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校对)第1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6/285

  “是。”翻译密信的是并州总管府主簿,汉王杨谅的小舅子豆卢毓,他放下手里的笔和那本用作约定暗码的书,捧起译好的信件站了起来。
  豆卢毓尽量降低声调,以期减轻这份密信所透露的惊人内容。
  “汉王殿下赐鉴:本月十五日,吾亲率黑风岭全部精锐麾下八百弟兄密往幽易瀛交界之处狐狸淀伏击易风,结果易风早有察觉,以身为饵,却在后面预伏千余怀荒精骑,又有幽州镇兵以及幽州府差役为向导。吾率弟兄拼死激战,奈何敌众我寡,终致败果,无奈撤退。吾在狐狸淀折损百余兄弟,现暂时撤回紫荆岭休整。此次败果,吾自当承担责任,然此次之败最关键原因还是幽州镇兵马和幽州府差役与易风突然勾结一起,某特提请大王注意,幽州总管燕荣极幽州总管府六州五十镇人马,极有可能已经投向东宫。若事情果真如此,后果将不堪设想。吾等下一步该将如何行动,敬候王命。常山王须拔叩禀!”
  喜怒常形于色,是杨谅的性格习惯,可是这次他竟然罕见的没有立即发怒,也没有破口大骂,更没有摔打东西,拔剑挥舞。他反常的沉默了许久,竟然缓缓吐出了几个字,“燕荣必须死!”
  “大王?”豆卢毓怔忡之间,不由的担忧的道:“事情究竟如何还未得知,也许这只是王须拔失手之后为推托责任而胡说。燕荣坐镇幽州多年,一直都和晋王走的近,根本没有听说过他和太子有来往啊。”
  “狡兔尚有三窟,燕荣以前在老二麾下,先是参与平陈,然后是平江南之乱,后来才升任青州总管,再升为幽州总管。但燕荣就不是一个等闲之辈,他虽然早先是在老二麾下,可后来却又跟吾族兄清河郡王杨雄结为亲家,为儿子娶了郡王之女。现在他暗投太子门下,也不是什么稀罕难解之事。毕竟,燕荣在幽州总管位置上坐了多年,可想要再进一步却是难上加难了。原本他统辖幽易等河北十三州,可今年前不久却一下子被削了七州,只剩下了六州。而且去年东征失败,这最后的责任还没有理清呢,做为东征大军总管后勤的幽州总管,燕荣现在的地位很不稳固。”
  “可现在太子地位更不稳,燕荣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暗投太子?他只要继续抱紧晋王这个靠山,岂不是更牢靠?”豆卢毓还是有些不太明白。
  “病急还会乱投医,何况……”他顿了顿长叹道,“太子先前地位确实有些不稳,可那已经是先前的事情了。京师那边最新的情报显示,腊月时二圣曾经先后三次驾临了东宫,而太子更是几乎每天都得以到宫中向二圣请安,甚至好几次被留下和二圣一起用御膳。天子还给太子增添了东宫的侍卫,都是勋贵子弟。等等这样的情报还有很多,虽然一件件看似有些寻常,可是宫中的事情从没有寻常的。每一件普通的事情之后,背后总是隐藏着深深的含义。杨谅一直养在宫中,对这些事情尤其敏感。通过从京师源源不断送来的这些细枝末节,他得出了一个十分不愿意相信的事实,太子重又得到了天子夫妇的信任。这个转变是如此的突然,但又并非毫无预兆。杨谅收到的情报还显示,天子在前些天突然携皇后一起驾临了元府。就是那个元太子妃出身的元氏家族府第,曾经的北魏宗氏,汉化胡人中的门阀大族,当年天子以元氏为虏性大家,特为隋国公世子杨勇求娶元孝矩之女为妻,后来杨勇被立为太子,元氏也自然而然成为太子婚,元氏家族也因此更上一层楼,成为皇族右戚。不过自元孝矩病死,再元妃开皇十一年暴毙后,皇家和元氏家族的关系就冷淡起来了。如今天子突然驾临了元府,这背后隐含的意思非常明显。”
  一切的一切,都和那个刚刚羞辱了他的“侄子”易风有关。是易风,让天子夫妇重新驾临元府,是易风,让天子夫妇和太子之间的关系缓和,是易风,让这一切变的重又扑朔迷离起来。
  大兴城发生的一切,杨谅都随时关注着,他相信,那个与他堂兄结为亲家的幽州总管燕荣,肯定也很清楚这一切。太子地位重又稳固,定然是让燕荣倒投太子东宫,并让幽州的兵马差役与易风勾结一起的根本原因所在。
  豆卢毓惊住了,不知道如何接言。
  “萧摩诃!”杨谅的目光倏地转过来望着豆卢毓,“叫萧摩诃立刻来!”
