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3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4/697

  张山点了点头,很是满意,马祥麟就是不肯配合,他也不怕,有的是办法拿回第十镇的控制权。不过如果他肯配合,那自然是更好的。
  “我还有一个请求,就是希望能从第十镇暂时借调一批军官。”
  “要多少?”
  “要是方便,借几个标总,十来个营总二三十个连总,再借我三百士官。”
  马祥麟端起茶杯一口全灌进了嘴里,“没问题。”张山一下子要借这么多人,基本上可以说是把一个协的军官士官都借走了。“我看兄弟要用的人不少,这样吧,我直接从第十镇里拔一个协的人给你,更方便一些。”
  张山稍有些意外,倒觉得原来小看了马祥麟,这人别看五大三粗,还是个独眼,让人一见就以为是个莽夫,可实际上明明就是个粗中有细,心思灵敏之人嘛。
  他笑笑,“如果可以,倒是更好,多谢马兄支持。”
  “客气啥,咱们都是楚公麾下,手下弟兄们不都穿一样军服,打一样旗帜嘛。”
  他说的是大实话,别看他是第十镇的总兵官,现在刘钧又调去了辽东,但实际上,他这个总兵官对第十镇的控制力有限。一来楚军的兵制,总兵官专注指挥作战,下面的训练、作战计划、日常管理、军需后勤等等,都有专门的军官分担负责,他想管也插不上手。
  尤其是第十镇的军械和粮饷,并不是朝廷负责,而全靠刘钧筹措负责。说白点,第十镇不但军官骨干都是九头鸟的人,而且粮饷军械供应,也都握在刘钧手里,刘钧支持他,他当然是第十镇老大,若刘钧不支持他,随时就能找个人换掉他。
  张山一句借人,立即就让马祥麟明白张山的打算了。这是要招兵买马了,需要骨干精锐。
  两湖其实并不仅只有第十镇,九头鸟其它几镇去辽东后,也还有不少兵马。不过都是打着乡兵、民团这些旗号,但这些乡兵民团与其它地方的不同,他们其实都是由刘钧的讲武堂训练出来的军官带领的,这些乡兵民团平时守着楚军的那些矿山、盐场以及军械坊、造船厂、银行、商铺等,数量并不少。
  不过若是要集结成军,肯定也还缺少一些军官。马祥麟很痛快的把一个协借给张山,反正都是自己人嘛。
  “啥也不多说了,多谢马兄的大力支持。”张山对马祥麟一抱手,“后天,是小弟与楚公五妹的订亲酒宴,到时还请马兄一定光临捧场!”
  “一定,一定。”马祥麟大笑,“恭喜张兄啊,楚公四妹与傅总兵订婚之后,家中就剩下这一个妹妹,听说五小姐美丽大方,如今被张兄捷足先登了,恭喜恭喜。”
  “是楚公看的起某,张某前世修来的福份啊。”张山也呵呵的笑着,能够与刘家联姻,娶刘钧的妹妹,对于他来说,那真是深感荣幸,从此就成楚公的把兄弟兼妹夫,真正的楚公自己人了。
第三百七十七章
两湖团练军
  私自招兵买马,那是死罪,要砍头的。
  可上奏请假回乡养病的辽东、登莱军区镇江镇总兵官张山却在明目张胆的招兵买马,黄州城外面,已经立起了一座大营,在那面九头鸟大旗下,每天都有一支支队伍到达。
  转眼间,黄州城外的那座大营,已经聚起了三万余人马。
  可面对着张山的大胆行为,两湖官场上下似乎都集体失明了。两湖总兵官马祥麟身为两湖官军最高指挥官,丝毫没有在意在他驻防区内有人敢另立旗号。两湖总督袁继咸,在武昌城里,一样对只一江之隔的黄州城外的那支新军视而不见。
  其它什么总监、巡按、监军副使、兵备道、知府等,也当没看到。
  在两湖上下一致的沉默里,黄州城外的大营打出了正式的旗号,两湖团练。看到这个旗号,许多人觉得蛋疼,特么的你家团练居然有三万人,虽然你不用镇不称总兵,还特么的用了军师旅团营连这样与官军似是而非的编制,但你特么的不还是三万余人一军。
  你一军二师六旅,步骑炮工辎重各兵种齐全,有这样的团练?
