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1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697

  相比于东林党因为缺乏严密的组织和统一的领导而最终的失败,复社明显在这一方面是要强大的多的。组织严密,每县都有一个负责人,甚至还有专门筹款的人,另外每科的乡试之年,复社大部份的成员都会云集金陵,举行盟会。
  都说明末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若是明朝不亡于清,说不定复社真的会发展成一个近代的正党。
  “固所愿也不敢请尔!”
  刘钧起身拱手笑道。相比于刘钧还算淡定的表现,刘允贞和傅山则都很激动,能加入复社那可是当今士子引以为荣的事情。
  因为李春江就是复社麻城的负责人,而且此次招纳明显早得到上面的同意,因此虽然又加了一个傅山,但过程也很简单,李春江拿来笔登记了刘钧刘铤傅山三人的身份信息,然后三人又各自签名按手印,就算是加入了复社,成为复社一员了。
  仪式完毕,陈贞慧等四公子笑着道,“好了,现在我们就真正是同盟兄弟了。”
  陈贞慧、方以智、侯方域、冒襄、李春江、梅涟、刘钧、刘允贞、傅山九人当下一起举杯同饮共贺。
  紧接着,侯方域却突然向刘钧提出了一个请求。
  “我们知道继业兄如今得皇上钦封为游击,得统一营三千兵马,正招兵买马。我们有个请求,不知继业兄能否帮忙。”
  刘钧知道身为前户部尚之子的侯方域长于谋略,此时听他听要求,当下想了想道,“但说无妨,只要能帮上忙的,继业定不推辞。”
  “是这样的,社内有一个计划,打算送一批社员进入九头鸟。”
  听到这里,刘钧不由的心中一惊,神色郑重起来。
  难道复社已经懂得了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样的硬道理?他们现在派复社成员入九头鸟营,是要渗透,然后等时机成熟抢班夺权,还是只是想到他这里来接受训练?
  可不论是哪种,都说明他先前猜测复社想要渗透入军队的想法并不是没有可能。
  刘钧第一个想法是拒绝,自己的兵马自然不能让别人渗透。
  不过转念一想,自己是不是有些反应过度了。说到底,现在的复社虽然人多势众,但主要还是以江南士子为主,全是些举人秀才们,大明朝现在光是秀才就有六十多万呢。
  秀才们就算进入九头鸟营,可想夺权,只怕不多大可能性。
  “具体打算是什么?”刘钧问。
  冒襄道,“如今外有建虏屡屡入寇,内有流匪横行天下,我辈读书人也不可能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就算将来科举入仕,也得面对外寇内贼。我们都很佩服先前公辑和你一起建立九头鸟的创举,因此我们打算也送些复社兄弟入九头鸟营中,熟练一些兵事。”
  这个理由不算牵强,站的住脚。
  刘钧点点头,“不知道你们打算送多少人过来。”
  “大约一二百人吧。若是效果好,也许我们将来可以把九头鸟当成一个讲武之地,多送些社员过来训练。”陈贞慧道。
  他们选九头鸟,主要也还是这支兵马能打,成立短短几个月时间,已经有如此的战绩。另一方面,九头鸟也是自己人,不论是李春江还是刘钧,现在都是复社同盟兄弟,把九头鸟营作为一个训练基地,更放心。
  刘钧心里快速计算了一下,如果只是一二百人,倒影响不大。毕竟他现在战辅两营加起来近七千人了。
  或许,还可以互相利用一下,大批士人入营来,还可以帮忙暂时分担一些负担。比如临时客串个文书、识字什么的。
  “没有问题。”刘钧先应承下来,然后道,“我觉得完全可以在九头鸟营设立一个教导司,把前来的士子们集中一起,然后再挑一批最精锐的九头鸟老兵混编一起爱训,另外我也会和营内的军官们,抽出时间单独向他们讲授一些战术等,你们觉得如何?”