  豆卢毓提醒道:“萧参军去河北了。”
  杨谅眉头紧皱,“去河北干什么?”
  豆卢毓进一步提醒:“易风现在正在河北。”
  这件事情本来还是他安排的,可是这个时候他似乎忘记了,他加重了语气,声音中透露着一丝不耐烦:“派人快马去河北,叫萧摩诃立即回来。”
  豆卢毓不解:“易风不除了?”
  杨谅吐出一句其实自己心里也不太愿意说的话:“这个时候,让一个儿子已经投到老二麾下效力的人,去除一个曾经跟他儿子一起暗中往来过的人?”
  这下豆卢毓更加吃惊了:“大王的意思,萧摩诃的儿子是晋王的人,连萧摩诃也是晋王的人,甚至易风也是晋王的人?”
  杨谅沉吟了一下,手指敲着桌案:“怀荒那边生意如此火爆,这可不光是易风的功劳,据我所知到的消息,怀荒和扬州之间有许多走私商人,往来密切,他们从江淮贩粮食布匹丝绢瓷器蔗糖等到怀荒,然后从怀荒贩回大量的牛马牲畜皮货草药珍珠等,数量大的惊人。今年从怀荒起码有上千匹优良战马走私流入了扬州,事涉战马这种紧要物资,你说如果没有老二出手,没有易风首肯,这样规模的走私能进行的下去?至于萧摩诃,他的儿子已经完全投到了老二的门下,虽然还没有发现萧摩诃也投到了那边,可这事情已经值得我们警惕了。我们不能冒险,让一个老二的人在我府里行走,参与机密。”
  豆卢毓却还是有些不能相信:“大王,晋王可是如今太子最有力的对手,易风既然是太子之子,为何却又跟晋王走到一起去了?”
  杨谅本来已经做出的判断被豆卢毓这么一提醒,一时间也有些动摇了。可是他很快坚定了自己的直觉,虽然在这些事情上没有确切的直觉,可是他比起其它的兄长们,在大兴在宫中生活了更久,因此对于这种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事情,也更加的敏锐。这份敏锐,许多次事后证实,正是凭借这种直觉未雨绸缪,才化险为夷。
  他断然对豆卢毓道:“老二怎么和东宫那边的人拉近关系我不管,但我的卧榻之侧绝对不能有这样心怀二心之人。你记住,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那个位置,再怎么样险恶的争斗也有可能。宁可往坏处多想些,也不要再往好处想了,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立即安排心腹之人,仔细监视萧摩诃。另外,对于总管府下各文武,也得暗中清查审核。”
  豆卢毓点了点头,把这个命令记在心里。
  “易风现在怎么处置,继续让黑风寨的人出手吗?”
