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校对)第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285

  对于未来,夫妻俩一下子充满了希望。离开了山寨,不单单是搬离了那个简陋的草房,同时也是解去了压在心头多年的一道锁链。虽然当年无奈之下上了山寨,可实际上他们也一直为这个身份担忧着,经常梦里惊醒,生怕哪一天官兵就杀上山来了。如今受了招安,搬下了山,住进了大房子,虽然这房子并不是就属于他们的了,按上面的说法,这房子他们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不能出售也不能转卖,每月还得交三百钱房租,可这依然让他整个人好像都年青了二十岁,浑身是劲。
  “当家的,那你可得抓紧了。会工木的可不少,可别让人抢了先。”
  “嗯,说的也是,我得赶紧去城主府登记下。孩他娘,你一会去买点红纸绞几个窗花贴上,再买几杆炮仗,顺便再割几斤肉,咱庆贺庆贺。”
  “好,快去,我一会再打一斤酒回来。”刘王氏拿起摭阳的草帽给丈夫戴上,看他出了门,然后在新屋里转了好久,然后便带着孩子开始把草棚区里简陋的家当搬回新屋,忙碌了半天后,便出了门去买菜。
  野狐城虽然还是一个大工地,可毕竟两万来人汇聚这里,街道商铺虽然还没正式建好,可沿着新城的不远处的小河边,这里已经有许多闻风而来的商队在这里搭起了帐篷,建立了一个草市。也有些野狐城的百姓,趁空的时候去打猎钓鱼拿来这里出售,倒是很是热闹。
  “哎哟,这不是王嫂子嘛,听说你家今天抽到了崇仁坊一座四合小院,可了不得啊,运气真是好。恭喜乔迁之喜啊,住上新居了,买点什么呀?”一个相熟的伙计一看到刘王氏提着篮子过来,立即笑容满面的招呼着道。
  “换新居了,岂能不买点好酒庆贺下,来来来,我这里有新到的好酒,一斗本来要一百二十文,今天算是恭贺你乔迁之喜,只算你一斗百文好了。”
  “买只羊吧,有这样的好事还不得买只羊,看这羊多肥,不多收你的……”
  凌云带着帐内骠骑到达野狐城外的时候,正好看到这充满着勃勃生机的场面。随着山寨迁离合并为城镇,城镇本身就能产生极大的需求,同时也产生极大的商机。山寨改变生存模式,这里将建立工坊,商铺,成为小手工业作坊集结地,同时也会成为边境商贸的一个中转补给站,这些过去的寨不再是抢劫,而是作工、经商,随着每月薪水的发放,商铺的兴旺,这里稳固起来,就会很快的形成一片新的商业小镇。凌云不担心会没有商人前来,虽然这里曾经是一片危险的猛虎盟势力范围,可商人总是早敢冒险的一群人。猛虎盟的变化,崭新的商机,会使商人们主动前来。就如眼前他看到的一样,野狐城还没有建成,可这个十几个山寨汇聚起来的两万余人口的大工地展现出来的商机,已经吸引了大批前来的商人了。而野狐城一旦建成,他相信会有更多的商人前来。
  凌云在马上又看到,在另一侧的城墙下,一队身着蓝衣的野狐守备兵正在操练。野狐城编有五百守备,另外由于所在地理位置重要,因此两座军堡之中还各有五百人马,以此守卫着与河东的重要通道。
  “我很喜欢这里!”凌云转身对着身边诸人说道。“这里让人感受到一股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气息!”
