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3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6/697

  这些工事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迟缓攻城者的速度,使得他们在城墙三百步内这个距离,让城上的炮火有更多的攻击时间。
  傅山甚至打算让工匠们制造一批地雷,埋在城外地下,让那些进攻者踩上去就爆炸。不过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工匠们暂时无法制造成这样的地雷,因为没办法很好的解决触发引信问题。
  这个触发引信,其实炮弹工坊一直就在研究着。若是能够研制出触碰引信,那么就能让榴霰弹更加威猛,不过暂时还没找到合适的办法。
  朝廷倒也有一种不需另外点火的触碰地雷,靠的是钢轮发火,在机匣中安置一套传动机构,当敌人踏动机索时,匣中的坠石下落,带动钢轮转动,与火石急剧摩擦发火,引爆地雷。
  不过这种地雷发火率很低,且威力有限,最终被傅山放弃了。
  不过在辽阳城最强大的防御武器,不是城外的这些工事,而是城头上的火炮。
  城外的工事顶多算是辅助,真正的杀招还是大炮。辽阳城两协人马却拥有四个炮营,足足两百多门各式火炮,还没算上下面连队装备的轻型山地榴。
  为了让大炮发挥充足的威力,傅山在城墙上建立了炮塔楼,每个塔楼里都有上下两层九门火炮。最为强大的是,这些炮位并不是固定的,他采用了楚军战舰上舰首炮的设计,有一个轨道,能够一百八十度旋转,按需求,调整射击位置,打击到更广方向的敌人。
  城头上的那些炮塔,都设计为可以和附近的炮塔形成交叉火力,进一步提升火力。
  虽然重炮团和野炮团的那些长短加农炮,由于弹道平直,射程较远,并不太适合守城。可傅山依然把这些大炮吊上城头,对于傅山来说,这些炮也一样有作用。可以在清军在远处集结之时轰击他们,甚至轰击他们的后方阵地。
  毕竟拥有一二里甚至数里射程的长加农炮,射程可不是吃素的,用的好,一样能建奇功。
  当然,傅山最倚重的还是榴炮、加榴炮和臼炮甚至是山地榴,这些炮在野战和攻城时固然不如加农炮射的远打的猛,但在守城时,其更大的射击角度,却能在守城时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的杀伤靠近城下的敌军。
  对于传统的防守器具,傅山也没有遗忘。
  擂木、滚石,甚至是滚水、热油、滚烫的粪汁,傅山甚至让工匠临时赶制出了一批木制的投石车,虽然投石车远不如火炮,可他也不嫌多。投石车反正成本简单,一些木头就能制造,而且不费火药炮弹,直接投石头就可以。甚至都不需要专业的炮手,连士兵都不用,直接让那些城里的汉人百姓青壮操作就可以。
  另外还打造了不少刀车,这些刀车与城门同宽。一旦城门为敌所破,大群士兵推着塞住城门。一旦城门被撞开,这就是活动的城门,前刀壁上装有24把钢刀,使用时将车推至城门缺口处,既可杀伤敌人,又可挡住敌方的矢、石。这样对方很难攀援,形成活动的壁垒。
  傅山还加固了城门,城门都裹着一层铁皮,还镶着许多大铜钉泡,一旦敌人进攻,就把烂泥巴糊在城门上,能够保护城门不被火箭等攻击烧毁。
  他还在城内城墙下挖洞埋了许多大瓮,上面蒙着生牛皮,委派听觉灵敏的士兵负责监听地底动静,防止敌人挖地道破城。
  除此外,还有许多用于城头抵御的守城器械,其中有张挂于垛口外侧的木幔、布幔、皮帘,有竖立于城墙上的竹立牌、木立牌、篦篱笆、皮竹笆、护城遮架等遮挡器械,以遮挡攻城敌军射来的箭镞和击砸的石块。
  还有如塞门刀车一样用于城门防守的插板、暗门、槎牌、木女头和木女墙等,以便在城门、女墙被摧毁时,使用这些器械进行应急性的补救,阻止敌军从突破口冲入城内。
  还有托阻敌军云梯近城的叉杆、抵篙等。
  傅山为了迎击清军,可谓是费尽心力,除了楚军的炮火之外,连城外的工事,城头上的传统防御器械也毫不放弃。
  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傅山为多尔衮、代善的五万清军准备了豪华套餐,就等着他们前来了。
  平夷门城门楼上,一众军官早已经先一步到达。大家三三两两的互相交谈,甚至开着玩笑,大家丝毫没有战前的紧张。
  张国柱举着千里镇望着城外,当年的狗剩,如今已经成为一协参将,列入楚军高级大将之列。而且大家都相信,张国柱的前程似锦,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如他的族弟张国栋一样成为副将。
  毕竟,他们都是军中人所共知的楚公弟子心腹。
  千里镜中,一队骑兵在奔驰,蓝色的战袍红色的号衣,那是楚军的侦骑。
  “鞑子来了!”
  骑士跑到城下,开始放缓速度,小心的绕过重重陷阱,沿着那条空出的小路走到城门下,在报出口令,亮出腰牌,等侯吊桥放下的时候,他向城上的军官大声禀报着清兵已至的消息。
  “鞑子来了,前锋就在二十里外。”
  刚登上平夷门城楼的傅山听到这个消息,微微一笑,总算来了。
  “敲响警钟,准备战斗!”
