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3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9/697

  虽然京师兵马,都照例是由勋贵们统领,可实际上京军连看家守门都不行了,这些年全靠的是边军。平日里京营疏于操练,勋贵们只是沉迷于享受,忙着赚钱。打着朝廷名头做些投机倒把的生意,甚至是连他们统领的京营,也成了他们赚钱的工具。
  吃空额,收钱让人注名支粮,买人雇役。甚至把京营的将士当成自己的仆役,让他们做役。
  他们从没想到要认真的带兵、操练。
  “不管上面怎么斗,咱们还是得想办法先把眼前这一关给应付过去。起码,也得做的好看点,不能到时点验之时太难看。”
  “不如临时雇佣一些百姓点验?”陈延祚道。
  徐允祯摇了摇头,“各镇中空额太严重,得雇佣多少百姓才足数?而且皇上虽年轻,可辽东王却是带兵行家啊。雇佣的百姓少点也许还糊弄的过去,多了岂不露馅?”
  “那你说怎么办?”
  “国公,我有一计,或许可行。”顾肇迹突然笑着道。
  “哦,镇远侯有何妙计,快快说来。”徐永祯迫不急待的问道。他现在是愁死了,辽东王的威势让人胆战心惊啊。
  “魏国公,这次北郊阅兵虽只是我们禁卫大营三镇兵马接受检阅,可其它两大营六镇也并不能置身事外的。那天总督府郡王不是已经说过,要一镇镇的点验嘛。咱们和其它几镇的兄弟们说下,这次点验我们禁卫大营三镇的时候,其它六镇先把兵借给我们,凑齐三镇兵马以应对点验。等验过之后,到时等他们点验时,咱们再向他们借兵帮他们点验,这相互帮忙,不是正好?”
  “镇远侯果然厉害,好计。”徐允祯听罢,连连拍打大腿。
  ……
  “郡王,有人求见。”朱成功禀报,说着送上一份名贴。
  刘钧接过,便看到王德化三个字。对这个名字他并不陌生,王德化可不简单,当年任过东厂掌印太监,后来又做过司礼监掌印太监,不过后来因为与王承恩不和,最终被崇祯不喜,先是出镇外镇监军,后来虽回朝,可已经大不如前,最后做了京军禁卫大营的内臣提督。
  当年位在他之下的王承恩、王之心等人,如今反而位在他之上了。
  王德化当年可是与曹化淳并列的大太监啊。这个时候找上门来,嗯,时机让人寻味。
  “请他到书房相见。”
  刘钧换了身衣服,往书房见客。王德化一身青衣角带,正坐在里面喝茶,一见刘钧进来,连忙起身相迎。
  “深夜不请自来,冒昧打扰,还请郡王见谅。”
  “王公客气了,大驾光临,令寒舍满室生辉呢。”
  王德化很客气,两人寒喧过后,分宾主落坐。不等刘钧相问,王德化已经主动的把自己的来意道明,原来今天禁卫大营三镇的一众提督总兵们商议过后,想出了找其它两大营借兵应付点验的计划,便又向襄理吴襄和内臣提督王德化禀报。
  这么大的事情,当然也得通知他们。而且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出了问题,谁也逃不过。
  只是他们绝没想到,在那边王德化大为赞叹借兵计划。转头到了晚上,却轻车简从的亲自跑到了刘钧府上,向刘钧毫无隐瞒的全盘揭露了他们的计划。
  “咱家一心忠于皇上,对于那些人营私舞弊难以苟同。咱家知道先皇和今上都极为信任郡王,知道他们的阴谋之后,便立即来告之。”王德化一脸忠心耿耿,大公无私的样子。
  不过刘钧猜测,王德化不过是觉得他们的计划不太可靠,便想先弃船逃生,把这些同僚们当成垫脚石逃生。
  王德化是很有诚意的,他除了前来通风报信,出卖同僚们,而且还向刘钧上交了一份名册。
  这份名册就是禁卫大营的军兵花名册,上面详细的记载着各镇师协标营的军官士兵数目,甚至连铠甲多少,火铳几何,战马、挽马多少都一一记得清清楚楚。
