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5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0/697

  因此,在汉家的记载里,库页岛也称为毛人国或者女国。称岛上女多男少,人身多毛。而从唐朝开始,岛上的流鬼国也就阿伊努族就向唐朝进贡,而唐朝皇帝则加封其使者为骑都尉。
  这艘被俘的俄国船,正是从堪察加半岛,渡过小海过来。俄国人称小海为鄂霍茨克海,他们从西方一路到达了东方最东端,甚至已经有人越过了白令海峡去了阿拉斯加。
  俄国人在征服了堪察加半岛后,还在这里建造了堡垒和港口以及造船厂,这条被俘的船就是在那里建造的。
  俄国人在征服堪察加半岛后,想要征服北方的楚科奇半岛,结果几次三番,都遭受到了楚科奇人的顽强抵抗,在强攻不下后,俄国人发现了黑龙江口隔海相望的库页岛,因此便派了一条船,带着二百来人,准备上岛探查,准备如他们在其它地方一样,侵略占领库页岛。
  只不过他们运气不好,刚跨过小海,结果就遇到了汉军舰队,直接被俘虏了。
  “这些俄国强盗。”
  “黑龙岛自古就是我华夏之所属,岂能让这些俄国人侵夺染指!司令,咱们在黑龙岛停靠,上岛立碑。”
  另一名军官更是高喊道,“司令,我愿意带人上岛联络土著,招抚他们,在岛上设立哨所。”
  童海峰也有些激动,若是登陆岛上,就算只是插一面大汉旗帜,立一面碑石,也将意义深远啊,到时说不定还能名流青史,成为大汉帝国第一个登陆岛上之人。
  不过此次任务是前往黑龙江雅萨克救援索伦人,耽误不得。
  黑龙岛这么大,岛上的土著部落也多,他们又没有向导。
  “调整航向,寻找适合地点准备登陆黑龙岛。”
  黑龙岛很大,童海峰没有熟悉岛上的向导,也没有更精细的地图。军部给他的那张地图上,黑龙岛上只标记了十几条大河。
  就在他们现在位置东北不远处,就有一条大河入河口。这个河口,也正是俄国船准备的登陆点,童海峰决定也在此登陆。
  船员们对于登陆黑龙岛都很感兴趣,在船上航行久了,会非常渴望陆地。
  何况大家还知道,这可不是普通的登陆,那将是一块许久未曾有汉人登陆过的地方了。自明初以来,估计再无汉人去过。
  几条单桅巡航艇得到命令,前往探路。
  舰队小心的在后航行,用了半天时间后,他们终于看到了河口。
  河口的水量很充沛,舰队顺利的进了河口,选了一处河湾下锚,然后停船登陆。
  童海峰带着几千船员一起下船,各战舰上的水手、陆战队,以及运输舰上的陆战队都迫不急待的下船。
  下船后,大家看到的是一片未经开发的处女地,一片原始的面貌。但青山绿水,真的很漂亮。
  周洪和一队军官生们组成了一个护旗方队,他们举着一面大汉龙旗从船上下来,战士们纷纷敬礼。
  旗帜交到童海峰手里,童海峰接过龙旗,用力的插进泥土中。
  “大汉龙旗在此飘扬,黑龙岛是神圣大汉帝国之神圣领地,它不可侵犯并受帝国之武力保护!”
  五千余人用了一天时间,很快以这面旗帜为中心,在河口岸边建起了一座营寨。
  “长官,请为这座城堡命名!”
  童海峰看着还很简易的营地,心中却感觉到一股激昂振奋的喜悦。
  “我们舰队旗舰是温州号,我看不如就把这条河称为新瓯江,这里就叫新温州。”
第六百六十二章
女国
  夏季的新温季气候宜人,相当凉爽。
  船员们开着船在新瓯江里捕鱼,发现这里的鱼相当的多,随便抛张网下去,就能网到鱼。各种肥美的鲜鱼,多的让船员们惊叹。
  而去周边林子里打猎的陆战队员们,也发现这里的猎物很丰富,杉树林、松树林里,狍子、鹿,没走出多远,就打到了很多猎物。
  “就算这里冬季寒冷,可有这么丰富的猎物和渔获,依然能很好的生活啊。若是再采摘药材,驯养鹿搞点鹿葺,完全不愁。”
  一些士兵们吃着鲜美的鱼,片着烤鹿肉,吃的满嘴流油,一面感叹着道。
  “听说这里以前有个流鬼国,怎么没见到人呢?”