第140章
前所未有
  一千帐内骠骑出现,一开始着实把野狐城的商贩百姓吓了一跳。相比起野狐城的那三支守备部队,这一千骠骑就太精锐骠悍了,清一色的高头大马,黑色明光铠甲黑色披风,铜盔黑缨。特别让人惊叹的还是他们的坐骑战马,以战马毛色不同分属不同的团队。白色的战马并列一队,黑色的独列一队,枣红独列一队,黄马独列一队,青色一队。这样一分,使得整个骑队越发的气势惊人。
  “是易盟主到了!”在许多人还惊慌不安的时候,已经有眼神好的认出了骑兵中的旗帜。
  凌云的帐内骠骑,有一个特色,那就是旗帜很多。凌云的一千帐内骠骑,分为五团十旅二十队百伙。五个团的战马毛色都是纯一种颜色,从战马毛色就能一眼分清楚是哪个团的。除此以外,凌云的骠骑还有许多旗帜,以旗帜来分别队伍,就如各团战马毛色一般,各团的旗帜就是他们的战马毛色,白黑红黄青五旗,代表五团。此外,团下旅有旅旗,队有队旗。另外各级军官,都还有自己的旗帜。凌云给营、团、旅、队、伙各级军官都还特别配了一把背旗。营主北插一面红白青黄黑五色小旗,团主背插一面红白青黑四色小旗,旅帅插一面红白青三色小旗,队头插一面红青双色旗,伙长背旗红旗。这种背旗的设置,也是为了提升骑兵在战斗时的指挥,骑兵战斗的时候十分激烈,有时候后面的旗令甚至金鼓也很难听清看到,特别是对那些作战经验不多的骑兵来说。凌云让军官们背着背旗,就是让各自军官所属的部下战斗时认准军官,跟随他行动。
  只要盯着军官的旗帜,就算万一营团的旗帜冲散倒下,只要军官没死,就能跟随着军官的背旗继续作战。而军官背旗颜色不同,则用来明显区分军官们的级别,作战时,以最快的分清统属上下。
  团队旗区分团队,背旗区分主将级别身份,就算骑战时打的很乱,可只要认准了这两种旗帜,就能保持起码的秩序。虽然也有人提出,军官们的背旗可能引来敌人的阻杀,不过凌云却并不认为这是个问题。冷兵器时代,队以上的军官们本来就是坐镇中军,队头伙长们则本就要求冲锋在前,想在两军交战时阻杀中军的中高级军官,基本没有可能。而那些低级军官,数量庞大,十人之中就有一个伙长,五十人一队头,有何阻杀意义。
  凌云身为怀荒军兵马统帅,级别最高,他骑在马上,背后一支两丈高的帅旗,同时,还有一面打着他官职的将幡,一面绣着他姓的认将旗。三面大旗之下,凌云的背上同样插着背旗。
  他背上插了三支背旗,且皆是七色旗。这独特无比的装束,相当显眼,以至于野狐城很快就已经认出了这支骑兵是易盟主亲至。
  虽然插着三支背旗,有点像是后世唱京戏的,可效果也还是很显著的,起码千骑之中,所有人一下子就看到了凌云所在。这若是在战阵之上,凌云往帅旗下一站,大家马上就能发现他的位置。他就是全军的阵胆,他若不动,就能给那些经验不丰富的士兵们胆气。至于会不会被人放冷箭,凌云倒不太担心,这个时候又没有阻击枪,箭术再好的高手,百步之外已经未能穿缟,比起风险,收益更高。
  野狐城守备长孙刚和城主、堂主等率城中大小管事之人赶到迎接入城。
  骑马走在城内还没有铺上石板的街道上,凌云对城内的规模很是满意。野狐城整体的规划都是由总舵所制定好的,野狐城只是按计划施工而已。
  长孙刚也是凌云的燕云十八骑之一,如今受凌云之命,担任野狐城守备之职。统领着野狐城三支守备和一支警备,共两千人马。远比其它城守备兵马更多,因此在野狐城,也以长孙刚位居第一实权。特别是在城主和堂主也都是凌云派来的人后,野狐城更是完全掌控在凌云的手中。
  长孙刚落后凌云半个马头,在马上向凌云介绍着野狐城的进展。
