿时气氛紧张起来。旗卫队员们本来就是外松内紧,表面上并没有守卫森严,可实际上却是早一直占据着各个重要位置,并且多数都是暗哨。王保是跟随易风多年的老部下,燕云十八骑之首,一点点的风吹草动,立即就已经感觉到了。
  三十余名旗卫队员犹如精密的仪器一般迅速的转动起来,短短数息之间,他们已经以客栈为依托,建立起了一道立体的严密防御,十名阻击弩手带着最精密的劲弩第一时间跃上了客栈的屋顶,还有五名刀牌手则迅速的赶到易风小楼的楼梯口和楼上廊柱边,立盾拔刀。剩下的则守在大堂的门窗附近,一个个刀出鞘,弓上弦,严阵以待。宁可小心不可放纵,这几十人担任着易风的安全,没有人敢大意半分。
  三十六名旗卫队员剑拔弩张,严阵以待,王保和秦琼、来整几将,也立即赶到了易风的房内,持刀护卫在侧,魏征、徐德言、张仲坚和李客师四人也都拿起了佩剑,唯有易风神色自若的坐在桌前。有这么多精锐部下护卫在侧,不需要他拔刀持剑。这三十多名旗卫,数量虽少,可是守在这客栈里面,若是短兵相接,寻常一二百人也根本不用畏惧。
  张仲坚怀里抱着一把弯刀,镶金嵌玉,极是奢华,易风一眼就看出来,这把刀乃是十分标准的阿拉伯弯刀,刀身狭窄,弯度极大,中原人常称为圆月弯刀。但在后世,这种刀有种更响亮的名字,大马士革弯刀。用一种极其特殊的钢材大马士革钢用一种特殊的工艺打造而成,被后世之人普遍推崇为冷兵器的刀中王者。中原人一般称大马士革钢为乌兹钢,这种钢材被此时认为是最好的钢材。用这种钢材打造的乌兹刀,韧性和硬度极好,刀刃极为锋利。这样的乌兹刀每次都能将一只山羊拦腰斩断,或者将一头牛或者一匹马的头给轻松斩下。
  这种用乌兹钢打造的刀剑都装饰的十分华丽,护手大都是用银质镏金或错金,刀柄多采用黑色的犀牛角、水牛角、刀鞘内部为硬木,外层包裹牛皮后以金银铜线缝合,刀鞘的鞘头和鞘口都是金银等贵金属镂刻制成,而且刀柄和刀鞘上多镶有珊瑚、宝石等,刀身上还以错金、银的工艺錾有刀匠的名字等,每把都是珍贵的艺术品。
  许多西方的商人带着这种名贵的乌兹钢刀前来中原,每一把都是千金之贵。这种刀剑在中原十分受追捧,但能够买的起拥有一把的,却绝对是那些门阀贵族。张仲坚父亲是扬州首富,能拥一把倒也说的过去。
  “虚惊一场!”张仲坚侧耳仔细聆听一会,然后笑着说道。
  李客师也点了点头,“张三郎说的没错,有宵小潜形,但不过是夜枭老鼠而已,不必担忧。”
  听到两人都如此这般说,易风也是信之不疑。其实他根本就没有真正担心过,有这三十六名旗卫队员在,另外身边还有诸员战将,以及张仲坚这样的猛人,更何况,就在这客栈左近,还埋伏着两支旗卫小队,随时能过来支援。加起来超过一百名旗卫队员,就算对方调来四五百兵马,打不过也是能够撤离突围的。何况,易风根本不相信在幽州城下,会有谁这么大胆子敢来谋害他。
  易风感兴趣的反而是张仲坚身上的这把弯刀,怀荒如今拥有较为先进的炼钢技术,炼出来的钢比起此时的技术领先不少,因此炼出了更好的钢材,得以打造出更坚固的板甲和更锋利的刀剑。但易风有自知之明,他虽然能帮铁匠们提升了不少的炼钢技术,但提升的也是有限,他自己并非一个什么炼钢专业人才。比起大马士革钢来,怀荒的钢肯定是多有不如的。
  “张三郎这把刀不错啊,只怕千金难买吧?”易风问。
  张仲坚笑笑,“这是某在越南交州港自泰西波斯商人手中购得,花费五百两黄金。据那商人说,我这把刀原本是波斯皇帝收藏的一把乌兹宝刀,由波斯著名的乌兹宝刀打造大师打造,刀身上不但有那大师的铭文,还有那位收藏过这把宝刀的皇帝的铭文。据那商人说,后来波斯皇帝将这把宝刀赐给了部下一名将军。之后那名将军带着这把刀参加波斯与拂菻的战争,他战死沙场,这把宝刀也就流落民间,最后为他所得,一直远渡重洋带到东方来,最终为我所购得。这可是把真正的宝刀,某曾用这把刀连斩下十头水牛头颅,丝毫不损锋利,真正的乌兹钢打造的宝刀。”
