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3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6/697

  许多人既没工作,也没有住处,就到处搭棚,把个京师弄的更加的乌烟障气。
  “如今关外暂时达成和议,黄台吉已死,鞑子小皇帝继位,上次大战他们也元气大伤,短时间内,他们是难以再入犯大明。朝廷接下来可以抽身来解决内部的流匪等诸多问题。”
  “还能解决的了么?”陆维章道,“我看这大明,都已是病入膏肓了。”
  “还可以再抢救一下。”刘钧笑道。
  陆雪琪抱着儿子过来,自生了儿子后,一心扑在儿子身上的她,长的丰腴了些,更是女人味了。
  “夫君,看你回家就拉着爹谈个没完没了,儿子你都没空抱了,一出去就是将近两年,儿子都已经长这么大了,你还不好好亲亲,他都不认识你了。”
  刘钧笑笑,伸手接过儿子抱在怀里。
  虎头虎脑,长的很壮实。
  “不愧是我刘钧的儿子,也不负我给你取名小老虎,你看这模样,真是头乳虎。”
  父子两虽然许久未见,刘钧离去时,他还不会说话呢。不过小老虎并没怎么见生,陆雪琪在一边道,“快叫爹。”
  “爹。”奶声奶气的一声叫唤,却让刘钧激动万分。我儿子都会叫我爹了。
  高兴的刘钧逗弄着儿子,结果过了一会,小子不耐烦了,直接一泡童子尿撒了刘钧一身,感觉到身上热乎的时候,他就知道不对劲了,可还是防不胜防。
  “好你个小子,居然也知道突袭了,有种,以后肯定是个带兵打仗的好坯子。”
  陆雪琪见状也是掩嘴而笑,“这小子一来就撒你爹一泡尿,当心他打你屁股。还是我来侍候你吧。”说着,陆雪琪抱过孩子去收拾了。
  陆雪琪抱着孩子离去后,刘钧只是擦了擦身子,倒也没急着去换衣服。
  “我需要四海银行立即调一批银钱入京,不要银元券,就要银元和铜元,得真金白银的,数量得多,最少调一千万块,多多益善。同时,你帮我与东印度公司那边联络,让公司准备至少五百万石的粮食,然后用海船从海上运入天津。”
  “这么多钱粮?”陆维章惊讶。
  “都是急需有用的。”刘钧十指交叉一起,放在桌上。这笔钱粮虽多,但刘钧也是仔细估算过的,四海银行完全能调的出这笔钱,东印度公司也有这么多粮食。
  “别心疼,这些钱都会物超所值的。”刘钧笑道,四海银行的银子,其实也不全是刘钧的,许多钱是债券,更多是百姓的存款。四海银行到现在,已经成了大明金融界的托拉斯,一个处于完全垄断地位的巨无霸。
  通过刘钧的关系,垄断了这个新兴的行业,如今四海银行分行遍布天下,吸揽了无数存款,刘钧用这些存款发放商业贷款,既支持了东南的海商们,又大赚特赚,同时让这些海商和他们的供应商都把结算业务交给四海银行。
  另一方面,刘钧利用从崇祯那里取得的铸币特权,大肆的把吸揽到的储户存储白银,全都熔铸成银元银辅币,大把的铸造铜元,并且还发行大量的银元券铜元券,并推行银票等。
  现在可以说,大明大部份的金银都已经流入四海银行,并铸成了银铜币。四海银行利用这些银子做为准备金,发行了数量庞大的纸币和银票。
  当银行达到四海银行这样的规模,以及这样的垄断地位,四海银行赚钱的速度已经是极为惊人的。最厉害的还不仅是赚钱,而是影响控制力。
  原来大家都把钱藏在地窖里储存,或者拿去买地,既减少了白银的流通,也加大了土地兼并。
  而现在,有存钱利息和保管方便安全等好处,大量的金银最终都流入银行,而银行有了这些准备金,发行可以随时兑换的银元券,使得货币流通量大大增加,进一步促进了商业发展。
  特别是银行把吸引的存款用来商业贷款,既扶持商业发展,同时也让银行获利丰厚。
  在过去,一两银子就只相当于一两银子。而现在,一两银子收入银行,能铸出价值更高的银币,然后以此为准备金,能超发银元券。
  一两银子存进银行,通过铸币环节,银行达到百分之十的利润,铸币后就成了两元二角银元,然后再以这两元二角银元做为本金,发行银元券,准备金为百分之二十五。
