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2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5/697

  “大伴,梅先生要辞职归乡,此事你怎么看?”
  曹化淳想了想道,“老奴听说梅先生最近身体病的很重。”
  “几位御医都看过,梅先生身体确实不太好,太医也说需要静养,可朝廷里哪离的开他。”崇祯似乎在对曹化淳说话,又似在对自己说。他从心里舍不得梅之焕离开,可梅之焕在锦州战事态度上,与他偏差太大,一开始不让决战,现在又要全力打大战。
  可崇祯既想要在锦州打一仗,又不想把全部力量投入进去。如果这个时候让梅之焕离开,也许对这场战事有好处。
  “大伴,你也想要乞归乡里吗?”
  “老奴陪了皇上这么多年了,实在是老了,这副残躯不想污了皇上的眼。”
  崇祯放下手中奏折,想了想,“你若真觉得累了,也罢。南京那边缺个可靠的人,你去南京养老,顺便把南京守备太监一职担任起来,替朕看好南京,如何?”
  曹化淳有些意外皇帝让他出任南京守备太监一职,“皇上是想要老奴去为太子打前站吗?”
  “朕想了想,让太子去南京也能锻炼一下他,不过现在太子还太年幼,不适合去,也许等过几年吧。”
  一骑快马飞驰而至,马上的骑士一边奔驰一面高喊。
  “来了,来了!”
  码头上,到处都挤满了人,人头攒动。大家一起仰着脖子,往远处的江岸上望着。
  “真的来了吗?”好多人一起问道。
  又是一骑快马飞驰而至,“大军凯旋喽!”
  “来了来了,真的来了,快看,就在江上。”有几个年轻人兴奋的大声喊叫着。
  “大军凯旋啦!~”
  一个又一个的声音高喊,无数的人都在等候着侯爷带着子弟兵返乡。
  远远的,如玉带一般的江面上,出现了一排黑点。
  “东家,那就是甲板船吗?好大啊!”一名跑船的伙计望着缓缓驶来的舰队,尤其是其中那些大船时,惊讶万余。
  长达二十多丈的神龙号,高高的三层炮甲板,密密的炮穿和乌洞洞的大炮,尤其是那种高高的桅杆,还有四桅,那上面巨大的软帆张开来,有种说不出的威武。大明的长江上行走的江船,远没有这般高大,而且帆多是硬帆,和这种扯起来吃饱风满张的帆比起来,视觉上确实相差极大。
  他旁边一个健壮的中年人是个江船主,手下也有一条跑荆江的江船,可那船跟这大舰一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船主拿起手上的一张纸,望着上面印刷的一条大舰,对着江面上的那条船比照了一下,喃喃叹道,“原来这报纸上画的是真的,真有这种大船。”
  “东家,你手里拿的那是啥啊?”
  “彩报!”
  “什么是彩报啊?”
  船主目光紧盯着江面上的巨舰,一面随口答道,“江南钱庄的奖券知道吧?”
  “知道,他们家的发财券谁不知啊,现在每五天就有一期助饷奖券,头奖足有二十万块银元呢。另外还有好多种新的奖券,中奖的方法不同,但好些奖券卖的更便宜,虽然奖银少,但买的人也多,好多人买奖券都发了大财,一夜暴富呢,我也买了好几次,可惜一次都没中。对了,这奖券跟这彩报有什么关系?”年轻的伙计问道。
  “这个彩报就是江南钱庄印发的,每五天一期,上面主要印的是当期各种彩券的中奖号码,方便大家知道开奖结果。另外也顺便会刊登一些其它的消息,天南海北的消息都有,另外还会刊印一些商铺广告,有时也会刊登一些文人的诗词话本之类的,总之,一份五文钱,但很值得的,买份彩报,不用出门也知天下事。”
  商船主扬了扬手里的彩报,指着上面的那副图,“看到这个没,昨天出的这期彩报早就登了说侯爷今天凯旋到楚。上面甚至还详细的登了侯爷在江南大败红夷的数场大战经过,并有不少的配图,比如台湾、壕镜、南洋的位置,红夷的巨舰大炮,以及一些台湾的地理景观,红夷国的情况等。”
  船主大为惊叹的道,“昨天看报的时候,看上面画的船居然有二十多丈长,我还不相信。更不相信说这样一条红夷船居然有几千斤的大炮数十门甚至上百门,可现在看了,才知道原来都是真的。天啊,一条船有一百多门大炮,这就是个移动的城堡啊,走到哪也能横着走。”
  小伙计惊叹无比,“侯爷威武,红夷船炮这么厉害,可还是败在侯爷手下了。东家,能把这份报纸赏我吧,我要拿着回家好好供着。”
  船主笑了笑,“你要就拿去,好好供着。”
第二百八十三章
跨海东征
  舰队入港,码头无数的百姓商人都在欢呼。
  刘钧率领着一众军官率先从船上走下,袁继咸、朱大典、马祥麟、秦翼民、黄道周、杨廷麟等大湖广文武两界官员将领都早等候多时了。
  去秋刘钧率楚军出征,先在淮西大败革左五营,然后出海,又大败夷人,如今还带着这么一支庞大的舰队回来,湖广官员都极为自豪。
  而刘钧如今更是成为皇上的义子,地位更胜过去。刘钧从珠江口出发,绕了大半圈进入湖北,在武昌下船。
  虽然绕了远路,但在海上和江上航行十分轻松,反而更省时省力。
  阔别大半年,再回湖北,刘钧发现,离开大半年,湖北好像更加热闹繁华了。
  码头的船只极多,人流也多,流匪平定后仅半年,湖北这个九省通衢之地,恢复的更快。
  湖广总督袁继咸笑着对刘钧道,“一年多来,湖广日新月异,商贸交易也越发繁华了。剿灭了流匪,又把各地的那些山贼盗匪也都扫平了,各地军卫也整顿完毕,现在虽不敢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可确实是太平景象。”
  太监王坤去年淮西战事结束后就回到了湖北,这大半年也过的比较舒适,该拿的钱没少拿。“应城盐场现在的盐产量很大,质量也好,各地来买盐的商贩很多,也增加了几分热闹。”
  湖广的变化确实很大,就说那些卫所整顿,从卫军变成了屯丁。不仅身份变了,他们也从穷困的佃农变成了军屯屯户,生活情况大为改变,生活更有奔头。每人分了几十亩地,而刘钧的四海银行又主动向这些屯丁发放低息贷款,使得湖北的耕牛农具种子等商品需求大增。
  再加上银币、银元券的发行,也助推了湖广商业市场的繁荣。
  还有近十万的三镇新军,收入高了,自然也能带动消费增长,刺激市场繁荣。这就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一环推一环,就成了如今这个繁荣的景象。
  而这次,凯旋的九头鸟战士,还带回来了大把的钱财,肯定还能为这繁荣再添一把火。
  “侯爷,家里来人了。”王国强过来禀报。
  来的是刘家的老家人,宝儿的大哥。隔了大半年没见,宝儿的大哥也穿着丝绸长衫,倒也有几份掌柜风范。因为妹妹被侯爷收了房,因此这以后宝儿大哥日子确实是翻身大变。
  “家里出什么事了吗?”