  他的话语之中,充满着对手中宝刀的自豪和喜爱。
  “这种刀其实应当叫大马士革弯刀。”易风指出张仲坚话语里的不足之处。阿拉伯弯刀产自中东阿拉伯地区,用大马士革钢经特殊的锻造方法打造出来,但并不等于是乌兹钢。乌兹钢也叫印度铁,产自印度地区,经过冶炼后锻成钢锭,被称为乌兹钢。这种钢锭被运往中东地区销售,然后被阿拉伯人用特殊工艺重新铸造,最终成为大马士革钢,用以打造出锋利的阿拉伯弯刀。说的清楚点,阿拉伯弯刀可以称为大马士革弯刀,但却不能直接称为乌兹刀。乌兹刀,应当是指直接用乌兹钢打造出来的刀,而阿拉伯刀,却基本上都是把乌兹钢加工成大马士革钢后再打造出来的。
  大马士革刀远比乌兹刀要更好,许多西方的商人带到中原销售的基本上都是乌兹刀,而非更好的大马士革刀,但许多中原人却以为这两种刀就是一种。张仲坚的这把,确实是一把正宗的大马士革弯刀。
  “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的弯弯绕啊,易帅果然是见多识广,在下佩服之至。”
  不过易风跟他扯这么多,但不是为了显摆自己的见识广。实际上,他是见到这把宝刀之后,心里生出了一条财路。张仲坚家族是扬州首富,其家族虽然也是地方豪强,有许多庄园田地,但更多的是靠经商贸易发财的,而且是造出海经商。易风已经探听到了一些张家的情报,张家几代以来都是搞远程贸易的,他们家还有一支不小的远洋船队,不但跟东瀛、新罗、百济、高句丽等东北的各国,还跟南洋的林邑、真腊、占婆、注辇、三佛齐等国也有商贸往来,甚至还远航至泰西地中海。张家的生意做的很广,也有一群合作许久的生意伙伴。并且,他已经知道,张家确实和杨广的关系不错。
  朝廷今年新颁布了法令,禁止民间造大船,基本上能远洋的船都是在禁造之内的。这条律令对于张氏这样的家族来说,可以说是致命打击。本来朝廷这条律令颁布,本意是要切割江东商人向高句丽走私,是为朝廷与高句丽的战争做配合。商人们当然不甘如此受制,张家等海商最后想到的对策就是投到杨广的门下。天高皇帝远,江淮地区的真正统治者还是晋王杨广。只要杨广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条禁令自然也就没什么作用了。对于商人们的投靠,杨广也很是高兴。他需要钱,大量的钱,而商人们手里是很有钱的。远洋贸易更是利润极高,杨广很乐于给为些商人做靠山,然后从中分润一笔占上一股,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商人们以后不得再向高句丽走私贸易,其余的,向南洋或者是泰西远洋贸易则没关系。
  知道这些后,易风现在就想跟张家一起合作做笔生意。
  “从天竺贩运乌兹钢回来?”张仲坚有些意外。
  易风点了点头,大马士革弯刀原材料是乌兹钢,基本上是印度产的。易风打算也从印度购入乌兹钢,然后研究仿制大马士革弯刀,再以大马士革弯刀的名义销往各地,狠赚一笔。阿拉伯弯刀的名头太响了,利润也太高了,高到易风都忍不住想要插上一脚。只不过想要到印度贩钢,却不容易。从地图上看,似乎从四川一带去印度很近,可实际上,这个时候云贵川的大山里,全是不服王化的土著蛮夷,越往南走,越是如此。想要组织一支商队穿过这一地区,根本就不可能。著名的茶马古道,这个时候影子都还没有。因此要去印度,主要还是走另外两条路。一条是自关陇经河西走廊,入西域,然后过了葱岭后,再又折向东南,等于是绕了一个巨大的圈子。历史上唐僧取经,就是走的这条路,路途遥远,得经过几十个国家无数个部落,最困难的还是中间的沙漠与戈壁。那些西域来的商人,绝大多数走这条路,也就是丝绸之路。
