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校对)第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285

  孙平喊了这么大半天,鬼影子都看不到一个出来,心里已经渐不安起来了。
  以往只要一出军都关,刚入关沟,他们孙家商队的旗号一打出来,扯两嗓子,立马就会有二龙堂的好汉出来,笑嘻嘻的来取了那份买路费,再顺手拿他们点酒肉什么的就走了,并不坏规矩。可现在,一直出了南口,又经过了二龙戏珠山口,眼看都要出二龙堂地盘了,还是不见人出现,他真是心慌了。
  “大哥,怎么愁眉苦脸的?”孙平的三弟问。
  “二龙堂的人到现在也没出现。”
  “没出现就没出现,还省十贯酒钱呢,这可不是我们不给,是他们不来拿。”孙家老三孙保笑道,并不以为意。
  孙平却摇了摇头,“看来传言猛虎盟内讧之事属实,这二龙堂多半换当家了。”
  “不会吧,这猛虎盟可是这燕山一带最大的绿林了,听说人马成千上万呢。”
  “你知道什么,猛虎盟当年可不止在燕山算老大,当年甚至还号令阴山和太行,千余山寨都听他们号令,可数年前内讧,便只剩下百余山寨了。”
  “那咱们怎么办?”
  孙平摇了摇头,还能怎么办,当然是继续。他这趟,其实就是得了孙家家主的意思,前来探路打听猛虎盟的具体消息的。对于孙家这样常跑塞外的大商家来说,猛虎盟的情况与他们息息相关,一旦猛虎盟内乱,说不定以后这条商路可能就不再好走了。若只是换个当家,哪怕是增加点保护费都不是大事,怕就怕换了人后,不再买他们的帐,或者以后这片绿林无人约束,见财就抢,那才是问题。
  “老三,商队到前面停下扎营,你负责留守,我要亲自去拜下山。”孙平无奈的道。虽然上山很危险,也会有不好的影响,不到万不得已,商队是不会直接上山联络的,可眼下的情况,他不得不如此了。若是搞不清楚情况,等出了大宁,过了外长城后,那时才是更加危险。
  正说话间,突然听到一声尖啸声响起,下一刻一支长箭已经射在了马前。
  坐骑不安的人立而起,嘶鸣不止。
  孙平脸色微变,强自镇定。“大家不要慌乱,把马车围成一圈,端起家伙事,都守在马车后面。”
  那支箭过后,紧接着是几声哨声,尖锐的哨声在山林之间回荡,让孙平此刻的心直接提到了嗓子眼上。
  得得的马蹄声响起,只见林中突然奔出数骑人马,皆是人高马大,彪悍异常。不过当孙平看到来人之中的一个熟面孔后,整个人立时长松了一口气。
  他连忙翻身下马,上前两步,拱手道:“见过段大哥,小弟出了军都关后便一直在想,等见了段大哥,一定要拉段大哥好好喝两杯。这几位兄弟是谁,段大哥介绍一二。”
  他心中着实紧张,不过却只能故作镇静,他早看出,今天这段志安只是来人中身份最低的,这让孙平暗自有些奇怪。以往每次都只是段志平来收过路钱而已,而据他所知,这段志安在二龙堂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巡山队头而已。
  段志安冲他笑笑,没有以往的那种熟络自然,“孙队头怎么这个时候就出塞了,不过倒是正巧,某来给你介绍下。”
  孙平在一边听着段志安的介绍,越听越是有些惊讶。那几个人居然是二龙堂的堂主、城主和守备等,二龙堂的堂主以前是暴龙周方和笑面虎薛亮,那二人他都曾经是见过一面的,却从没有见过眼前这三人,不过那个堂主的名字他却是曾经听过的,王保。若他没记错,王保又名乌丸保,是猛虎盟九当家白马银枪易三郎手下的燕云十八骑中的头号大将,却没想到现在居然成了二龙堂的城主,看来传闻中猛虎盟发生了内讧的消息果然是属实的。只是这二龙堂不是只有学堂主吗,什么时候又有了城主和守备,那是什么?
  王保似乎看透了孙平的疑惑,笑着道:“孙兄弟来的早不如来的巧,最近猛虎盟有些变动,你们恐怕还不知道吧。实不相瞒,猛虎盟今非昔比,大不相同了。从前些日子起,猛虎盟已经正式改行,不再是绿林了。”
  孙平大为震惊,猛虎盟难道被招安了?
