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4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9/697

  到了乾清殿,刘钧一时也没心情理政,干脆便传旨,让太监头前带路,他挨着前去那十一位怀孕的蒙古妃子那边坐坐。
  这些怀孕的蒙古女子,俱被刘钧晋封为嫔,分别赐给昭仪昭容等封号,有了二品的品阶。这也算是母以子贵,虽然现在还不知道她们生男生女,但在宫里,和普通家庭里也是一样,生了子女的妾肯定比没生养的地位高。
  刘钧的突然驾临,让这些蒙古嫔妃们十分惊喜。
  不过刘钧很快发现,十一个怀了他孩子的女人,他居然并不能认全。其中清贵妃娜木钟和清公主马喀塔是很熟悉的,但其它的女人,却总觉得有些脸盲,若不是一边有内务府的太监在旁边小声的介绍,他有好些个叫不出名字,或者跟别人搞混。
  本以为和她们会难以交流,结果他意外的发现,这些蒙古诸侯之女,居然已经都会说汉话。虽然说的不太流利,但起码他听的懂。
  这时他又发现了一件事情,她们说的并不是皇帝的家乡话,也不是明朝皇帝的家乡话,也不是洛阳读书音,他们说的是北京话。
  嗯,不是后世的北京话,但差不多。
  这个时候的北京话,应当叫大都话。
  大都话跟后世的北京话很接近,也是北京城几百年来最通行的话语。
  在辽、金、远等北方草原部族不断的入侵以及统治下,北方的语言千百年来逐渐的发生了变化。
  到了元代时,官方规定以北方话为基础的大都语音为标准的天下通语。
  当年元人占领中国后,开始强行推广大都话,汉语中大量的加入了蒙古语词汇,汉语的结构都发了改变,汉语和蒙语同化。
  刘钧这时也发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云南、贵州、四川人的语言,跟淮河以北的语言,与大都语极为相近。
  其根本原因,就是蒙古人率先把这些地方征服了,然后在这些地方推行的大都话力度最强。
  明初曾修订洪武正韵,是将江淮方言做为官话推行的。不过永乐迁都北京之后,大都话依然流通甚广。
  历史上,后来满清入主中原,也大力推行大都话,最终后世的普通话就是以大都话为标准普及开来的。
  说起官话,中国地大特博,幅员辽阔,族群众多,因此语系也众多。粤语、闽语、客家、吴语等数个大的语系下,还有形形色色的各种方言。
  在江西等地,甚至有十里不同言的现象。一个县里,相隔不远的两个乡镇,说话可能都完全不同。
  北方话和南方话差距更大,就跟外语一样完全听不明白。
  刘钧就曾经在接见几位在地方表现出色的官员,结果他们汇报工作时,说了大半天,刘钧却一句没听懂。
  秦代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计量衡,统一文字,对中国的文明进程有突出贡献。
  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官话都不一样,各朝也都有标准官话,推出韵书。但一般来说,语言还是难以统一。
  读书人有读书音,古洛阳音为准。隋唐等朝立都关中,以关中语言为主,明代皇帝出身淮南,便以江淮话为官话推行。
  但后来迁都北京,因为大都话在北方的流通最广,因此其实大都话的影响范围最大。
  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以及云贵川等地,语言都与大都话很近,虽各有些不同,但起码能相互交流听明白。
  就连如今宫中的这些蒙古女子,学的都是大都话,她们学这些话更有基础,学起来快。而若是学江淮话,那就很难。
  刘钧坐在那里有些出神。
  一时都忘记了与那蒙古嫔妃说话,那嫔妃还以为惹得皇帝不满,心中不安。
  刘钧已经顾不得她了,他想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帝国这么大,如果连一个通用语都不能推广普及,这是相当不利的。通用语的作用是极大的,语言和文字一样,都是一个文明的重要组成部份。
  从大了说,没有一个普及的通用语,就会导致帝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足。往小了说,这也使得百姓交流不便。
  大汉要以哪种语为通用语普通话?
  北方大都官话还是江淮南京官话,中原官话?
  或者粤语、闽语、客家语、吴语、湘语、赣语?
  记得有人曾说过,粤语是古汉话保存最好的。不过粤语的流通普及性远不如北方话,北方话中,肯定又是以大都话普及流通最高。
  若选定一种语言推广普及,一般做法就是要制订韵书。但以往历朝的韵书,都是使用汉字反切,这种方式还是有不法的缺点的,音韵难以精准。
  难道要推行汉语拼音?
