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校对)第1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0/285

  年轻侍卫挥了挥手:“不必如此。”
  “一点心意,给弟兄们喝茶。”刘文静笑着道。推辞了几次,那个年轻侍卫收下了,“也罢,那就收下了,多谢。某乃赵王义子程咬金,不知兄台如何称呼?”
  一听这年轻的侍卫居然是赵王的义子,当下刘文静越发的恭敬起来,连忙又行了一礼:“原来是赵王义子,失敬失敬,区区乃是亲卫府亲卫都督、仪同三司刘文静。”
  “刘文静?幽州府捉钱品子刘文起可认得?”
  “那正是舍弟,先前舍弟来信于某,言及在幽州曾多有得罪赵王,蒙赵王并不怪罪,如今舍弟蒙赵王之助,已经按功授赏,正式出仕授羽林尉,他对赵王感激不尽,特来信让某代他前来当面感谢赵王。”听到对方记得自己兄弟,刘文静越发激动起来,连忙趁机拉拢关系。
  “刘文起已经当官了,不错不错。你也不用客气嘛,我跟文起也算是相熟,你是他哥,那咱们也就是自己人。走,我带你去见赵王。”
  “不等通传吗?”
  “我直接带你进去,通传个啥。”
  刘文静跟着程咬金进入府中,一路穿廊过院,直到一座厅前停下,厅前站着一排同样整齐的侍卫。程咬金上前说了几句,侍卫点头,然后转身进了厅中,过了一会,侍卫出来。“刘都督,赵王有请!”
  匆忙整理了一下衣冠,刘文静就低着头,拱着手,放轻脚步,跟在程咬金后面推门进入厅中。
  当今最得圣宠的皇嫡长孙赵王杨林,已经站在厅中等他了。
  出乎刘文静意料的是,赵王并没有端坐在厅上,而是已经绕过了厅上书案,站到案前满脸和气的等着他了。
  刘文静顿感受宠若惊之感,当下脚下加快几步,赶到易风面前:“亲卫都督刘文起拜见赵王千岁!”
  易风微笑着打量着刘文静,他是一个中等身材,相貌英武,衣饰整齐,风度不俗的年轻武官。面对自己的时候,刘文静表现的有些拘束,还有些激动。此时很难想象,这个人就是历史上佐助李渊开唐的双佐之一。在李渊建唐的过程中,就是这个刘文静和裴寂给予了李渊极大的鼓励和帮助,助李渊取得天下。这是个充满野心又极有本事的人,在李唐建立初期,他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劳苦功高。但最后刘文静和裴寂的结果却大相径庭,裴寂在唐初期位至宰相,荣宠一时,可刘文静却早早的被安了个谋反之命被李渊处死了。为何会有这样的差距?易风知道的很清楚,因为刘文静历史上不但是李渊的开国功臣,而且他和李世民走的极近,是李世民早期朝中最大的支持者。李渊立国后为了稳固太子建成的地位,便找了个机会,把次子李世民朝中最大的支持者刘文静给咔嚓了。
  刘文静在唐初的地位,很类似于此时朝中的杨素,而高颎则与裴寂相似。两位重臣各支持一位皇子,唐时裴寂支持的太子虽然最终也被废,可他的命运却不错。刘文静倒是支持对了人,选中了李世民,可结果却被李渊一刀砍了。而此时隋朝,高颍同样支持太子,但也一样站错了队,等以后杨广上台,他终逃不过一死。杨素支持杨广站对了队,可将来杨素也为杨广忌惮,最终不得好死。如果看来,掺与进皇权争夺之战,不管站对队还是站错队,基本上都没什么好结果。
