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6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1/697

  但丽娜也有自己的一套经营理念,每周她总会抽出一两天时间,大清早的亲自跑一跑京师各个菜场,这样一来,她就对于饭店的原料采购这个环节有更清楚的了解。
  “生菜五文一斤。”那个摊子的老板是个中年妇人,看着比较忠厚的样子,但手脚却十分伶俐,同时能招呼好几个客人。女人出来摆摊做生意,其实在中明以后就十分普遍了,但如今在大汉朝,这个情况却更进了一步。
  如今的大汉,似乎人人都向钱看,个个都在争着赚钱,不但男人们在外挣钱,年轻的伙计姑娘也进工坊赚钱,甚至是那些妇人,也一样开始在外抛头露面的赚钱。
  “黄瓜呢?”
  “黄瓜也是五文一斤。”那位大婶用远不如丽娜的普通话道,她的普通话里似乎夹带着一点山东口音,但也毕竟是北方口音,也不妨碍沟通。
  “五文一斤,贵了些吧?”
  “五文一斤哪贵,一点也不贵的好不,你们要看下现在是啥季节啊,这季节吃黄瓜,以前可是只有皇上和达官贵人才能吃的到的呢。还有这生菜也是,那以前都是泰西那边才有的,早先也都只有贵族家和大饭馆子里有的。”
  那黄瓜和生菜确实很新鲜,尤其是这个季节的黄瓜,那是反季节蔬菜。很早以前,就有暖房冬季种蔬菜,最早是皇家种的专供宫廷的。后来大户人家也会弄个暖棚,到如今,精明的菜农,也开始搞起了反季节种植。
  这种反季节蔬菜的盛行,最重要的还是如今肯买的人多了,说到底,还是大家手里的钱多了。
  “白菜呢,这季节白菜正当季,总不会贵吧?”刘钧笑着道。
  “白菜也有好些种呢,俺这有油白菜、黄芽白、包心菜、大白菜等好几种,最便宜的是大白菜,两文钱一斤。黄芽白三和包心菜三文一斤。”
  刘钧拿着支铅笔把这几样的价格都计在一个小本子上,本子上已经记了好几组数字,是在其它摊位上问的价。
  虽然只是一些普通的菜价,可菜价却关系民生,菜的价格,其实能反应出很多情况。
  在龙汉二年开始的物价上涨,如今看来已经有了稳定的趋势。
  今天早上陪着丽娜转了一大圈,走了京师五个菜场,还有两个在城外的批发市场。各种菜价基本上已经掌握了,从牛羊猪肉,鸡鸭鹅,到河鱼海鲜,以及各种蔬菜和数种粮食价格。
  目前,粮食的价格还比较稳,从龙汉元年到现在,基本上都保持着一个比较固定的价格。其中大米的上米价格基本上保持在每担两块银元上下。
  中米、下米以及粳米都更便宜一些,但市场上也还有不少价格比较高的米,多是关外运来的东北大米,以及从暹罗、缅甸、越罗运来的南洋大米,这些米都是极好的米,口感更佳,但价格也更高。最贵的暹罗香米,每担达到五块左右。
  麦子的价格跟上米价格相当,也在两块一担左右,但面粉的价格则要高出不少。
  总的看来,现在上米的价格相当于以往一两五银子一石。
  过去一石是大约一百五十三斤半的样子,而现在粮食主要以担为主计量,一担是一百斤。原来用银子按两算,现在用银元按元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两块银元左右。
  因此现在两块银元一担的上米价格,其实相当于原来一两五银子一石米。算起来,比起崇祯时期,粮价其实还低了许多,但比起万历时期还是高出不少,那时一两银子在丰年能买两石粮。
  不过如今的粮食价格,主要是由朝廷政策主导的。由于刘钧认为眼下国家大力发展工商,士工商阶层的收入大大增加,为了让农民阶层收入提升,改变贫困面貌,刘钧把粮食的收购价一直定在一个较高于明代时的位置,特别是有了粮食收购保护价后,农民就算丰年,也不会遇到谷贱伤农的情况。
  粮食的收购价格的偏高,自然也就导致了粮食市场售价的提高。
  上米二十文一斤,这个价格比过去确实高,但细思一下,如今大汉的百姓收入普遍的提高了不少,就算一个普通的纺织女工,一月最少也有四块银元,她们每月除了厂里包吃住外,挣下的薪水还能买上两百斤大米,比之过去,她们的购买力还是增强了许多。