  王保的话证实了他的猜测,“如今猛虎盟已经在新盟主易风的带领下,接受了晋王杨广的招安,易盟主如今也是朝廷的冠军将军加仪同三司,并受晋王府兵曹参军职。另外还有,咱们猛虎盟如今大有改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从此猛虎盟不再吃绿林饭,也不再收过路费了。”
  “不收过路费?”孙平难以相信,“难道易盟主要带诸位南下中原,由朝廷安置?”
  “嗯,不,我们暂时没有这打算,依然会留在这里。”
  “那?”孙平话没说出来,他想说的是,你们本来是一群绿林,靠抢劫和收过路费为生,如果既不南下,又不抢劫了,你们拿什么生活。
  “我们现在也开始做生意了。”王保一本正经的说道,可听在孙平的耳中,却觉得荒缪无比。你们一群绿林放着好好的抢劫大好前途不干,学什么做生意啊。他心里根本不相信王保的话,也难以相信。
  只是王保却很热情的对他道:“我知道这么说你也不信,你们一起上山去看看就知道了。正好天色也不早了,你们就到山上休息一晚,也补充一下给养。”
  孙平心里格登一下,翻江倒涌起来,心说这下是遇上大麻烦了。估计刚才说的那么好听,其实还是为了要哄我们上山。这是真碰到狠的了,十贯过嘴费都看不上,这是要全吞了他们的车队财物,弄不好完了还要把他们这些护卫伙计们当作肉票,狠狠的向孙家勒索一票了。他有心拒绝,可一看王保那热情的模样,最后话也说不出来了,只好招手让商队跟着一起上山。他心里想,罢了,只要不伤他们人命,倒算了,这一来,也算是摸清情况了。
  怀着这样的心情,这一路上他是走的十分纠结。
  不过当来到二龙堡城面前时,他还是惊讶住了。他曾来过二龙堡,且不止一次。可面前的这个二龙堡,根本不是以前的那个二龙堡啊。原来的二龙堡其实是个山寨,算不得很多。可眼下这个,还在原来的地方,可却比原来大了不增一倍,高大的石头城墙,宽阔的道路,吊桥,城门,甚至还有濠沟,城门楼子,角楼等等,这就好似平地生出了一座新城堡来。
  段志安在一边笑着介绍:“按我们易盟主的吩咐,撤寨建城,如今这关外的诸寨人口都迁到了这里,二龙寨也在原有基础上扩建,二龙堡成了内堡,外面扩建的这一圈是外城。各种防御齐全,十分安全。而且城里也修有街巷坊里,仓库酒楼饭店客栈等一应俱全。来往路过商队都可以在这里休整,甚至是直接把货物放在这里交易出售,也可以在这里购买到不少商货。按我们盟主的吩咐,如今咱们猛虎盟有十三座这样的城堡,分布在怀荒城的外围,原来的那些山寨,全成了路上的小补给点。而原来的总舵,如今已经即将成为北疆边境上最大的集贸市场,中原的商人北方的商人,都可以在那里贸易……”
  段志安在那里滔滔不绝的说个不停,孙平却已经有些愣在了马上,信马由缰的任马带着他入城,看着出现在面前规划整齐的街道,还有街道两旁那一间崭新的商铺,以及街道上往来的三三两两的商人,他有种恍如梦中的感觉。
  白马银枪易三郎成为了猛虎盟的新盟主,他不是要去做北方最大的绿林首领,不是去征服其它的山寨,居然受了晋王招安,而且改行要做个商人,而且还把猛虎盟诸分舵山寨改成了一个个商贸小镇和商路中转站补给站,还把怀荒镇弄成一个边境贸易大集市?他怎么有种那么不真实的感觉,这是真的?
  可看着眼前的这一切,他又想不出来有其它的可能?