  历史上的刘文静很多方面都和杨素类似,是那种眼镜蛇似的聪明人物,文能济世武能安邦,出将入相的顶级人物。不过眼下的刘文静看起来还有些青涩,好似当年杨坚初立国时那会的杨素。
  这是一个顶级人才啊,尤其是谋略方面尤其见长,既能出谋划策,还能出使统兵,了不得。
  李渊这只老乌龟得裴寂这头老狐狸加上刘文静这条眼镜蛇,审时夺势,最终窃取天下。杨坚当年能取天下,也是靠郑译周坊高颎李德林几人的功劳。
  一个好汉得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易风如今也聚起一股不上的势力,而且这次入京后,更是出人意料的坐上了幽州大总管的位置,但易风现在最大的短板,还是缺少顶级人才的辅助。在怀荒时,有魏征、徐德言相佐还不错,现在即将成为幽州大总管,身边可用的人才却是太少了。他已经心里打好主意,等回到幽州,就把如今已经隶属于他名下的怀安县令房玄龄和大宁镇将李靖都想办法拢过来。而眼下,刘文静居然自己找上门来了,自己岂能错过。
  一念如此,易风就笑的更加灿烂开心了。
  “呵呵,私下相会,何必如此大礼,咱们以常礼相见即可。刘兄,请坐。”易风满脸堆笑,趋前一步,把刘文静扶了起来,两人重新作揖之后,易风又做了一个让坐的手势,便移动着轻快许多的脚步回到自己的位置。
  刘文静心跳的剧烈的走到左面的一张胡椅上坐了下来,易风如此礼遇,让他感觉有些像是做梦一样。堂堂赵王千岁,当今皇长孙,太子嫡长子,新任幽州大总管,北伐东路元帅,竟然对他一个小小的亲卫都督如此礼遇,说出去都没人敢信。
  刘文静以兄弟之名,借兄弟按功授赏入仕之事郑重感激易风,然后想着怎么向赵王开这个口,提出想投奔的想法。
  易风一挥手,“一点小事而已,不必挂怀,再说了,当日出战山贼,文起也是勇猛冲杀的,这也是他真刀真枪挣回来的功名。”
  刘文静点头,“家父当年为国征战,最终马革裹尸而还,文静荫父职而出仕,浑浑噩噩已有十余年,眼看已过而立之年,却还一事无成,想来惭愧不已。先前见到舍弟来信言及当日之战,想想觉得叹息,真希望某当时也随侍赵王左右,能策马杀贼,斩首建功。”
  “有此心,还怕没立功的机会嘛,如今朝廷与突厥人大战在即,此正是我辈男儿建功立业之时啊。以将军之本领,马上取功名但易如反掌尔。”易风笑道。
  “哎,某身在亲卫,这次却是难有机会上战场征战了。”刘文静拱着手答道,语气里满是失落。
  易风点点头,“原来如此,那真是可惜了。我这次为陛下授为北伐东路统帅,可惜资历威望不足,因此只得镇守幽燕,不然,我倒是想向陛下表奏,调将军这般年轻有为的将军到麾下,上阵杀敌,为国效力呢。”他用开玩笑的口吻说着,同时热切的瞧着刘文静,仿佛在抚慰他,哎呀,真是可惜啊,我可是很看好你的,可惜这东路军也不一定有机会出战啊。
  “大王如愿收纳,某愿驸骥尾,万死不辞。”刘文静心里一激动,当下真是纳头便拜。
  “哈哈哈!”易风一阵大笑,尼玛,老子来到隋朝这么久了,今日也终于碰到一个有名的历史人物对我纳头就拔、甘愿为小弟了。哎呀,心里那个酸爽啊。“吾得将军,真如虎添翼也!”
第312章
美人计
  “殿下!”
