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3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4/697

  老军通过了第一轮,他今年只有五十二岁,虽然看上去有些苍老,但身体还满强壮,确定了年龄无误后,他进入下一轮。
  老军被通知进入下一轮的时候,心里又抱起了一线希望。
  第二轮的考核很简单,腿上绑两沙袋,身上披双层铁甲,负重四十斤进行二十里武装越野。
  “一个时辰之内完成二十里四十斤负重越野长跑的就算合格,可以进入下一轮!”
  听到这个考核任务,老军并没畏惧,不就是负重跑嘛,这算什么。他有充份的信心,一个时辰内可以跑完这二十里。
  一个时辰后,第一镇的京军能达标的不足万人。
  刘钧宣布所有没达标的都被裁汰,连这么简单的任务都通不过,你连跑步都跑不动,你还当什么兵。
  第三项考核,个人武艺考核。
  骑马、射箭、放火铳、打炮、驾车、刀枪六项,任一项合格,都算本轮过关。
  老军参加了六项全部考核,最后居然六项全部合格。尤其骑射和刀枪这两项,还是个优的评价。刘钧听说有个五十二岁的老军头,居然六项考核全过,还有骑射、刀枪两项都是上优的评价后,都不由的惊讶。
  他亲自召了老军前来。
  “你叫何名,原是何职?”
  “禀报郡王,属下郭万年,只是普通京军,无任务职务。”老军报告的时候,声音洪亮,虽然头发花白,可身上却有股子京军中很难见到的英武之气。
  刘钧惊讶,“你在京军中从伍多久?”
  “回郡王,属下家族乃是世代京军,到我儿那代已有九代矣。属下十八岁入伍,至今已有三十五年矣。”
  当了三十五年兵,精通各项武艺,居然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兵?
  这时罗平安走过来,在刘钧旁边小声的汇报了一下张万年的资料。
  “张万年从军三十五年,确实未担任过任何职务,据说是年轻时得罪过老定国公,因此一辈子蹉跎,始终只是个普通的京营军卒。他原来还有三个儿子,也先后加入京营,但一个在宁远之时时战死,一个在京师城下与清军作战而死,一个在援大凌城时而死。三皆战为国战死,三兄弟留下了五子六女,其中两个年长的孙子今年都已经十八,长的很强壮,家传武艺不错,靠给粮仓扛粮为生。”
  听到这里,刘钧突然对这个老军肃然起敬。
  家族九代为京军,三个儿子为国战死。
  “张万年!”
  “属下到!”老军头高声应道,胸膛挺的笔直。
  刘钧走到老军面前,“你已经通过选拔,正式留用,从现在起,我授予你上都尉衔,待整编后,授予相应军职。”
  张万年愣在那里,甚至忘记了谢恩。
  刘钧举起右拳敲击左胸口,向他行了一个军礼,“老兵不死!”
  无数磨难都不曾击跨过这个老军,但此时他却突然泪水模糊了双眼,声音都哽咽了,连忙右手握拳,重重敲击在自己的左胸口,砰砰作响。
  “老兵不死!”
  老兵不死,刘钧喃喃念道,不论怎么说,这些人都是值得敬佩之人。
  “听说你两个大孙子也武艺出众,而且年纪已过十八岁。为了表彰你们马家九代为国效力,我破格允许他们参加此次考核,只要通过考核,便可加入新的京营。到时,他们就将是你们家族为大明效力的第十代人了!”
  “谢郡王,愿为郡王效死!”老军已经不知道要说什么了。但这一刻,他真正的愿意为郡王挡刀挡箭,为他去死!
第四百一十章
吞并京军
  “想不到老夫居然阴沟里翻了船,真是太低估这个湖北佬了。”
  周延儒坐在书房中长吁短叹,书桌上,一副象棋残局,一个当头炮,一个沉底炮,已经让黑子一方左右难拙了。
  只要红棋的马再往前跳一步,那黑棋的将就无路可走了。他仔细的看着棋盘,黑方一子还未损,车马炮象仕俱在,可每一个棋子都被压制住了。
  这棋局就好似眼下的朝中局势,一步错,步步错。皇帝突然暴毙,偏偏又留下了衣带遗诏,刘继业挟平辽大胜之威,一举兵入京师。
  现在周延儒最后悔的就是暗中煽动了这次闹饷,没有这次闹饷,刘继业的三万北洋兵不可能长驻京师。可就因为这次闹饷,刘继业趁势而动,不但把京军的腐化不堪种种问题都暴露出来,而且让皇帝对京军彻底失望不满,刘继业趁机推动了京军的这次大整编。
  一败涂地啊。
  门外敲门声响起,“老爷。”管家在外面轻唤。
  “进来。”周延儒一身青衣角带,无力的靠在椅上,疲惫地喊道。门推开,管家站在门口。
  “老爷,吴郎中拜见。”
  听到吴昌时的名字,周延儒皱了几下眉头,这次闹饷的事情,都是听了他的话。“请他过来吧。”周延儒虽然不满这次的失算,可还是想听听他对接下来的事情有什么挽救之策。
  因为还未满三月国丧,因此吴昌时同样穿着青衣角带。
  “阁老。”
  “来之,你来了。”周延儒声音疲惫。
  吴昌时也完全没有了之前的得意,他在周延儒面前坐下,看了眼棋盘。摇了摇头,“死局了。”
  “没有破解之法了吗?”