  最初的震惊与怀疑过后,出于商人的敏锐,他马上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这是真的,那对于孙家这样的大商人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二龙城明显是新建成没多久,处处都透露着一股子崭新的味道。虽然城池防御和街坊还有许多地方在施工,不过从城南到城北,城东到城西的两条交汇相聚成十字的主干道,却是已经完工,这两条主干道都有足足二十步宽,且全部铺上了平坦的青石板,在这宽阔的干道两边,则全是最先修好的一间间商铺。这些商铺此时大多数还都关着门,不过听段志安的介绍,这些商铺将按照不同的行市区分,以后会租售给商人们做生意,划分为各个不同的商市经营。
  不过在这干道上,却也有一些商铺已经开门,他仔细打量了下,发现基本上是饭店、客栈、酒楼、甚至还有青楼、茶馆、赌坊、仓库等这些店铺。
  “嗯,那家是什么商铺?”在两条干道相汇的十字路口,有一家新开的店铺,竟然有许多人聚在外面排队,这引起了孙平的好奇心。
  段志安笑道:“哦,你说那个铺子啊,那是新开的盐行。”
  “盐行?”孙平有些奇怪,不过很快就有些不以为意了。在这卖盐,也算不得什么好生意。
  “孙兄弟不去看看?”段志安问。
  “盐有什么可好看的,不都那样吗?”孙平有些奇怪。
  “这可不是普通的盐,这里出售的是雪盐和冰盐,一种如雪花一样洁白,如细粉一样细腻,一种如冰一样晶莹,宝石一样漂亮。而且不带半点杂质,更无半点苦涩,可谓是前所未有的一种盐中珍品。”
  听到这里,孙平这下也不免有些心动了,他倒不相信,世上竟然还有这样的神奇之盐?
第139章
野狐城
  在盐湖城盘桓数日,凌云把修建盐田、提炼盐法诸项事宜都交给了拓跋小刀和贺兰弘、刘鹰三人后,便不再继续停留,重新启程,往下一站巡视。对于盐湖城,凌云只是规划出了发展方向,和大致的方针,具体的操作事务还得交给下面人去办。在凌云的设想中,盐湖城拥有盐湖之利,因此这里靠盐吃盐,以盐为发展核心。盐湖城一万多人口,只有五百守备和几百警备,除此之外,现在还有上万的男女老少,刚刚从各寨迁来。禁抢劫之后,这么多人不可能都继续吃大锅饭,每天坐吃山空。
  现在有了凌云的雪盐冰盐项目,正好把这些人力投入进去。新盐场建立后,凌云的意思是盐厂六成股份是归怀荒总舵所有,四成归盐湖分舵所有。分舵的这四成股份,也就等于是城中如今这万余人的共同所有。每个盐湖城中百姓都占有一份,可以获得参与盐场的分红。同时,按照分舵的安排,这些盐湖城的人进入盐厂做工,也还能得到一获酬劳,总之是打破以前大锅饭的那一套。当然,也有许多有头脑、胆子大的,也并不去盐厂做工,而是选择了在城中开设商铺,或是在商铺里做工。对于此,凌云是很欢迎的,要想怀荒军镇壮大起来,经济发展并不可少。而发展经济,肯定就不能再如山寨时代一样的那一套了。得充分调动起城民们的积极性,这样才有可能发展的起来。
  离开盐湖堡,凌云的下一站是野狐堡,这是建立在野狐岭的一座城堡。野狐岭是一处险要地段,也是怀荒镇通往原来西面抚冥镇的必经之路。北魏之时,这里还曾经是古战场,多次在这里发生过大战。离开盐湖堡前一晚上,季瑶恋恋不舍,最终,她把不舍化为了缠绵,两人抵死缠绵一夜,直到天亮。天亮之后,凌云留下了她,继续上路。他也舍不得她,可却不能帯她露面,免得被杨广发现季瑶在他这里。虽然如此委屈了季瑶,可却也是无奈之举。
  凌云到达野狐城时,这里还是一片杂乱,和盐湖城已经初具规模不同,这里连城墙都还没有完工。
  野狐堡处于野狐岭上,新城并非在原址上扩建,而是实实在在的新建一城。原来的野狐堡虽然位置险要,可地方太小,而且限于地形,也难以扩建。最后,野狐城的建设方案改成建立一座新城。甚至基于野狐岭的重要位置,新的野狐城建在原来的野狐堡不远处,而且在新城的另一面,还将增建一座堡垒,与原来的野狐堡一左一右的护着新城,组成一个三角,形成犄角之势,以大大增强怀荒军对野狐岭这个重要地带的控制。