  晚上,易风没有和魏征等部属一起用餐,而是单独和萧素美共进晚膳,入京几天,易风也没时间多陪陪萧素美和陈婤,这次他晋封赵王,宫里今日也随之下旨,赐封萧素美和陈婤为赵王媵,这是视正六品的命妇品级。两个女人都很高兴,按朝廷礼制,身为国王之尊,他的妻妾可以封一王妃,两嬬人,十媵,这些都是有正式品级的王妃,和国王贵妾,余下的也还可以纳妾,但却不再是有品级的贵妾,只能是一些普通的侍妾,顶多挂个承衣、刀人这样的名头,却是没有没有诸贵妾一样的印绶。
  易风本来安排三人一起用膳,结果只因为晚膳安排在萧氏这边,陈婤立即就让侍女来报说身体不适不能过来。听到这个回话,易风也是马上明白过来,表面上看起来一路上陈萧二人面上不错,但暗地里两人却还明争暗斗着呢。想明白这些,他也不在意,当下亲自过去了陈婤院里一遍,让她好生休养下,然后明天再过来她这边一起吃饭。
  内院的晚餐变成了二人晚餐,气氛倒是更好了些。萧素美本来就年轻漂亮,今晚特意的精心妆扮了,她素知易风不喜欢那些厚重的铅粉以及吓人的大团胭脂,因此净身沐浴之后,洗净铅华,用炭笔略描了那柳叶变眉,额间贴了一片梅花金钿,水嫩的唇上抹了用蔷薇花瓣制成的胭脂,然后将一头乌发挽成一个飞天高髻,又在耳后手腕处各抹了点花露香水,又穿了一套碧绿的衣裙,整个人看起来倒真如出水芙蓉,降落人间的仙子,身上还不时的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迷人香气,暗香浮动,屋里弥漫着一股子暧昧的气息。
  萧素美一边给易风夹着菜,一边小声的道:“越公府上的红拂妹子今日又来了,我看她来见徐夫人是假,倒是来会殿下是真。”易风听着她这泛着些酸气的话语,不由的脸上露出笑意,他将一片冬笋片夹给萧氏,说道:“这个冬笋炒肉片鲜嫩无比,这可是冬天里难得的新鲜美食,特别是用咱们怀荒匠人们新发明的榨油法从豆里榨出的豆油,配合铁坊新制的这种炒锅,使用全新的炒这种方法烹制后,更是将冬笋的新鲜脆嫩发挥到极制,比起烤啊炖啊煮啊,炒出来的冬笋不光好看,更加好闻,当然吃起来同样更加美味。”易风顾左右而言它,转移话题。不过说实话,易风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在发现这个时代因为没有好的提炼植物油的技术,以致于炒这种烹饪方式居然极难一见后,易风就特别给怀荒的那些工匠们制订了一个攻关项目,有易风亲自监督以及提点,加上充足的经费人力,最终易风终于是弄出来了提炼植物油的方法,现主要是提炼豆油。另外又打造了专门炒菜的炒锅,以及亲自向家里的厨师们演示传授炒菜技术,甚至还为此写了一本炒菜的菜谱,印刷出书以及在报纸上连载推广。有了植物油有了铁锅甚至有了菜谱,如今从怀荒到中原,渐兴起了一股全新的烹饪之风,易风可谓是功不可没,既博了个美食家的名头,又满足了自己的口腹之欲。
  萧素美笑道:“这冬笋炒肉确实很美味,不过红拂也不错啊。奴看她倒是对殿下中情的紧,殿下不如就收了她好了。殿下如今也是堂堂亲王,一妃二嬬十媵,这可是有品级的命妇,如今殿下身边也不过八人而已,光这有品的十三人数都还没满呢。奴也不是那好忌妒的人,只要殿下注意些自己的身子骨就行……”说着说着,她话语里终究还是透露了自己本来的意思,所谓纳了红拂不过是句反话。
  红拂女张出尘长的确实很漂亮,而且她在杨素府中,其实只是个歌伎,歌伎相当于家养的乐班,并非是杨素的妾侍。杨素这几年越来越得宠,在朝中荣宠无比,家中府第占了半坊之地,府中美女无数,据说穿绫着缎的女人不下千人,绝大多数都是皇帝历来赏赐以及别人送的。杨素拥有这么多美人,但却也不可能每个都占有。更多的女人们在杨府,也就是个摆设而已。但易风却并不轻易的就会为红拂所迷惑,世上本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一见钟情那些,他心里是不太相信的。何况,对方还是从越国公杨素府里来的。杨素是什么人?真正的眼镜蛇,比狐狸更狡诈阴狠的人物。
  红拂见天往这边跑,易风觉得不外是杨素之意,简单的说杨素是用红拂来联络易风这边,目的是方便掩人耳目。若是想深点,那红拂女很有可能是杨素使的美人计,目的就是想在易风身边安插一个耳目。就如眼前的萧氏一样,不就是杨广和萧美娘在他身边安插的一个钉子吗?不过萧素美接触下来还不错,虽然是杨广夫妇送来的人,但到了他这边后,也算是温良恭俭让五德俱全,上上下下也倒是很尊重喜爱这位六夫人。
  萧素美那话里带着些醋意,倒反让她变的娇羞动人起来,满腔柔情如同初入门之时,加上今天这气氛,还有那酒之媒,香水诱惑,易风倒是不由的动火,笑道:“红拂女很好么,可我却觉得她不如你呢……”说着,竟起身走过去,扳着萧氏的脸颊吻了下去,品尝了那蔷薇胭脂的味道,萧素美屋里几名侍候着的陪嫁婢女一见这情景,顿时都羞红着脸蹑手蹑脚的退了出去,躲的无影无踪。易风搂着她直接抱上了榻,抚着她的面庞,柔声道:“素美,你真漂亮,人都说你像晋王妃,可我觉得晋王妃其实不如你美……”萧素美确实和其姑母萧美娘有几分肖像,二人各有千秋,萧美娘更多几分雍容贵气,而萧素美却更加的年轻而有活力。
  “真的?”