  拼音也是音韵的一种,但更精准。尤其是使用字母的话,效果更佳,虽然也不是百分百完美,但起码比其它各种更强一些。
  通用语最大的要求,就是得足够简单便捷,这样才能迅速推广普及开来。这就跟汉字一样,同样需要简便。
  刘钧甚至觉得,推行通用语,搞汉语拼音的时候,也可以推行下简体字。
  如今的繁体字,确实很不便书写,笔画太多。
  现在朝廷准备推广教育,搞初级普及教育,这个时候推行普通话、简体字,刘钧认为将大大增强推广力度。
  不过简体字也不能太简,适量而行。就好比后世的时候,推行简体字的时候,曾一度还弄出了二级简体字,结果那些字简是简了,可根本就已经失去了汉字象形字的基础,根本表达不出意义来。
  那些字最后还是没真正流通开来,只是成了一些简写异体字。
  简体字其实也不是凭空而来,应当说简化汉字由来已久。汉字多最早的甲骨文、金鼎文,再到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汉字是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中。
  最古老的汉字是甲骨文,也是笔画最简的,但总量过少。在战国和秦汉时期,汉字形体变动最大,从篆书到隶书,再到楷书,都在这段时期完成。
  东汉后期出现的楷书,从此字体稳定下来,这也正是后来把文字称为汉字的原因。
  不过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行书和草书又是隶书的简化。
  在现在正式的楷书字体外,其余也有许多简体字流通,从汉唐宋明等时代的书法作品中,本就有许多汉字的简便写法,这些书写习惯中的简写字,数量还很多,多达数百个。
  刘钧觉得,推行简体字,能大大降低教育难度,提高识字率,也能增加汉字的书写效律。不过简体字也不能乱简,若是简化成了后来的朝鲜字、日本字那种样子,都是圈圈点点的,那其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也就没了。
  在汉以来的历朝以来已经有书写简化习惯的字,可以整理推广,也可以在这种基础上,把一些简便的古字、俗体字、形声字等等拿来使用。
  其目的还是要让汉书读书更加简单,提高识字率和效率。
  刘钧也是反对大量合并汉字的,大量合并没必要,只是把一些特别复杂的字简化一点就好。
  大汉现在有两亿多人口,虽然有六十万秀才,几百万读书人,但对于两亿多人口来说,其实识字率并不高。
  尤其是那些边疆之地的土著,识写汉字的更少。
  简化字不但能够加强汉字的识字率,还能让那些边疆少民土著也迅速的接受汉字。若再全面推广通用语,那时帝国的向心力凝聚力必然更强。
  而要提高识字率和普及通用语,刘钧觉得推行简体字和流通最广的北京话是最佳方案,再给北京话加一个汉语拼音,相信能够更提高效率。
  嗯,对于朝廷来说,效率最重要。
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年太久
  李建泰是刘钧新选任的京师大学堂校长,在此之前,他是国子监祭酒。老家山西,天启进士。
  不过虽然只是个校长,但李建泰家里在山西却是地方有名的高门。李家拥有百万家产,光看李建泰前后纳了五十房妻妾,就可知道他多有钱了。没有家族世代积聚,仅靠他当校长的那点工资,就算他再有山西人抠钱的本事,也不可能娶五十房妻妾。
  对于李建泰的那点家底,刘钧自然是一清二楚的。在今年,朝廷追缴欠税以及征收那笔契税时,李建泰家族可是大出了一回血的。光是上缴的欠税和那笔契税,加起来就有二十多万块银元,家里田产房产越多,自然缴的税就越多。
  刘钧称帝后,也听李建泰在大殿之上,为他和百官讲经释书,答疑解惑,阐述治国安邦的道理。单只讲课的本事,他这个正经二榜进士出身的校长,还是有几分干货的。
  要不然,刘钧也不会最后选了他来做筹建中的京师大学堂的首任校长。
  京师大学可不同于国子监,以后科举出身的进士,甚至那些举人、同举人,都要进入京师大学深造进修,然后经过实习后才能走上仕途官场。
  因此,他这个校长,以后就真的是桃李满天下,年轻新进官员都是他的学生了。
  “怎么样?”
  刘钧一面喝茶一面望着李建泰。
  李建泰面相很好,五绺长须,很是儒雅。他手里捧着正在阅读的却正是刘钧费了半天功夫写出来的汉字拼音表。其中包含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还有声调符号,以及一些解释。
  总共有七八页的内容,不过李建泰却看了半天。
  “比反切要好。”
  李建泰以专业的眼光说出了自己的评断。
  “不知这是何人所作?”李建泰问道,身为原国子监祭酒,他一面佩服这个用夷人字来拼音的办法,一面又准备狠狠的抨击下作者,居然用夷人的文字来拼音,太丢我大汉脸面,难道就不能用汉字,或者干脆创一套类似的符号来拼音吗,何必非要儿这什么拉丁字母呢。
  不过他一时搞不明白这套东西是谁呈上来的,万一对方是他惹不起的人物,那就是祸从口出了。
  刘钧看他这样子,轻轻一笑。
  不过他也没有隐瞒,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这是朕所写。”
  李建泰差点惊讶出声,他有些不可思议的望向皇帝,然后马上又低下了头。他第一反应是皇帝吹牛,第二反应是皇帝肯定是抢了别人的功劳自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9/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