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4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5/697

  他们不曾做到的事情,汉人做到了。
  刘钧一道旨意,诸部会盟赤峰,刘钧分封诸侯,然后诸侯集结精锐,一下子出动了十三万大军,杀了科尔沁这个反贼一个措手不及。
  四部五十余万人口,被十几万诸侯联军杀了不下十万人,另外其余的也都被俘虏了。那些联军就如强盗一样,见什么抢什么,不论男女老少,一个不留。
  “汉人出了高价,出兵前本来说一个青壮战俘十块银元,人头八块。现在全都翻了一倍,一个青壮战俘二十块,人头也给二十块。因此联军都懒得抓俘获,直接砍首级带回去领赏。”
  大草原上,到处都是用四部牧民无头尸体堆起的京观,他们的人头全成了他们向大汉邀赏的凭证。
  如今大汉放开与草原的贸易,不仅仅再是茶马互市,反而是一律以银元做为结算货币。比起以物易物来,以银元交易更方便。
  多尔衮意识到了汉人提高赏格,并把人头和俘虏价格并为一致的险恶目的。这就是鼓励联军直接杀人取首级啊,毕竟同样的赏格,带一个俘虏哪有一个人头方便。
  而在这大大提高的赏格面前,许多蒙古人都宁愿把人砍人拿人头去换赏银,而不是直接把战俘带回去做自己的奴隶。
  这样一来,刘继业都不用自己动一兵一卒,直接灭了科尔沁四部不说,还直接把这些人口也杀了,不给各部吸引壮大的机会。
  老奸巨滑,心狠手辣啊。
  塔瞻有些不解的道,“刘继业这样岂不是损人不利已,就为了灭掉科尔沁四部,花数百万银元,值吗?”
  “当然值。”多尔衮道。科尔沁四部,尤其是科尔沁实力强劲,如果刘钧接受其臣服,一家独大的科尔沁很可能会打破漠南漠北诸部蒙古的平衡,甚至以后科尔沁有可能取代土默特和察哈尔,成为蒙古诸部中新的首领。
  而一旦一团散沙的蒙古诸部出现了领头羊,这就是极危险的苗头,会危极刘钧在草原的分封策略。
  虽然几十万人口很多,如果能够俘虏会成为一大笔财富。但大汉最不缺的就是人口,他们有两亿多人口,随便一个中原的县,都有十万人口,一个府就有几十万人口。
  至于订下很高悬赏,会花掉几百万上千万的银钱。可刘钧缺钱吗?不,他并不缺钱,几百万千把万对他来说,根本是九牛一毛。
  况且,多尔衮相信刘继业不是那种会随意乱扔钱的人。他扔出去的钱,转眼又会回到他的口袋。
  这些银元是赏赐给蒙古联军的,那些蒙古人不可能把领到的银元带回部落去,那没意义。有机会可以购买汉人的商品,他们肯定会拿来花掉。
  赏赐下去的银子,刘钧转手就又能通过交易收回来。而且这种交易肯定会比在中原销售利润更大,刘钧甚至还能再转手收一笔税,总之,不管怎么看,刘钧都是稳赚不赔。
  真正损失的是蒙古人,一个数十万人口的盟,就这样灭亡了。
  他们的实力会进一步的降低,如今,漠南漠北诸部,人口两百万都不到了,他们更不可能摆脱汉朝的控制了。
  他们表面上从这场战争中,得到了许多战利品、银两牲畜,可实际上他们失去的是将来。而且,他们还把大清的将来也搭进去了。
  “九王,郑亲王信中担忧,怕蒙古诸部会趁势进攻辽东。现在已经有不少蒙古兵陈兵辽河东岸,对沈阳和哈尔温诸城都是虎视眈眈。”
  多尔衮也是忧心忡忡,蒙古联军刚灭了科尔沁四部,新胜之下,又没有付出多少代价,结果抢的盆满钵满,这个时候,他们想要出兵进攻大清,并非没有可能。
  这些鼠目寸光的蒙古诸部,真的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干的出来。
  “汉军呢?汉军各部情况如何?”多尔衮问。
  在之前的这场大战里,汉军从头至尾没有参与,那纯粹就是蒙古内战。
  “据我们的探马回报,蒙古各部进攻开始时,刘继业已经移驾辽西朝阳。随驾的十万汉军,则部份继续驻守在赤峰土河一线,一部份随驾到了辽西一带。现在,这两支兵马都驻守赤峰和朝阳,并无异动。”
  “驻守在广宁、锦州以及旅顺、金州,和镇江、宽甸一带的辽东汉军呢?”
