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4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0/697

  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也是位东林党人,生前跟刘宗周曾是关系密切的好友。后来,有这层关系,黄宗羲便拜在刘宗周门下做了弟子。
  而在去年,黄宗羲还正式把自己的次女许配给了刘宗周的长孙,两家更是亲上加亲。正因这关系,黄宗羲路过绍兴,便无论如何都得去拜谒自己的老师。
  坐船在城中内河的一个码头上靠岸,兄弟五个带着自己的长随很快来到了刘府的大门前。
  天刚刚亮,刘府大门前的石狮子矗立着,一个老仆正在打扫门前街道,看到他们几兄弟,忙笑着上前。“老爷昨日还说,估计你们这几日应当要去杭州赶考,到时肯定会路过绍兴的,没想到今天就到了。”
  老仆一面殷勤的请几兄弟进去,一面忙去里面禀报。
  “几位公子,老爷请几位进里面谈话。”
  进了里面,却看到屋里除了老师刘宗外,还有三人。
  却也都是熟人,一个是自己的儿女亲家,刘宗周的儿子刘沟,另两个则一个是陈刚,一个是王毓芝,这两个身穿着道袍的儒生,却都是刘宗周的女婿,身上也都有着秀才功名。
  屋里的气氛有些凝重。
  黄宗羲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上前一步,带着几个兄弟一起行李,“老师,亲家翁,两位兄弟,久违了。”
  刘宗周依然没有什么反应,目光有些呆滞,怔怔的望着前方,可那里什么也没有。
  “老师,弟子拜见,不知到底发生何事?”
  刘沟抬起头来望着他,叹气代父亲答道,“兄可知道?大明完了。”
  黄宗羲心想,大明早完了,刘钧篡位立国都三月了。
  刘沟继续道,“福王在洛阳被擒,秦王在潼关被杀,弘光太子在四川被俘,唐王又被叛乱的沙定洲所杀,大明真的完了。”
  “什么?”黄宗羲惊讶的瞪大着眼睛。
  “大明完了。”刘宗周终于醒过神来,长长的叹息一声。
  “这消息从何而来?”黄宗羲问。
  刘沟摇头道,“这消息没错。”
  事实上,这个消息是由朝廷发出的消息,各省督抚都把这消息传达到下面府县,府县官员则把这消息通知所有的士绅。
  刘钧篡位后,大明立起好几个小朝廷,洛阳朝廷,西安朝廷,云南朝廷,汉中朝廷,可起的快,也灭的快。
  洛阳弘光朝廷曾经声势最大,引得天下响应,结果十余万兵马,一朝而灭。西安秦王自称监国,更是兄弟内讧,弟弑兄长夺位,结果旋即又被汉军伏击阵中斩杀,西安朝廷也因此一下子散了。
  朱由菘逃到汉中,试图依靠流匪罗汝才和李自成,还封了两人一个魏王一个忠王。结果张山、蔡远率军沿汉水杀进关中,两人立即带着朱由菘逃入四川。结果他们刚一入川,就被秦良玉率领的川湖兵马伏击,罗汝才和李自成兵败溃逃,朱由菘被生擒。
  云南的黔国公沐天波本来拥立唐王朱聿键,还联络了西南不少土司支持。但谁知,沙定洲根本就是一个狼子野心的犲狼。
  他父亲沙源,曾与阿迷普名声一起征调水西,镇压奢安之乱,在云南小有名声。后来沙定洲继承了沙源王弄土司之职,这人向来狡诈贪婪,早在随父镇压奢安土司之乱时,就已经看出了明朝的虚弱腐朽。他一直暗中笼络地方官员,贿赂沐府,又控制族中精英,早把大明在当地的权威架空了。
  当地的百姓只知有沙定洲,而不知有大明,俨然就是土皇帝。
  阿迷洲土司普名声死后,他的妻子万氏改嫁给了沙定洲,两土司合二为一,沙定洲更是实力大增,他早就在暗中谋划着要利用沐府和云南巡府和三司官之间的矛盾,各土司之间的背向不一,打算发动一场夺取云南的兵变。
  当刘钧篡明夺位,建立汉朝的消息传来的时候,这个野心家更按捺不住了。
  沐天波联络沙定洲,要一起拥立唐王,复兴明朝,沙定洲表明很积极,实际上不过是想这个机会兴兵而已。
  他一边接受了朱聿键册封的官职,一面以勤王为名,四处调动兵马。等到六月底,沙定洲悍然发动了叛乱,沐天波急调各地土司发兵平叛。
  由于沙定洲突然叛乱,因此沐府反应不及,很快昆明就被陷落。
  唐王朱聿键、黔国公沐天波等一众云南朝廷官员,跑都没来的及,就被围住了。朱聿键宁死不降,亲自拔剑与叛军战斗,手刃数贼而死,沐天波也家人也皆被杀。
  沙定洲占领昆明以后,自称总府。
  这本业是世镇云南的黔国公世爵的称呼,充分的表明沙定洲的野心。
  现在整个云南的各部土司,几乎都归附了沙定洲。
  沙定洲夺了昆明,得到各土司的支持后,立即就向北京上了一道奏折。
  他没说自己叛乱,而是说沐天波反,他与诸土司发兵平判,还请求朝廷让他代镇云南。
