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4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5/697

  直到此时,许多人才终于明白过来。
  流寇就是流寇,跟他们那真是与虎谋皮。醒悟过来的他们,开始积极的谋求退路了。那一阵子狂热过后,他们冷静起来,细细思量,终于看清了局势,大明根本没有戏了。
  之前的那阵子各地纷纷起义,那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
  天下,终究还是得靠刀剑打出来的。
  张山和蔡远的兵马并不少,之前不过是因为各种原因,才一直没有强攻洛阳。而现在,张山不想再等郑芝龙的征西军了,他等不急了。
  让李自成拥了朱常洵称帝,已经是他的一大污点。若再让李自成把洛阳烧了,那他岂不成千古罪人。
  无论如何,也得抢救。
  郑芝龙还远在太原,救不了这近火。
  好在闯军最近虽然疯狂招兵买马,但他们的实力还不如张山麾下兵马,而且,如今李自成的倒行逆施,也终于把洛阳城里的那些士绅商贾们惹怒了。
  有了内应,要拿下洛阳,不是什么难事。
  命令已经下达,龙门的汉军大营立即忙碌了起来。
  刘永此时站在军营里,立即感觉到那股熟悉的味道又回来了。他回到老家已经有段日子,正式上任了镇里的民兵队长一职。皇帝赏赐给他的一百亩地,他也拿到了契约。
  这一百亩地都是上好的水浇地,不怕旱不怕涝,原来也是福王的地,不过如今福王叛乱,缩在洛阳城中,他的那些王庄,自然被官府没收,成为了官产。其中部份纳献的地,只要原主人补交一笔税,便能把地收回去。还有一些,则拿出来给了那些新朝受赏的功勋们。
  一百亩好地,虽然没有优免特权,可没有那些加派和火耗,其实税也不算高,哪怕新朝把田赋重新调整过后,比过去的田赋上调了些,但也少了许多加派,总体上来说,田地的税赋并不多,负担不重。
  夏收过后,一百亩地就全部交到了刘永的手里。
  刘永老家其实还是有亲人的,虽然他一走十年。他其实是家里的长子,只是因为娘死的早,父亲续弦,过去家里又穷,弟妹还多,因此等年纪大点,便出去谋生了。
  这几年,他也有寄钱回家,但家里还是一直佃田耕种。
  刘永回来,带着官身,还一下子有了一百亩地,一家人都非常高兴。连着继母对于刘永都客气万分。
  刘永也干脆把这些地交给父亲和几个异母弟打理,他自己则去就任民兵队长。
  民兵队长,看似一个闲职,实际上还是比较重要的。不比民兵,是闲时集训,民兵队长必须得是正规军里出身,一般都是退伍兵。他们负责管理民兵、训练民兵,要协助辑私征税、剿匪平乱等。
  当然民兵们最重要的一项职责就是当地方发生战事时,他们要协助守城,或者负责运输物资。
  此时,刘永便带着自己手下的一百个民兵,来到龙门军营里,替汉军运输火炮粮食。
  “队长,官兵真威武。”
  “那是自然,要不然怎么能百战百胜。”刘永充满自豪的对自己的民兵们道。
  虽然是来运输的,但刘永的这队人还是携带了兵器的。他们的装备比较简单,一百个人,都穿上了统一的民兵队服,他们的队服不是官军的蓝红两色,而是草绿色。
  一人一身草绿军袍,一条布腰带,一顶宽檐毡帽,一双布鞋,一个干粮袋,一个背包。
  他们的武器也比较简单,刘永配了一把手铳,一把腰刀。剩下的多半是配的长矛,另有一队火枪手,一队弓箭手,还有队配的是刀盾。
  他们都没有马,但大多都是二三十岁的年青人。
  民兵不是一个正式职业,平时他们都是本乡的农民、工匠等,只有农闲时才受训。刘永的民兵队并不止一百人,实际上编入民兵的人很多,整整有六百人,但分为六组,每组轮值两月。
  平时没有粮饷,但集训时却是包食宿,另外还有训练补贴。因此大家还是很愿意来当这个民兵的,毕竟农闲的时候闲着也是闲着。
  而如现在这样接到命令来运输军用物资,他们还另有一份补贴,每天都有两角钱,做五天就能挣一块,若是仗打赢了,他们还会另有赏赐。
  “队长,你说等到了洛阳,咱们也能参战么?”一个年青小伙充满期待的问道。
  刘永一面擦试数着自己要运输的炮弹箱,一面笑道,“你别等到了战场上,听到炮声一响,吓的尿裤子就行。”
第五百零八章
倒戈
  刘永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战斗的经历,当时他应募入伍不过半月,就参加了第一场实战,那场战斗他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
  那是在川东的一场战斗。
  那场战斗当时是以多打少的伏击战,赢的很轻松。但当铳炮齐鸣,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流寇在他面前炸的血肉横飞之时,他还是吐了。