  “也全都按兵不动,并无异常调动。九王,刘继业也许并不想亲手撕毁刚签订不久的和约。”
  多尔衮冷笑几声,和约本来就是签订后用来撕毁的,刘继业如今的实力,根本不必顾忌在意这一纸和约。刘继业现在还没有调动兵马,也绝不会是顾忌什么和约,而定是有其它考虑。
  也许刘继业在酝酿着一轮更大的进攻阴谋,多尔衮觉得自己现在进退两难。就这样放弃辽沈,他下不了决心。可如果不放弃,那就得派兵把守,但以现在的形势,派多少是个够?
  少了,那只会凭白让汉蒙联军歼灭,多了,他又拿不出来。
第五百六十九章
瓜分
  “诸侯想要乘胜进攻女真?”刘钧很平静的问。
  “是的,陛下。”说话的是额哲,他的年纪其实比大汉天子大不了几岁。不过看起来,却是要老的多,他身着御赐的麒麟锦袍,冠帽之下是一个大光头。现在,大汉的蒙古诸侯们已经统一都去了辨发,通通改为光头发式。
  这一开始并没有人规定,但现在却已经成了一项约定俗成的现状,不但各部诸侯们都剃着光头,他们还让自己的部下牧民们也纷纷改变了过去蒙古人的发式以及女真人传入的发式。
  锦衣卫指挥使冯胜站在一边,他暗暗打量着额哲,总有些很佩服这个家伙。一言不和就把继母献给了大汉天子,二话不说又把女真公主妻子送给了大汉皇帝。
  不过他的这番果决,也确实换来了不错的结果。在女真那里,他不过是个有名无实的察哈尔亲王,还被一迁再迁,从燕北的老哈河一带又给迁到了山西大同北长城外,辖地还一再缩减限制。娶了个女真格格,那也不过是为了便于女真人对察哈尔和他的控制。
  他归附了大汉后,虽从亲王改封为侯爵,但起码不用再给杀父仇人称臣纳贡了。
  冯胜做为皇帝的情报顾问,很清楚额哲最近在谋划着什么。这个家伙,最近居然打算奏请皇帝,请天子为他赐婚,赐一个大汉公主给他。大汉皇帝现在还没有女儿,不过按惯例,是可以从宗室之中封一个宗室女为公主然后赐婚的。
  不过大汉天子并无意和亲下嫁公主给蒙古诸侯之意。可这个额哲并不死心,他又在谋划着与蒙古诸侯们共同上表,请求大汉天子下旨,以后所有蒙古诸侯领主,都必须由大汉天子赐婚,娶汉人女为正妻,且以后蒙古诸侯的继承人,都必须得是诸侯们的汉人正妻所生之子。
  冯胜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不敢相信。
  世上居然还有如此无耻的家伙,如此哭着求着要联姻,甚至为了得到赐婚,居然想出这种丧尽天良的办法。
  不过回头想想,如果蒙古诸侯真的愿意附和额哲,这倒也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当然,前提是赐婚不一定得赐公主宗室女,如果只是汉人女子就可以的话,这对于大汉加强对蒙古诸侯的掌控,有极大的意义。
  哎,这个额哲,就是一个蒙奸啊。为了自己的地位,不惜把继母和妻子献出来,如今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甚至不惜窜动其它诸侯,让他们一起请大汉天子赐婚,甚至说出以后只能娶汉女为正室,只能以汉女正室所出儿子为继承人的话来。
  这个要求,怎么看也应当是由大汉这边提出来才对啊。难道说,是东厂那边先下了手,提前跟额哲交流过了?
