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5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6/697

  整个造船产业里,从设计师到那些工匠,几乎就没有他们遗漏的,而且他们的招募还是没有数量限制的,有多少他们就招多少。
  随着最初到达汉帝国的工匠们寄回欧洲的信里描绘的美好景象,于是后面的招募越来越顺利,无数的匠人开始主动的应招,甚至有些人自己想办法坐船去东方。
  庞大的荷兰造船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有些造船厂,一夜之间,走了几十个工匠。甚至有的造船厂,干脆连船厂老板都扔下了厂,带着所有的工匠一起接受招募去了东方。
  那些汉帝国的王八蛋,他们不但招人,甚至干脆买造船厂,把整个船厂带工人一起运往东方。
  来自荷兰和欧洲等各国的大量设计师和工匠,再加上东方汉帝国那原本就很宠大的船舶制造产业的基础,两相结合后,产生的巨大效应让如今的荷兰人追悔莫及。
  若是当初早点预料到了如今的这种状态,他们绝不会允许这些东方人跑到荷兰来挖墙脚的。
  在巨大的资金支持,以及庞大的造船业基础上,还有那充足的材料供应,以及更庞大的船舶订单下,大汉的造船业日新月异,发展神速。
  短短三年时间,如今他们的规模已经把荷兰人的造船厂甩到了后面。甚至在那大量资金的支持下,拥有从欧洲各国重金挖来的设计师的研究下,他们已经完全掌握了这个时代最高新的造船技术。
  从百来吨的商船,到几百船的战舰,甚至上千吨的战列舰,他们已经充分掌握了,不论是龙骨拼接技术,还是风帆和桅杆技术,他们都已经丝毫不落于荷兰人。
  而且这些财大气粗的东方人的支持下,他们甚至已经开始建造两千吨甚至三千吨级的风帆战舰和大型风帆商船。
  这些魔鬼。
  不久前,葡萄牙人甚至一口气向汉帝国订购了五艘一千吨排水量,拥有两层炮甲板,定装五十六门炮,定员三百五十人的三桅战舰。
  这样的船,过去荷兰人制造,每艘造价起码需要两万六千英镑。但该死的汉人给葡萄牙人的报价却是每艘仅要两万五千英镑,便宜了一千英镑不说,最重要的是,这样的战舰他们居然只需要十个月就能交货。
  不是交一艘,而是一次五艘全交。
  这个速度,比荷兰的船厂都起码快了三个月的时间。
  葡萄牙人还订购了汉人研究制造的一款新型商船。排水量达到一千二百五十吨,长达四十余米的三桅武装商船。
  这种商船,可载船员一百五十人,并装备三十门六磅和三磅的火炮,在海上拥有极不错的防海盗自卫能力,能够进行长期的远洋航行,不论是速度还是载重以及自卫能力,都比荷兰人的弗鲁特商船更加优秀,可以称之为弗鲁特商船的升级版。
  这样一艘达到一千多吨排水量的巨大商船,各种性能都远超荷兰商船弗鲁特。
  该死的葡萄牙人,一次性订购了十艘这种名叫南海龙王的武装商船,这该死的东海龙王商船,还附送全套钢质舰载加农长炮,这种长炮采用钢制,比铜制的铁制的,射的更远,也更轻便,还更便宜。
  这东海龙王一出,以后荷兰人订单极多的弗鲁特商船还怎么卖?