  因此二元二角银元做本金,银行可印刷发行八元八角银元券。
  然后四海银行再把这钱放贷出去,存款准备金同样是百分之二十五,这一两银子的存款,最后就可以放出八元八角的贷款。
  而这贷款放出的是银元券,市场上也是流通的银元券为主,虽然银元与银元券可以随时兑换,但只要银行维持住信用,可以随时兑换,那么市面上流通更多的就是银元券。
  事实上也证明,四海银行到了如今,其发行的银元铜元已经基本上取代了过去的银锭、铜钱。而且到了现在,绝大多数的人都习惯使用银元券铜元券,或者大额银票,而不是再使用携带不便的银元铜元。
  吸入一两银子,放出八元八角银元贷款,再加上中间银子铸银币,银币做准备金发行银元券,最终其实等于一两子,变成了三十多块的银元券。
  后世的人都了解一个事实,货币是老虎,越养越大。
  只要维持住银行信用,刘钧的银行就能用这样的杠杆,翘起更大的市场。
  况且,刘钧除了银行,也还是很有本钱的。不说湖北的全套军工体系这是个大实业,利润丰厚。而且还有他入股的东印度公司,那也是一个托拉斯巨无霸的海上贸易垄断集团,同样利润丰厚。
  而且刘钧还能通过东印度公司,掌控许多资源。比如现在,刘钧需要粮食,东印度公司手里就一直有做这一块,不但从大明东南购粮,他们还早就从越南、东南亚、日本、朝鲜等地有购粮渠道,加上东印度公司的海上运输船队,从各地购入粮食,再运到天津去,这成本并不比漕粮贵,而且还不用受限大明自产的粮食产量问题。
  再加上刘钧在辽东抢了两年,真是金山银山都让他抢下来几座了。
  这几年他持续大力开发台湾,不停的把从辽东迁来的人,俘虏来的满蒙人,还通过官方和民间等形式,不断的从中原招人运人去台湾,现在台湾的人口都超过二百万了。
  台湾如今的农业已经初具规模,虽然手工业纺织等还不行,但屯田垦荒种出的粮食,已经完全能够自给自足岛上的军民,还能出口粮食,换取其它各种商品。另外,台湾除了种粮食外,还同时大力发展甘蔗种植,发展制糖业,出产的糖,也是对外国海商出口的紧俏物资。
  刘钧手上的资源很丰富,但刘钧的九头鸟,他的军工产业,甚至他的银行、钱庄以及商业体系,都与大明绑的很紧。
  如果大明乱了,他也要大受损失,如果刘钧直接强行造反,他背后这些体系一样会崩溃。正因如此,刘钧也是投鼠忌器,最终选择了一条曲线窃国篡位之路,这样相对温柔一些。借大明这个壳,以更隐蔽的方式最终来夺取天下。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刘钧就不再犹豫。
  如今的局势还是很不错的,经过暗中的周密策划后,虽然一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可总算是成功了。
  对他威胁最大的崇祯死了,还留下了遗诏让他做顾命大臣。刘钧成功的带兵入京,并稳定了形势。
  下一步,刘钧要做的就是进一步的掌控京畿,控制京畿军队,然后控制大明中枢朝政。不过要做成这些,他现在就需要大笔的钱粮送入京。
  通过这些金银,刘钧能够全面的插手朝中军政事务,进一步的发挥影响力。他很清楚,他虽然入京做了顾命大臣,可大家对他还是很警惕防范的。若不是表现出大家都要借助他的这种特殊需求,他又岂能在京呆的长久。
  “尽快把银元和粮食准备好。”刘钧再次重申。
第四百零二章
再进一步
  天微微亮的时候,刘钧便醒来起床。
  都说小别胜新婚,他与妻子相别一年有余,昨晚本应当如漆似胶,不过刘钧身上的伤还未好利落,昨晚偏偏小虎又有些不服水土,弄的雪琪大为紧张。最后夫妻两带着小虎睡了一夜,倒是个平静的夜晚。
  在后花园中简单的打了套太极拳,刘钧便沐浴过后去上朝。
  街上还蒙蒙亮,刘钧没有骑马,而是坐在马车里面。这也是手下兄弟们的意思,他们好多都不清楚天津刺案的实情,生怕刘钧在京再遇刺,便极力反对他骑马,而是让他乘坐马车。