  “难。”
  吴昌时只回了一个字,这些天,京畿兵马的整顿进行的十分顺利。刘钧先是以北洋兵雷霆镇压兵乱者,然后又高抬轻打,只处置了一批小军头而已,并没有深究幕后之人。
  同时刘钧如数的给京军补发了所有欠饷,直接发放,不经过兵部户部,没有漂没有克扣。还运来一大批粮食入京,让京军以极优惠价格购买,通过这种恩威并济的手段,现在根本没有人再轻举妄动。
  “侍卫亲军、禁卫军、警备军、卫戍军,都已经完成了整顿,原来的京军,连原计划的八万都没保留,只留用了不到五万人,从北洋和登莱调来五万,又从京畿就地招募了三万青壮新兵。”
  “禁卫军的九门提督是刘允升,他原北洋总兵的位置由张国栋接任。”
  警备军和卫戍军现在各压缩为三个师四万五千人。
  “刘钧举荐总兵虎大威任警备军总兵,猛如虎任卫戍军总兵。”这两员也都算是朝廷的猛将,早先因剿匪不力被降为副总兵,这次刘钧举荐这二人出任警备和卫戍军总兵,实际上是因为上次兵乱后,皇帝对那些公侯勋贵们十分不满。
  上次公侯们被锦衣卫请去喝茶,虽然事后又都送回,但现在这次整编京军后,已经不再让公侯们再在京军中统兵了。
  “刘钧没安插自己的人当二军总兵?”周延儒问。
  “这个刘继业狡诈的很,他举荐虎大威和猛如虎任总兵,可副总兵却举荐了自己麾下的秦翼民和冯胜,连着下面的六位师长,也全是他的人。就算镇监军使、教练使、镇抚使都没有他的人,可两军的参谋长却又都用的是他的人。”
  “阁老,侍卫亲军一万人全都是楚军中选拔的。禁卫、警备、卫戍三军十二万人,其中四万楚军,三万刚招募的新军,另三万旧京军。混编过后,三军八个师二十四个协,实际上已经都由刘继业掌控了。”
  这次的京军整编,表面看起来,数量削减了大半,而且侍卫亲军和禁卫军从直隶总督麾下分出,但实际上控制这两军的基本上都是楚军调上来的军官。
  而直隶总督下的警备和卫戍二军,更是已经从上到下都被刘继业控制了。
  “这个刘继业相当会收买人心,那些新招募的新军,每人都有十块银元的安家费,连那些录用的五万旧京军,一样每人都有十块安家费。八十万块银元砸下去,现在那些兵马,哪个还不乐颠颠的跟着他刘继业。”
  周延儒再度长叹,对这种局面他也是无能为力。
  勋贵武臣们退出京军,天津等六巡抚和巡按的撤消,使得文官对于新京军本来就越发的管乏力。
  “还有一件事情,刘继业上奏,举荐朝廷委任秦良玉为宁远总兵,以秦良玉之子现湖广总兵马祥麟接替四川总兵之职,然后任原镇江总兵现统领两湖团练军的张山为湖广总兵,并将两湖团练军正式整编为新的湖广镇。”
  “阁老,一定得阻止刘继业啊,要不然,这以后还如何制约他。”
  “如此阻止,现在皇帝对于刘继业是言听计从,尤其是兵马军事,根本就不与我们商议。这总理处,倒似乎管不了兵事了。”
  不管周延儒如何郁闷,京军闹饷事变后,刘钧掌握了主动,局势无比的顺利。
  郡王府。
  刘钧与刘允升、张国栋等一起喝茶。
  “以后北洋就交给冬狗子统领了。”刘钧笑着对张国栋道。
  “多谢郡王栽培提拔。”
  “都是自己人,不说那些话。国栋啊,北洋镇上次刚扩充了三万人,但回头又把补充的三万陆战队给抽进了京营。你现在接任北洋总兵,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再次募集兵员,重新补充这三万陆战队。”
  “尽快补充兵员,然后加紧训练,给我盯住三个方向,山海关、天津和登州。北洋有三分舰队,你可以把他们驻在山海关海上的秦皇岛港、天津港、登州港,监视此三处,并且负责辽东镇江、旅顺两处的安全,随时支援,明白吗?”
  “请郡王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务。”
  这一轮中,刘钧的收获是巨大的。京军整顿后,他已经基本上控制了十余万京军。接下来,只要楚军军官们同心协力,完全可以进一步掌控京军。就算部份军官不是楚军的人,可也一样没关系。
  京军以后的军饷器械,都得从刘钧这里走。而且只要多委派一些军官士官进去,要控制京军并不难。毕竟有五万楚军加入京军,占据三分之一强,若把那些新招募的也掌控,那就能占到半数。
  “我会再从辽东抽调一批兵马,与秦良玉的川军一起组成新的宁远镇。旅顺、镇江、登莱、北洋几镇都先后抽调了不少老兵,接下来要加紧招募新军,组织训练,尽快把战斗力补回来。”
  眼下的形势是喜人的。
  楚军原本是湖广、旅顺、镇江、北洋四镇。入京前,刘钧把黑旗军补充进去,加强了北洋镇的同时,又新编了一个登莱镇,把原来的登莱镇给强行并了。又在湖北以团练军的名义,新建了一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4/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