第六百七十七章
反汉联盟
  “总督阁下,又有一艘东海龙王进港,已经有两百多个汉人正往码头去,是否让我带人去拦截。”
  爪哇,巴达维亚城。
  荷兰东印度公司巴达维亚总督府中,一名穿着海军军服的少尉大声向总督道。在他前面,是荷印巴达维亚总督安东尼·范·迪门上将。
  这位已经在巴达维亚常驻了二十多年,并且已经在总督任上干了四年的中年人,还在十年前就已经获得了荷兰海军上将的军衔。
  安东尼曾经是个商人,但经营的不太成功,后来加入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并长驻巴达维亚。
  上任之初,他曾经也雄心勃勃,准备加强垄断东印度群岛的香料贸易,进一步的封锁马尼拉的西伯牙人,打击马六甲的葡萄牙人。他曾计划,要派兵驱除福尔摩沙北部的西班牙人,还要独占与日本幕府以及越南东京的贸易,甚至要完全垄断大明的转口贸易,把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都赶出东印度群岛,计划着要夺占马尼拉、马六甲,以及印度的果阿、孟加拉等地。
  可惜,他上任不久,先是他派出的荷兰军舰夺取澳门失败,进而又在夺取澎湖时又失败,被福建的郑芝龙的小舢舨船队以诡计火攻击败。
  然后更倒霉的是还没等他实施夺取鸡笼的计划,结果明军反而先一步打到了大员,他不但没能赶走福尔摩沙的西班牙人,反而连荷兰人自己占据多年的大员也给丢了。
  此后的增援,更是大败,最终他不得不与刘钧签订和议,还牺牲了葡萄牙人的利益,把新加坡划给了刘钧。
  惨败,极度的惨败,安东尼这两年过的非常不顺心。
  事实已经证明,当年签订的那个什么友好协议,完全就是汉人的一个谎言,所谓的全面互相开放港口贸易,根本就是骗子。这几年巴达维亚失去了日本的贸易,同时也失去了大员的转口贸易,现在船队虽然能进大汉的港口,可却买不到货物,他们运去的货物价格也总被打压。
  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会已经不止一次的对他表示了不满,他运回欧洲的货物越来越少,最值钱的日本黄金、铜块,中国的蔗糖、茶叶、瓷器、生丝等等爆利商品,一年比一年少,只能运一些印度棉布之类不那么赚钱的商品回去。
  极赚钱的东印度地区的转口贸易,根本做不了了,汉人的东印度公司正迅速的抢夺着他们的市场份额。如今波斯湾的糖贸易,完全落入了汉人东印度公司之手。
  荷兰花了二十多年时间经营的巴达维亚,好不容易有了些规模,可是现在正面临着死亡的绝境。
  这些年巴达维亚通过派船登陆中国沿海掳掠,诱骗,购买等等方式,从中国弄来了近万人。正是这些老实勤快肯干又温和胆小的汉人,让巴达维亚从当初占领时的一片废墟,迅速变成了荷兰人在东印度群岛的中心,变成了一个繁华的港口。
  相比起那些爪哇本地人不同,那些爪哇本地人懒散,又不服管教,汉人勤劳肯干。他们帮助建立了城堡,帮助垦植,种植粮食种植香料种植甘蔗种植蔬菜,甚至开设店铺。许多汉族商人从大陆运来了各种各样巴达维亚所需要的商品,这里的繁荣完全离不开他们。
  这些汉人既是开小商店的商贩,也是菜农、渔民、裁缝、木匠、石匠、船夫、货郎。
  巴达维亚的荷兰人很少,他们甚至让这些温驯的汉人协助他们管理城市,任命华人中有地位的汉人担任甲必丹。
  每个在巴城生活的汉人,每月需定期到甲必丹府上交纳人头税,荷兰人通过他们任命的甲必丹管理汉人,收取税收。
  可以说,在巴达维亚,汉人虽然不是最多的,但绝对是这个城市中地位仅次于荷兰人的。汉人既是城市的工商经营者,也是城外乡下的农庄里的种植者,还是荷兰殖民者的管理助手。这是那些爪哇又懒又蠢的土著所不能比的,也不是那些契约奴能做到的。
  可以说,荷兰人征服占领了巴达维亚,但是汉人一手建立了这座城市,同时一直以来也是他们在协助管理着这座城市。甚至那些汉人海商每年的往返,也让这座城市持续繁荣着。
  但是现在,一切都在变。
  巴达维亚的根都快没了。
  汉人在新加坡建立的港城,这两年不断的吸引着东印度群岛的汉人过去,在那里,不必交纳沉重的人头税,也不会被欺负。不论是经商还是做工,收入都比在巴达维亚高,而且地位还有保证。
  就连那些汉商,也越来越喜欢去新加坡而不是巴达维亚或者马尼拉了。新加坡没有入港关税,完全是免税的中立港,而且那里更繁华,也更安全。
  越来越多的汉人移去星城,巴达维亚也在一天天的死亡着。
  荷兰的商船做不了转口贸易,收购不到有价值的商品,他们的货物运去大汉,也不再如过去般那么有利可图了。
  安东尼曾想过自己招募人手种植甘蔗,可结果人手难弄,巴达维亚的汉人还在一天天的离开,巴城里越来越萧条了。
  港口里到来的商船越来越少,城里缺少了汉人,越发的糟糕,巴城的荷兰人甚至发现他们经常缺这少那,却无处可买。
  曾经整洁干净的巴城,如今少了许多汉人,只剩下了那些懒惰的爪哇土著和该死的非洲黑奴,城市一天比一天的脏乱。
  现在,整个巴达维亚,只剩下了三千多汉人。
  少了大半的汉人后,这个曾经繁荣一时的巴城,眼看着就要死亡了。
  “我们用什么理由拦截?”安东尼问少尉。
  “我们三年前与大汉皇帝签订过协议的,互相开放港口。汉人的商船能够随时自由的进出巴达维亚,那些汉人也一样可以自由的选择前来经商做工,或者离开。我们没有理由拦截。”
  况且,想拦就能拦的住吗?