  “嗯。”
  “奴好高兴。”
  萧氏霞飞双颊,满脸绯红,只觉得全身发烫,身体酸软乏力,她紧紧的闭紧双眼,甚至不想再睁开,她软的如一滩泥似的偎依在易风的怀抱里,任由易风揉搓着,抚摸着,轻哼着道:“这真像是一个梦,美妙的梦。”
  易风俯下身吻着她那红润的唇,心里却突然不由自主的泛起了萧美娘的面孔,想起她那高高在上的模样,甚至是第一次见面时她那命令般的语气,想着想着,他就不由的把眼前的萧素美看成了萧美娘,心里突然一阵心火大动,竟然有一种奇特的兴奋之情升起,让他不由的猛然一把剥开了她的衣服,露出那如白羊羔似的白腻胴体……
  红拂乘着马车回到越国公府,杨素立即让人来传她过去。红拂跟着侍女来到杨素的书房,如实的将这几天与易风的接触情形详细汇报,还说了些在赵王别府见到的听到的各种见闻传闻。
  杨素从书案上拿起一支玉如意,递给红拂道:“这是赏你的,事情办的不错。不过还要继续努力,我的意思是你最好想办法能打动赵王,最好是能让他把你收纳了做妾”
  “奴身份卑微,只怕赵王看不上我。”
  杨素笑着摇了摇头,“你自小在我府里长大,开皇九年随你母入府中时,你还只是个孩子。转眼间快十年了,你已经出落的如此漂亮,这两年见过你后为之倾倒的不在少数,不少人都向我求你,可我一个都没有答应,包括玄感也曾想要收你为妾,我也一口拒绝了。我拒绝他们,并非我想要把你留下。”杨素说的是实话,红拂是个美人,但他并不是那种只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也没有见一个就想占一个的想法。红拂这样的美人,自己留着,远不如送给重要的人物。他原本想着送到太子府上,后来他投入晋王门下,也想着把红拂送给晋王府里或者是直接送到晋王嫡长子河南王杨昭那里。如今赵王杨林横空出世,这让杨素多了分心思,他知道杨林其实是晋王之子,但因此越发的对这个赵王重视,如今杨林成为幽州大总管,彻底坚定了杨素把红拂送到易风身边去的念头。
  红拂女一怔,说道:“越公真的要把我许给赵王?”
  杨素捋了一把长须,说道:“不是我把你许给赵王,而是得由你自己去想法让赵王主动开口收你入房。其实你若真能跟了赵王,将来日子也必定比在我府中更好过。不过,等你飞上枝头变凤凰后,可也不要忘记杨某。当然你也不要有什么其它的后顾之忧,你就算进了赵王府,你母亲老夫也会一如继往的替你照顾好的。”杨素这话,就是很直白的点明了目的,就算红拂女真的进了赵王府,也别忘记她究竟是谁的人。而且话中暗含威胁,将红拂的母亲当做了人质。
  “出尘明白!”红拂女心里一颤,没想到杨素居然用这样的手段,但她脸上不敢有半分的不满表露,面对杨素,她不过是一只蝼蚁而已,她只能顺着杨素给她划的道路走下去。
第313章
赵王选妃
  燕荣犯罪入狱,整个幽燕地区的诸在任总管刺史纷纷接连牵连,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犹如多米诺骨牌一般,触发了连锁反应。在太子、汉王、晋王这三支朝中最大的力量集团的反复交锋之下,一个接一个的被弹劾获罪,诸总管刺史正好皆在京朝集,倒给了朝廷许多方便,大理寺和刑部、御史台三部直接三衙三审,很快就审出诸多不法事实证据,一个接一个的证罪落实。
  仅仅燕荣落马后一天时间,并州府五十四州十余总管府的旧地,大半个东北地区就黑了一片。现幽州大总管府原属并州总管府的十一州八总管府,就已经有五个总管被查获罪,除了去年新设的妫州总管刺史屈突通、武州总管刺史杨林外,原来的七总管外加二刺史,只有一个营州总管刺史韦冲最后凭借着韦家之势力躲过了这轮风暴,剩下的七个总管加上两个刺史全都获罪,另外去年被削出幽州府的冀沧等四州刺史,也同样没能逃过这轮风暴。这轮风暴来势极为凶猛,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风暴直指晋王。这轮风暴的主导者正是太子党和汉王党对晋王党的联合反击,甚至幕后明显有天子的默首支持。
