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4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4/697

  皇帝昨夜临幸了娜木钟,这个消息并不算什么秘密,第二天一早,不但皇后、四妃知道了,就是其它的女主子们也都知道了,连太后和太上皇都听说了。
  陆雪琪听下面人禀报后,只是抚着肚子微微笑笑而已。
  倒是柳如是听到这个消息后,急急忙忙的跑去见沈曼和陈圆圆,“这个狐媚子,还真是厉害,居然不声不响的就把陛下的魂给勾过去了。”
  沈曼倒没她那么生气,“瞧妹妹说的,人家都已经进宫了,难道陛下还要不闻不问?”
  刘钧并不知道这些,也不会太在意这些小事。
  他一大早起来后,觉得神清气爽。
  一番运动后,就洗了个澡,然后去了上书房。
  刘钧登基后,也不喜欢早朝。只有逢五逢十以及朔望之时才召开朝会,一般时间都不上早朝。早朝基本就是个仪式,几百号人大半夜的往宫里赶,然后聚在一起,扯半天许多都已经决定好的事情,有什么意义。
  还浪费了官员们的时间。
  刘钧更愿意每天早上先与诸内阁和枢密院、司礼监等高级官员们开一个碰头会,听个简报。
  一般时候这个碰头会在总理处开,在总理处开早会,到会的人比较多,六部九卿一般都会参会,但如果没太重要的事情,刘钧就会直接在上书房开会,到会的则只是阁臣、尚书、枢密使和秉笔们。
  今天的会议就是在上书房,奉诏来的也只有几位阁老、九卿、秉笔,连枢密使都没召来。
  “近日有官员不断上奏,说是要选秀女。朕原意是不许的,不过回头细思了一下,觉得此事也可行。”刘钧一上来就说道。
  听到皇帝要选秀,袁继咸等大学士和九卿们,都不由的眉头皱了皱。这段时间确实有官员提出选秀,但都是些哗众取宠,献媚邀宠的官员,他们其实是反对选秀的。
  眼下天下叛乱未平,这个时候选秀,肯定会引起不好的风评。
  不过没等他们出声反对,刘钧却继续道。
  “在决定选秀之事前,朕有两件事情要选宣布。其一,自此以后,禁止天下男子自宫,禁止天下女子缠足,有违者流放海外垦荒。”
  在晚明之时,每年都有上千的百姓自宫,只为谋求进宫当差。而女子缠足,更是一项惨无人道的陋习,使得无数女子深受其害,也制造了无数的残疾女人。
  “其二,朕将在三月内,裁减三万三千名太监和四千名宫女。宫内只保留两千名太监一千名宫女。”
  袁继咸等人一下子又有些迷茫了。
  皇帝刚说要选秀,这边又裁太监宫人,这是要做什么?
  “裁撤这些太监宫女后,会有妥善安置,从下月起,在各省选拔秀女,选拔十五岁少女五名入宫,新选秀女入宫后,五年后许放出宫,在宫中期间,给予薪水。”
  “陛下,以后每年都选秀?”
  “每年一选,完全由百姓自愿报名参选。”
  刘钧的计划里,以后宫女是要轮换的,每年选一批,每个宫女当选后进宫培训一年左右,然后服役四年,五年后,如果愿意回家的,许他们回家,朝廷在她们在宫中服役其,每月给薪水,回家时还要给笔遣散安置费用。
  这样一来,避免那些宫女们一辈子青春就耗在宫里了,也不会再一选秀,就引的天下百姓慌乱。
  “如果是这样,那这是仁政啊。”袁继咸连忙称赞道。
  “以后宫外的事务,朕会尽量交给外面做,尽量减少太监,太监今后只在宫中做事,数量会尽量维持在一千五到两千左右。而宫女,采用轮换制,每年选五百人入宫,以后宫中宫女总数可能在两到三千左右。”
  “臣赞成陛下此举。”连户部尚书李邦华都忍不住高声称赞了。
  兵部尚书张国维稍后禀报,清国的议和使者已经抵京,兵部接待他们,清人表示愿意接受大汉开出的和议条件。
  “无条件接受!”
