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697

  太平驿在太平乡内,也是在黄州府到河南光州之间的大道之上,太平驿除了自身这个驿站外,下面还管着八个急递铺,另加一个递运所。
  太平驿就有驿丞一人,吏一人,驿卒三十二名、馆夫六名。各急递铺有铺长一人,铺兵五人。递运所也有数十人。
  刘钧所管辖下的这个驿传系统,有上百号人。全都是些青壮,那些驿卒经常骑马飞报军情,马术都很好,而急递铺的铺兵更是天天徒步递送公文,全是些飞毛腿。
  这些人稍加训练,都能成为不错的战士。刘钧如今既然走马上任管着太平乡这一块,当然希望这里实力强劲不受贼匪劫掠。
  赵大谷确实是个有本事的人,一般的官员若被十倍的贼人伏击围困,就那么二十来人早就崩溃了,要么投降要么就被杀了。可他们却能坚持不散,死战不降,就这是本事。现在提出让赵大谷去驿站做驿丞,既算是给赵大谷的一个补偿,也是希望能利用赵大谷的本事,把驿传这块搞好,而且还要把这些驿卒铺兵们训练成他先前所带的那些弓手一样,在关键时候,可以成为他的一支后备部队。
  驿丞只是个不入流的官,比巡检还要不如,巡检还被百姓称为辣官,驿丞可就是实实在在的苦官,迎来送往,尽是伺候人的差事。
  不过再怎么说,也还是个官嘛,哪怕不入流,起码也是份差事。
  赵诚应下来了,派人叫来了赵大谷。
  “刘巡检刚才向老夫推荐你来当太平驿丞,你愿意吗?”
  赵大谷十分意外,不过他还是点头答应了,当个苦官驿丞,怎么也比当一个平头百姓强啊。
  “多谢兵宪大人,多谢刘巡检。”赵大谷感激的道,尤其是望着刘钧时充满感激。
  刘钧道,“你也不用谢我,我现在就把太平乡的一驿一递和八铺都交于你来统领。我的要求很明确,你不但得把这一驿一递八铺原有的任务做好,而且你还得整合训练手下驿卒铺兵,我希望在关键的时候,你们能召之既来,来之能战,能成为我虎头关的一支后备战力,你能做到吗?”
  赵大谷没想到这位年轻的新巡检居然有这么远的想法,犹豫了下,还是实话实说,“驿铺钱粮拖欠严重,驿卒铺兵都不能养家,心思难安。若是刘大人能帮忙解决些拖欠,我一定不负所望。”
  刘钧把目光转向赵诚,赵诚笑道,“你看我有什么用。”
  刘钧笑道,“兵宪大人可是兵备道,管着粮饷呢,你总不能又要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吧?”
  “这样吧,我给你们特拨一笔银子,帮你解决一半的拖欠,剩下的一半,你找梅公和陆知县,由你们地方自己筹措解决如何?”赵诚开口道。
  陆知县只得点头,“一定一定。”
  一顿饭吃下来,刘钧把太平乡的驿传拿了下来,还解决了原先的拖欠钱粮。同时,这次斩杀的贼匪也要到了赏银。赵诚给了三百两,县里拿出二百两,而梅之焕代表乡团,拔下五百两。
  整整一千两银子,当然这也属于特事特例,若是别人杀几十个贼匪,根本拿不到这么多钱。不过刘钧如今正得各位大人的赏识,又把他新调到虎头关来,上面也指望着这支战力特别出众的九头鸟乡团,能牢牢把守好虎头关这座险隘,因此这次才如此痛快的拔了这么多银子下来。
  “继业啊,虎头关可是极为重要,称之为要隘不为过啊,是麻城的北大门,这次调你们九头队过来,可是期望极高。”蕲黄十六座巡检司,全都居于边界关隘山口,这次的作战防寇部署,也是以这十六座关城为核心的。
  十六个巡检司,也正是十六个关隘通道,要御匪于外,首先就得守好这一线。
第七十五章
独掌九头鸟
  一连几天,数支夜不收队伍翻山越岭,四处查探敌匪动静。梅之焕、赵诚等甚至把自己的精锐家丁也派了出去,不过很奇怪,附近并没有发现贼人的动作。
  最后深入到英霍山区贼窝里的夜不收回来报告,回左五营确实有出动的迹像,不过又暂停了行动。
  虽然这是一个好消息,可赵诚等还是不敢大意,他们不停的调动各支乡勇,甚至征召民壮沿大别山南麓一线部署守卫。
  赵诚和梅之焕更是直接把太平驿站当成了他们的临时总指挥部,连虎头关现在也驻扎着保生堡的正兵营和马队。
  刘钧见暂时没有打仗的可能,便向赵诚请假。
  “属下打算回西湾再招募一队新兵,另外还要采购一些物资,因此特来请几天假。”
  赵诚也知道刘钧准备把九头鸟扩张到三百余人,对于这个计划他全力支持,反正只要不用他拔银子,他也就同意。
  “贼人现在还没动静,你告几天假也没关系,不过要早去早回,虎头关还得由你来镇守呢。”梅之焕说道,现在虽有保生堡的兵马驻守太平乡虎头关,不过这支兵马算是机动兵力,要根据敌情四处机动的,而按部署,刘钧的九头鸟才是镇守虎头关的守卫力量。
  得到批准后,刘钧回到巡检衙门。
  “继业,过来坐坐,我有些话要跟你说。”李春江招呼刘钧,神色有些低沉。
  “怎么了?”
