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5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4/697

  虽然琉球被汉军夺去,可他们又打不过汉军,结果新仇旧恨一起算,全都算到了德川氏的头上。
  汉军的军舰出现在鹿儿岛,汉使带来了一百万石的承诺,考虑再三后,鹿儿岛的岛津氏便决定跟着汉军一起讨伐德川。
  四藩加起来有一百多万,但还不到日本二十分之一的实力。
  不过刘钧只不过要的是一个名义而已,真要是所有日本都这么识时务,刘钧还觉得麻烦呢。都做了顺民,刘钧哪好意思再抢劫。
  四位藩主以及四藩的各个支藩,还有他们的重要家臣们一起拜见刘钧。
  对于这些带路党,刘钧倒是表现的很客气,再次承诺,等讨幕成功,到时就给每家一百万石领地,就从德川家直辖的那四百万石里分封,到时他们全都迁到江户附近的肥沃之地去。
  为此,刘钧还特别钦封四藩主各大汉帝国开国伯爵位,他们的支藩藩主也都封了子爵,重要的家老封男爵。
  四藩现在总石高达到近一百五十万高,刘钧便令四藩各按领地石高,按一百石出兵五人的数字,集结兵马出战。
  按这个数字,四家与他们的支藩共须出兵七万五千人,另外他们的武士须全部动员。四藩总武士数量大约一万五千左右。
  日本的武士是个特殊阶层,类似于中世纪欧洲的骑士,他们属于特权阶层,算的上是贵族。据说日本的总武士数量达到四五十万,光德川家就号称八万旗本。
  虽然刘钧对于日本武士并不怎么称赞,可这些武士也差不多相当于明朝时各武将们的家兵了,算是精锐士兵,至于其它的兵,差不多也都是农兵,这种农兵就算数量多,日本人自己打打村架的时候还是比较有用的,但如果跟大汉的巨舰大炮对战,那就是炮灰。
  刘钧的第一目标,还是扫清九州岛,这个大岛,刘钧早已经视为囊中之物了。现在有四藩在前,正好可以利用他们扫清岛上各藩。
  九州虽然是日本五畿七道中的西海道,远离江户和京都,但这里还有有好几个实力很强的藩的,除了萨摩外,熊本和福冈都是超过五十万石高的大藩,九州现在总共有二十三个藩,萨藩、平户、佐贺三藩已经归顺,另外对马的府中藩、五岛的五岛藩这两个藩的领地跟平户一样早成了大汉的租界。
  因此这样一算,九州岛还有十八个藩。
  “陛下,臣愿意为陛下前往九州各藩,劝说他们归附大汉帝国。”锅岛道。
  刘钧却挥了挥手,问刘允升。
  “之前可有派人与九州诸藩谈过?”
  刘允升点头,“各藩都派去使者传达过陛下的旨意,不过诸藩并无回复。”
  “那就行了,既然他们执迷不悟,那么也就没必要多浪费口舌了。发兵吧!”
  刘钧走到地图前,看着九州岛诸藩,手往唐津一指,“先拿下此藩。”
  唐津是个小藩,位于佐贺西北,东领福冈,西经伊万里湾与长崎接壤,南与多久、武雄等相邻,三面环山,一边领海。
  因为这里是唐朝时,日本船前往中国的港口,因此得名唐津。
  因为在关原之战中支持德川氏,战后被加封天草四万石,不过在数年前岛原之乱后,天草的领地被没收,如今的藩主是寺尺坚高,拥有唐津八万石领地。
  松浦栋还请求去劝降,可刘钧本就打算杀鸡儆猴,唐津寺尺氏正是这样的一只好鸡,怎能放过。
  选唐津做为第一个攻击目标,刘钧也是仔细考虑过的,首先他紧邻着平户、对马,同时他又是个港口,唐津城就建在港口,汉军最易攻取。
  由于德川氏建立江户幕府之后,为了限制地方领主的军事力量,在全国推行一国一城的制度,要求在大名的国,就是藩内只允许有一座城堡,既大名自己的居城。而原先分散在各地的中小武士就得平毁自己的城堡,迁到大名的居城内及周围居住。
  这样一来,一藩只有一城,大名的军事实力自然大大降低,对江户幕府的威胁大减。不过如此一来,却也让大汉的进攻非常有利。
  唐津藩拥有八万石领地,却仅仅有唐津港的一座非常小的唐津城。
  帝国海军可以直接扬帆突入唐津港,直接从海上炮轰小小的唐津城,一举攻下唐津城。只要拿下唐津城,唐津藩也就无城可守,无险可依,再难抵抗了。
  刘钧都想感谢下德川幕府,怎么就能想到这么神奇的策略,居然搞一国一城,不过想到江户幕府这前还搞闭关锁国,也知道这德川幕府处处都还充满着德川家康这个老乌龟的乌龟流思想。
  日本从战国时代,开始逐渐的实行了兵农分离制度,从而形成了一个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专业从事军事作战的武士阶层。
  武士只负责作战,在战斗中立下功勋,他们的领主就按功勋大小,把具有不同粮食出产能力的土地连同居住于土地之上进行耕作的农民,全分给他们做为私人财产。
  一个中级武士,一般能达到一百石高的采邑。
  而幕府大老的任职要求,则是领地石高十万石以上,能够达到这个要求的大名并不多。
  在德川幕府之前,日本一片混乱,战乱不断。大大小小的领主和他们的武士,都在自己的领地建立城堡。
  但如今,一国一城制,使得各藩的大名和他们的武士都集中居住在一起。
  皇帝一声令下,帝国海军将领们立即就开始争相请战。
  谁都知道唐津藩只有八万石高,这意味着他们所有武士加起来可能都不到一千,而就算动员农兵,也顶多三四千人。
  一个全面动员,都只能凑起一千战兵,四千辅兵,且只有临港一座城池的藩镇,那就是一块肥嘟嘟的大肥肉啊,伸手就能拿下,谁不想争夺这个首功。
  这次东征,为了实战练兵,海军的五大舰队都派了舰队过来,就连长江水师这支陆军的水师部队,都一样不甘寂寞的派了十几条军舰过来,还美名其曰观摩作战,学习经验。
  最后,还是刘钧亲自拍板。
  “既然是首战,那么这个机会还是交给第七舰队吧,他们是这里的地主,你们就不要喧宾夺主了。”
  得到皇帝的点名,第七舰队司令官郑联兴奋的满面通红。
  “末将定不辱使命。”
  锅岛胜茂等四藩主也一起上前跪下请求出战,“请陛下允许我等率部随同出战!”
