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1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697

  最大的一个麻烦已经解决了,刘钧有了这道旨,可以随意开场采盐。这意味着,应城以后真的能提供大量的盐。
  没有人在这个时候问如果以后到应城买盐是不是要交高额的盐税。
  “诸位,现在,我们面前有一个极好的机会。我打算直接招募一百万两银子做为股本,招募打盐井的工匠,招募采盐熬盐的工人,把应城盐场建立一个大盐场。”
  “一百万?”不少人都吸了口冷气,虽然在座的都是盐商,个个身家万贯,但一百万两银子还是很让人惊讶的。
  “没错,就是一百万两银子,一共一万股,每股一百两银子。”
  有个盐商站起来问,“那我们投了银子进去,算是盐厂股东吗,那能参与盐厂的管理决策吗?”
  刘钧毫不客气的打消了他的美梦,“当然不行。盐场由我来建立,属于朝廷,平时也由我们来管理,而你们投银子入股,享受的是分红权。”
  有些盐商感觉有些失望,开始交头接耳起来。
  “按我们的预期,你们投进来的银钱入股,每百两一股,一年差不多能得到十两银子的回报。这就是一成的年收益了,比起你们把银子埋在窖里,或者把银子拿去买房置地,这个收益肯定更高。”
  “另外,你们的股本也不用担心,三年,只要满三年,那么你们随时可以把本金撤回付出,我们一分不少的退回。”
  不少人心动了,每年有一成的收益率,哪有不满意的。去买田产,不说田有价无市难买。而且田买过来多半还得佃出去,一亩良田一年产稻五石,佃户上交一半,得二石斗,最后去壳得米一石七八斗左右,还得上交田税等部份,最后收益不过是一石多些粮。折银可得一两多点,而一亩良田现在也都得十几二十两甚至更高,算起来,年收益远达不到一成。
  当然,入股盐场的好处不仅这些,刘钧告诉他们,入股盐场就有优先从盐场买盐的资格。而且,他们买盐肯定都是免税的。
  心动,确实有不少人心动了。
第二百零四章
空手套白狼
  刘钧的盐场买卖,确实看起来很有前景。虽然说投入有点大,得一百万两,可按刘钧说的,顶多三年,以后大家就能每年拿到百分之十的年收益率。什么都不用干,就坐在家里等着收银子,而且旱涝保收,这样的好事哪找去?
  错过了这有家,肯定就没有第二家了。
  一群盐商们坐在那里各自打着算盘,很快就考虑的差不多了,一百万看起来很多,可这里的人也多啊,三百多家大小盐商呢,有钱的多入两股,钱少的少入几股,一百万还真不是个事。
  但他们也还是有些顾虑的,这生意真能做长久吗,还有刘钧能不能掌控这个生意。要是到时别人看着来钱了,来横插一脚,可是要来摘桃子,怎么办?另外这么大的产量出来,肯定会影响到淮盐等大盐厂,那扬州盐商还有淮盐盐场的那些官员们,他们能坐视不理?