  “流鬼国不是这岛上,是小海北面的那个半岛,唐时称为流鬼,更北面的半岛则称为夜叉国。那些俄国强盗现在称小海为鄂霍茨克海,称流鬼国为堪察加半岛,称夜叉国为楚科奇半岛,而我们现在的黑龙岛,在汉时称为女国或毛人国,在元代,则和黑龙江口一带并称为狗国。”
  温州号的军医倒是对此了解的多些,这位军医和许多大夫一样,早年也是位读书人,还有过秀才功名,科举不顺后便转而学医。他之所以愿意到温州号上任军医,更多的还是因为如今大汉开放,百姓们知道了许多过去不曾知道的东西,晓得外面的世界很广阔,因此这位大夫和很多文人一样,想要行万里路,看看外面的世界,成为战舰上的军医,自然能更方便的看到海外的世界。
  “唐书记载,流鬼在北海之北,北至夜叉国,余三面皆抵大海,南去莫设靺鞨船行十五日。无城郭,依海岛散居,掘地深数尺,两边斜竖木,构为屋。人皆皮服,又狗毛杂麻为布而衣之,妇人冬衣豕鹿皮,夏衣鱼皮,制与獠同。多沮泽,有盐鱼之利。地气冱寒,早霜雪,每坚冰之后,以木广六寸,长七尺,施系其上,以践层冰,逐及奔兽。俗多狗。胜兵万余人。”
  听到胜兵万人,不少人都惊呼。
  “这极北之地,居然还有如此强大之势力乎?”
  也有人怀疑,既然一个流鬼国就有胜兵万余,可为何被他们俘虏的那些俄国人却已经征服了流鬼国之地?而据他们所知,俄国人在这片地方,全加起来都没一万人。
  军医被落了面子,有些不高兴的道,“唐时距今,千年矣,当时之事,与如今哪里还能一致。正所谓沧海桑田,时移事易嘛。况且,所谓胜兵万人,那与我中原并不相同。我中原之地,兵民分开,而这极地蛮夷,却是人人皆可为兵,因此所谓胜兵万人,更多是指其国所有青壮人口也。”
  万把青壮看起来很多,可再考虑到这是许多大小不同部族的青壮相加,因此他们更多的是一盘散沙,就算俄国强盗人数少于他们,可俄国人有组织,加上有火器之利,因此流鬼国人打不过也很正常。
  但俄国人不也在夜叉国吃了亏嘛,那俄国船长不是说他们屡次征讨夜叉国人,都被击退吗。
  至于黑龙岛上的毛人国也好,女国也罢,就是狗国也一样,估计也和黑龙江上游的索伦等部类似,叫毛人国可能因为他们毛多,或者穿的是皮毛。而女国,则可能是母系氏族,女子为首领的部族制度。
  狗国嘛,肯定就和使鹿部使犬部一样,极可能是因为这里的人有养狗或者使狗的传统。毕竟这里是极北之地,冬季冰雪覆盖,狗拉雪撬和狗狩猎是他们的生活习惯。
  童海峰早在登陆之后,就已经派出了几支陆战队去侦察附近,看有没有土著部落。
  船只们在被称为新温州城的营地里休息,补充淡水,修补船只,狩猎捕渔以增加新鲜食材。
  几名匠人则弄来一块巨石,正在上面刻字。
  经过与军官们的商议,童海峰已经决定后天出发启程,继续增援任务。但是会在这里留下一条双桅炮艇,并留下船上船员。另外运输船上的陆战标,会拔出一个连队留下。
  他们的任务就是继续驻守新温州城,加固这座营地,把他建为一座永久的城寨,同时负责寻找这里的土著,与他们联络,招安他们,并且可以与他们进行交易。
  新温州城将是大汉在黑龙岛上的第一座城池,这里也是第一个军事堡垒,同时城里还将设立商站、学校,吸引土著交易,并吸引他们的孩子过来读书。
  一艘双桅炮艇上有一百人,加上一个陆战队连二百人,将有三百余人留下。
  把他们留在这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防止舰队走后,俄国人再过来。
  “我把这一百多个俄国俘虏都留给你们,让他们充当筑城苦力,协助筑城。而且这些俄国人里有人会一些这里的土著语言,让他们充当通译。”