  根本忍不住,吐的胆汁都出来了,整场战斗他一枪未放。战后,上司没跟他客气,让他们这些新兵蛋子去打扫战场,抬尸体。最后还让他们拿这些流匪练手,每个人都得砍死尸首级。
  腰刀砍在死尸颈上时,他又吐了一次。
  不过自那以后,他再没有吐过。川东数场恶战,围杀张献忠那一次,是他从军以后最危险的一仗,那一战他们打的相当凶险,差点就控制不住局势了。那一次,他跟随在皇帝身边,拼命冲杀,身中数创。
  自那场恶战后,刘永打起仗来就不怕死了,外号刘疯子。
  回忆往昔,刘永不胜感叹。若不是因为自己打仗总是冲的太疯,也不会一次次受伤,最后连腰子都摘掉了一个,不得不退伍。
  “别想那些有的没的,好好的搬运弹药,咱们的任务是把这门三十二磅炮和他的弹药车推到洛阳城下。这可是好几千斤的大家伙,每门都价值不匪,战场之上更是无人可挡,咱们得一路完好的及时送到战场。”
  “是,队长。”
  刘永他们护送的是重炮标的一门长加农,这算是攻坚利器了。不过这炮太大太沉,一门炮得用八匹马拉,另外还得有人跟着,遇到不平的路,得铲平,还得推拉。
  这门炮的炮长饶有兴趣的打量着刘永。
  “兄弟,看你动作,有一股子军中的气势,以前是不是在军中干过。”
  刘永掏出一包黄鹤楼,拿了一支烟递给炮长,自己也拿了一支。
  炮长笑着接过,直接拿了盒火柴开始划。
  点着烟,刘永吸了一口。
  “长官眼睛真尖,我以前确实军中干过。崇祯十二年入的伍,参加过川东之战,后来也参加过江北之战,以及东南海上之战,辽东之战,最后在燕北之战时受了伤退伍的。”
  那炮长一听,居然参加过这么多场大战,那几乎是楚军所有的战斗了。他不由的肃然起敬。
  炮长举手向他敬了个礼。
  刘永下意识的就回了个军礼,又马上回过神来,自己已经退伍了。他有些失落地笑道,“好汉不提当年勇,已经退伍了。”
  “你是军中的元老了,当的这一礼。”
  不过他有些奇怪的道,“你现在好像是民兵队长?”
  刘永穿的是民兵队服,而且胸口缝着一块布,手臂上也有民兵的臂章标记,上面明白的标示着他民兵队长的级别。
  如刘永这样的楚军元老,又打过这么多场仗,怎么却只是个民兵队长,他有些不太明白。
  刘永笑笑,“说来话长,当年在辽东沈阳城下围鞑子的时候,犯了点错误。”
  “哦!”炮长立即意味深长的拖长音调哦了一声,一副我明白的样子。“兄弟,跟哥说说,你是那个啥了满鞑女人,还是?”
  刘永吸了一口烟,任烟雾在面前燎绕。
  围沈阳的时候,他那时就已经是连长了,一次带着全连在外执行任务,经过一个女真人庄子的时候,被女真人偷袭,有个兄弟被杀了。那个兄弟是同他关系极好的一人,多年并肩战斗,他当排长的时候,他是班长。他当队长时,他是排长,他当连长,他是他的队长。
  他曾经为刘永挡过刀挡过剑,而这一次被杀,也是为他挡箭而死。
  愤怒的刘永杀了那些偷袭的女真人,还杀进了那个庄子,一怒之下,带人把那个庄子近百号人给屠了,男女老少一个没留。
  就因为这事,军法官当时要枪毙他。
  最终还是刘钧下了一道特令,赦免了他,但却将他一撸到底,重新当了个线列步兵。此后多次作战,再立功劳,一步步又升到了队长。
  “当时我太过冲动了些,其实现在也有些后悔,杀了那些袭击者就好,没必要把女人孩子也杀掉的。”
  “真爷们。”炮长竖起大拇指。比起军中资历,他自认不如。他是在刘钧东南巡海之后,在广东加入了军中,因为是炮兵这个技术兵种,因此升官晋衔比较快,如今已经是这门三十二磅炮的炮长,他这门炮光炮手就有三十八个,另外还配有护卫步兵等,一个炮组有近百人。
  “造化弄人,若不是受伤退伍,估计以你这血性这勇猛,若不是当初犯错,现在肯定都已经是营长了。”
  两人抽了一支烟,炮弹等都装车完毕了。
  炮长望着自己的手下和刘永的手下,无奈的摇了摇头,“哎,估计等我们拉着这大家伙到了洛阳,这战斗都已经结束了。”
  刘永点了点头,重炮标的炮都是千斤以上甚至数千斤的大炮。
  他们固然拥有最强的火力,但他们机动性也差。
  这次的进攻,他也是知道了一些的,他听说洛阳会有内应。因此这次就不会是摆开阵势的进攻,肯定会是一场突袭。
  既然是突袭,那定是轻兵突进,讲究的是一个迅速。
  重炮部队是最后出发的,肯定也是最后到达的。
  “我现在都后悔呆在重炮营了,每次前面部队都已经拿下胜利了,我们还在半路上。娘的,每天就是驮着大炮,辛苦万分,结果总是连汤都喝不到一口。还不如在前锋部队里当个骑炮手或者山地榴炮手呢,娘的,那好歹还能有机会参战。”
  刘永笑着安慰胖炮长,“以后仗还有的打呢,洛阳拿下,还有西安嘛。等中原平定了,还有辽阳、沈阳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5/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