  刘钧微微一笑。
  “唐津小城,瞬息可破,帝国海军可等不及你们动员兵马。不过既然你们有心,不如就随同前往观战吧。”
  第七舰队虽然不如皇家特遣舰队一样,下辖的两个分舰队都各拥有十五艘主力战舰,可第七舰队也拥有十艘主力舰。不说其它的四五六级战舰,光是这十艘主力战舰,就足以一轮齐射就轰平唐津城了。
第六百四十七章
登陆
  肥前国,唐津。
  唐津平野的松浦川河口的满岛山上,就是唐津城,一座典型的平山城。由本丸、二之丸、三之丸、城下町组成。
  这座城池的建筑历史不过四十年,正是日本庆长筑城热潮时的产物,所用筑城材料皆为丰臣秀吉两次侵朝时所筑的军事城名护屋城拆毁后所得。
  藩主居于本丸,中心是天守。
  天守是日式城堡的一种,通常位于藩厅城堡的中心制高点,是城中的最高建筑,在战时也是坚固的军事防御设施,具有观察和指挥的作用。
  同时天守也是日本城郭中最重要规格最高的建筑,象征着所在地大名的权力和地位。不过大名通常并不居住在天守内,而是居住在本丸也就是城郭中心中另行营造的御殿内。
  在太平年代,藩主们往往一年甚至一生才进入天守一次。
  不过此时,唐津的藩主寺尺坚高与家臣们却站在天守上,站在这高高的堡垒望楼上,可以清楚的看到远处的大海。
  此时,蓝色的大海上,那几个小岛间却出现了点点白帆。
  大小数百艘战舰出现海面上,白色的船帆,船身上蓝色的军旗。
  唐津的天守并不算大,望楼上还加了小天守,使得天守犹如一座寺塔,精致美观,却缺少大气。
  “家主,汉人来了!”
  海面上,第七舰队司令官郑联举着千里镜打量着山上那座显眼的灰白相间的城堡。
  “唐津天守也太小了点,还不如京师城墙上的一座城门楼。”
  “日本嘛就是如此,这唐津不过是一个小藩,石高八万,若放到我们大汉帝国,也不过是东南一个乡的大小,连个县都远远不到。”
  产出八万石的土地,以往明朝时随便一个大地主也不止这点地,福王周王那些大地主,可是个个都有良田数百万亩的。
  “这个唐津城以往是日本到中原的港口,曾经还很繁华的。不过如今以产陶器闻名,他们的唐津烧在日本很有名。”
  郑联冷笑两声,“我倒想知道这个寺尺坚高哪来的自信,居然还想螳螂挡车!”
  “让各主力舰做好准备,进入射程之后下锚炮轰唐津,护卫舰掩护运输船靠近河口登陆作战。”说完,郑联抬头看了看天,此时还很早,将近午时。
  “拿下唐津,入城吃午饭!”
  锅岛和岛津等四藩主也跟着上了战舰,他们站在甲板上,感受着脚下这海上巨兽的庞大与威猛,心底都暗暗的颤抖。
  三层炮甲板的一级战列舰,庞大的惊人,拥有一百多门大炮,船上的水手炮手满载一千多人,这样的巨舰,比之以前荷兰人西班牙人等南蛮的船更加的大。
  舰队缓缓驶进唐津港,唐津藩岸边驶出一片帆船。
  大约百来条船,都是些小帆船,甚至有些只是简陋的小渔船。
  看着这些小船,锅岛胜茂的眼角抽动,他既有些为唐津的藩士之勇敢而惊叹,也为他们的不自量力而惋惜。
  童海峰指挥着六级军舰,驶在舰队的前面。
  后面打起了旗号,让护卫舰上前击沉这些小船。
  虽然他指挥的只是六级军舰,可也是有三十二门大小火炮的,在第七舰队巡海大半年,童海峰早已经对自己的这条船了如指掌,他很清楚的知道日本人的实力,这个唐津藩,就算是在九州岛也是垫底的。
  “击沉他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4/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