  童海峰留下的人里,也有会俄语的战士。这些曾经的俄国佣兵,如今都是大汉的战士,童海峰对于他们倒是很放心。
  第二天,外出的侦察队陆续回来,其中一个带回来几名土著。
  没有人能听懂这些土著的话语,他们说的话并不是通古斯语系,与满语、索伦等语没半点相干。
  好在那支俄国船里有人懂这土著语。
  “他们自称是尼夫赫人。”
  那名俄国船员很老实,他来到东方很久了,在堪察加半岛也生活了三年多。堪察加半岛上也有一支尼夫赫人,因此他懂这些尼夫赫语。当初,他们也正是从那些尼夫赫人嘴里得知了库页岛的存在,才有了这次的乘船而来。
  根据这名俄国人的介绍,童海峰他们才知道,尼夫赫人不但在库页岛北遍生活,也在黑龙江下游入海口一带生活,甚至有部份族人生活在堪察加半岛上。
  这些尼夫赫人长期以捕鱼、狩猎、养犬为生。夏季居住在沿海的入河口,以捕捉鲑鱼,到了冬季,则迁至内陆。
  这些尼夫赫人信仰萨满教。
  他们的语言,是一种很奇特的语言,在黑龙江口和库页岛以及堪察加半岛上的尼夫赫人,所说的语言大致相当,但有又些差异。可却又与通古斯、女真语等完全不同。
  那位军医听到这里,立即道,“我知道了,这些尼夫赫人,就是元史里提到的骨嵬岛三种居民中的吉里迷人。元史里曾把黑龙岛称为骨嵬岛,说这岛上有吉里迷、亦里于、骨嵬三种岛民。又称亦里于是使鹿人,骨嵬人则是岛上的主要部族,这吉里迷便应当是这尼夫赫人了。”
  按军医曾从史书上看到过的,吉里迷人擅于造舟,他们擅长制造一种叫做黄窝儿的船,主要以捕捞为生,同时养狗狩猎,这些人不事耕种,认为挖土种地是一项非常不尊敬上天的行动,种植的东西肯定会被诅咒。
  估计那位俄国人的说法,他们估计黑龙岛上的尼夫赫人大都居住在北部,估计有五六十个氏族,大约两三万人左右。不过这些人分布的比较开,大多居住在河流入海口地带。
  被侦察队带回来的那几个土著,就正是在新瓯江上游不远处的一个村子。
  那个村子不算大,估计有五十来户,二三百人左右,是一个氏族的。
  不过这些土著对于汉人的侦察兵倒是很客气,表示出对外人的好客热情。主要也是侦察队员们表现的很和气,虽然语言不通,但主动的拿出了盐、糖、酒等一些东西做为礼物。
  这些土著虽然与汉军语言不通,但他们却懂得交换的意识。收到侦察队员们的礼物后,他们招待了队员,然后比划着要跟着队员们来营地,甚至还带来了一些皮张和肉干。
  当土著们见到新温州城的时候,吓了一大跳,看到那条熟悉的河流河口中湾流里停泊着的无数大船,向来自诩为造船部族的尼夫赫人都脑子空白了。
  汉军的简易木制营地,尼夫赫人却觉得是一座恢宏的城池,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规模这么大的城寨,甚至从来就没有见到过这么多的人。
  到处都是人,而且这些人穿的不是毛织的衣服,也不是皮革缝制的衣服,但看上去更漂亮更好。
  还有他们的武器,闪亮的斧头,耀眼的砍刀,更别提那河里停泊的巨大的船泊了,那一面面白帆,就如同一朵朵白云。
  “告诉他们,我是大汉帝国皇家海军东海舰队第七分舰队第一特遣总队指挥官童海峰前都尉!”
  俄国人用尼夫赫人的话把这话翻译过去,翻译的虽然不是太准,还带着流鬼国的尼夫赫语方言,但是那几个尼夫赫人还是听明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0/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