  而且这份名册,不是给外人看的假名册。而是禁卫营真正的名册,是王德化私自记录的。这原本是他留一手,现在却正好拿来做投名状。
  按王德化的名册记录,禁卫营本该有三镇九万兵马,可实际上却不到三万人。马骡共六万多匹,但实际上却只有不到两万。
  其余各项种种,更是触目惊心。
  所谓京畿九镇新军,实际上不过是原来京军三大营换汤不换药。
  刘钧收下名册帐本,对着王德化拱手,“王公深明大义,本王十分敬佩,回头定奏报陛下得知。”
  王德化顿时满脸微笑。
第四百零五章
大刀阔斧
  崇祯十四年八月底,刘钧进宫面圣,向天子禀报了京畿兵马的严重问题。朱慈烺听说禁卫大营三镇九万兵额,结果仅有不到三万人马时,大为吃惊。他虽年轻,可也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随即,朱慈烺派人召周延儒、吴甡、刘宗周三顾命大臣,又召兵部尚陈新甲以及几位侍郎入宫。
  几人匆匆奉召入宫,见到刘钧坐在上书房里陪着皇帝下棋,都暗为惊讶。等皇帝把王德化的那份名册帐本摆在几人面前时,他们更惊讶了。
  不过这些都没有里面的内容让他们更惊讶。
  “陛下,切不可听信片面之辞啊。”陈新甲现在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了,只能硬撑着。
  朱慈烺见陈新甲到了此时还嘴硬,心里十分恼怒。“召王德化前来。”
  此言一出,连周延儒等人都大为震惊,谁都没想到禁卫大营内臣提督王德化居然出首了。
  周延儒脑子迅速的转动着,陈新甲看来完了,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弃卒保车,禁卫营拿下几个都无所谓,最关键的还是不能让刘钧借机深入查下去。周延儒很担心刘钧会借此,进一步插手到京营里去。
  “陛下,此事是臣等失查,请陛下将此事交于总理处彻查。”
  本来崇祯立了顾命大臣,那么皇帝年幼,未亲政前,军国大事都归总理处的。可说是那样说,但朱慈烺毕竟是皇帝,这大明朝都是他的家天下。他要插手,周延儒这个大管家还能说什么?
  王德化入内,拜见皇帝。
  “王德化,你跟诸位大人们说说,京营的真实情况,还有徐永祯他们那些人的打算。”
  王德化应声称是,然后就把京营里吃空饷克扣军饷,占役买闲等等种种弊处,都一一道明。又特别指出,禁卫大营三镇额兵九万,但实际却不足三万,还有不少老弱占名者。更严重的是,他们为了应对此次的点验,还准备串通其它两大营六镇,借兵来假冒顶替点验,蒙混过关。
  “陛下,这是欺君之罪!”刘钧先扔出一顶大帽子。
  刘宗周也适时的站了出来,“陛下,臣请求彻查!”
  周延儒眉头紧皱,他现在对刘宗周是越来越不满了,掌控着都察院,有监督弹劾大权,可却态度观测。刘钧入总理处后,刘宗周对他是相当支持。
  “陛下,我们一定立即彻查。”
  刘钧冷笑一声,“周阁老,你打算如何彻查?三大营九镇从上到下都还是原来京营的那套,烂到根了。就这样的兵,还指望他们守卫京畿,护卫陛下?”说着他转头面向皇帝,“陛下,臣以为,那些京军连他们自己都护卫不了。为了陛下的安全,当立即整顿京军。”
  “郡王,事涉京营,莫操之过急,万一引起变乱就不好了。”周延儒说这话的时候,已经带着几分暗暗的威胁之意了。
  “阁老说的也有道理,这些骄兵,真要逼急了,他们很可能就要乱来了。”说着,刘钧话锋突然一转。
  “陛下,臣以为,当立即重建侍卫亲军,以守护紫禁城和皇城。从今天起,禁卫大营只负责京师内外城的守卫。”
  小皇帝看了刘钧一眼,“那些京军还可信吗?”