  尤其是若到黄州城外的团练大营去瞄一眼,就能让人更加无语。这支团练不但步骑炮齐全,甚至还编有一支水师。各部装备整齐,清一色的绵甲钢盔,人人都装备了燧发火铳,还特么的都配有手铳,更别提装备到连队一级的山地榴弹炮,各旅还有一个野炮营,各师还有一个重炮营。
  这个团练军的装备,完全就是标准的九头鸟装备,全军三万多人,步兵配制的乘马,以及拉大炮和辎重车的挽马,数量极多,也不知道他们哪弄来这么多马骡,更别提还有许多新式帆船炮艇。
  可他们打出的旗号却是两湖团练军。下辖的是湖北团练师和湖南团练师,下面又有郧阳团练旅、襄阳团练旅、荆州团练旅、黄州团练旅、武昌团练旅、长沙团练旅,然后下面又有诸如蕲州团练团,什么夔州团练团,再下来又是麻城团练营,虎头堡团练连……
  最关键的是,他们不需要地方官府提供一文钱。
  当然,最重要的是,张山树旗立营之前,一一亲自去拜会过两湖官员,上到总督,下到知府、兵备道,都拜访过,送去刘钧的问候,同时也少不了刘钧的礼物。
  刘钧给两湖督抚的信中,说的很明白,九头鸟入辽,暂时是回不来了,但现在流匪越闹越厉害,有卷土重来甚至攻入两湖的可能,因此,刘钧出面让在乡养病的张山出面,把两湖原有的各乡团民兵整合起来,用以防御流匪,保卫乡梓。
  建两湖团练军是楚国公的意思,而且表面上也只是整合了两省各州府原先的乡兵民团而已,在眼下流匪再起的形势下,整合两省各州府流匪,似乎也是正常之举。况且,这支团练军既不用官府出钱,也不用乡绅募捐,还能保境安民,防匪御寇,大家哪个不高兴。
  反正上到总督巡抚巡按,下到地主乡绅,贩夫走卒,大家对于黄州城外的那座团练大营,都见怪不怪。
  大家对于一支数量如此之多,高达三万人。装备如此之好,拥有轻重火炮数百门,马骡上万,还有战舰炮艇。士兵人人配绵甲火铳等,都不觉得稀罕,打着九头鸟的兵,哪怕是团练,那也应当就是如此。
  在崇祯十三年终于过去,崇祯十四年到来之时,黄州城外的团练军终于有了动静,他们拔营西进,三万人马分别进驻襄阳、郧阳和南阳,把守汉江一线。
  而紧跟着,原本还一直跟朝廷喊没有粮饷不能开拔北上的第十镇,也在年后补充了一协人马满编后,在马祥麟率领移军西面,进驻夔州、宜陵、荆州三地,把守长江一线。
  正月里的陕南雨雪霏霏,冷的要命。
  李自成在进攻长安失利的情况下,率部又回到武关。攻打长安,让他折损了不少兵马,使得本来形势不错的义军大受挫折。
  “咱们还是去湖广,那边这一年多来听说商旅兴盛,比饥荒缺粮的陕西情况好的多。而且那里还有官军的许多军械坊,甚至还有铸炮厂还有盐厂,若咱们能攻下拿,立马就能获得大批装备。”说话的是李自成麾下大将,左膀右臂的刘宗敏。
  义军攻打西安不下,现在进退两难。尤其是随着投奔义军的人数不断增多,现在义军有三万多人马,每日消耗的粮草极多。可偏偏现在陕南一带根本无粮可夺,拿不下长安,就得不到补给,就算再往北打,那边只会更穷。
  义军有四个方向,四川、湖广、河南、山西。
  刘宗敏首选湖广,湖广富裕,有粮,还有楚军的诸多军械坊炮坊甚至还有船厂,若能攻占,义军就能立即鸟枪换炮,甚至可以乘船沿江南下,直接杀到更富裕的东南地区去。
  “大哥,别犹豫了,咱们就打湖广,四川、河南、山西也一样乱的很,同样闹饥荒,咱们去了也站不住脚。”
  李自成此时很冷静,加入义军造反这么多年,转战南北,经历过高朝也经历过低谷,最盛时他曾经统兵十余万,战陕西破江北,转战湖广四川,可低谷时,也曾被官军打的只剩下十八骑逃入商洛山。
  他也知道如今湖广富裕,还有楚军的军械坊和船厂炮坊以及盐厂,真要能拿下,义军实力能立即飞升。不过他担忧的是楚军的厉害,虽然他从没有与楚军交过手,可当初刘钧正是踩着八大王张献忠的人头上位的,连关外的鞑子都被刘钧率领楚军打的丢盔弃甲,鞑子皇帝都被其斩杀,那岂是易与的。
  “听说刘继业虽去了辽东,可一直还留了一镇兵马在两湖替他看家。”
  “秦良玉的儿子小马超在替他看家,不必担忧,秦良玉的儿子而已,咱们怕他做啥。”
  “摇旗呢?让他去打探消息,回来没有?”李自成问。
  袁宗第出声答道,“刚回来,这会正在吃饭呢。”
  “马上叫他过来。”
  一会,郝摇旗进来。
  “摇旗,湖广情况如何?”
