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5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5/697

  以前最赚钱的往日本贩卖生丝、往波斯贩卖蔗糖,从印度购买棉布,从南洋购买香料,从东呈大城越南等地购入大米等生意,汉人抢占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多。
  如今荷兰人、西班牙人、英国人、葡萄牙人等等西夷,虽然船只能开到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可能收购到的货物越来越少,而且成本越来越高。
  他们原来从南洋等地贩运来的香料、棉花、大米、白银等物,也不能再如过去一样轻易的赚到数倍的利润了,因为他们现在有了以大汉东印度公司为首的大汉海商集团。
  大汉的市场还在,但是利润却越来越低。
  加之美洲白银产量的锐减,以及欧洲战争的扩大化,使得在南洋的这些欧洲殖民者日子越来越难过了,他们的城市在慢慢变的萧条,相反的,大汉海商的贸易却越做越大,据说汉商甚至已经在觊觎西班牙人从吕宋到美洲的太平洋白银航线了。
  新加坡这个小岛,在葡萄牙人的手里,只不过千把号人。但现在,这里却拥有了数万人口,每天港口停泊进出的船只无数。
  这里有坚固的城防,有充足的驻军,港口有炮台,港湾里有军舰。城中干净整洁,各种物资充足,岛上拥有许多南洋土著奴隶,使得岛上的家产品甚至能满足城中的需求,还能源源不断的为来往的舰队船只补给。
  特别是由于这个港还是一个特别的贸易港,各国的商船都能进港入城交易,甚至还被免除关税,越发的吸引了许多原本去马尼拉和巴达维亚交易的商人前来这里交易以及补给。
  这里还有了一家造船厂,既能制造三桅的商船,也能维修船泊,岛上甚至还有军工厂,能够制造火枪火炮。
  数艘拥有数十门大炮的风帆战舰,游弋在星港附近的海面上,甚至还经常巡游马六甲海峡,为过往的船只护航打击海贼,如今在星港附近的海面,是最让海商人放心感到安全的一段海面。
  许多海商进出马六甲海峡,都喜欢先到星港补给,甚至休整。岛上既有教堂也有医院还有学校,并有许多酒楼、茶肆、客栈,一些常年跑南洋的海商,都喜欢在岛上买一座房子,雇佣一个汉人管家,以及一群南洋土著仆人。
  城中还有最热闹的赌场和青楼,在这里消费,能够得到最安全的保障。城中的警察局,会最大的保障客人们的权益,城中很少见到乞丐、小偷、强盗。
  这座新兴的南洋港城,如今已经远近闻名,为越来越多的海上商人所熟知。
  “上帝啊,我五年前路过这里的时候,这里还是葡萄牙人的地盘。那时这里还只是一片荒凉的小岛,岛上的那个小镇,又脏又乱。天啊,才五年时间,这里居然就成了一座如此漂亮的城市,这是东方的奇迹吗?”
  一名来自法国的船长站在甲板上,他的船正在港口领航船的引导下缓缓驶入港中。
  “汉人有一句话,叫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里的变化确实非常的大,这个东方帝国在换了皇帝之后,就如同一只病狮终于站起来了,他的威风让整个东印度都在其威风笼罩之下。”说话的也是一个法国人,他这几年一直呆在东印度群岛,负责采购东方的货物发往欧洲。
  “相信现在不论是荷兰人还是西班牙人都后悔的要命,当年他们出卖了葡萄牙人,让汉人夺取了这颗宝石,谁也没有想到,当时的一个荒岛,如今却成了璀璨的宝石。汉人建设这个岛的速度太惊人了,荷兰人西班牙人用了几十年时间才在东印度达到的规模,汉人却只有季三年就完成了,甚至隐有超越他们的趋势了。”
  法国船长莱昂却更关心另一件事情。
  “你在信中说这里是个完全中立港,全免关税?”
  “没错。”
  “而且这里的货物非常便宜?”