  “王须拔这等饭桶,不可能再动的了易风了。易风很是狡诈,一击不中,肯定已经早有了防备,再想借山贼之手除掉他,只怕难比登天。黑风寨这张筹码已经暴光了,不能再用他们了,我们得另寻人手。”
  “还有,既然王须拔等人没有用,那也没必要再留着了。派支人马过去,以赏赐的名义去紫荆岭,把那些贼匪给抹掉。他们已经暴光,还被幽州府斩杀一百多人,首级挂到了幽州城门上。咱们得防止易风和幽州府顺着这些山贼查到我们这边来,务必谨慎。”杨谅阴沉着脸,冷酷说道。对他来说,黑风贼不过是一群盘踞山岭间的盗匪而已。能用就留着,没用了就直接抹杀。
  “是,我会再去安排合适人手来接替黑风贼完成这个任务。”
  “这事你安排个可靠之人负责就好,你收拾一下,明天跟我一起入京,京师眼下已经是暗流汹涌,咱们不能大意,有你在我身边,我能放心不少。”杨谅对妻弟说道。
第280章
雷霆雨露
  荥阳,在汜水虎牢关以东,嵩山山脉东段浮戏山以北,黄河中下游分界处的广武山以南。
  这里历来就是兵家要地,荥阳东有鸿沟连接淮河、泗水,北依邙山毗临黄河,南临索河嵩山,西过虎牢关接洛阳、长安,地势险要,交通便利,历朝历代都是州治要地。北魏时,在虎牢设北豫州部置荥阳郡,北周灭齐后将北豫州改为荥州,大隋建立后,天子杨坚又将荥州改为郑州,下辖荥阳等县,州府治所仍设在成皋虎牢。在这片广大的地区内,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人杰地灵、山川秀美,并且有荥阳关、虎牢关等险关要隘,有广武山、鸿沟等名山沟川。
  汜水关此时还叫虎牢关,只有等到将来李世民在此大败窦建德的十万夏军,一举取得中原决胜之势为李唐赢得三百年基业后,虎牢关才因为讳李渊祖父李虎之名,而改名武牢。
  作为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虎牢关上,易风陪着杨广一起登高远眺,皆为这雄关险要而感叹。
  由于易风在代海寺时的表态,又加上易风向扬州提供的那雪中送炭般的数千匹战马,以及许诺的后续以茶换军械战马的约定,再加上易风如今公然与汉王的翻脸,杨广终于对这个势力大增,实力不容小觑的私生子完全放下心来。虽然他心里依然有些警惕防备,但是已经不再像先前那般的猜忌。他站在关城上,目眺着关前山河许久,当他重新转过脸来的时候,那表情又变的更加的熟切亲热了。
  他站在城楼上,手抚着城垛,让易风继续谈起合作的事情。
  现在,他似乎完全忘记了先前自己对易风的猜忌防备,显出对这个儿子的无比信任亲近。他不停的打断易风,中间插问一两句话,时不时的点几下头,称赞几句。末了,他随手接过易风先前递给他的那张信纸,把玩了一下,又微微一笑:“你的这些想法确实不错,要想成大事,还得拉拢更多的人,只有能让更多的人都跟着我们一起分享利益,他们才会真的跟我们站在一起。听了你在怀荒做的那些,确实让我大受触动。你能在怀荒这么短时间弄起这样一支力量来,大大出乎我先前的预料。但听你仔细一说,才知道这里面的艰辛。你联合了河南、河北乃至燕山绿林甚至是旧齐高氏以及奚霫契丹三番等一起,再加上那些各地的商人们,以利润为纽带,拉着众人一起发财,才终于弄起来这支力量,实在是不简单。你先前弄的那个绿茶确实不错,今年才是第一年,但已经赚了数十万贯的利润。若是能把更多的江淮商人拉过来,一起合作,把这茶叶的买卖都做大,按你说的,除了绿茶还做红茶,散茶外还做团茶。除了茶叶,咱们还做粮食、盐、酒,甚至是瓷器、药材生意,还要做海上贸易,大家一起发财,这确实不错。”