  朝野上下,许多人都对此感觉不知所措,十分迷惑。不明白晋王前面刚被皇帝拜为北伐元帅,统领诸路大军,怎么转眼间,晋王这些年苦心在山东经营的势力,就被连根拔起。
  倒是易风对此早有准备,并不觉得奇怪。正所谓打一棒子给一甜枣。而皇帝刚给了晋王一大根胡萝卜,自然也得跟着来上一棒子。一面拜杨广为元帅,授其统帅北伐大军,一面却又接连对站在杨广这边的河北诸总管刺史们下手,明显的杨坚风格手腕。
  一次性拿下六个总管外加六个刺史,整个朝野都为之震动,而且这股风暴还并没有减弱的趋势,似乎还有越演越烈,想要燎原之势。据王海派人向易风暗中透露的那样,天子没有马上收手之意,似乎这把火肯定不会到处为止,最起码也还要拿掉大批的州县属官以及诸总管府下的一大批镇将。可以说,皇帝这次是摆明态度要在燕地来次大换血了。
  杨广现在的日子有些难过,刚如愿成为了北伐元帅,又把高颎、太子、杨谅等人排挤在这次征伐之外,可谁想到,天子翻手之间,就把他在河北苦心经营多年的势力网一把毁灭。他心有不甘,可这个时候却只能无力的坐视着,甚至不敢表露出半点的不满来。杨广很清楚这轮风暴,在台前唱戏的虽然是太子和汉王两党,可真正在幕后操纵的却是天子。他也多少能猜测出一些天子的意思,天子这一手,就是为了平衡。这说明天子眼下极有可能并没有在他和太子之间做出选择,就此并不愿意让他冲的太快。他心中不甘,太子无能,皇帝为何就不能顺其自然的把储君之位转交给自己呢?如果自己成了太子,那他肯定比杨勇更有作为,将来也能更好的继承这个王朝。
  “十几年苦心经营,毁于一旦!”杨广痛心疾首。
  “此事已经无力回天,如今我们能做的,就是沉默。”小陈平宇文述端着茶碗,看着碗里黄澄澄透明的茶汤,长叹说道。“大王若是这个时候表现出愤怒急火之态,那正中太子和汉王陷阱了。”
  张衡连忙点头,“宇文总管说的没错,眼下最须小心的是陛下的猜忌。殿下如今出任北伐元帅,统领数十万大军,正是树大招风之时,哪怕殿下是陛下嫡子,可手上权柄之重,也不可能不让陛下多几分防范。这次的幽燕风暴,正出于此。不过,虽然在北方的多年经营毁于一旦,但我们这次也成功的独揽了北伐指挥大权,只要咱们打赢了这一仗,到时殿下挟大胜之威,发起夺嫡之战也必将马到成功,水到渠成。况且,咱们其实也并非就是这次的输家,并州大总管府一分为二,划出了十一州独设幽州大总管府,赵王杨林出任了这幽州大总管。并州势大减,汉王也是输家。而名义上赵王是太子嫡子,赵王成为幽州大总管看似太子一党是最大的赢家。但事实上,赵王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他可是大王的人,说到底,这一次咱们是表面上看似输亏,但实际上却是稳赚不赔。真正输的是汉王,他的并州府一下子丢了幽燕十一州之地。太子也是输家,他什么也没得到。”
  “这么说来,倒是大大便宜了杨林。”段达笑道。
  “赵王也是大王这边的人。”张衡道。
  “殿下能保证赵王今后还能继续站在我们这边,就怕他一时得意忘形,以为自己翅膀硬了,就不听话了。”洪州总管郭衍阴沉说道。