  阿兰点头,“以前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垄断了大汉和日本人的货物,尤其是那些丝绸、瓷器、茶叶、糖等商货,我们只能在马尼拉的西班牙人或者巴达维亚的荷兰人手里购买,可价格却非常高昂。但是现在,星城里有大量的汉人商品,是汉人皇帝名下的大汉东印度公司的商货,同样的价格,比起西班牙人和荷兰人便宜了许多,比我们直接去大汉的港口采购货物也并不贵。”
  “这怎么可能?”
  阿兰笑笑,“这个大汉东印度公司可是大汉皇帝的产业,规模相当的大,他们有极好的货源,产运销一条龙,因此成本极低。”
  莱昂若有所思,“但这样一来,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岂会甘心,还有葡萄牙人和英国人他们只怕也不高兴这个结果吧?”
  “确实是这样的,大汉东印度公司,可是让英荷等国都大为不满。甚至有传闻说,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居然已经在英国人的牵头下,在暗中商议一起联手合作,在东印度洋对抗大汉东印度公司的挑战。”
  “荷兰人居然跟西班牙人联手?这可真是难得啊,他们都已经打了这么些年了,生死仇人呢,居然会联手,看到这个大汉东印度公司确实严重威胁到了他们在东印度公司的利益。”
  阿兰左右看了看,然后放低了些语速,“我得到消息,这次英国荷兰西班牙三国已经达成了某项协议,据说他们要先拿葡萄牙人开刀,准备瓜分葡萄牙人在东印度的利益。”
  “葡萄牙人?西班牙国王现在不也是葡萄牙的国王吗?”
  “但葡萄牙并没有变成西班牙啊。”
  “听说三国协议,准备瓜分葡萄牙人在东印度的地盘,西班牙人将得到香料群岛,而荷兰得到马六甲,英国得到印度的果阿和锡兰。到时葡萄牙人在东印度占领的这条贸易线将被三国瓜分。”
  莱昂笑了,“他们这是准备先瓜分了葡萄牙,然后再对付汉人?不过我还是有些奇怪,不管怎么说,西班牙国王也还兼着葡萄牙国王啊,西班牙人为什么要答应与英荷两国共同瓜分葡萄牙呢,荷兰人还是他们的死敌?”
  “估计还是和汉人有关,西班牙人几年前丢了台湾的殖民地,这些年又陷于欧洲战争,在东印度,他们又被英荷共同封锁打压,马尼拉的贸易非常不顺,加上现在大汉东印度公司的强势崛起,他们的日子就更难过了。若是继续这样下去,他们肯定得完蛋。”
  莱昂虽然时隔五年重返东印度岛,但他很快就看出了一个问题。
  “汉人能同意他们三国瓜分葡萄牙人在东方的殖民地?”
  “谁知道呢,也许一场战争就要开始了。哦,还有件事情忘记告诉你,听说大汉皇帝最近在亲征日本国,日本国节节败退,汉军接连胜利,已经占了大半个日本了,说不定用不了多久,大汉就能完全吞并日本。”
  “天啊,日本可是两千多万人的大国啊,东方的金银之国,居然被汉帝国吞了大半?”
  在许多欧洲人的眼里,日本都是一个大国,也是一个强国。此时的荷兰人口不过两百多万,葡萄牙更是只有一百多万,英国人稍多一些,也不过四百来万人口,这时依然还是全球海上霸主的西班牙,全国人口也不过七百万左右,就算西班牙本土加上其所有殖民地的人口,也不到三千万人口。
  奥斯曼帝国此时人口也才两千多万,法国做为在欧洲大战中一直躲在一边闷声发大财的法国,也才两千万人口。
  因此一个两千多万人口的日本,足以让这些欧洲人大为惊叹了。
  至于大汉帝国过亿的人口,已经完全让欧洲各国无限仰望了。
  早些年大明帝国的时候,这些欧洲人还敢带着几条船就去忽悠,就去坑蒙拐骗,可自从几年前还不是大汉皇帝的刘钧率着落后的舰队,却一路痛揍了日本、西班牙、荷兰、葡萄牙、英国人后,各国就不敢再轻视这个古老的东方帝国了。
  “我也觉得汉帝国和东印度的各国早晚会有一点,现在大汉的东印度公司和其它几国的东印度公司关系可是十分的紧张,竞争激烈。而大汉做为东方的霸主,如今实力越来越强,听说他们正疯狂的扩张海军,建造战舰,常备的陆军过百万,海军都超过了二十万人,想想都可怕无比,东印度群岛上的香料还有转口贸易,利润如此巨大,他们岂会坐视不见?”
