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3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2/697

  两名锦衣卫将一个戴着枷锁脚链的宦官推了进来。
  “告诉我,是谁指挥你在定王的茶水中下的毒,是谁指挥你谋杀了定王?”
  那是个年青的宦官,身上的衣服上满是凝结的血渍。他蓬松杂散的头发下,是双恐惧的眼睛。
  他被往前一推,踉跄着向前几步,目光向前望来。
  “是他,还有他。”
  他的手指很快指了两个人。
  吴甡看到宦官指向自己的时候,万分的愤怒,可当他看到那宦官又指向了陈新甲后,却是惊惶万分。
  他想到了之前陈新甲提过的另一个计划,杀了定王,另立永王。可他根本没有同意那个计划,难道陈新甲私做主张?
  难道陈新甲私自与王之心动手?
  刘侨冷哼几声。
  “吴甡、陈新甲,你们一个身为内阁首辅,一个身为兵部尚书,居然勾结谋逆,收买定王身边内侍,在殿下茶水中下毒,谋杀了殿下,你们狗胆包天!”
  “定王被毒杀了?”陈新甲骇然。
  倪元路等人听到之后,也是惊骇莫名,他们脑中一片混乱,根本搞不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甚至也不由的暗暗怀疑是否吴甡和陈新甲真的做了此事。
  “谋逆弑君,无君无父,来人,将这些逆贼拿下!”
  一队队侍卫亲军围了上来,手里端着火枪。
  “刘侨,你贼喊抓贼,这是反咬一口。”吴甡高喊,“我没有料到,你们谋害了龙武皇帝,现在又敢谋害定王,你们丧心病狂,本辅现在怀疑,威宗皇帝当初也是被你们所谋害!”说完,他冲着王之心大喊,“王公公,请你下令东厂的校尉们拿下刘侨等叛逆!”
  王之心从自己的腿上拔出一把手铳,向着外面高喝了一声,“东厂的孩儿们!”
  外面传来一阵刀剑出鞘的声音,还有阵阵脚步之声移近。
  “刘侨,大明的忠贞之士还是很多的,容不得你们一手摭天!放下你们的刀枪,否则……”吴甡高声喝道。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
  王之心已经利落的扣下了手铳的扳机,砰的一声爆响。
  火铳轰响,铅弹却射进了吴甡的面门。
  铅弹直接轰中吴甡的面门,铅弹可怕的停止力直接把吴甡的左眼给打爆了,吴甡应声倒地,直接毙命。鲜血、脑浆、眼球等爆裂开来,极为可怖。
  倪元路忍不住就呕吐了起来。
  陈新甲愣在当场,他没搞清楚发生了什么,刘侨已经迅速拔出火铳,对着他砰的就是一枪。
  一阵烟雾升起,陈新甲往旁边闪躲,可距离太近了,子弹依然打中了他的胸口,鲜血沽沽而出,陈新甲踉跄后退,他试图躲避,可五城兵马司指挥使罗平安已经举着手铳对着他补了一枪,这次子弹直接命中他的额头,陈新甲当场倒地身亡。
  “拿下这些谋逆叛党,敢反抗者,就地杀无赦!”
  刘侨拎着还冒着热气的手铳,一面冷冷的喝令道。
第七卷
开国建业
第四百六十二章
黄袍加身
  安定门,京师内九门之一。
  京师九门走九车,京师北面两门分别是德胜门和安定门,北方按星宿属玄武,玄武主刀兵。因此出兵打仗都从德胜门出城,取意得胜。而班师回京,则自安定门入城,此门为出兵征战得胜而归的收兵之门。
  安定门内,真武庙。
  真武庙,俗称上帝宫,祀真武大帝。京师内九门,其余八门瓮城内都关帝庙,唯有安定门建的是真武庙。
  刘侨站在庙中真武大帝的像前,看着足踏龟蛇,身著帅服的北极玄天上帝,沉默许久。
  “相传玄天上帝诞生,是古时善胜皇后梦见吞日怀孕。王子在母亲怀中十四个月才降生,这位王子长大后,竟离家弃国,入武当山学道。其父王思念王子,派五百武士入山探寻,众武士却随之学道。王子在武当修行四十二年,功德圆满,白日飞升,被玉帝封为玄武真人,五百武士也随之登仙成了五百灵官。”
  五城兵马司指挥使罗平安步入殿中,缓缓说道。
  “宫保,当年这五百武士若是选择了听从国王之令带回了王子,那么也许就没有了王子后来的功德圆满,白日飞升,王子成不了玄武真人,武士们也不能登仙成为灵官。”
  刘侨盯着玄武大帝的神像,却保持着沉默。
  “我曾经为郡王做侍卫之时,曾听郡王说过一句话,伟大的历史,往往却是由一些小人物创造的。”
  “据说唐初之时,太宗玄武门之变功成,是有玄天上帝显灵助战有功,后来太宗便封玄武真君为佑圣玄武灵应真君。后来宋真宗避赵玄朗的玄字之讳,才改封为真武大帝。”
  安定门,收兵之门,今日刘钧将自安定门入京。
  可刘侨却不知道要如何面对刘钧,京师发生了太多的事情,许多事情甚至还完全没有告诉刘钧。
  事情已经做下,他心中却很忐忑。
  四月的晚风卷起他的戎衣,远远看去,一血红袍的刘侨就如真武大帝座下的灵官。
  刘允贞大步进入殿中,在门口高声报道,“父亲,罗将军,郡王即将入京,前锋卫队距城只有五里。”
  “终于回来了么?”一身绯红的刘侨眉宇一扬,“傅山参谋长、郑芝龙司令还有允升他们都来了没了?”