  今天巴达维亚若是将那艘东海龙王驱离巴达维亚港,也将那些想要离开的汉人拦下,谁也不敢保证,明天星城的那几艘汉人的军舰,是不是就要过来了。
  在东印度群岛,商船众多,同时也是海盗的天堂。而且不论是西班牙还是荷兰或者英国人、葡萄牙人,他们表面上都是各国政府海军,但也经常会客串下海盗,抢劫商船,这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更别提这海上许多商船了,这些商船也同样经常客串海盗。
  但是自从汉人占了新加坡,并开始在上面修建港口且一天天繁华热闹起来后,也曾有过不少船打过那的主意,但想要捞一票的船都没再出现。
  后来有些船便想打进出星城的商船的主要,想在附近海上拦截,但同样的,那些想要客串海盗的家伙,无一例外最后都葬身大海,或者到现在都还依然挂在星城的港口码头边的绞架上风干呢。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整个东印度群岛的海上力量也还是很强的,他们既有驻守巴达维亚以及其它岛的军舰,也有为商船护航的军舰,并有巡航海上的战舰,而且许多商船也有炮,是武装商船。
  但三年前在汉人手里吃过一个大亏的安东尼,犯了一次错,已经不想再犯第二次了。那次他也是太低估了汉人,结果前后损失了数十艘船,让荷印公司损失惨重。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须得有把握。
  等少尉离开后,安东尼出了总督府,去秘密见了一位神秘的客人。
  在那栋庄园里的,正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位特使,英国东印度公司全称是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也俗称约翰公司。
  说来,当年荷兰人正是击败了英国人后,才真正的占领了巴达维亚。
  但是如今,曾经的敌人,却坐到了一起。
  “约翰爵士,不知道英国的战舰什么时候能过来,能来多少?”
  有个红鼻头的约翰笑着反问,“不知道总督阁下又能集结多少战舰?”
  “十七艘战舰。”安东尼没有回避这个话题,既然要合作,就得有些诚意,“如果有需要,我们荷兰东印度公司还能集结一批武装商船。”
  约翰笑了笑,“十七艘战舰,不知道以汉国的战舰分级,有几艘战列舰呢?”
  “一级舰两艘,二级艘五艘,三级舰十艘,按汉国的战舰分级,这十七艘战舰,全都是战列舰、主力舰。其中新巴达维亚号和新西纹省号都拥有八十六炮,三层炮甲板。另外五艘二级战列舰,也全都是七十四炮战列舰。三级舰全都拥有六十四炮。”
  约翰咂了下嘴,“八十六,七十四,六十四,你们这些战列舰若是放在几年前,确实称的上是主力战列舰了。但是如今,这些千吨甚至不满千吨的战舰,已经有些落伍了。”
  他继续道,“据我所知道的最新消息,汉帝国皇家海军最近又把战舰等级标准提高了,拥有四层炮甲板,搭载一百三到一百四十门火炮,排水号起码在两千五百吨以上的,称为特一级战列舰。而拥有九十门以上的三层炮甲板,一千五百吨以上的才称为战列舰,其中一百炮上的称一级战列舰,九十炮以上的称二级战列舰。”
  按这个标准,安东尼的那十七条战舰,没一条够的上战列舰的标准。
  “上将阁下的这十七条战舰,顶多算是巡洋舰,汉帝国把排水量一千吨以上,拥有双层炮甲板,装备火炮六十到八十门的战舰称为巡洋舰,分列第三和第四级舰。三四级舰已经勉强能算是主力舰了,但连汉军分舰队旗舰都不够格担任。”
  一番话,把安东尼说的脸色非常不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6/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