  “让他们打好了,反正我们法国一直没机会进入这东印度群岛。”
  莱昂船长露出一抹笑容,若是东印度大战起来,说不定就是法国的机会呢。
  此时,大汉的南海舰队第十四分舰队与大汉皇家海军西海舰队第十五舰队,两支舰队组成的战舰群正向南海而来。
  第十五舰队的旗舰上,刘允升看着那浩瀚的波浪,心中雄心万丈。
  刚刚从日本东征凯旋,刘允升就向皇帝请求下南洋主持南洋的局势。这一请求得到了皇帝的同意,刘允升卸去征倭大将军一职后,获赐黄金一万两,并加少保衔。皇帝授封刘允升为南洋总督,全权负责帝国在南洋事务。
  刘允升获得新职之后,马不停蹄的就上任了,率领着两支舰队往南洋而来。此时他们这支战舰群,拥有三艘一级战列舰,四艘二级战列舰,三四级的巡洋舰近三十艘,数十艘五六级的驱逐舰还有运输舰加上一批同行去星城的武装商船,这是一支庞大的舰队,拥有大小军舰近百艘,陆战部队都有一万人。
  这次可谓是帝国皇家海军的大举南下。
  看着那气势非凡的舰队群,刘允升得意的笑笑,西班牙、荷兰、英国,就他们也想在南洋搞事,那是作死!
  不说别的,光是那七艘风帆战列舰,就足以粉碎南洋任何一支西夷鬼佬们的舰队了,何况他们还有近三十艘巡洋舰,以及数十艘的驱除舰和护卫舰,他们拿什么跟大海斗。
  “马六甲,那是大汉帝国的,谁也别想抢!”
第六百七十六章
挖墙脚
  荷兰只是一个两百来万人口的国家,而且有百分之四十的国土都低于海平面。他原属于尼德兰,当时尼德兰包括后世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的东部地区,人口有三百多万,十七个省,尼德兰这个词本意就是低地国家的意思。
  在法兰克王国时,尼德兰还是当时法兰克王国统治的中心。在查理曼大帝死后,帝国解体,十一世纪后,尼德兰地区已经分裂成为许多狭小的领地,在十三世纪时,尼德兰共有四个公爵领六个伯爵领和数个主教领地,十五世纪归属勃艮第公国。
  后来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的女儿玛丽同哈布斯堡王朝的马克西米利安结婚。1477年,大胆查理去世,因无子,勃艮第公国由女婿德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继承统治,因此尼德兰就变成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
  1516年,16岁的查理一世继承西班牙王位。查理一世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哈布斯堡的遗产,尼德兰又成了西班牙的属地尼德兰位于大西洋边上,濒临北海,地势低平,海上交通十分便利,又有密如蛛网的河道,交通方便。尼德兰的纺织业极为发达,出现了许多商业城市,羊毛业和呢绒是他们的优势产业,闻名全欧洲。同时他们的渔业也十分发达,并且转运商业也渐渐发达起来。
  从十六世纪开始,尼德兰已经是欧洲经济最先进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商业城市林立,有三百多个城市,号为城市国家。
  资本力量的发展,使得资产阶级也迅速变的强大起来,为了自由发展资本主义,他们开始要求推翻西班牙人的统治。加之当时西班牙人残酷的宗教制度,以及沉重的税收,终于使得尼德兰和西班牙的矛盾日益尖锐,最终爆发了独里战争。
  到六十多年前,北方各省的乌特勒支同盟,宣布北方七省为一个整体,并在一五八一年正式成立了联省共和国,因为荷兰省最大,经济最发达,因此也称为荷兰共和国。