  对于这些疑惑,刘钧只用一句话回复了。
  “又想发财,又想一点风险都不担,那你们还来做什么生意啊。更何况,你们都是做盐买卖的,难道连这点胆量也没有?”说着,刘钧让人捧来自己的尚方宝剑。又再次指明了自己如今这个镇南侯的侯爷身份加上郧阳总兵的身份。
  “我呢是有钱想要大家一起赚,但如果大家不想赚这个钱,那也没关系,大家随意。”
  许多盐商还在犹豫之中,刘良佐站起来说话了。
  “候爷,小的刘良佐斗胆,想要先入一股,投一万两银子。”一万两银子对刘良佐来说,已经是能拿出手的所有现银了,别人还在犹豫,他却觉得这是一个天载难逢的机会。以前他就是没有什么靠山,只能给周文顺分销点盐,赚点他指缝里漏下的。
  现在周文顺也死了,刘良佐很担心自己也会被牵连。这一万两银子掏出来,不管最后能不能真的得到年一成收益率,希望起码能在镇南侯这里得几分满意吧。
  果然,刘钧一听刘良佐的话,立即满面笑容。
  “哦,刘员外倒是有胆识,眼光敏锐的。一万两银子,非常好,来人,带刘员外到一边去登记入股。”说着,刘钧甚至还拍了拍刘良佐的肩膀。刘良佐一个四十好几的老爷们,被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拍肩膀夸奖,可他心里却激动的发抖,感觉身子都轻了几两。
  这一万两银子花的值,侯爷对我很满意。
  有人带头就好,那些盐商们看着刘钧和刘良佐的表现,心里怀疑两人是在做戏。不过不管是不是作戏,既然刘钧把话挑明到这程度了,他们总得表态的。
  “我入股一千两。”
  一个同样是和刘良佐一样最先来的那八家之一的胖商人出声了,不过他明显对这生意并不太全信,不敢如刘良佐一样把身家都投进来,最终只投了一千,相当买了十股。
  刘钧没嫌少,一千两银子也不少了。
  “很好,请这位员外那边登记。”
  接下来又有几个人出声入股,不过多是一千两千的,甚至还有一个只认购了五百两。刘钧也多少不管,给以笑脸。
  “学生认购两万两!”突然,一片一千两千两中,突然有个年轻人摇着扇子喊出了两万两银子。一时引得诸多人侧目,“哎,是周王的外甥!”
  “没想到他也来了,刚才一直没注意呢。”
  “这赵公子果然手笔大,一出手就是两万两。”
  商人们小声议论着,傅山在刘钧身边细声禀报此人的母亲是开封周王的女儿,他们家是南阳的一个大族,也做着官盐买卖。
  “原来是赵公子,欢迎入伙。”刘钧笑着对他道。
  有了周王外甥赵公子的大手笔高调入股,接下来盐商们的热情也高涨了许多。大家都纷纷入了一股,有投三千的,有投五千的,还有投一万的。
  “大帅,一万股已经认购完了。”不少盐商还没有来的及认购时,傅山已经过来说了一个让众盐商惊讶不已的消息。
  一万股总共一百万股的应城盐厂的股本已经被认购完了。
  众人都没有料到,居然这么快。
  而他们更没有料到的是,刘钧居然笑眯眯的宣布,加盟认购入伙结束了。
  “已经登记认购股份的,一会我们会签订正式的契约,然后我们就是合伙人了。至于其它各位,很遗憾的告诉你们,你们晚了一步了,抱歉,这次没机会合作了,也许我们下一次再寻找机会合作吧。”
  听到这话,一开始还有几个小商贩心中窃喜,终于不必入伙了。可剩下那些没来的及入伙的大多数盐商,当他们看到绝大多数已经入了伙,成了镇南侯应城盐场的合伙人,而只有他们这少数人没入伙后,心里突然有几分惊惧。
  他们没能成为镇南侯合伙人,不是自己人了。
  好多人不由的想起了周文顺。
  “侯爷,加我一个吧,我要入股,我投一万两!”
  “侯爷,我也要入一股,我也投一万两!”