  杨广眯起眼缝,低头沉思,这段时间,杨广也一直在考虑着这个问题。眼看着私生子如今翅膀是越来越硬了,对于还能不能掌控这个私生子他心里也并没有多少的底。不过杨林表现上对他倒还是很是尊敬,但内心是否如此表里如一他就难以肯定了。但他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眼下杨林上升的让他都暗自惊讶,天子重用易风到草率的地步,偏偏他这个名义上的叔父还什么都不能说。他又想前先前他本来和杨林杨素二人私下秘议之时,本来商定好要让杨林来担任北伐大军东路军的奇兵总管,结果最后那天在殿上时,他却食言,自己没有举荐易风,也没有按约定让杨素举荐易风。本来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谁又能想到,最后时刻,太子和汉王一党突然发难,把他预定的东路统帅燕荣给扳倒定罪,紧接着天子却任命了杨林来做这东路元帅,还顺势从并州分离出了一个幽州大总管府,让杨林坐了这大总管。
  对这个私生子丝毫大意这得啊,一不留神,就会出现预料不到的场面。就如同这次一样,谁成想三家争斗,最终却让杨林这个赵王给成了最大的渔翁。
  “听说太子和汉王都准备了一份名单,准备推荐自己的人来接替幽州府诸总管刺史的空缺。”张衡说道。张衡这些消息是毕竟可靠的,因为他在宫中有一个极好可信的关系,乃是内侍省的两位主官内侍之一的张权。张权和张衡祖上同族,不过两家隔的很远,但论起来二人却是同辈,只是祖上数世前就分枝了。等后来张权在宫中得独孤皇后之信任,坐上了内侍省主官之一后,张衡便也有意结交,渐渐两人倒又真的走的很近起来,仿佛倒是亲兄弟般。
  “我听杨约说赵王也拟了一份名单呢。”段达道。内侍省虽然只有王海和张权两位内侍,但杨素兄弟杨约虽然并不是宦官,但却因为他早年顽皮爬树导致挂破了蛋蛋,成了一个阉人,因此以独特的优势得到皇帝信任,得以在宫廷之中走动,如今名为大理寺少卿,可实际上却还统领着一支皇帝的直属密探,是宫中不次于王海和张权的人物。
  宇文述听了后倒没有什么过份反应:“管他们如何争夺,反正晋王现在是不适合再插手幽州府事务。倒是赵王虽得授幽州府大总管,但他原本不过是行于草莽之间,他手上能有什么合适的人物举荐出任总管刺史等高职,要知道,总管刺史可都是三四品的实职高官,他手下的那些绿林喽罗们只怕没这资格吧。”
  “我听说,赵王好像准备举荐唐国公李渊还有太师李氏太傅于氏太保韦氏等诸府子弟。”
  “原来如此,赵王也想要拉拢朝中大阀豪门吗?”
  “就凭他,想必把热脸凑上去,也只能换来几大门阀的冷屁股。”郭衍哈哈大笑,京中这几大阀那可是连皇帝都要忌惮几分的顶级门阀,那势力大的连几位皇子都要示好拉拢。一个新晋的皇孙赵王,想要凭举荐几个总管刺史就把他们拉拢过去,那真是异想天开了。
  郭衍这样说也是有理由的,不提杨林其实是晋王私生的这件致命的事情,就算杨林赵是太子嫡子,可他毕竟曾经流落草莽多年。如何就算认祖归宗还得到天子喜爱,但一时之间,他空有赵王之名,幽州大总管之职,可想把这转换为一股强悍的实力,却非短时间能做到的。如今的晋王之所以成为太子最大的对手,就是因为晋王杨广开国之初就已经出镇地方,先后坐镇数地,又几次统领大军出征,经过十几年的经营,才有了如今这份实力。而如汉王杨谅,那是比起晋王和如今的赵王更得庞者,但汉王坐镇并州快两年了,真正的实力却并没有多少,比起晋王来是远远不如了。
  “切莫大意失了荆州。”突然一道声音响起,却是晋王妃萧美娘进入杨广的书房,她与杨广的几个心腹也是相当熟悉,因此突然进来倒也不算太过唐突,不过杨广依然有些不太高兴的皱了皱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0/2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