  虽然西班牙人不甘心,可之后的数次战斗,都以西班牙军战败告终,自那以后,西班牙人实际上已经无力干涉荷兰了。在一六零九年,西班牙与荷兰签订了十二年的停战协议,但如今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双方之间维持了表面的平静,但西班牙人至今都还没有承认荷兰的独立。
  但是这个资产阶级掌权的国家,却利用西班牙人卷入德国内战引发的欧洲大战中,积极的做着海上贸易,缺少资源的荷兰人没有去发展工业,而是专注于发展海上贸易,做着转口贸易,在西班牙人正一天天衰弱的时候,他们正一天天强盛。
  荷兰人的海上贸易,以及造船业极为的发达,几年前,他们就已经拥有了一万多艘商船,拥有整个欧洲商船总吨位的四分之三,他们制造的船成本更低,速度更快,使得欧洲各国的商船大多都在荷兰订制。
  三年前,荷兰人全国同时在开造的船只多达数百艘,相当于每天都能制造出一艘船。荷兰也集中了全世界最优秀的造船设计师以及造船工匠,有着最完整优秀的造船产业链。
  但是现在,荷兰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地位已经失去了。
  而将他们这顶宝冠夺去的,却是遥远东方的一个帝国。在三年前,那还是一个落后闭塞的国度,虽然富饶文明,但却正经历着天灾、饥荒、流民起义、北方蛮族入侵,南方夷族造反等各种各样的麻烦。
  那个时候,他们的沿海,还只是一项只适合在近海航行的硬帆船,且排水量都比较少。那个时候,荷兰人甚至占据着这个帝国东方海峡对面的一座巨大的岛,在那里建立了城市港口商站,经营了许多年。
  虽然他们也曾几次受挫,在这个帝国的沿海取得港口商站的计划最终都失败,甚至还曾经在这个帝国的官军和海盗手里吃过亏,但那不过是他们凭仗着人多搞围攻,甚至使诡计用火攻船。
  事实上,荷兰人从来都认为,明人的船很落后,船小,炮少。他们在东印度的盖伦战舰,随便出动一艘都能足以挑战上百艘的明船。就连他们的商船,都能完全压制明国的战船。
  他们从没有想过,短短的三年时间,那个取代了明帝国的汉帝国,居然已经后来居上,把造船业发展的这么迅速,甚至已经把他们给挤下去了。
  汉人造船业发展的这么快,荷兰人都明白是怎么回事。那些该死的东方人,他们完全就是在窃夺他们的技术。
  这个拥有百倍荷兰人口的东方帝国,用极其卑鄙的手段,高薪从荷兰招募了无数的造船工人,甚至是造船设计师去东方。一开始,他们都还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那些汉人开始只是从在台湾、葡萄牙等地俘虏的一些欧洲人中,将那些懂些造船修船的欧洲人,送去他们的造船厂,然后又从东印度各国殖民地中,招募了不少船匠。
  他们仿欧洲的造船厂,建造了全新的造船厂,不再制造那些极小的容克船,而是一开始就上来建造欧洲的盖伦船、弗鲁特商船等船。
  从东印度各地重金招募走了无数的工匠后,他们还将黑手伸到了欧洲。一边让那些在汉帝国的欧洲人去信回欧洲招募工匠,一面又重金委托许多在东印度的欧洲商船,在返回欧洲时帮他们招募工匠。
  到了后来,他们甚至干脆直接派人开着船跑到欧洲来招人了。
  这些汉帝国的人给那些工匠开出了无比诱人的薪水,甚至一旦招募,还会帮他们把全家都移民去东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5/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