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2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9/697

  清军一半的精锐尽集在多尔衮手里,他现在是自信心十足。
  明军现在根本没胆子出城作战,而且有壕沟土墙围城,又有壕沟切断了松山、杏山与锦州之间的联系。
  固山额真石廷柱和马光远提议,不必如吴三桂打义州那样四面围攻,只集中重兵猛攻一面。反正在城外还有围城壕沟和土墙,只需要少量骑兵,就可以关注全局。若明军想要逃跑,也能立即拦截。
  因为锦州城各门都有瓮城,因此多尔衮打算直接炮轰门城的城墙,攻打城门,而是准备直接把城墙轰开。避免去争夺明军重点防御的城门,毕竟城门还有瓮城,破了城门,还得再攻城门一次,而瓮城狭小,又有千斤闸和闸楼,易守难攻。
  数百门大小火炮,往北城下运去,前面是百多辆盾车,在抓来的汉人战俘的推动下,掩护着后面的炮车推动。
  原本清军对付锦州这样的坚城,要么只能围城,要么就是蚁附攻城,或者挖地道,可现在,有了诸多大炮在手,清军也学会了新的攻城方式。
  特别是从义州城南下来的清军,当日他们可是真正领略到了火炮攻城的厉害。现在大炮在手,他们连云梯都懒得打造了。
  锦州城上的明军也发现了清军的意图,连忙让城头上的大炮轰击。
  盾车和炮车刚进入两里左右,北门上的红夷大炮一声巨响,一枚大铁球呼啸着飞出,高高的飞入盾车的阵中。
  那枚炮弹直接落在了空地上,弹跳了几下,终于砸中了一辆盾车。那架刚打造的新盾车直接破碎,旁边的那几名战俘跑的快,倒没受伤。
  可他们还没来的及庆幸自己逃过一劫,一边督战的清军却在马上对着他们连连射箭,把他们全都射杀在地。对清军来说,这些战俘的作用就是推盾车炮车,既然盾车都没了,那他们也没有用了。当场射杀,还能震慑其它的战俘,免的他们逃跑。
  盾车继续在前推动着,掩护着后面的炮车。
  城头上的大炮又射击了一次,可这次什么也没打着,远远的偏离了车队很远。
  接下来红夷炮射了好几次,都一次没射中目标。这时清军的车队已经推到了城下四五百步远,红夷大炮反而越发的打不中了。
  红夷大炮最后干脆不再发射,但接着城上射程更近的大将军炮和千斤佛朗机这些炮火又响了起来。
  这些炮在以往的明清战争中算是主力火炮,可比起现在清军手里拥有的这批火炮,可就大大落后了,更不用说跟楚军的火炮比起来,更是属于淘汰装备。
  不过虽然这种炮射程近,精度差,但在几百步的距离,从城头发射,还是有不少威力的。
  一连好几个盾车被击中,数十名战俘被杀伤杀死,还有一架炮车也被击中,炮车炸毁,暂时不能使用了。
  好在城头上的红夷炮弹道平直,炮队靠近城墙后,反而是进入了城上红夷大炮的死角,让这威力最强的火炮成了摆设。
  “三百步,停!”
  带队的清军军官一直顶着城头的稀疏的炮火进入到北城前三百步左右的时候才停下,这也是他们在义州发现明军炮阵安放距城池的位置。这个位置,基本上能保证大小火炮全都能够攻击到城墙,而且能保证准确度。
  “装弹!”