  另一条路,则是直接走海路,沿着东海海岸向西。但走海路也一样危险,主要还是原由此时航海技术并不算太发达,造船技术也还不足,走这样的海路,不但时间长,而且危险极大,只能乘着季风往返,一趟至少得走一年。这也就注定,不论走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这样的远洋贸易只能是携带利润高占地小的珍贵货物。
  乌兹钢不是普通的钢铁,是值得远洋贩运的。
  中原此时也开始有些从西域输入的乌兹钢,称为镔铁,但这种镔铁并非真正的乌兹钢,更多是在中东地区所产的一些炼制钢铁,和乌兹钢类似,但却有所差距,比起波斯人锻炼的大马士革钢就相差更远了。
  从天竺运来乌兹钢,再想办法从波斯弄一批大马士革钢和弯刀的工匠过来,易风觉得,自己也是有机会锻造出大马士革钢和大马士革钢刀来的。真要打造出来了,这可就是一个摇钱树了。
  张仲坚似乎也被易风的提议所说动,他是扬州首富之子,当然也明白大马士革刀剑的巨大商机。另外他更是一个爱刀剑者,如果自己能打造出这种绝世名刀,那是一种何等的让人动心。
  “报告!”尉迟恭的声音在外面响起。
  “进来。”
  “报告大帅,抓到一个形迹可疑的鬼祟之人。”
  程咬金和程名振两个旗卫拖着一人进入,扔到地上。易风望去,却微微有些意外,被带进来的这个狼狈的家伙,居然是先前想要来敲诈他过路费的那个幽州府品子刘文起。
  “怎么,刘公子先前还有什么东西遗忘在这客栈里了吗?”易风望着刘文起,问。
  刘文起此时十分狼狈,刚刚被易风的手下扑倒,不问青红皂白的就打了一顿,若非对方早认出他来,估计自己这条命早就没了。他定了定心神,擦了把脸上的靴印子,连忙把此行前来的目的说了出来。
  “今日先前多有冒险,得蒙大帅宽容,小的感激不尽,自觉无以为报。”刘文起见易风似有些不耐烦的意思,连忙继续道:“小的先前从这里离开后,到前面店里喝酒,席中到外面解手,却不料竟然意外听到一件重要之事,此事与大帅有关。”
  “哦,不知是何事?”
  “有刁民想害大王!”
  王保瞪着刘文起,“速将详情道来!”
  “是,是,小的这就把详情细细道来,小的绝不敢有半句虚言谎话。”刘文起激动的大声道,他一路这么辛苦的跑来,可不就是为了能跟这位大名鼎鼎的易帅搭上点关系嘛,如此大好机会,他怎么会错过。
第276章
螳臂挡车
  “是黑风寨,他们要谋害大帅。”刘文起邀功告密。说来也是他的运气,之前在这里无意敲诈到了易风头上,发现之后虽然易风没有为难他,可他心里也是十五个桶打水七上八下,忐忑难安,后悔不已。带着一帮兄弟在前面老店吃肉喝酒,也算是借此压惊浇愁。喝到一半的时候,他出去放水,结果却发现一个家伙鬼鬼粜粜的,他一时好奇就悄悄跟在后面,本以为是个不开眼的盗贼,却不料平时十分熟络的店里伙计却悄悄过来接头,两人神神秘秘的会面,立即让刘文起觉得这里面必有古怪。
  结果悄悄靠上去一听,却听出一个大秘密。原来那个店里伙计居然是太行山上紫荆岭上的一个马贼哨探,一直充做一个伙计在这里收集各种消息,甚至就连这家店,那个店东,都一样的全是紫荆岭的人。而此时跟这伙计接头的正是从紫荆山上来的人,他此来是让那伙计们注意要从北边怀荒过来的易风一行。这些人居然已经知道了易风离开了大队先一步轻骑前行,而且这些家伙居然准备伏击易风。得知这样的一个消息,刘文起不由的十分惊讶。一开始是震惊于紫荆岭上那些山匪的胆大包天,紧接着就是感觉到机会来临。
  若是能够搭上易风的路子,以后随便从怀荒那里拿点生意来做,也比现在这般陷入困境中强的多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2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