第三百八十章
我大清
  晨光熹微,从南面沿着沙河缓缓开到。
  开始,只是一些绰约的黑色影子,在白茫茫的雪地里极为显眼。
  辽阳全城已经敲响了警钟,吹响号角擂动战鼓,炮兵、步兵纷纷登上城头,各就各位。
  北风吹卷九头鸟大旗,猎猎作响。
  清军渐渐接近,已经可以用肉眼把他们看清,最先出现的是一支白色的大军,素白的大旗,素白的绵甲军服,甚至连坐下的战马都是素白色的,走在雪地上,仿佛与雪地融为一起。这支白色大军,举着白色的旗帜,旗帜上是条蓝色的龙。士兵们身着白色的绵甲,高高的盔顶上是缕缕红色的盔缨。
  他们跨着战马,挎着刀剑,背着弓,提着长矛,蜂拥而至,展开宽宽的新月阵形。
  这是正白旗的兵马,多尔衮亲自统领的巴牙喇护军营,两面是前锋营和骁骑营,后面则是隶属多尔衮麾下的汉蒙各旗,以及包衣奴兵。
  在距离辽阳南城两里的时候,多尔衮下令停止前进,开始列阵。
  城头上的楚军可以看到清军,城下的正白旗军也同样可以看到城上。
  多尔衮举起千里镜打量了辽阳城几眼,发现辽阳城守卫森严,城头上那面九头鸟旗招展。
  “来人,把本王的劝降信送过去!”
  一名巴牙喇接过信,纵马向城池冲驰过去,本想在明军面前炫耀一下骑术的这个巴牙喇突然发现,炫耀不下去了,再往前,距离城下三百步内,到处都是拒马、陷马坑、铁痢疾、鹿脚桩等。
  他连忙勒住战马,战马人立而起,差点将他掀下马背。
  最后,他只好老实的下马,一步一步小心翼翼的在那片陷区左蹦右跳的下脚。
  后面的多尔衮看到这里,脸色不快,这个蠢货,在干什么,丢尽大清兵马的颜面。
  那名巴牙喇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睿亲王恼上了,他费了好大心神,才总算来到城下,然后摘下自己的弓,把信绑在箭上,对着城上射去。
  “总镇,鞑子的信!”一名军官把信呈上。
  傅山接过,打开。
  “我大清奉承天命,吊民伐罪,讨伐无道。旌旗西指,崇祯束手。松锦诸城,不堪一击。今本王统八旗劲旅十万,红夷大炮千门,回师辽东。将军虽随楚公乘我一时之虚,窃取辽东数城,与我为敌,今本王愿意既往不咎。”
  “今将军若率众来归,开城相迎,则我大清必保有原官,封为藩王,世世子孙长享富贵,如山河之永也。”
  傅山看过之后,只是冷笑几声。这算是威逼利诱?可鞑子就凭着所谓大炮千门劲旅五万威吓?大炮千门?把虎蹲炮也算上了吧。
  封为藩王,保留原官,对傅山更毫无诱惑力。
  “我堂堂天朝总兵,岂受鞑虏所诱?”
  说完,傅山直接手撕劝降书。
  城下的那个巴牙喇还在等着回复,傅山撕碎劝降书,直接从城头上撒了下去。无数碎片,立时如一群蝴蝶翩翩飞舞。
  城下的那个巴牙喇完全没有料到是这个结果,他愣了一会,然后怒了。
  他冲着城头上指手画脚的叫嚷了一阵,最后甚至扯下裤子,对头城头拉了泡尿。
  “鞑子放肆。”傅山冷哼一声。
  张国柱从旁边卫兵的手上拿过飞火铳,这是把最新式的燧发铳,比原来的款式性能提升了不少,正式名字为鬼车。
  他熟悉的检查过枪支,然后举起,宽大的枪托顶着肩膀,一侧贴着腮帮。
  一枪在手,张国柱全神贯注。
  砰的一声枪响,还在一边放水一边唱着歌的巴牙喇应声而倒,正好一脸栽进了自己撒的那摊尿里,雪地里,那滩尿还冒着热气。
  吹了声口哨,张国柱把枪交还给铳手,还顺带着夸赞了一句,“枪保养的不错。”
  傅山对于狗剩的举动,并没有责怪,鞑子作死在先,怪不得别人。他只是笑笑,然后对着远处的清军阵地,伸出自己的右手还后竖起了自己的中指。
  楚军都知道这个手势的意思,老九头鸟们都曾见过楚公用过,觉得一个手势包含无穷意思。
  清军阵中,多尔衮见到有军居然枪杀使者,气的眼睛都红了。他举着千里镜望向城头,却正好看到披着熊皮大氅的一个明军将领,向着他竖着中指。
  这手势,好像一根竖起的大……
  然后,聪明的睿亲王马上明白这个手势的含义了,一口老血差点喷了出来。
  “把大炮阵起来,给我轰他娘的,狠狠的轰!”多尔衮咆哮着喊道。
  多尔衮愤怒异常,挥手咆哮,他一路而来,自信满满,却不料刚到辽阳城下,就被楚军弄了个灰头土脸。
  傅山很是平淡的转身进了城门楼里,里面有着烧得旺盛的火盆,没必要站在外面吹冷风嘛。他坐到自己的司令席后,桌上已经摆上了刚沏好的人参乌龙参,旁边还有桂花糕和冻梨子等几样糕点。
  一众军官们也都跟着进来,各自坐回自己的席位。
  大家似乎丝毫没有把城外的敌人放在眼里,坐在屋里,倒更像是寒冬里乡村里一群人围坐一起窝冬烤火。而实际上,楚军中的各级关系确实都很亲密,某些方面,刘钧很推崇将士们亲如一家,尤其是同连队里的兄弟,更是同吃同住一起并肩战斗的生死兄弟。
  战友如兄弟,军官如家长。
  参将张国柱一边喝着早茶,一面道,“等再过半个时辰左右,鞑子的火炮阵地就要架设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6/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