  “目前东西野狐堡防御设施基本已经修筑完工,军堡守军也已经入驻。野狐城的城墙壕沟完成了三分之一,还在抓紧修筑。此外,我们目前已经抢先修筑了一个坊区四个里,计划先解决住房问题。下一步是重点修筑好城墙濠沟等防御设施,然后再修建街巷商铺,最后再修筑其它里坊。”
  凌云一边听一边沿路观看,野狐城有事先做好的总体规模,修建的时候,就好比是盖积木一般,按着图纸来就行了。因此哪边早修哪边晚修都没多大关系,不过城墙濠沟还是得先修好的。凌云对怀荒军镇各城的防御总体计划还是以积极防御为主,各城虽然设立了一支几百人的守备军,但没指望他们战斗。顶多也就是守好城门,真有敌人入侵,还是得指望侦骑能提前发现,然后居于总舵的帐内亲军等兵马及时防御。不过正因为守备军没什么战斗力,因此城墙濠沟才越发的重要。毕竟,就算凌云能迅速支援,各城也得能守到来援的时候。
  “这个就是公共厕所吗?”凌云指着路边上的白色房子问道。
  长孙刚回答道:“这是按照总舵规模图纸上的要求所建的公共厕所,两条主干道上,每隔一百步,设立一个公厕。而在其它四条坊内十字街上,则是每街一个公共厕所。每个厕所都按要求涂成白色,并有醒目公厕二字标示。”说起这个公共厕所,长孙刚心里还有些茫然不解,建这么多茅房做什么?主干道上百步一个,另外其余四个坊,按要求路边上一共还要建八个,加起来,全城路边上的公厕就有二十个。这还没有算上各个里坊明确标记在图纸上要求建立的诸多公厕了,总的加起来,怕不下百个公厕。有必要建那么多么,而且还是硬性规定,必须按图纸上规划的数量和地点建立,差一个都不行。
  除了这些公厕,让公孙刚还有些不解的就是公共澡堂。公共澡堂也规划了很多,每个里坊都有,公厕都是白房子,澡堂则全是绿房子。
  其实并不止长孙刚一人对此不解,这个规划图一出的时候,总舵都有许多人不解。规模图纸,哪有连茅房澡堂子也要管的,还管的这么细。可最后凌云坚持,公厕和澡堂都是他提出增加到规划图纸上去的。
  公共卫生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塞北之地,用水困难,而且牛马又多。以前各山各寨人口不多还好些,可现在汇聚起来居住一起,每城上万人,甚至如野狐城超过两万。而且将来这里成为商贸中转站,肯定会有更多的人口。人口多了,疾病也就容易传染。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要想建立一个商业城镇,干净整洁的卫生状况,也是很重要的。
  尤其是凌云如今建立的各城镇,并没有如其它城市一般,把市场集中在一个区域内,凌云完全是按后世的习惯,把商铺全都建在沿街两边,这就对于卫生状况要求更高。总不能街道两边开铺子做生意,吃饭喝酒,店前路上就到处都是牛粪马尿,特别是若没有公厕,那些人说不定直接就当街小便也是很有可能的。
  而洗澡也很重要,北地天气冷,而且水少干旱,很多人都没有经常洗澡的习惯,或者说是洗澡困难。身体不卫生,当然也就容易染病,虱子跳蚤老鼠蚊虫苍蝇,这些可是传染疾病的传播携带者。因此在建立公共厕所的同时,凌云也规划了许多澡堂。
  “你做的很好,公共厕所建好了后,得派专人管理打扫。有了公厕以后,就得禁止随地大小便的情况,若经发现,定要严罚,形成良好习惯。街道也要派人经常打扫,可以安排一些五十左右的年纪较大者,每月给薪水,也算是给了他们一个自食其力的机会。还有对于牛马骡驴也得好好管理,禁止牲畜在城区街道上拉屎。”
  公孙刚听的一愣一愣的,这人不让街道上随地大小便,是能管的。可这牲畜要拉屎拉尿怎么管?