  不过如此一来,工程量也大大增加,新建一座新城加一座堡垒,且是在地形比较复杂的地段施工,这也导致的工程进程落后许多。
  野狐城一城二堡的设计格局,两座堡垒纯军事作用,只驻扎兵马,并不对商贩民户开放,甚至堡垒守卫们的家眷,也都是安置于新城之中。两个军堡主体格局一致,堡内的营房、粮仓、草料场,武库、马场,再加上外面的城墙、城门、马面、翁城、角楼、箭塔、濠沟等。这两座堡城周长都只有一里,城高两丈。犹如两只竖满长刺的刺猬守在新城左右,狰狞无比。
  相比较之下,野狐城则要显得温和的多。
  野狐新城面积很大,是一座四方城池,每面长一里,周长四里。虽然当初设计之时,有人说周长四里太大,不过凌云却坚持建四里之城。按凌云的规划,虽然野狐堡只会是怀荒边市的一个外围贸易中转小城,可野狐城位置独特,是从河东以及西面的突厥汗庭进入怀荒的必经之路,这里不但军事上极为重要,在商路上也是必经之路。凌云对怀荒的边市十分有信心,他认为野狐城守在这么重要的路上,将来肯定也会繁荣。因此一开始把城堡规模的大一些,也是为了将来方便,省的到时再来扩建。哪怕现在一开始只是建了城墙,里面空荡些也没关系。
  野狐城的四里城墙比两个城堡的城墙要矮一些,都只有一丈五高,以夯土和石头垒起,城基有三丈宽,城墙顶部也有一丈宽。城墙上每隔三丈还修有一个突出的马面墩台,每个角上还一个角楼。若不是考虑到太耗人力物力,凌云当初甚至有把野狐城的城墙按棱堡的棱形墙面来建设。
  城墙已经建了近半,濠沟也在开挖,虽然工程比较大,可野狐城有近两万的人口,这些人也不耕种放牧,如今唯一的任务就是筑城,因此新城的进度很快,最重要的两座军堡外围已经基本完工,如今只剩下了堡里的军营、水井等。而新城的城墙也建好大半,城内也在赶工。
  野狐城拥有四门,沿着四门起,两条主干道组成了十字大街,把整个新城划为了四个大区,同时每个区又由两条分干道组成的十字街划成四个街区。这样一来,整个新城,规划的十分齐整,四个大坊,十六个里,街道通畅,里坊分明。
  大十字街的主干道两边,全都是沿街商铺,就别另外四条小十字街沿街地带,也都是规模的商铺。这完全就是按照商业城市所规划,处处体现以商为本的观念。
  另外在四门口,各有一个军营,驻有一队守备军。
  野狐城的城民住宅区,则是分布在四坊十六个里中,一排排一栋栋的民宅,将会十分整齐干净。虽然临街的房屋全都建为商铺,可住宅区依然宽敞,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刘国栋今天刚搬进了新居,自从山寨撤出来后,他们在这块大工地上搭了个棚子,住了好长一段时间。不过每天忙着筑城的时候,听着上面新来的城主、堂主、守备、虞候等这些当官的说着以后大家能分到新房子住时,大家还是很高兴的。忙碌了这么久,新城虽然还只是个大工地,城墙也只建了一半,可规模中的四坊十六里已经建好了东南坊的第一个里,刘国栋运气比较好,第一个里建好后,新房子依然是不够近两万人居住的,一个坊规模能居住一万户,一个里只能暂时先解决十分之一的新城人口的住宅。原本刘国栋以为上面会按官职大小来安排住宅,结果却被通知前去抽签。
  上面竟然让每家每户都去抽签,抽到者就能率先搬进新屋。
  刘国栋让十五岁的大儿子替自己抽了一个签,结果竟然抽到了。
  一直握着签子号牌跟着守备军的那两个兄弟在新建成的里坊中找到了与自己号牌相应的那栋房子时,他都还有些不敢相信。
  崇仁坊吉安里成安街五甲六保十九号。