  “哎。”李春江长叹了一声,“继业,我以后可能管不了九头鸟的事情了。”提到这事,他眉头紧皱,建立马队,绝不是他一时心血来潮。后来遇上刘钧,他们一起建立了这支马队,招兵买马,采购军械,训练队员,然后是出兵剿匪,一路走来,李春江觉得很踏实,他真实的感觉到自己在做一件有益的事情,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
  可是因为上次受伤,家里人就开始反对他继续搞这乡团。本来他还坚持着,可如今东面大股贼匪要打过来的消息传出后,李春江父母就真正彻底的反对他再留在乡团里了,这次是不容他反对的。
  李春江父亲把话说的很死,要出钱出粮,他们都不会反对,而且会拿出一大笔钱粮来支持跟贼匪打这一仗。甚至就算要出人,李家也能组织一支家丁和家仆出来,可李春江却不能再呆在乡团中了。
  这个决定不容置疑,没的商量。
  李家还指望着李春江明春参加会试,一举中进士,夺状元,怎么可能让他去犯险。上次打几个小贼,就已经受了伤,那把刀若再插上一点,李春江就得绝后。而现在东面那些贼寇,可是流窜天下的贼寇,成千上万,刀枪无眼,谁敢冒险。
  刘钧对此早有预料,此时听到也不觉得意外,甚至也并没有不高兴。李春江对于他之前帮助很大。可以说,若没有李春江就没有九头鸟队。但是,他毕竟不可能真的一直留在乡团里的。
  甚至刘钧突然心里觉得,其实现在李春江退出也不一定就全是坏事。他退出后,九头鸟就不再是李家的,不再是李春江的,而将是他刘钧的。
  哪怕李春江退出后,没有了李家的钱粮支持,刘钧现在也不怕了,他已经有了一大笔钱粮储备。
  由于之前李春江的坚持,李家对九头鸟并没有太大影响力,有影响力的是李春江。而现在李春江一走,九头鸟就将真正属于他刘钧了。他不再是队副,而是首领。
  从这方面来讲,这也许是件好事情。
  “就算你不再队里了,可你也还是九头鸟的创始人,是建立者,以后以样还可以在背后支持我和弟兄们嘛。”刘钧笑着道。李春江退出了,可刘钧还是希望九头鸟以后能得到李家支持的,哪怕不要他们的钱粮,可也希望借助他们的影响力。
  李春江笑笑,心情稍好了一些,“会的,以后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来找我。”
  “岐亭那笔银钱还没有取出来。”刘钧提起钱。
  那是将近三万两银子,说来这钱是属于九头鸟的,可九头鸟都是李春江一手建立起来的,这事情现在肯定得说清楚,要不然以后容易出问题。
  不过李春江却并不在乎这些,“提那做什么,那些钱是队里的钱,有那些钱,队里以后一段时间都不用担心钱粮问题了。如果那些钱用完了,也可以再来找我,我会帮忙筹饷的。”
  见李春江如此洒脱,刘钧很是钦佩,这是一个很纯粹的人,刘钧就认做不到这样。
  刘钧也笑了笑,“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啊?”
  “过些天我要去趟南京,拜会一些朋友。然后等年末时进京,准备明春的会试。”李春江道,“继业,你呢,决定参加今年的武举考试了吗?”