  凌云看出公孙刚的表情,“其实这事也不难,先明令公告,禁止牲畜在城内排粪,违者处以罚款。然后,再每个城门口入城处,给那些带牲口进城者,发给粪兜,让他们绑在牲口屁股后面,这样一来,排粪了也能兜着,不会随地乱排了。当然,粪兜我们可以收点成本费,估计下次这些人就会自带粪兜入城了。你要记住,一个繁荣的商业城镇,公共卫生十分重要,公共卫生搞好了,不但城镇美观整洁,而且还能减少疾病传播。”
  “另外下水道沟渠这些也要建好了,要让污水畅通的排出城外,另外记得多打水井。”凌云叮嘱着,水井是很重要的,不但平时能让百姓生活便利,而且若是围城之时,有充足的水井也是守城必备。
  说着话,也就到了行政办公区域,守备府城主府分舵等都办公场所都设在这一块。凌云没有去守备府,而是直接指了城主府,带众人一起进入。
  “野狐城的城池建设进度我很满意,现在,我问你们一个问题,对于野狐城以后的发展,你们有什么规划吗?”
  盐湖城已经定好了发展发向,靠盐吃盐,以盐为核心发展盐业。野狐城人口是盐湖的两倍,又处于这么重要的位置上,城池建好后,肯定也得有自己的发展发向。这方面,凌云得先听听野狐城自己的领导班子的意见。野狐城两万人口,凌云不可能还继续养着,他们必须自己寻找出路,找到发展方向。
第141章
不为鱼肉
  夏日的野狐岭一带清凉无暑,仿佛晚春时节。不过城主李言庆却是满头冒汗,后襟衣裳全湿秀了。
  李言庆原本在猛虎盟中辈份算不上高,但凌云曾经为慕容恪执旗的时候,他给凌云做过傔旗。再后来老当家去世,凌云自己出去立山头,带着十八骑出去,几年后拉出了一支白马堂,当初手下的那最初十八骑,也有了一个燕云十八骑的偌大名头。而他,只因为当初一时犹豫,没有跟随凌云出去留在了总舵,结果数年之后,凌云成了白马堂主,成了白马银枪易三郎,成了代盟主,成了冠军将军,而他,却也不过是从傔旗手升到小小的幢主而已。若是当初自己随凌云一起走,也许燕云十八骑就得是燕云十九骑了吧,李言庆自嘲的想道。现在他已经开始奇怪自己为什么上次主动要求来野狐岭做这个城主了,也许是当时觉得城主的名头很大吧。或许只是因为当时凌云主动找他询问,一激动之下就什么也不去想就答应了下来。总之,原本只是总舵四护法下卫队中一个幢主的他,到野狐岭来成为了野狐城的城主。从管理着一幢人马,到成了两万人的城主。
  说是城主,可到了野狐岭后,他就有些后悔了。野狐岭两万人口,有三大头负责管理,负责民事行政的城主,负责军事防御的守备,负责监督刑法的堂主。本来他这个城主类似于一州刺史这样的主官,可事实上他发现,守备贺兰弘,当年虽然和他一样也是凌云的傔旗手,可人家这些年一直紧跟着凌云,早就是燕云十八骑之一了。堂主杨羽,原来是白马堂的执法,他们都是盟主凌云的心腹。一个掌着两千号人马,一个手捧着凌云颁给的监督大权,他这城主真的不好当。
  这段时间以来,在野狐城的城主府议事大厅里,每次议事时他倒像一个主持的司仪更多些,最后拍板的倒多是贺兰弘和杨羽二人。他一直以来,只是认真执行会议的结果。其实就算只是执行总舵和贺兰弘杨羽的决议,李言庆也觉得很是吃力了,他识的几个字,可识字不多,只是启过蒙曾经上了两年私塾而已。虽然年青,可这也只是让他以往战斗的时候表现勇猛些而已,并不能让他处事的时候多些经验。骤然管理两万人,哪怕暂时只是负责一个大工地也让他感觉吃力了。
  至于说,野狐城以后要如何发展,这个他还真的不曾想过。
  两万人搬下山寨,在野狐岭建起一座不小的城池,不能再从事抢劫的老本行了,这两万人以后要干什么?