  不管怎么说,这个额哲确实对于大汉忠心耿耿,就如现在,联军刚破了科尔沁四部,还没来的及休整呢,额哲又主动的上奏,请求让蒙古诸侯乘胜向女真出兵,为大汉收复辽东。
  刘钧目光望向其余几位侯爵。
  大汉现在赐封了十三位蒙古侯爵,其中漠南四个,漠北九个,但都是出自原察哈尔和车臣三汗部。
  此时,十三位侯爷,除了额哲年幼的兄弟阿布奈和他的两个年幼的儿子没来,其余的十位侯爷都在场。
  他们在刚刚的这次霍林河之战中,打了个大胜仗,各部基本上都没什么损失,但却一下子把四部十旗给抢光了,收获极丰。
  现在他们得知女真迁都往黑龙江,不但东京辽阳、盛京沈阳都很空虚,就是上京哈尔温同样空虚,现在清军主力都迁往新京瑗珲,辽河东岸很是空虚。
  刚大抢了一票,用那些首级、俘虏、牛羊等换得大批大批中原的商货的各部,此时都不想就此结束,他们还想抢。
  只要汉天子一句话,他们就能立即杀过辽河。
  今天能在朝阳的御营行在参见皇帝的,都是侯伯,子男勋都没资格。
  宽阔通风的行在会所,是一座临时搭建的木宫。以土石为基台,然后以木头搭建成宫殿,虽然宫殿只有三间,但却已经很是宏大,殿里,还在地上铺设了烟火道,外面有火灶,加热的烟从下面布设的瓦道里通过,使得殿中很是暖和,还没有半点烟火气味。
  刚结束的科尔沁一战,打的非常的顺利,虽然汉军没有出动一兵一卒参战,但刘钧也派出了东厂和锦衣卫的情报间谍收集情报,还派出了参谋顾问团协助指挥。
  因此,他对于此战的详细过程和结果非常清楚。
  科尔沁确实完了,在群狼一般的诸部攻击下,他们直接就覆灭了。
  刘钧一道旨意,指高了科尔沁人的首级悬赏后,各部争相砍首级,没有人愿意带俘虏。俘虏和首级都一个价,可俘虏哪有首级好带,一个骑兵抓三五个俘虏,就别想再跑起来了。可砍十个八个首级,挂在马上后一样能继续争抢战利品。
  一个首级二十块银元,如此高的价格,也没有人再会留俘虏带回部落做奴隶了。
  刘钧支付给各部的首级赏银,就多达近千万。这些联军,已经不止砍敌军首级,他们连普通的牧民也不放过,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通通砍了拿回去换赏银。
  刘钧没食言,青壮最后都是每个二十块,老弱十块一个。
  钱花了不少,刘钧没心疼。他只是有点心疼可惜了起码二十万青壮男女,若是能够带回去,就是很好的劳力。可惜,若不杀,这些青壮就有可能被蒙古诸部留着带回,那样科尔沁虽灭了,但各部人丁却会增加。
  刘钧不想留什么后患,干脆来个绝户计。
  刘钧银子给的痛快,他们抢来的牲畜等战利品,刘钧也给出了不错的收购价收购,交易给他们银元券,然后再向他们出售丰富的商品,把银元转手又收了回来。
  不过刘钧很清楚,今天诸侯们赶到这里来,除了是想要趁胜进军,再抢一把。他们此行的更大的目的还是刘钧之前答应诸侯,灭了科尔沁四部后,要与他们瓜分这数千里草原。
  草场也是部落的根本,草场大,就能放牧更多牛羊,也能养更多人口,也就有了更多的兵马。
  谁都想要多分一点。
  对于如何瓜分哲里木盟的地盘,刘钧早有打算。
  刘钧宣布,这次诸部用命,大破叛军,各论功行赏。刘钧首先晋封了六位公爵,这六位公爵分别是漠北原来的三汗,以及漠南的察哈尔额哲,这四人原来都拥有汗号,尤其是漠北三部实力一直保持,他们晋封公爵,倒是并没太让人意外。
  可另外两人,却让人有些意外了。
  刘钧晋封的第五位公爵,是博尔济吉特·托博克,此前他只是一位伯爵。但他却是原土默特汗,也是此前蒙古本部,漠南漠北的五位拥有汗号的首领之一。
  托博克是土默特俺达汗长子辛爱黄台吉之孙,又名卜石兔彻辰汗,还是大明曾经册封的第四代顺义王。
  不过托博克继位之初,就引发过土默特内部的争夺内讧,后来好不容易继位了,却又是个没什么本事的家伙,没有祖上半点风范,土默特在他手里,不断走向衰弱。
  被林丹汗击败,臣服林丹汗。后来女真西征,托博克又立即暗中归附女真,并为内应出卖林丹汗。归附了女真后,他的无能也没得到什么奖赏,只得了一个不高的职位。
  不过刘钧这次要封他为国公,却不是他的本事,他若真有本事,刘钧更不可能封他国公了。刘钧看中的就是他没本事,且他是土默特末代汗。
  做为蒙古本部曾经的右翼汗,且是正宗黄金家族之后,他的身份还是有点用的。利用他的身份,把他抬起来,就能更进一步的分化蒙古,让蒙古分的更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5/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