  易风的计划确实是不错的,对于杨广提出的战马军械等需求,他并没有拒绝,更没有阳奉阴违。但他也没有简单的答应杨广的需求,而是提出了一个更加复杂的合作计划。这个计划不但是茶马交易,同时还要进行酒、糖、瓷器、粮食、药材、丝绢等全方面的合作,总之一句话,不仅仅是跟杨广合作,还要把杨广治下的江淮商人们和易风所代表的怀荒商人们一起合作,全方面的合作,大家一起发财。易风给杨广的计划上白纸黑字的写着,如果双方的合作成功,杨广每年能在里面至少得到五百万贯的收益。五百万贯就算是对于朝廷来说都是一笔大钱,更何况对于眼下正急需用钱的杨广来说呢。当然,这个合作对于提议的易风来说,也大有利可图。怀荒如今发展的确实不错,可怀荒也有一个很大的制约,那就是他居于塞外。虽然正是因为居于塞外各方势力之间,才得以在当今整个北方复杂的局势之下,取得了一个暂时的各方之间商贸交易的一个边市地位,但这种边贸到了现在这个规模也已经差不多达到一个顶峰。
  到了此时,怀荒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这里处于关外,人口很少,现在的四十余万人已经到了顶了,想再增加人口很难。其二,怀荒基本上不产粮食,完全靠用盐换。虽然怀荒有的是盐,可外运来的粮食却一直很困难,再其次怀荒虽然背靠关内,但坝上开阔地形让怀荒也处于无险可守的境地。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易风必须早做打算。
  和杨广合作,一来可以满足杨广伸向怀荒的手,二来,也是打开新的市场,怀荒不耕不种,全靠商贸,只有扩大市场,才能保持如今这种势头。江淮的市场很大,特别是还可以借杨广之力,开拓海外远洋贸易的商路,这也极为重要。当然,最重要的是,易风很清楚的知道,他现在的力量很有限,此时早些向杨广投资,也是为了将来杨广胜出后获取更多的利益回报。
  “以现今的市场来看,天下所有的茶叶生意,一年的总收益可达千万贯,就算我们联合南方的茶商,只能占到其中的五成收益,也就有五百万贯。各家分润,依然利益极高。其它的生意也大多如此,江淮种植甘蔗然后生产的蔗糖,怀荒可以提炼出雪糖、冰糖,江淮生产的粮食,也可以酿造成收益更高的各种酒酿,此外江南采取的各种药材,怀荒也可以加工成各种更珍贵的成药,例如眼下大隋官方和民间每年都要向突厥大量高价购进的突厥白,就是一种突厥人特产的白药,对刀伤金创等特别有效,而我们中原在这方面却反没有如胡人这般独特的方子,每年都得花费大量钱财购进。可实际上大王你知道吗,突厥白不过是一种白药而已,眼下怀荒的药坊已经研究出了一种新的白药配方,效果比突厥白更好。我们的这种白药最主要的一味药材就是岭南产的田七,只要药材供应的上,我们就能制作出大量的怀荒白出来,到时,完全能一举抢占原来突厥白的所有市场份额和利润。”
  “这个怀荒白果然比突厥白更好?”杨广也曾是带兵之人,自然知道突厥白的神奇厉害之处,这种白药看似简单,但成份复杂,根本难以破解配方,但是却效果极好,对于那些刀伤箭创更是绝效。每年不但民间药坊大量购进,就是朝廷军中也是必定要大批购进的重要物资。可偏偏这种药,中原相似的药都反不如突厥的这种土药,因而造成了突厥人借此每年都要用突厥白换走大隋大量的钱财物资,这个突厥白利润更是惊人。若是易风手里有比突厥白更好的白药,那就不光光是赚钱的问题了,有了这种更好的白药,大隋的将士在战场上就能少死更多人。
  “千真万确。”易风自信的道,当初怀荒市场上,突厥白也正是胡人们的一项特产,用此轻易的换走大量的怀荒物资。易风发现之后,特别找来许多医生,他记忆里后世可是有一个国家特级保密药方云南白药,那效果十分的好。虽然那个配方是国家绝密,但大致的药材种类还是知道,只是不知道这里面的具体炮制方法以及配比而已。他按照自己知道的那些,给那些请来的大夫们指明了研究方向,让他们以此研究出一款比突厥白药效更好的白药,花费了无数钱财人力,在易风的千金重赏之下,最终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终于有一款新的白药配方药效超过了突厥白。易风估计这种白药效果肯定还不如后世的云南白药,但只要能胜过突厥白,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怀荒白需要数十种药材配伍炮制,相当复杂,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参、三七、冰片、草乌等各种药材制成。大王只要提供足量的三七,那么每年怀荒白药坊生产出来的成药,可以拿出两成给大王!”易风没有那么大方的直接把药方给杨广。