  这就是刘国栋的新居,刘国栋一家六口,因此他参与的是大家族组的抽签,分到的这栋房子也是一个单栋独院,四合院的式样,北面三间大房,东西两面各一间厢房,南面还有一间倒坐房,虽然六间房子把院子围的很紧,可这足足六间房带个院子呢。刘国栋的四个孩子一进院子,就兴奋的跑来跑去,激动的在争着属于自己的一间房。刘国栋的妻子也是激动的脸色通红,他们本是河东百姓,当初刘国栋家里也有几十亩地,本来日子过的不错。与妻子青梅竹马,他曾想着以后娶细娘为妻,然后生儿育女,一辈子这样平平淡淡过去。谁知后来家乡一场旱灾,那年颗粒无收,借了隔壁地主家的高利贷度饥荒,结果利滚利,家里的地也给合抵进去了,细娘父亲也借了贷,最后细娘他爹不舍得地,就把细娘卖给了那地主。刘国栋地没了,父母最后又病重无钱医最后双亡,他只能给地主做工。细娘卖进地主家开始做丫环,结果后来地主却对她动手动脚,一次正好被进屋禀事的刘国栋看见,一时激怒之下失手打死了地主,两人吓的流亡外地,最后刘国栋他们流亡到了塞外,到了野狐岭山寨。一晃过去十几年,两人孩子都已经四个了。
  不过刘国栋虽然早年上了山寨,可一直也只是在山寨里做点木工活,没下山参与过抢劫活动,妻子也只是做些后勤之事。因此两人其实一直以来,在山寨里地位不高,山寨里人多,房屋基本上都是自己动手搭个根木板茅屋。比起眼下这样的四合小院,完全不能相比,虽然房子也是茅草盖的顶,土糊的墙,可也比原来住过的房子好的太多。
  在山寨当了多年木工的刘国栋甚至已经在打量房子的格局,思量着准备有空的时候给家里添置几件家具。
  “当家的,这房子真好,你看,四合小院啊。”刘国栋的老婆细娘摸着院门激动的道。
  刘国栋笑呵呵的看着几个孩子们在争抢属于自己的房子,以往一家人住在一个茅草屋里,自己夫妻两住一间,四个孩子共住一间,哪里如现在这般,居然有了五间房屋还带一个院子。“是啊,有五间房了,几个兔崽子别吵吵了,两个男孩儿住东厢房,两个女孩子住西厢房。”
  “现在有了房子,咱们是不是也得开始给老大琢磨个对象了,他今年都十五了,也到时候说媳妇了。我看就让老大单独住东厢,老三住南房好了。”刘王氏说道。
  刘国栋四下打量着房子低声道:“如今咱们搬下山寨,住到这城里来了,又跟着盟主受了朝廷招安,如今也算是正当人家了。这几年咱也存了点铜钱,我看什么时候是不是回河东老家看看,给爹娘祭扫下坟地,再顺便看看亲戚家有没合适的姑娘,说给老当当媳妇。”
  刘王氏也是一脸的向往,逃离家乡十几年了,也常想着有朝一日能再回去。“娶媳妇可不便宜,更何况就算咱如今身份清白了,可让人家把女孩嫁到这么远的塞外来,估计也难,就算肯的,娉礼也肯定得多出不少。咱们手上那点钱,哪够哇?”
  “城主都说了,等城建好后,城里会开设商铺,建工坊,我是这样想的,我这些年木工本领也不差,到时就开个木工作坊,你看现在也不吃大锅饭了,特别是新建了这么多住宅房子,那家具什么的需求还能少?开个木工铺子,绝对不愁生意的。”刘国栋这些天一直已经在合计这些了,撤了山寨建了城,又不让抢劫,受了招安说以后要做生意,不种田不放牧的,刘国栋想好了,虽说去分舵建的作坊做木匠头,每月能拿固定的薪水,可他还是想要自己开间木工铺子,家里四个娃都不小了,老大都十五了,换在老家,这么大的男孩都已经娶亲生子了。还有两个女孩也都十多岁了,眼看着就要嫁人的年纪,嫁妆都还没准备好呢。还有那个最小的男孩,他听说新城建好后,到时城里还要建学堂书院,他心里想着,趁这孩子还小,让他去读点书。
  “当家的,自己开铺子,能赚到钱吗?”
  刘国栋笑呵呵的道:“肯定不会少的,让老大给我帮忙,再招两个小子当学徒工,一月怎么也能赚个五六千,若是生意好,我估摸着能赚七八千钱。”
  “哇。”刘王氏一辽炫晕,莫说七八千,就是五六千一月也足以让她激动了。这个时代,月收入两千,就可以赡养妻子,安居乐业。月收入三千,甚至还能经常喝点酒,割点肉吃。要是月收入有八九千钱,那生活已经是相当丰裕了。一般没啥技术的人做些苦力雇工,一天也不过是十五文钱,就连如今野狐城的守备兵,月饷也不过两千钱而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2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