  “陛下,城外卢沟桥和西山还驻着三万北洋精锐。陛下何不从中选拔忠勇精锐,再以勋臣勇武子弟,组建新的侍卫亲军呢?”说话的是王德化,他好不容易见了圣,当然要尽量表现,以期能重返宫中。
  在明开国之初,曾经建立了亲军上十二卫,负责护驾左右,护卫宫禁,是直属皇帝的侍卫禁军,这些亲卫直属皇帝,不归属兵部、五府。
  在永乐朝时,又增设了十卫,宣德朝又增设四卫,最后合称二十六卫。
  这军亲军设立的目的,就是建立一直由皇帝本人亲自掌握的禁卫军,可随着皇帝的权力逐渐被文官,尤其是被内阁所侵夺后,亲军二十六卫,除了一个锦衣卫之外,都逐渐被兵部所控制。
  当初整合京营,设立九镇的时候,就是把京军三大营和侍卫亲军都给整合到了一起,现在的第一镇,就包含着原来的侍卫亲军。
  不过京军都早腐化了,侍卫亲军也好不到哪去。
  而现在,王德化提议从城外的北洋镇兵中抽调精锐,重新组建一支直属皇帝的侍卫亲军,这个提议,还真让朱慈烺很动心。
  他从小懂事起,就经常听到父亲崇祯为军事所困。因此现在他对于军事很感兴趣,对于有一支直属自己的亲军的提议更为心动。
  他望向刘钧,“皇兄,你以为如何。”
  “北洋镇兵能被选入侍卫亲军,那是他们的荣耀。而且从陛下的安全来看,建立一支侍卫亲军,独立于京营,确实很有必要。如此,宫城皇城有侍卫亲军,内外城另有京营守卫,相互制约监督,方是正道。”刘钧对于这个提议自然是同意的,王德化这个提议,其实就是他所授意。
  表面上看来,建立一支新的侍卫亲军,不归属京畿三大营,也不归属兵部五府,看起来刘钧这个直隶总督削了权,实际上如果从北洋镇中选侍卫亲军,他的实际控制力还增强了。
  况且,宫城和皇城的守卫权,刘钧也不怎么在乎。当他连京军都还没控制的时候,没必要急着去争宫城和皇城的控制权。现在适当的放下权,正好避免大家都盯着他。
  王德化提议,皇帝首肯,然后刘钧支持,事情差不多就定了。
  周延儒也表态支持,他觉得此时同意另建侍卫亲军,那么一来可以削弱刘钧一些权力,毕竟刘钧这个直隶总督原本是统领所有京畿兵马,现在分出一支来,当然更好。而且,这个时候同意建立侍卫亲军,也能让皇帝的注意力从京营腐化中转移出来,他也能免些责任。
  吴甡和刘宗周也同意。
  陈新甲倒是不想同意,兵部这些年权利越来越大,不但把五军都督府的权利都侵夺了,连侍卫亲军也都纳入了麾下,除了一个锦衣卫他们管不着,其它二十五卫亲军,实际上早已经跟普通京军没区别了。
  甚至在整理京营,建立九营后,整个京畿内外兵马,也都归入兵部之下。
  现在要建一支独立于兵部和五军府之外,直属皇帝管辖的侍卫亲军他当然不愿意。可这个时候他哪敢反对,自己头上还顶着一盆子屎呢。
  原来侍卫亲军分为两大部份,一部份是护驾侍卫亲军,一部份是守卫侍卫亲军。刘钧提议,侍卫亲军分为三部份,皇城守卫侍卫亲军,宫城守卫侍卫亲军,以及护驾侍卫亲军,并另建一支负责执掌御驾所用仪仗金鼓旗帜的侍卫亲军仪仗队。
  皇城守卫亲军、宫城守卫亲军、护驾侍卫亲军,再加上一个皇家仪仗队。不设亲军都指挥使,而是三部侍卫亲军各设一个统领,都直接隶属皇帝直接指挥。
  皇城守卫亲军负责守备皇城,同时兼负防盗防火防止贼寇入侵。宫城侍卫亲军则守卫紫禁宫城,负责巡查宫城、守御宫门、杂役等职守,守卫宫禁的绝对安宁。
  护驾亲军则负责随驾左右护卫,保护皇帝安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9/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