  来之前,他已经明白凌云说要把怀荒建成一个边境集市,要把坝上,建成一个繁华的贸易中心。可是具体要如何做,他真的搞不太清楚。
  凌云在盐湖城搞盐田的事情,他也已经听说了一些。刚刚凌云又把盐湖城那边如何决定以盐为本,大力发展盐业的事情说了一遍,他听后也觉得很是惊讶与震动。盐湖城还在更西北方向,以前虽然有个盐湖,但一年也赚不到多少钱,几千贯子钱吧,很多时候,他们还是靠抢劫为主。可现在听凌云一细说,盐湖的盐居然大有作为,那个什么盐田,整个盐湖城的万余人口现在都有了活干,盐湖今年就有望卖盐二十万贯以上。他算了算,按凌云的话,六成收入归总舵,四成归盐湖城。那盐湖城也能分到八万贯啊,一万人差不多每人能分到八千钱。而今年还已经过了一半了,这只是半年的收入。就算要扣除些成本,再还要减去点什么总舵的税收啥的,依然有好几万贯钱。我的个天,盐湖城今年已经不愁了,甚至明年后年以后都不用愁了。他们已经找到了一个金饭碗,抱着不要松手就行了。
  凌云问他野狐城有什么发展方向时,他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盐湖城有一个大盐湖,野狐城有什么?有一个野狐岭,一道荒岭,一个古战场,南面紧靠着长城,这里是坝上与河东的交界山口,居高临下的俯视着南面。
  他真没想到有什么好资源,唯一能说的上的也就是守着坝上与河东的通道,野狐城有这么多人,就是当初山寨经常下坝去雁北一带抢劫的结果。可现在盟主说不让抢劫了,那这便利也没有了。
  不过凌云的问题还得回答。
  “我们野狐城商议,决定以后发展还得靠山吃山,咱们这草不错,因此我们打算建立几个牧场,养马养牛养羊。另外,这里是河东上坝的重要通道,我们打算在这里给来往商队提供补给。”李言庆有些忐忑的说道。
  凌云坐在那里,手指轻轻的叩击着旧案,认真的听着李言庆的回答。不过听到只有这两条时,他还是忍不住皱了皱眉头,野狐岭这么大一个重镇,靠搞畜牧和服务,肯定是不够的。当初他选李言庆来出任野狐城的城主时,也是有些无奈。他把十三分舵的守备一职全从燕云十八骑中选调,堂主的人选,也多是白马堂出来的,城主一职,他必须照顾到盟中其它人的感受,他又不想让原来那些山寨的头领或者是诸位太保们的手下来担当这样的要职,最后只得从总舵中选了一些与自己关系还不错的人来出任城主。不过现在看来,李言庆忠诚方面是不用担心的,可能力方面就差了不少。不过现在也没办法了,只能先用着,他倒是想用从南面带来的魏征等一批人马,可惜他们以往都不是猛虎盟的人,一下子出任城主等要职,只怕盟里的人会很有意见,还是慢慢来吧。
  “野狐城以后将是我们怀荒镇的西南大门,这里守着通往河东的下坝之路,极为重要。于商路于军事都极为重要,对于野狐城未来的发展,某也是思虑良久。”凌云缓缓说道,“某这有一个建议,具体的还要野狐城你们这三驾马车一起仔细商议讨论,看看如何。”
  凌云让身后站立的尉迟恭拿出一副坝上的地图,打开挂在一旁屏风之上。地图之上,野狐城已经标记出来,正在野狐岭上,南边就是长城。在野狐城旁边,有几个圈记的圆点。
  “那标记的是什么?”李言庆问。
  凌云笑道:“刚才言庆有句话说的好,靠山吃山。盐湖城靠着盐湖,所以他们就发展盐。盐是个不错的商品,正好我们又有提练盐的良法,因此盐湖发展盐前景很好。不过我们野狐岭没有盐湖,就算有盐湖,我们也不能跟盐湖城去抢这个生意。这里呢,我给咱们野狐城带来了咱们自己的金饭碗。地图上标示的地方,正是已经勘探发现的铁矿!”