  陈贞慧几人互相对视一眼,然后点头道,“这样可以,不错。”
  这时,大厅上首主座的梅之焕已经站了起来。
  “诸位父老乡亲,且听我梅之焕在这里说几句话先。”
  满厅的缙绅宾客都安静下来。
  “诸位,在这里,梅某人先恭贺一下刘老太爷,刘家有贤子贤孙回归宗族,可喜可贺。”梅之焕向刘老爷子举了下杯。
  “其次,梅某也要恭贺一下刘钧,这个年轻人也是我近年结识的最不错的一个年轻人,有想法有能力,此次虎头堡大捷,重创贼匪,卫我乡梓,好样的。”
  厅中响起一片赞叹之声,不管怎么说,刘钧这次击退贼人,确实保全了在座许多人的生命和财产。
  梅之焕继续道,“刘钧是我们的乡党,九头鸟是我们的子弟兵,因此,刘钧和九头鸟营,我们都要支持,还要大力支持。现在刘钧晋升为游击将军,九头鸟也扩编为营,这是好事,但大家也知道,招兵买马,这是需要粮饷的,可这些却不能指望朝廷,大家也知道朝廷也艰难。因此今日老夫在此倡议,大家有钱的捐钱,有粮的捐粮,一起为九头鸟筹饷。”
  “大家有钱的出钱,有粮的出粮。上次虽击退贼匪,但贼匪未灭,随时有可能会回来报复,我们需要九头鸟更加强大,到时继续保卫乡里,守境安民。”
  梅之焕的话刚落,下面就有一个人大声地喊道,“我捐银五千两。”
  刘钧循声望去,却发现说话的是一个老熟人,正是他西湾的邻居张屠户,这个家伙今天也赶来了这里。不过先前他没得到厅中席位,刚才梅之焕讲话时,他凑到了厅门口。抓住机会,第一个出来捐钱响应。
  张屠户看见刘钧望过来,连忙冲刘钧点了点头。虽然他只是个屠户,但身家不菲,最关键的是他造假银的勾当完全被刘钧知道,如今看着刘钧一日比一日官大,转眼已经是名达天听的游击将军了,他也越发的晚上睡不好觉了,生怕哪天刘钧就找个由头把他抄家锁拿,将他历年积攒下来的这些家当给吞了。
  刘钧看着张屠户那巴巴的眼神,冲他微微一笑,然后举手抱拳冲他拱了拱。
  这一拱,张屠户又大喊了一声,“我再捐五千两,加起来捐一万两银子。”
  厅中传来一阵惊叹之声,有认识张屠户的,也有不认识张屠户的还在询问这个胖子是谁。
  刘钧再次拱手,朗声道,“刘钧与九头鸟的弟兄们在此多谢西湾张老爷的大力支持,多谢。”
  刘钧确实很感激张屠户,一万两白银可不是小数。不过刘钧知道张屠户家产不少,靠着造假银这胖子赚了不少钱。刘钧也确实曾想过打张屠身家的主意,只不过胖子之后一直表现的还不错,他也不好下手。
  张屠前后送了这么多银子给刘钧,什么样的过节也都抵消了,何况他还有个儿子是举人,一个女婿是县丞,刘钧也就得饶人处且饶人了。
  有了张屠户如此卖力的捧场,这次的筹款很成功。
  特别是当刘老爷子一下子拿出来十万两银子的时候,更加达到了高潮。其实这些银子都是先前刘家给刘钧的,只是又拉了回来,在今天的筹款会上摆出来增加气氛而已。但这十两万,其中两万两是刘钧强行讹来的,五万两是借来的,剩下三万才是刘家公中与各房筹集来给刘钧的捐款。
  但这三万两也不是无条件的,刘家给刘钧三万两银子,而刘钧则要安排各房的几十个子弟到九头鸟营中,而且不是普通的安排,而是还要把这些子弟名字记录在之前虎头堡一战的军功薄中,还是每个人都安排了个队总、旗总之类的小官职。
  凭着这次的军功,他们就能轻松的按功升个把总百总旗总之类的七八九品官。毕竟刘家子弟那么多,也并不是所有子弟都能科举中举,能搭个顺风船,趁机谋个官身,哪怕是武官也没关系。反正这些人也并不是真的要进九头鸟营,只要得个官身,然后再退出就行了,他们要的是这个官的身份而已,有了官身,就能享受许多的特权优待。不管是当地主还是经商,都能受益极多。
  刘家花三万两银子,换来这些官身,可以说其实是极划算的。当然刘钧也没有什么损失,大家各得其所。
  有张屠和刘家的这种大手笔,接下来梅李周邱等各家也都拿出来不少钱粮,刘钧给他们的回报也差不多,给每家安排了几个子弟入九头鸟的军功册,冒领一份军功,得赏一个官职。
  九头鸟之前只是一个团练,虽然也在县里造过册了,可以刘钧和各家的能力,修改一些名册还是很容易的。虽然这是违规操作,但这年头,上下腐败,谁还管的着这个呢,尤其是如今刘钧正得皇帝总理们赏识呢。
  至于九头鸟官兵们的利益,也一样不会受到损害。
  蕲黄的诸多商行商铺也捐了不少钱粮,以后他们还要仰仗九头鸟的保护,这时自然没有舍命不舍财的决心。
  期间四公子等也都每人捐了一千两,连李贞丽都捐了一千两,李香君、董宛儿两人各捐了五百两,陈圆圆的也捐了五百两,不过她的这笔银子是董宛儿替她出的。
  让刘钧意外的是梅清也捐了五百两,他的父兄各捐了五千和一千。