  朱常洛被俘后押到京师午门枪毙,朱存机被兄弟朱存极所杀,而朱存极又被汉军斩杀,朱由菘又在四川被俘,现在唐王朱聿键也被杀了,各地勤王起义的兵马也都一一失败了。
  大明是真的完了,再无希望了,连一面旗帜都没有了。
  “沙定洲蛮夷,趁机做乱,妄图割据云南,这是妄想。”黄宗羲道。
  他对于明朝,其实早不抱希望了,因此除了最初的震惊过后,他倒没什么。反倒是沙定洲,这种趁火打劫的行为,让他非常不耻。
  他目光看向自己的老师,发现老师整个身子都在微微颤抖。
  对于黄宗羲来说,他也曾经历过迷茫,经历过犹豫,但现在已经基本上想通了。汉代明,是天命所归,大势所趋,刘钧登基后的新政,虽然也让他心中曾有不满,可细思起来,其实比明时要好的多。他的心里,也早已经承认了大汉。
  对于明,他有过惋惜,有过叹息,但终究已经过去了。
  可看老师的样子,明显大明对于他来说,更有份量。如今大明彻底的完了,老师心里也是不堪其重负。
  和黄宗羲只是一个秀才不同,刘宗周却曾是大明的左都御史,顾命大臣,还曾任过次辅。当年他是得到崇祯托孤诏书的。
  他甚至在后悔,若是当初吴甡劝他接受夺情视事,不要丁忧返乡,也许就不会有后来刘钧篡夺大明皇权,就不会有之后大明的亡国。
  刘宗周觉得自己这个亡国之臣,辜负了君主的托付。
  这个时候,却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阵欢呼之声。
  “外面何事喧哗?”刘沟叫来仆人,大声问道。
  “回大爷的话,外面的百姓听说了前明诸王或擒或杀消息后,都在欢庆。”
  “欢庆?有什么可欢庆的,我们都是亡国之民。”刘沟恼怒的道。
  仆人低着头不敢说话,心里却在想,大家巴不得这个大明早点亡才好,如今大明朱家的这些试图复辟的子孙终于灭了,百姓们终于不用担心朱家复辟,终于不用担心这眼看越来越好的日子会过回去,岂有不开心之理。
  欢呼的声音一阵高似一阵,与屋中的气氛完全不同。
  刘宗周仰天长叹,“天命啊。”
第五百三十一章
明已亡,天下未亡
  “我有负君恩,贻误社稷,尚有何颜面苟存世上。”
  刘宗周缓缓起身,声音里带着丝愧疚,“我当以死谢罪,今后之事,非我所能知,惟愿刘氏后代子弟,各守所学,莫负国恩。则我九泉之下,亦当感欣慰。”说着,他交拱双手,转动身子,向着北面深深做了一揖。
  黄宗羲听到老师说出这番决然的话时,不由的震惊,又有些失望。
  他既为老师的决定震惊,也为老师居然会有殉国的念头而失望。如果灭亡大明的是闯贼那样的流寇,是关外满清那些的胡虏,那么神州陆沉,文明不保,有此殉国之心还算说的过去。
  可如今大汉虽立不久,但已经是种种新气象,天下一片清明,百姓无不欢欣。这个时候,却还要为一个曾经腐朽不堪的明王朝殉葬,黄宗羲觉得并不应该。
  晚明以来,民智开启,思想也越发开放。许多人都认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天下不是皇帝一人之天下,也不是一家之天下,天下应当是天下人之天下。臣子百姓不能只知忠于君,而更应当忠于国家,忠于天下。
  黄宗羲现在就很冷静,大明亡了,他并不难过,甚至有点高兴。
  一个腐朽的王朝灭亡了,有什么好难过的,他们应当高兴一个崭新,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朝气的王朝建立了,他们应当高兴。
  如此老师此时自杀,那并不能算殉国,只能算是殉明。
  明虽亡,然国未亡,天下未亡。
  “先生此言大谬。”黄宗羲大声地说道。
  满屋之中,刘宗周是父亲、岳父是先生长辈,他身份超然,平时大家都对他恭敬万分。这个时候黄宗羲突然这般反对,大家不由愕然。
  刘沟和陈刚几人,更是不由的变了脸色。
  黄宗羲却不顾大家的愕然,他上前两步,大声的质问自己的老师。
  “老师身负天下名望,然后以为一死便可以逃避塞责吗?”
  刘沟等人虽然惊讶于刘宗周的壮烈成仁打算,可却没有能说出反对之语。出言反对,那就是对刘宗周品德的怀疑。
  可刘宗周最看重的弟子黄宗羲这个时候却发话反对了。
  而且他还直斥刘宗周的壮烈打算,为逃避责任,这种话已经有些无礼了。
  刘宗周的女婿,同是刘宗周弟子的陈刚立即忍不住喝道,“黄太冲,你竟敢如此无视喝斥先生,是何道理?”
  “莫非你拿了刘汉的白银俸禄,就忘记了是非黑白?你觉得自己当上了复社社长,就能够藐视师长不成?”
  他的连襟王毓芝也手指着他道,“你迫不急待的就要为你的主子说话了吗?”
  黄宗羲却没理会二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0/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