  多尔衮派了石廷柱亲自指挥这炮阵,许多炮手都是来自于汉四旗,许多汉四旗的汉兵原本就是乌真超哈的兵,那时的乌真超哈也是大量装备火器的部队,对于火器他们最精通,本来清军中还有孔有德等人的部队最擅长火器,可惜现在全都又降了明。
  好在石廷柱义州战后,从战俘中搜罗出了许多原来的明军炮手,把这些炮手重新编入这支新炮兵,倒也让这支清军炮兵部队实力大增。
  三磅、六磅、九磅、十八磅的长、短加农炮,还有好几个尺寸的大口径臼炮。虽然没有加农榴弹炮也没有榴弹炮,更没有榴弹,但仅凭着实心的铁弹,都足以对付那面并不宽厚的城墙了。
  用臼炮直接砸城头上的守军,用红夷炮直接硬砸城墙,小炮保护炮阵。
  “所有的红夷炮就给我盯着那段城墙打,不要打城门,直接打城门一侧的那段城墙。狠狠的轰,直到轰塌城墙为止!”石廷柱高声下令。
  号声响起,上百门大小各等红夷大炮,几乎同时开火,一枚枚大铁球呼啸着砸向锦州城。这些炮既有明军自己制造的,也有自澳门购买的,还有清军自己制造的,也有吴三桂从湖北买来的楚军淘汰货,这些炮有的是荷兰人的舰炮有些是英国人、西班牙、澳门人的舰炮,还有一些是陆军野战短加农。
  此时各种口径不一,大小不同的大炮,全被清军称之为红夷大炮,一股脑儿就对着锦州北城墙狂轰烂炸。
  仅仅轰击了半天,到午后,千疮百孔的城墙终于轰隆一声倒塌了,足足有好几丈宽的一段城墙全塌了。
  多尔衮看到烟雾中隐现的那一段大大的豁口,兴奋无比,放声大笑着喊道,“吹号,冲锋,夺下锦州!”
第三百五十八章
锦州屠城
  夜深了,风也更大了,一阵阵北风带人彻骨的寒意。
  锦州城的街面上寂静无声,城中的青壮都上了城墙,妇孺们早早紧闭门户蜷缩在家里,只有城头的梆子声不时传来。
  城中的副将府里,灯火明亮,副将夏成德正焦急的等待着部下王恭的到来。
  外面一阵脚步声,王恭终于匆匆的赶了进来。他刚刚趁着夜色自夏成德所部防守的那段城墙上用绳索缒下城去,私自跑到清军武英郡王阿济格的营中见面。在清营里一番密议后,又急忙返回城中。
  王恭还未坐定,夏成德便急忙问道,“怎么样,阿济格说了什么?”
  王恭坐到椅上,喘了口气,对着夏成德神色凝重地回道,“大人,情况不妙。”
  夏成德之子守备夏舒听他这么说,忙追问,“清人到底怎么说的?”
  “一开始,我并没有见到阿济格。清军对我很是怀疑,后来我拿出了大人的手书之后,他们才半信半疑,最后问了我许多关于城防之事,然后阿济格才见了我。阿济格态度很是傲慢,并不把我等放在眼中。末将费尽口舌,阿济格才表示愿意相信我们一次,但也需要我们的表现。”
  “什么表现?”夏成德问。
  “他说要将军把公子送出城去做为人质,另外,还要将军把城中的详细防守情报都告之于他,而且,他要我们做为内应,拿下洪孙二督。”
  “他说,只有我们擒下洪承畴、孙传廷以及王廷臣和杨国柱等人,城破之后我们才能得到归附机会。”
  夏成德坐回椅中,沉吟许久。
  “大人,锦州城守不住的,咱们得尽早安排退路。”王恭说道。今天白天清军对锦州发起了强攻,北门外数百门火炮狂轰烂炸,一度轰破了城墙。
  洪承畴和孙传庭带着兵马一次次的与清军争夺缺口,虽然最终都将清军击退,夺回了缺口,把城墙缺口都堵起来了,可这一天下来,锦州守军的伤亡也是极为惊人,一天时间,伤亡五千余人。
  一天就战死了城中守军的一成。
  这个伤亡若不是守城的将帅是洪承畴和孙传庭二总督,以及杨国柱和王廷臣、曹变蛟这些勇猛的总兵官,今天都守不下来。
  可副将夏成德却已经丧胆了。
  锦州今天守下来了,可在这猛烈的炮火下,守的住今天,肯定守不住明天。义州兵败后,辽西局势已经无可挽救了。
  吴三桂祖大寿被困在了松山,锦州完全成了一座孤城。洪承畴和孙传庭在锦州被围困后,也发起过几次突围,但是每次都被清军击退了。
  清军本就凶猛骠悍,现在又得了吴三桂的那大批火器,这还怎么打。高大的锦州城,都只一天不到就被轰开多道缺口,这还怎么守。
  “辽东军也许正在来援。”夏成德缓缓道,要投降清军,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他既不想陪着洪承畴等陪葬,可也还是希望锦州能守住。