  筹款十九万多,最后刘老太爷又拿出来一千余两,凑够了二十万两整。筹款会可谓是十分成功,不过扣除掉刘家的这十万,其实只有十万。而这十万中,也有近半是刘钧跟各大豪强大族们做了交易得来的。
  但不管怎么说,刘钧现在还是拿到了二十万两银子,另外还有好些个粮商地主们捐出来的几千石粮草。
  有了这么钱,刘钧暂时又不用再担心九头鸟的安家银和粮饷了,甚至购置军械,火器坊采买材料的钱一时也都有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
联防
  当天的宴会过后,一众客人并没有立即离去。筹款会后,梅之焕又与众缙绅们举行了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刘钧也列席参加。
  商议的内容就是根据眼下越来越紧张的局势,蕲黄一府一州八县的所有缙绅地主商人们联合起来,整合他们原有的家丁乡勇们,以达到联防拒贼保境安民的计划。
  虽然说之前朝廷让各地府县置办练勇,府一千州七百县五百,蕲黄名册上的练勇就有五千二百人。但除了麻城九头鸟的这几百练勇是真的能战外,其余的更多只存在于名册上。
  在这次贼匪的进犯中,各县的练勇根本顶不了半点作用,若不是九头鸟与堡生堡等各支乡绅家丁,蕲黄必然沦陷。梅之焕等人没有因为这次胜利就高兴,反而十分担忧贼人会大举前来报复。
  卫军早糜烂了,营兵指望不上,练勇又根本无用,唯一能指望的也就是九头鸟了。但梅之焕等人都知道,如今九头鸟厉害了,蕲黄这个小池子容不下他们了。在襄阳坐阵剿匪的督师杨嗣昌和总理熊文灿,肯定不会继续把这支精锐的兵马扔在蕲黄这个角落,肯定很快就要调走九头鸟。
  因此说到底,他们还是只能依靠自己,依靠的也只有各乡绅地主们自己的家丁。但如果乡绅们的家丁没有统一的指挥,一盘散沙似的是根本打不过贼匪的。
  梅之焕与李长庚等人的计算就是把这些乡绅武装联合起来,建立统一的指挥,划分防区。
  因为有共同的需要,这次的会议倒是很顺利。按照梅之焕做出的计划,一府一州八县一共建立了四十八个寨。每寨乡兵五百,基本上每乡就有一到两个寨。每寨由该寨附近的各乡绅地主的家丁组成,每寨从当地的乡绅地主中挑选出寨主以及哨总、队总等各级指挥。
  最后大家共同推举了梅之焕出任蕲黄四十八寨总团练,下面是八县指挥,然后再往下是四十八寨主,再依次是哨总、队总等。
  他们划分了防区,蕲黄为总防区,下面每县一个分区,然后每寨一个小防区。各县各寨联防,各自把守自己的防区,设立岗哨,并各有联络信使,一寨有警,附近各寨支援。
  至于那五千多的练勇,则做为预备队,一旦交战,他们会征召起来作为民壮协助各寨作战。而本来各应有五千多卫军的黄州卫和蕲州卫,则干脆被他们无视了,他们顶多算是计划外的援兵。有最好,不来也无所谓。
  此外,做为总团练,梅之焕的保生堡乡团独立出来,作为一支机动力量,这支队伍也将扩编,将编一个战兵营,另有马队、炮队、夜不收队三个大队,总人数将达到三千,游兵营则编为一支辅兵营,人数同样三千。这支乡团,属于机动支援部队。
  至于刘钧的九头鸟,被划为游兵,也同样是机动支援。因为大家都认为九头鸟肯定不会在麻城久留,因此也只当这是一支计划外的增援兵力。
  四十八寨加上保生堡的乡勇达到两万余人,这些人的所需粮饷费用,全都由蕲黄一府一州八县滩派。他们不需要如刘钧一样自己想办法去筹款,直接就是摊派。
  不过在贼匪随时可能杀回来报复的情况下,这些乡绅地主富商们对于自己的家园还是很重视的,都愿意出人出钱出力来自保。
  刘钧也在蕲黄四十八寨出任了一个职务,他被梅之焕委任为蕲黄四十八寨的总教头。做为总教头,他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得马上接收一批四十八寨的哨总、队总甚至是寨主们到他的营里进行一轮培训,教授他们打仗的知识。毕竟,这些寨主、哨主、队总们原本都是各地的乡绅士子,并没有几个真正知兵的人。而刘钧的九头鸟,却无疑是大家都信服的能战。
  对这个要求刘钧是直接应承下来了,反正也要培训复社的一批人,现在再培训一批乡绅们也正好顺便了。
  他对于这种地方乡绅自保的联防还是很赞成支持的,毕竟他自己的家也在这里呢。
  趁着列席的机会,刘钧也便向他们推销自己的火器。两万多人的联防,哪怕是乡绅武装,也一样得有装备不是。而且乡绅们为了自保,往往都是比较舍得投入的,这个生意大有可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