  “铁矿!”几道吸气声响起,李言庆、贺兰弘、杨羽先是惊讶,然后就是狂喜。
  盐湖是金饭碗,可铁矿一样是金饭碗。打造兵器,甚至哪怕就只是造个铁锅,不都得要铁。特别是如今怀荒要建集市,挖铁矿炼出铁来,这还怕没生意还怕赚不到钱?要知道,草原上的人最缺铁器,不但钢刀铁矛,就是铁锅,也能卖出极高的价钱。
  “那铁矿量大吗?好采吗?”几个人不约而同的急忙问道。
  “放心吧,勘探发现铁矿储量很高,而且含铁量很足,是优质铁矿,更好的消息是,其中一个还是露天铁矿。有了这几个铁矿,以后野狐城只需要采矿炼铁就已经足够吃香喝辣了。”凌云笑着道,“当然,这矿是总舵勘探出来的,而且总舵接下来会提供采矿的技术支持,并且提供炼铁方面的技术支持。因此,和盐湖城那边一样,总舵和野狐城合作采矿炼铁,收益六四分成,总舵六野狐城四。”
  对于凌云提出的分成计划,李言庆等人丝毫没有意见。凌云要是不告诉他们野狐岭有矿,他们只怕空守着宝山也不知道。况且,他们原本也早习惯了猛虎盟早先那一套,对于如今一家人分的这么清楚有些不太适应,凌云说分多少就分多少,大家一时也还没理会到这里面真正的意思。要不然,他们肯定不会这么轻易的就把大头送给总舵了。
  凌云见李言庆等毫不讨价还价,有些意外之余也是十分高兴。要想在塞上建立一支军镇,兵不能少,有兵还得有军械。虽有联合军械坊落户怀荒,可如果万一被朝廷卡住材料,军械坊也难为无米之炊。凌云思来想去,记忆中记得坝上一带也是有不少的煤矿铁矿等矿产的,请来不少专业勘探之人,让他们寻遍坝上,终于找出了不少矿产。其中野狐岭一带,就有几个铁矿,而且有一座还是露天的铁矿,这对凌云来说是个极好的消息。把铁矿告诉野狐城,让他们安排人去开采炼铁,一来军械坊有了铁料来源,二来解决安排了野狐城两万人口的安置,一石二鸟。
  李言庆等人心急似火,马上就要去几个铁矿实地探察。
  正在这时,大堂外传来高声急报:“禀报盟主,总舵送来急报!”
  “呈上来。”
  尉迟恭从来人手中接过信筒呈上,凌云检查了一遍封漆,确认完整后打开,只匆匆一扫,已经是脸色陡变。
  “盟主,发生何事?”贺兰弘问。
  凌云皱眉道:“斥候团窦建德急报,大青山桃花寨寨主老刀把子已经联合了大青山三十六寨兵马,准备进攻我怀荒,目前,每日还有许多山寨正率兵赶去与他汇合。”
  怀荒镇这段时间派出诸支队伍轮流扫荡燕山各绿林山寨的举动,终于引起了大青山诸绿林势力的恐慌,在老刀把子的串连下,迅速结成了一个联盟以共同对抗咄咄逼人的猛虎盟。
第142章
老刀把子
  数天以来,雄奇险要的桃山,绿林兵马云集,处处是各山各寨的旗号。桃山就在大青山的东端北麓,紧靠着燕山,南面不远是太行,山上的桃花寨,曾经也是猛虎盟的加盟山寨之一。桃山与野狐岭相隔不到百里,自老刀把子的英雄贴发出之后,同在大青山的诸山寨反应热烈,每天都有山寨首领带着人马赶来,桃花山寨里早已经驻不下各寨兵马,来的晚的,就驻扎在寨外,一直驻扎到了山脚下。每一块坡地草甸上,都有一家山寨兵马驻营在此。甚至有些来的晚的,干脆就在山下草原上扎起营寨,山上山下帐蓬罗列,人马成群,一到晚上,篝火点点有如繁星坠地,马嘶人哗,谁也不知道究竟汇聚了多少路人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2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