  “刘钧来不了了,辽海已经开始结冰了,而黄台吉和代善都先后返回辽东去了,刘钧现在说不定自身难保。大人,机会只有一次,若我们不速做决定,万一等清军明天攻破城池,那咱们可就得跟着一起陪葬了。”王恭劝道。
  “大人,明天可就轮到我们上北城墙防守了。”王恭再次说道。
  夏成德是副将,手下有一个营的兵马,总共也就三千人马。这点人马若是明天上北城防守,以今天清军炮火攻城的这种猛烈程度,三千人马还不够守一天的。今天白天一天就战死了五千多守军,他这三千人哪够。
  “大人,若是弟兄们都被打光了,那咱们可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王恭是坚决的投降派,“带着三千兄弟投降清军,到那边也一样可以继续当副将啊。而且阿济格还已经说过,只要大人能拿下洪承畴和孙传庭,到时还会给大人一个总兵。”
  听了王恭的话,夏成德父子和部下心腹将领们都很沉重。
  夏成德心想着,也许锦州还能再守几天,也许刘钧能赶在锦州城破之前增援锦州。可他们明天就轮到守北城了,以清军的炮火,他们绝撑不过明天。没有了兵马,他这个副将就什么也不是了。
  夏舒打破了沉默,他对父亲说道,“大人,生死存亡之刻,我们可不能选错了。”
  “降清我不反对,可是让我擒拿洪孙二督臣,这件事情……”
  “大人,既然是降,那当然得有投名状,拿下洪孙等督臣总兵们,咱们才在清朝有立身之资啊。如若不然,清人又何必接受我们?”王恭道。
  “哎。”夏成德长叹一声。缓缓道,“可要想拿下洪孙二督臣又哪会那么容易?”
  “我倒觉得不难,明天正好是我们值守北城,到时我们放开城防,引清军入城,然后带着清军直捣洪孙府第,便大功告成了。”
  “是啊,大人,忠义之名虽好,可如果命都没有了,忠义又有何用?”
  夏成德心里犹豫不决,投降清军终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有亏名节,以后定然会被人骂。可不降清,他只能与锦州陪葬,他们父子都要死在这里。
  他看看王恭,又看看儿子夏舒,一副左右为难的样子。
  这时夏舒说话了,“大人,事不宜迟,当下决心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儿子愿意立即前往清营为质,等明天过后,父亲就是清军破锦州的功臣了。”
  儿子的话让夏成德心里稍感解脱,是啊,义州之战后,明军的形势越发的恶劣了。比起蒸蒸日上的满清,大明是越发的江河日下了。眼看着清取代明,是必然趋势,也许将来他就将成为满清的开国功臣。
  锦州城外清军夜议军务,阿济格向自己的兄弟多尔衮得意的禀报了锦州副将夏成德约为内应之事,自信的道,“夏成德已经将其子守备夏舒送入我营为人质,明天,夏成德正好轮守北城,到时锦州唾手可得也。”
  多尔衮闻讯大喜,“如此大好,今日攻城,锦州守军之顽强出乎于某的意料。有数百门火炮助阵攻城,数次攻破城墙,可明军都拼死堵住,我们在城下伤亡一千余勇士,都没能拿下城池。现在有了内应,任洪承畴、孙传庭号为名帅,也再不能挡我了。”
  第二天天一亮,清军再次发起进攻,对着北城猛轰。
  战至午后,明军拼死防守,总算又打退了清军数轮进攻,在付出千余士兵伤亡后,勉强守住了城墙。午后,夏成德带领本营三千余人马接替北城城防。
  伤兵刚撤下,夏成德立即在城上升起白旗,把北门打开,接应清军入城。
  夏成德率部的突然反水,使得锦州城门大开,早有准备的清军乘势一举杀入城中,锦州大乱。
  夏成德等清军一入城,立即引领他们杀向城中的帅府,洪承畴和孙传庭猝不及防,都被围住。杨国柱和王廷柱诸总兵奋起拼杀,见事不可为,想要突围。可城外深壕高垒,突围了半天都没能杀出去。
  锦州城的战事,直到傍晚之时才平息下来。
  锦州城沦陷,城头升起清军的旗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9/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