  虽然北洋水师驻在了卢沟桥和西山,但城里也还留了五百亲卫,都是最忠心的九头鸟战士。这五百人分为三班,一班跟随侍卫,一班留守府中,还剩下一班则在府中轮休。
  刘钧坐的马车也是特别打造的,双马四轮大马车,车厢里有薄铁板可以防御大多数的突袭刺杀,连刘钧的车夫,也是一位极不简单的人物。这位车夫,是陆维章通过自己的关系找来的一位高人,来自河南陈家沟的陈玉廷。
  刘钧早上打的太极拳,就是跟他学的。这位刚过四十岁的拳师,生的面红庄重,蓄有美髯,爱骑红色大马,惯使关刀,年轻时曾走镖于山东一带,声播齐鲁,因此江湖同给他起个绰号叫他二关公。
  陈玉廷和刘钧一样都曾是武学生员,后来河南流匪席卷之时,他还成为县乡兵头领。后来参加武举考试,因武艺超群,箭法精湛,一马三箭,三马九箭,射了个凤夺巢。第二箭从靶心挤出第一箭,第三箭又挤出第二箭,像鸟儿争巢一样,赢得了满场喝彩。可就因为他没给擂鼓报耙的人行贿,结果只擂了三通鼓,这意为九箭只算留在箭耙上的三箭算中。
  当时陈玉廷气的纵马挥剑砍死了那个鼓吏,成了逃犯。
  陆维章替刘钧管理银行钱庄商行等,偶然结识了在一家镖局中当镖手的他,为他的身手和品性折服,便请他做了他的护卫。这次到京,他听闻刘钧在天津遇个刺,非要把陈玉廷让给女婿做护卫。
  最后刘钧本来想给陈玉廷安排个武职,可惜他无意仕途,最后甘愿给刘钧赶车,以贴身保护。
  出门上朝,带着百余护卫,确实有些高调。不过刘钧也不敢吊以轻心,万一哪个人不按套路出牌,刘钧可不想玉石碰瓦片。
  今天不是正朝的日子,但百官还是要到大殿去对着那把空椅子行礼,然后各回各衙。刘钧和周延儒等四人先去了总理处,今天只有他们四人,另外就是新到的一些属吏。
  其它的六部五府等大臣们,非重要会议,并不会来。
  由于请款预算还没做好,因此今天早上的会议只是一个简单的碰头会。大家相互打了个招呼,一起喝了杯茶,然后就各自离开,返回自己的衙门。
  刘钧也出了宫,他直接去了位于京师北面的德胜门。
  德胜门是京师内九城城门之一,京师内九城城门,是各有各的用途,按京师人的话就叫做九门走九车。
  德胜门走的就是兵车。
  北方按星宿属玄武,玄武主刀兵。因此每次出兵打仗,都从出门出城,所以取名德胜门。德胜门上还有一尊号炮,每到午时,德胜门和宣武门同时一声火炮,整个城内的百万军民都能听炮对时。
  刘钧的直隶总督衙门,便设在德胜门内。而在德胜门外,就是北郊大校场。
  在刘钧上任以前,大明是没有直隶总督这个职位的。原来的职位是京营提督,后来则改为提督京营戎政。
  在崇祯后期,崇祯有鉴于楚军新军的战斗力,便开始推行整训新军。在辽西兵败之后,越发的加速了崇祯整训新军的速度,到他去世前,全国兵马整编为三十六镇,尤其是在北方,更设立京畿九镇和边关五军区十五镇。
  京畿九镇兵马在设立后,也已经经历两次大的调整,有了如今的局面。
  如今整个京畿,形成了三层防御守卫网,京师、京郊以及周边。
  刘钧这个直隶总督,原是京营总督,崇祯本意是要明升暗降,先把刘钧从辽东调回来,加一个京营总督衔头。但实际上,他并没有打算让刘钧真正的掌控京畿九镇。
  京畿九镇设立之初,就已经计划是用一位国公为总督,下设三位国公提督,再以九位侯爵为总兵官。
  但这些勋臣总督提督总兵们,实际上就如三大营一直以来的传统一样,只是个挂名。崇祯的计划,京畿真正的掌控者,是用内臣和文官。以尚书、侍郎或者都御史等文官兼任京营的总督提督职。
  刘钧一旦从辽东调回来,用不了多久,崇祯就会再免去刘钧的这个职务,连挂名都不让他挂太久。
  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崇祯的算盘是不错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6/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