  几个盐商连忙喊道。
  可惜,刘钧却是摇头,“盐场暂时不需要更多合伙人了,下次吧。”
  一群盐商还缠扯了好一会,最后见刘钧态度坚决,才知道原来自己真的被抛开了。
  事情谈妥了,接下来自然就是大办酒宴,一同庆祝了。
  “大帅,那些人哭着喊着要入股的,加起来起码得有十几万两银子,干嘛不一起收了?”傅山问。
  “咱们做事得讲究,先前说是招募一百万,那就只要一百万,咱们又不是骗子,只干一票就走。”刘钧虽然缺钱,可不为因小失大,为了十来万两银子,就把自己的原则不要了。
  刘钧是真心准备办这盐场的,募集一百万银子,他打算留下三十万两做为盐厂建设和招募工匠、盐工的工钱,以及挖盐井的钱。挖盐井并不简单也不便宜,得从四川的自流井、贡井一带拥有大量盐井的地方去请那些挖盐井的老匠。
  一口盐井可不是水井,起码得打十丈甚至是几十丈深,甚至有百丈深几百丈深的盐井,而且盐井的口子极小,得专门的工具专门的技术。而且熬盐也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作,需要大量的工人。
  其实盐井比起海边的晒盐熬盐,那成本大的多,也辛苦的多。但在这个时代,运输同样也是一项高成本,因此刘钧的盐场建起来,依然有极大的前景。
  虽然说招募的股银是为开盐厂,但那话是这样说而已,实际上,刘钧现在招募了一百万两股本后,等于他自己没拥有半点股份,都是那些盐商们的。但事实上,那些盐商们只不过拥有分红权,另外还保留了三年后股本收回或者转让的权利而已。
  盐厂依然是刘钧的,他一分钱没花,从盐商那里弄来了开盐厂的资金,同时还只留了三十万做为盐厂的开办运转费用,大头的七十万两,被刘钧直接抽出来,用做军费。
  “银子先拿去订购粮食,另外一部份给军工坊采购材料,剩下一部份做周转奖金。”钱还没拿到手,刘钧已经计划好了这些银子的用处。
  “这些盐商还真有钱。”傅山感叹着道。
  刘钧笑了两声,“盐商有钱人人都知道,但盐商也最精明狡诈。你以为他们拿钱给我们,是傻?不,他们很精明,他们知道自己投出的这笔钱,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收益,才会给我们投钱的。”
  “他们这么相信我们,不怕我们骗他们?”
  “骗他们?骗一个两个有可能,可这大小几百号盐商呢,我们真敢骗他们这一百万两银子,只怕最后我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哪一个盐商背后不有着那么几个官员权贵呢。他们都知道,我不可能骗他们,也不敢骗他们。”
  晚上的宴会,刘钧也到场现身,给那些合伙人们一起敬了杯酒,那些没来的及入伙的,刘钧对他们也还算客气。
  喝了几杯酒,刘钧便径直离开了,反正他们也是为钱合作而已,没那么多私人感悟掺杂。回到后院,刘钧发现屋里亮着灯,走进去,却见是陈圆圆正坐在屋里。
  “大帅回来了。”陈圆圆刚刚正坐在案前看书,听到推门声扭头见是刘钧,脸上露出欣喜神色。
  “嗯,你看什么呢?”刘钧问。自他回到虎头堡后,沈曼和陈圆圆两人倒是很默契,一人过来陪他三天,然后中间有一天空隔。刘钧回来第一天,就把陈圆圆收了房,两人经那过后,关系越见亲密。
  除了还没有名份,平时虎头堡上下见了陈圆圆,都喊她陈姨娘。陈圆圆倒也接受这个称呼,且从没有跟刘钧提出过要入刘家门什么的。她在虎头堡衙城里有一个院子,就在刘钧的那院子旁边,沈曼也有一间。
  平时她有时在院里看书,但还有很多时间喜欢去红袖坊,在三楼她有个房间。平时她帮着沈曼一起处理账目,似乎做着这些事情,能让她更充实一些。
  “核对下红袖坊上月的收支账目。”陈圆圆放下帐本,过来给刘钧宽衣。
  “你挺喜欢做这些啊。”
  “打发些时间。”陈圆圆笑道。
  刘钧换了身衣服,直接靠在床头,也开始盘点起自己的账目来。入川前,熊文灿拔了五万两银子给他,入川后,前后缴获了大约二十万两的战利品,然后又跟梅之焕他们那分了大约二十万财物战利品,以及二十余万的朝廷赏赐。
  加起来,都有六十多万了,不过现银不多,很多都是些金银绸缎字典首饰珍珠等东西,还得出手换成银钱,但这么多物资一下子出手还是很难的。而且上次给战士们的奖赏抚恤也用了不少。
  若是今天拿下来的这七十万两银子,他手上还真没有现钱了。
  可这七十万两银子入帐,也还只是稍减缓了下资金缺口而已。养五万新军,一年起码二百万两银子,除非他打算跟其它的朝廷将领一样,吃空饷,养家丁,然后带着一支毫无一用的军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