  “是喜事,夫人昨早上刚生了个男孩,宝儿让我特意赶来告诉侯爷。”
  刘钧怔了怔,脸上露出了激动之色。有孩子了,他有儿子了。
  “恭喜侯爷,喜得麟子。”
  “恭喜弄璋之喜。”
  旁边的一众官员们听到这个喜讯,也纷纷向刘钧贺喜。
  “诸位,多谢前来迎接,容某来日感谢,本侯先走一步,告辞!”刘钧匆匆在码头和众人告别,把事情简单的和王谦等诸将交待了一下,就赶着回麻城去了。
  带着卫队一路疾行,半天后赶到麻城家中。
  西湾,家门前的那棵树依然在,但刘家宅子却又大变了样。皇上派来的工部官员工匠,早把刘家大宅完全翻新了一遍。说是翻新,其实就是重新盖过,重檐叠瓦,庭院深深,规模是原来的十倍不止,甚至原来刘家的老邻居张屠户家的房子也被折掉了,那块地方成了刘家皇帝敕造侯府的一部份。
  门前高大的牌坊,府第高高的门楼,朱漆大门,石狮子。
  “侯爷回来了。”刘家的大门前站着数名家丁,远远看到刘钧到来,立即喊道。
  府门大开,刘家上下都赶来迎接。刘钧入府,先向刘老爹老娘行礼,略说了会话,便赶往后院看妻子雪琪。
  雪琪刚生产过,还有些虚弱,躺在房里床上,见到刘钧进来,满脸惊喜。
  “夫君。”
  “辛苦你了,夫人,没能及时赶回来。”
  奶妈把孩子抱了过来,刘钧伸手接过,一个虎头虎脑的大胖小子。刘钧抱着他,他也不哭不闹,刘钧逗了他一下,他居然还冲着刘钧咯咯的笑了起来。
  “这小子。”刘钧哈哈大笑,他也跟着笑。
  “侯爷,还没给他取名呢。”
  “看他这么虎头虎脑的,就叫小虎吧。”
  至于孩子的大名,一般是爷爷取,可现在刘钧入了属籍,这名字就得由礼部来取了。刘钧是慈字辈火行,而小虎按朱家谱序,是和字辈土行,所以只能叫朱和什么,前两个字已经定了,后面一个字还必须是带土字旁的。
  一连好多天,刘钧都沉浸在做父亲的喜悦之中,到家的第二天,正好是孩子出生的第三天。刘钧也照例给孩子办了洗三宴,无数官员将领富商地主前来做客恭贺。刘钧客人都宴请了,不过礼物都没收。要收,也只收了一些并不值钱的东西。
  对于如今的刘钧来说,他又不是朱大典,还要靠办酒席来敛财。
  数天后,京师圣旨到。
  皇帝下旨赐南洋的天南为刘钧的封地,并特给刘钧的儿子赐名朱和坤,还赏赐了一大堆的御赐贺洗三之物。
  两道封赏的旨意后,第三道旨意则是令已经加征虏将军号的刘钧,以五月初一前为期,率楚军出征辽东。
  此时已经是四月中,距离五月初一只剩下了不到半个月。
  传旨的太监还送来一封私信,是刘侨写给他的。
  信很长,刘侨把京中这大半年来的情况很细致的写信告诉他。其中有一些重要的事情,比如曹化淳出京,到南京养老,任南京守备太监。又崇祯最终还是决定要打义州,并已经抽调陕西的孙传庭、四川的秦良玉率川陕兵入辽,配合洪承畴发起义州之战。
  而最重要的还是梅之焕病重,梅之焕的病情在年后突然就加重了,虽然皇帝派御医赐药,可依然还是无法改善。现在梅之焕虽然还是首辅,可实际上却已经不能理事,完全不再统领内阁,只是在京休养,但据太医所说,梅之焕的情况,可能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了。
  这个结果让刘钧大吃一惊,去年在京的时候,梅之焕情况还不错,没想到如今已经要不行了。梅之焕现居首辅之位,若是他去世,那朝中的局势很可能就有变动,刘钧也将失去一个强有力的朝中后援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5/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