  “回闯王的话,马独眼的第十镇没有离楚,他刚率兵去了荆州。另外,汉江的襄阳也新进驻了一支兵马,打的旗号是两湖团练,人马有好几万。郧阳、南阳也都由这支兵马守着。”
  李自成大为惊讶,“官兵第十镇没有离楚还去了荆州,襄阳反而由一支团练驻防?”
  “是的,闯王。那支团练听说是由刘继业麾下的一员大将统领,听说是刚从辽东回湖北养病的。”
  听了这回报,李自成总觉得很不放心。本以为第十镇已经奉旨调往京畿,可现在不但第十镇继续留守两湖,湖广还又新起了一支团练大军。
  “第九镇守荆州,团练军守襄阳,这两支兵马把守住了长江和汉水,明显是冲着我们陕中的义军来的。看来,他们早有准备。”
  “大哥,怕什么。一个独眼,一个病夫,何必畏惧。”刘宗敏大声喊道,他是李自成的老乡,也是贫苦出身,早年父亲因官府逼租自缢,母亲沦为乞丐,带着他讨饭为生,后来母亲冻饿而死,他由舅父收养,因这遭遇,他向来仇恨官府和豪强。后来十二三岁时拜师学打铁,成为一个很有名气的铁匠。在崇祯七年,李自成兵马过蓝田时,刘宗敏投奔入军,因英勇作战,累立大功,深得李自成的信任与器重。
  特别是经历潼关大败,闯军几乎尽没后,如今闯军再起,他也成了李自成麾下最得力的大将。
  “若是郧阳由马独眼把守,咱们还可以考虑一二,可现在既然是一支团练把守着郧襄一带,咱们还有啥可犹豫的。正好杀过去,破了郧襄,得了粮草,换了装备,咱们一路打到武昌城去。”刘宗敏继续坚持着自己的意见。
  李自成转动着眼珠沉吟片刻,最后把右手猛挥一下,“好,就这么办。”
  他随即道,“摇旗,辛苦你再跑一趟。想办法打探清郧阳的守卫安排,若是可以,再安排些兄弟潜入城中,以为内应。”
  这也是义军作战的老套路了,潜入城中,等攻城时在城里杀人放火制造混乱,甚至趁机夺城,引大军入城。
  “宗敏、见秀,你们两个各领一部,为左右翼,某亲领中军,咱们攻湖广!”
  闯军的动向并不算隐秘,他们向着郧员杀来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张山的案头,然后湖广总督袁继咸等也很快知道了。
  袁继咸听闻闯贼率领数万人马而来,大为担忧。他急忙乘船赶往襄阳,一见张山,袁继咸就立即道,“闯贼大军即将来犯,是不是先调第十镇前来抵挡?”
  张山却是漫不经心地回道,“请督臣勿忧,不过是区区闯贼而已,有我两湖团练在,定保两湖不忧。他们不来还好,但敢踏入湖北一步,定教他吃不了兜着走!”
第三百七十八章
真流氓
  刘钧独坐桌边,品偿着醇厚的人参乌龙茶。一群年轻而又漂亮的朝鲜侍女正在清理房间,这些女子好多都是朝鲜王公贵族的千金。在清军第二次入侵朝鲜之时被掳夺入清,朝鲜国王臣服之后,清军虽然同意她们的家人将她们赎回,但由于要的价钱过高,因此绝大多数的女子最后都被黄台吉赏赐给了满清的八旗贵族,还有更多的则被拉到沈阳市场上公开叫卖。
  楚军北上,一路攻破许多清军城镇,许多朝鲜女子也到了楚军手中。对于那些身份比较贵重的,刘钧都许诺将来送她们回朝鲜,不过暂时,她们现在只能呆在楚军营中。
  她们十分感激,不少都恨不得以身相许。
  屋里收拾整齐后,她们退了下去。
  这时张鹏走了进来,这位辽东军镇抚使,为刘钧行走在黑暗里。“大人,事情已经办妥了。”
  “哦。”刘钧伸手揉着太阳穴,应了一声。“手尾干净些。”
  “请大人放心,相当干净。”张鹏低声道。
  刘钧点点头,“那就好,我不想知道过程,只关心结果。”
  张鹏应声退下,在桌上留下一封信。刘钧拿起信,打开看了几眼,冷笑几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看来以后得少喝酒了。”说完,他把这封信直接扔入了火盆里,看着他一点点化为灰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4/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