  刘钧摇了摇头,“现在哪有心思想这些,到时再看吧。正好我刚向赵兵宪请了假,你陪我先回女王城,让兄弟们把旧营房的东西都搬到虎头关来。此外,还得回去招募批新兵,你得替我把关。再有,上次说好的,你要帮我去陆家提亲,这你可跑不了。”
  李春江哈哈大笑,“我李春江说话当然算数,你等着瞧好了,我一定马到成功,帮你说下这门亲。”
  第二天一早,刘钧走之前,先给上次救援赵大谷一战中的有功将士发赏。
  上次一共斩首五十级,每级二十两银子,赏银共千两。不过那一战杀敌的多是刘钧和张山等老队员,新兵其实只杀了五个,而且还多是一起击杀。
  最后刘钧提议,干脆新兵每人赏银五两,老队员二十两,总共是新兵得赏六百两,老队员三百两,剩下一百两,归入队中,大家倒也都没有意见。
  一下子发出去九百两银子,刘钧也有点小心疼。他觉得是时候对奖赏制度作些更改了,要不然现在还好,若是打场大点的战斗,杀个几百上千,那他根本无力支持赏银。
  首级功应当保留,但不能再给这么多赏银,一级二十两太高了。应当分些级,比如把首级分为北虏、南倭、流寇、山贼、盗匪五个种类,每个种类再细分一下,比如又分为首领、头目、精锐、普通、老弱五等。
  从北虏到盗匪,首级赏依次为十两到二两,每级减一两。
  一个北虏首级,精锐者为十两两,头目加二两,首领再加二两,普通减二两,老弱再减二两。一个北虏首领十四两,一个北虏头目十二两,一个精锐十两,一个普通八两,一个老弱六两。
  当然,首级功赏赐降低,得加强些集体军功。最好是首级军按队为单位来算,不计个人首级功,而按全队均分,更加公平一些。此外还要计算集体功,比如以多击少的胜利赏多少,数量相当的胜利赏多少,以少击多胜利赏多少。
  刘钧感觉这得是个相当复杂的计算方式,现在他还只有一个初步的设想,但新的军功制度也事在必行。要不然,以后有了骑兵队、步兵队、炮队,那肯定是远程部队杀敌更多,近战部队最划不来,这会影响到公平,也容易影响到士气。
  路上,刘钧把自己的设想跟李春江说了一遍,李春江听后频频点头,“这个办法不错。更加公平公正。”
  大明军队虽有现成的军功赏赐制度,但实际上很难真正执行。比如大明曾有规定,与倭盗交战,在船军士生擒杀获倭贼一人者,赏银五十两。陆地生擒杀获一人者,赏银二十两。而卫指挥、千户等官须获倭船一只及贼才能升一级,赏银五十两,钞五十锭。
  到永乐时,军中又分奇功、头功、次功,奇功升两级,头功升一级,次功不升。永乐时军功计算主要是以战斗表现为主,另规定,凡哨马生擒虏贼一人来者赏银三十两,斩虏贼一颗来者赏银二十两。
  而再往后,宣德九年曾规定,定南方杀蛮贼例,斩首三颗及以上斩获首级者俱升一级等。
  到后期更注重的是斩首升级,如斩杀北虏,斩一首级升一级,斩二首级升二级,斩三首级升三级,三级为止。
  到嘉靖时期,斩倭首级一级,升三级,不愿者赏银一百五十两。斩倭从贼一级和汉从贼一级,不愿意者赏银则为五十两和二十两。
  朝廷对军队的斩首军功给的很高,往往斩杀一级就能升一级,甚至还有几十两银子赏赐。不过实际上,边军往往斩获极少,因此经常杀良冒功。而就算真有所斩获,士兵的军官也往往被冒领,赏银被克扣。
  杀一级几十两的赏格虽高,可拿不到也就是空话。
  九头鸟的赏银则是定多少,就给多少,绝无冒领克扣的情况。因此杀一贼二十两银的旧例,明显偏高,尤其他们面对的还就是一些土匪山贼。
  不过九头鸟也有一个不足之外,那就是官军斩杀获功,除了赏银还有升级,能升官。而九头鸟属于乡勇,如今更算是刘钧的个人家丁,他们斩杀首级,除了赏银,是没有官可升的。
  银子还是得赏,但得赏的更公平,让队员们都能接受。
  一路上,刘钧和李春江两个一边走一边商量,不时的,刘钧还会把张山王谦以及张冬狗这些下面的军官们叫来询问意见。
第七十六章
外室
  “我有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