  刘钧点了点头,很满意这个结果。不管多尔衮如何狡诈,也不管代善如何圆滑,现在是凭实力说话。
  清朝接连败于刘钧之手,实力已经是伤筋动骨了。刘钧这趁机讨伐,他们都已经是烧香拜佛了,哪还敢提半分其它意见。
  万一刘钧来一个支持豪格回辽东争夺皇位,那他们到时更加完蛋。
  “朕要求把洪承畴、孙传庭、杨国柱等一众松锦之战被俘的将帅送还的要求,清人答应了吗?”刘钧问。
  当初第一次议和之时,刘钧虽知孙洪畴等在清军之手,也没强烈要求送还这些人,清朝自然也不肯把这些明朝有名的将帅放虎归山。结果就是洪承畴孙传庭等明朝最后一批难战将帅,都一直被关在辽东。
  和历史上不同的是,也许是因为明清形势不同,因此洪承畴和孙传庭等人被俘之后,不管清军如何劝降,他们都始终没有投降。
  这次刘钧击败清军后,再次主动提出议和,其中有一个条件就是要清人把洪承畴等大批前明军将帅给送回来。
  当初刘钧是不想这些人阻碍了自己,但如今这中原天下已经是他的了,这些人要回来总还是有用的。最起码,也不能让这些厉害的将帅真的投向了清军。
  “正在路上,等和议一签定,他们就把人送来了。”
  刘钧闻言轻笑几声,这些鞑子,这个时候了,还要玩这些。不过也无所谓,所谓和议嘛,本来就是用来撕毁的。
  刘钧这个时候主动的要议和,可不是真的要跟清军议和。不过是暂时休兵而已,待南面局势一搞定,自然还是要去收拾他们的。
  “那你们就找个时间,跟鞑子把和议签了吧。”
第五百零七章
洛阳大劫
  汉军三路出击,沿路各地叛军纷纷冰消雪化,一触即溃。在大汉的精锐大军面前,这些由士绅商贾们带着自己的家丁组成的所谓勤王义军,根本就不是对手。
  征西将军郑芝龙虽说过去是海上蛟龙,可到了陆上,也一样凶猛。他统领的两镇大军,出居庸,过宣化,平大同,定太原,一路南下,势不可挡。
  李自成闻讯,再坐不住了,当下聚集洛阳小朝廷文武于王宫。
  “洛阳四战之地,难以坚守。关中四塞之地,易守难关,吾欲奉驾西幸,三日后启行。”
  首辅吕维祺听罢立即反对,“陕西连年灾荒,久经兵乱,糜烂不堪,残破零落。今放弃洛阳,恐天下惊动,乱各地勤王义军之心也。朝廷好不容易聚起的天下人心,只怕又将动摇。还希望信国公深思。”
  李自成冷笑几声,“我不是来跟你们商议的,是通知你们,此事已定,不容更改,陛下也是答应的。当然,若是你们不愿意走,我也不强求。”
  “未战先逃,这怎么能行。”又有几名官员出声反对,这些官员基本上都是洛阳本地人,家业全都在洛阳,哪舍得离开。
  “西安有崤函之险,关内如今尚未有刘汉逆军,更可联通巴汉蜀中。陛下不久前封的汉国公罗汝才正在汉中一带,我等到了关中,正好召汉国公前来勤王。若是再能打通与云贵之间的道路,那么云贵广西诸地的义军也能前来勤王。”
  说完,也不理会朝堂上一众官员,自顾自的离开。
  回到军营后,牛金星向李自成道,“吕给祺等人都是河南大族,祖坟田产等皆在河南,必不愿意离开。不若干脆,将那些不肯走的都杀了,抄了他们的家,既能得大笔军需钱粮,还能震慑下这些腐儒。到时自然再无人敢反对迁都了。”
  洛阳乃中原繁华大镇,人口数十万。
  其中富裕之家,数不胜数。
  李自成当即下令,清查暗通刘逆贼党。
  短短两天时间,洛阳城里上千家不愿搬离的富户大族都被列为逆党,通通处死抄家,获得金银钱帛价镇多达三千多万两。
  一时洛阳人心慌慌,吕维祺等“官员”们也无不变色,当李自成再派人来催他们打点行李,准备西行之时,各家再无人敢犹豫了。
  若不是李自成还要这些百官装点下门面,这次也早将他们杀了。
  李自成大抢了一回,还不满足,他下令将洛阳所有的百姓带走,还准备放火烧洛阳。
  龙门。
  张山的大营现在就设在这里,听过情报参谋的禀报之后,张山终于忍不住了。
  “他娘的,闯贼自寻死路。”
  “大帅,如今城中许多大户都后悔万分,不该与虎谋皮。经过特工们的联络策反,现今洛阳城里有许多人都愿意为我们做内应。”
  “有乱党军中将领吗?”
  “有,洛阳伪朝中数名总兵、副将等都愿意反正。”
  张山细一问,原来这些总兵副将并非是闯军的人,而是原来朝廷致仕的洛阳本地将领,洛阳建立朝廷后,他们便也个个担任了总兵副将等职。原本还想得个从龙之功,谁知结果却是各地宗室义军纷纷被灭,而李自成的嚣张跋扈更令他们不满。
  这些人也根本没什么节操,之前还一个个兴冲冲的反叛,转眼间又想要反正。
  “不能让闯贼烧了洛阳,更不能让他跑了。现在既然城中有内应,我们也不须再等了,直接杀入城去。”
  蔡远在一边大声道,他带兵来河南剿匪,剿了大半年了,到现在还是这局面,很是烦燥,现在有了机会,当然不肯错过。
  “好,干他娘的。”张山一拳砸在桌上,一锤定音。
  闯军虽然还没有撤离,可洛阳城却已经乱起来了。一开始李自成还是有针对的选择一些商人下手抄家,可很快就失去了纪律。闯军到处抢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连着洛阳里非闯军的那些士兵,也跟着骚乱起来,成群结队的抢劫。
  若是家里不是朝中做官的大户,便很难逃过一劫。
  许多之前欢天喜地拥朱常洵称帝的洛阳大户读书人,这回却傻了眼。朝廷的士兵根本不管那么多,见到有机会就抢。若是没有足够家丁,根本只有被抢的份。
  至于那些店铺,更是打砸一通。
  对于这种失控的局面,吕维祺等向朱常洵哭诉,朱常洵派人去向李自成传旨,让他约束士兵,可李自成根本都懒得理会。
  事实上,抢劫一开始,就是他这个闯王也很难轻易的控制局面了。只有等士兵们抢饱了,抢够了,到时才能约束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4/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