  杨广心里很想要把这个白药配方直接拿到手,但是见易风这个态度,一时也不好太过,只好暂时压下心中不快。想了想,听提代三七这一味药材供应,就能得到这宝贵药剂每年产量的两成,也还能接受。
  “我可以提供更多的药材,给我四成份额。”
  “这个药坊也并非是我一人所有,其实有许多的股东。白药需要的药材极多,三七只是其中一味,除此还需要极贵重的人参等。岭南的三七极好,但人参却还是高句丽产的最好,大王只要提供三七就好,至于份额么,我可以从我手里掌握的份额中拿出一成来给大王。”杨广漫天叫价,易风落地还钱,丝毫没有因为杨广的地位就一味退让。
  三七补血第一,人参则是补气第一,这两味都是极好的药,价钱自然也是不便宜的。
  “三成么。”杨广捏了捏下巴上的胡须,满意的点头,“好,三成就三成。但是你得再给我弄三千匹战马,就要先前你给我的漠北铁蹄马,得是经过训练有素的战马。”
  “可以,按旧例,用茶叶或者蔗糖或者粮食、布匹交换。”杨广老练,易风也不简单。
  一番愉快的讨价还价过后,两人突然都沉默起来,气氛变的不再轻松,侍卫们都识趣的远远退后。时间一长未免夜长梦多,入京之后,就将是一场生死之战。
  “我会全力支持大王,坚定不移的站在大王这一边,这一点勿庸置疑。”易风认真的说道。
  “孤记下你这句话了,我知道我以前亏待你许多,但等将来,孤都会补偿于你的。你想要什么,现在就可以先跟我说!”杨广目光直视易风。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易风只说了八个字回答。这个回答让杨广怔忡了一下,然后笑的很高兴,“放心,到时绝不会亏待你的。”
第281章
金风玉露一相逢
  易风陪着杨广谈生意许承诺登关怀古的时候,萧素美则正在陪着姑母晋王妃萧美娘。也许是杨广之前对萧美娘有过特别的交待,或者是刚刚萧素美代表易风给她送上来的那一份独特的礼物,让她现在心情还不错。萧美娘打开那瓶金风玉露,学着侄女的样子,有些生涩的倒了两滴,轻轻抹在自己的玉手手腕处,又在欣长白皙的颈间耳后轻拍了一点,顿时整个人馥香起来,那香味并不浓郁,但却十分的独特,让人闻之陶醉之感。萧美娘一下子就喜欢起了这个小小瓷瓶里装着的花露了。
  她不时的轮流抬起两只玉腕,放到鼻前轻嗅着,现在,她似乎完全忘记了当初把侄女送去怀荒是安排到易风身边的探子耳目。心情显得十分愉快,不停的和侄女说着笑话,还又分别打开了另外的几个小瓶,把其它几种香味也闻了闻。最后,她举起那纤细精致的小瓷瓶,轻轻把玩着,看着上面的那两句飘逸的字体诗句,轻启朱唇,吟诵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连念了数遍,微微叹道:“以前一直以为他是个江湖绿林中的马贼,拼杀博命,好狠斗勇,却不曾料到,原来竟然还是个痴情种子,不但如此,竟然还有如此才情,居然能做出这样的句子来。”
  萧素美在一边忍不住为丈夫辨解起来,“三郎王子龙孙,天生不凡,后来虽误入草莽,可也曾经往河东大儒王先生门下听课,那是文武兼备的。为人更是长情,这首词就是当初为纪念与三夫人元姐姐重逢而写,写的极好,端的是感人,当时奴听到时还感动的落了泪。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三郎与元姐姐的这份情意真真让人羡慕!还好虽几经磨难,但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萧素美并不知道元氏曾经差点被晋王夫妇送给长安的仆素杨素,也不知道是蔷薇和浅雪派人暗中劫走了元季瑶,一直在怀荒易风那里藏了许久,等易风在怀荒势力坐稳之后,才去信杨广夫妇,说是已经找到了季瑶,并没有只字提起知晓杨广夫妇曾经要把季瑶送人的事情。但这件事情,不论是杨广还是萧美娘,其实心里都很清楚,早认定元季瑶定是易风救走的。不过事以如此,他们也只好当做没有发生而已。