  “父亲,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九门提督刘允升大步踏入,身边则是枢密院参谋使傅山以及海军司令郑芝龙等一大群楚系大将。
  每个人都顶盔贯甲,全副披戴,腰挎宝剑,佩着短铳。
  “宫保,我们……哎。”傅山张嘴开了个头,又不知道要如何说下去,最终化作一声长叹。
  罗平安迎接上来,“傅帅,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为郡王早做决心。也到时候了,该断不乱,反受其乱。天予弗取,反受其咎。”
  “听怕郡王未必会高兴啊。”
  一大群高级将领出了瓮城的真武庙,来到安定门外。
  安定门内外,遍布士兵,箭楼上、瓮城闸楼上,还有城楼上,敌楼城墙上,一排排的楚军将士全副武装肃立。
  九头鸟旗帜在城门楼上高高迎风飘扬。
  暮色之下,天地混沌,官道的尽头,一片白色出现。
  白色的旗帜,白色的麻衣。
  白衣白袍的刘钧骑着一匹雪白的战马,忽地就在大批白麻袍士兵的簇拥下出现了。
  白旗飘飘,骏马缓步,队伍异常的沉闷,只闻得沉重的脚步声不断响起。
  前面就是京城,高大雄伟的安定门,由城楼、箭楼、闸楼和瓮城组成的群体军事防御建筑群,箭楼雄踞于四丈多高的城台之上,灰筒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后出抱厦五间,楼连台通高十丈余,对外的三面墙体上下共设四排箭窗,共计八十二孔。
  刘钧没想到,自己刚要移驻密云前线,却在此时接到京中的急诏。
  龙武皇帝死了。
  让刘钧难以相信的事实,才即位不过半年,年仅十三岁的皇帝因为操作火炮不慎导致炸膛受伤而是死。
  朱慈烺是个不错的孩子,他们君臣相处的还不错,却不料会以这样的方式早早的走了。
  龙武皇帝的意外驾崩,对刘钧来说,并不是好事。在此之前,刘钧已经好不容易的把控了朝局,完美的控局,年幼的皇帝,完全被他压制的首辅和朝中的文臣们,一切都在按他的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现在皇帝却突然死了,这会带来极大的变动,很可能一切都得重新布局。
  刘钧并不喜欢这种结果。
  原本此时他应当已经在密云,再次面见清人求和的使者。刘钧都已经计划好了,这次会和清军达成一个议和协议,他会迫使清人放弃辽西,他不但要把锦州广宁收回,还要让清军退到辽河以西。
  不过迫清人交出辽西后,刘钧并不打算马上派兵进驻,也不想马上安排百姓回去。他打算暂时把辽西当做一个明清双方的军事缓冲区,将那里变为一个无人区,每隔一段时间明军过去扫荡一番就好。
  现在,他不得不马上回京。
  皇帝突然驾崩,会有太多的变化,刘钧希望自己能掌控局势,而不是让京中的局势脱节失控。
  铛铛铛的丧钟悠悠长鸣。
  刘钧在城前下马,他看到大群人早在前面迎侯了。
  身披红袍的刘侨率先策马过来。
  “你终于回来了。”刘侨话语中许多感慨。
  “京里一切还好吧?”刘钧看着刘侨身上的戎衣和武装,不由的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2/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