  现在萧素美却直接提起此事,让本来心情大好的萧美娘不由的脸色微变,心里恶心起来。
  “我身子有些乏了,今日就到此吧,你且回吧。”心情突然变坏的萧美娘直接下了逐客令,也没有心情再跟这个侄女询问什么易风的情况了。她是看出来了,自己当初走眼了。本以为挑了个可靠的侄女去易风身边做耳目,如今看来这丫头却是个傻丫头,居然还真安以的当易风的太姨娘,反倒把真正的使命给忘记了。看她提起易风那双眼放光的样子,萧美娘也没什么心情多谈了。自己又失误了一次,在易风那里栽了一个跟头了。
  素美告退下去,萧氏拿起犀牛梳子,坐在梳妆台前对着铜镜妆扮起来。
  她依着眼下洛阳地区流行的式样,把头发一直梳上去,挽成了一个堕马髻,垂在一边后面,然后在两旁各插上了一对金玉梅花,上面则插了一支百鸟朝凤金步摇。萧氏的头发向来乌亮且丰厚,她便又拿了两支刚从洛阳快马送来的名贵芙蓉,横贯在发股上。
  妆戴好之后,她对着镜子想了想,又在鬓边再加插了一朵新鲜芳香的黄色腊梅,最后,挑了一串东珠项链戴上。对着镜子又端详了几遍,终于觉得满意了,这才盈盈站起来。
  身上散发着馥郁的花露香味,让萧美娘目光不由的又落向了妆台上的金风玉露瓷瓶,瓶上正面和反面各绘着易风那首词中的一句。正面是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背面则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两句词是那般的深刻,深深的印在了她的脑子里,想忘记都难。侄女说的没错,看到这样的句子,哪个女人不会羡慕元季瑶。身为一个女人,哪怕她已经贵为王妃,甚至将来还有可能成为太子妃,皇后,皇太后,可是在这一刻,她依然为易风对元季瑶所写的这首词中表现出来的情意所妒忌羡慕。
  萧美娘也拥有极佳的词诗素养,她忍不住在桌案上排好了白纸、狼毫,又用那方古砚,浓浓的磨了一砚香墨。她提起笔,在砚头上沾上墨水,可却迟疑起来,笔迟迟落不下去。她想写一首诗,来描绘记录她和晋王的美好婚姻,可是却总觉得找不到比易风更好的词句来表达,于是停了笔,又沉吟起来。
  她本以为,易风那个马贼都能写出那般的句子来,她要写一首也并不难。可谁知一连想了许久,却仍然难以下笔,她想出来的句子,没有一句能比那长短不一不符诗文规矩的句子更好。心中不由烦燥起来,正思索间,却听到有人嗤的一声笑出声来。她气恼的回头瞪过去,却蓦地发现,原来是丈夫晋王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了她身后,正偷偷的瞧她纠结难以落笔呢。
  杨广抚着修饰的极漂亮的胡须,呵呵笑着,催促着道:“爱妃如此雅兴,今日竟然要做诗,快写呢,孤这儿正等着拜读呢。”
  “不写了。”萧氏有些生气的扔下笔,比杨广还大几岁的她却撒起了娇,却是妩媚千分,风情万种。
  “爱妃怎么就生气了?”杨广故作惊慌的道,对于萧氏他是真心宠爱,虽然后宫只有寥寥几人,有故意讨好天子夫妇的原因在内,但也有很大一部份原因,是他真的很宠爱萧氏。
  “还不是那个易风。”萧氏鼓起红腮,嘟起红唇,却是那么的迷人。
  杨广的脸色微微变了,“易风又怎么得罪王妃了?上次不是和爱妃说过嘛,易风现在对孤很有作用。”
  萧氏早注意到了杨广脸色的突变,心里也是微微一惊。她刚才那句话,也是有借机试探的意思,却没料到一出口就碰了壁。当下连忙换了个笑脸,“妾身倒不是那个意思,只是刚刚素娘给妾身送来几瓶花露,是怀荒新出的一种香水,抹在身上能让人馥香无比。”
  “原来如此,我说爱妃今天身上如此馥郁,不同往日呢。易风送给爱妃花露,这是他孝顺嘛,怎么爱妃还不高兴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6/2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