  而且现在市场上两块一担,只是上米价格,中米和下米、粳米则要便宜不少,尤其如今还有许多美洲引进的高产作物的推广,使得粮食市场上也有大量的玉米、土豆、红薯等粗粮,这些粮食价格更便宜,普通的家庭若是粗细粮搭配,那么口粮花费并不大。
  大豆价格和小米相当,但比米麦要低一些,黑豆和高粱等则又更价格低些,与土豆红薯相当。
  逛了一圈菜市场下来,刘钧发现,京城菜场的供应量很足,且菜式很多。哪怕现在已经是腊月了,可菜场上依然到处可见各种绿色的新鲜蔬菜,黄瓜、白菜、萝卜、芹菜等。
  同时鸡鸭鱼肉也很丰富,京师现在有专门的屠宰场,每天有专人检疫然后屠杀,最后批发到各个菜市场。
  河里、水库里、海里的鱼产,每天也源源不断的送进京来。
  新鲜的鲤鱼,不过每斤二十文钱,一斤猪肉三十文,牛肉二十五文。这个价格让刘钧很是意外,牛肉居然比猪肉便宜,鲜鱼只相当于一斤米钱。
  一开始他还觉得奇怪,印象里牛羊肉总应当比猪肉贵啊。后来他仔细的寻问过菜场的人,总算知道了原因。猪肉比牛肉贵,一来是因为大家以前牛肉吃的少,并不太习惯吃牛肉。毕竟在大汉把蒙古纳入帝国,蒙古的牛羊源源不断的输入中原以前,私自宰杀耕牛还是违法的,一般人并没有机会吃牛肉。
  这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则是许多人觉得牛肉全是瘦肉没油。一般百姓买猪肉,都喜欢买带膘的肉,喜欢吃肥肉,肥肉有油。
  此时的南方人主要吃菜油,北方人多吃豆油,还有部份茶油、芝麻油等,菜油和豆油的价格,一直是与猪肉价相当的。因此,油其实比较贵。
  许多百姓买肥猪肉,还能炸猪油,觉得相当划算。
  就如刘钧今天在菜场肉摊上看到的,卖的最好的猪肉就是五花肉,板油也最抢手。相反,猪蹄、排骨这些,并不太受青睐,得靠搭头,买几斤肉搭点排骨什么的,基本上跟猪头是一个价,都是极便宜的,不算肉价。
  牛羊肉和猪排骨,瘦肉这些,喜欢吃的是那些大户人家,一般的大汉百姓,还是更倾向于肥肉,越肥的肉越受欢迎,讲两指膘三指膘。要买板油和五花肉,得趁早,要不然,来晚了就只能买瘦肉了。
  猪脚跟猪头,更是只有肉价的一半,有时甚至还不到。猪头多是由那些熟肉店买去,拿回去做卤肉熟食。
  倒是葱、蒜都比较贵,蒜苔一斤十五文,大葱一斤十文。
  一角银元也就是一百文钱,能买四十五个鸭蛋,或者买五十四个鸡蛋,折合百文能买鸭蛋四斤,或者鸡蛋四斤半,一斤也就二十五到二十二文,比一斤米略高些。
  相比起粮食价格,这些蔬菜肉蛋等价格明显还是较低的。
  盐的价格倒是比较高,这个是专营,带有人头税的意思。各地的盐价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每斤盐售价三十文。
  油、酱油和醋的价格,也与盐价大致相当。
  如此一比,油盐酱醋茶,这五样东西,最贵的其实还是茶叶。
第六百九十四章
三驾马车
  如今茶叶是对外出口贸易的一项大宗商品,据刘钧所看到的奏章报告,朝廷今年一年产销的茶叶数量是相当惊人的,达到了一亿多斤。其中内销五千多万斤,外销四千多万斤。
  大汉茶叶种类繁多,价格也不一,但出口价格大致为平均每担茶四十块银元,合每斤四百文钱,这个价格是盐的十多倍。
  盐价每担三块,朝廷征税两元,税率高达百分之六十七,而茶税则是按百分之二十征收,出口茶叶一担征收八块银元。
  今年朝廷盐的销量达到了三千多万担,盐税收入六千多万块银元。
  而今年朝廷出口四十多万担茶叶,光出口的茶税也多达三百多万块,内销的茶叶价格稍低些,但一样是一宗大额税收,达到一百多万块银元,仅茶叶一项,今年的茶税就达到了五百多万块银元。这个茶税比起明代时,要高出许多。明代时,茶税低时一斤一文,高时一斤十文,不过明代时就连一斤一文的茶税也收不齐,朝廷一年的茶税收入低的可怜,根本收不到税。
  大汉百姓今年消耗了五千多万斤茶叶,平均下来,差不多每人年消费茶叶一两左右,这个数字并不大,茶叶市场依然还很巨大。
  三十文一斤的盐,三十文一斤的油、酱、醋,二十文一斤的大米。
  另一项重要的商品糖,白糖的售价多为八块一担,一斤要八十文。
  但最贵的还是茶叶,不过茶叶种类多,各种价格的都有,贵的一斤得几百文,但便宜的也有二三十文一斤的碎茶。
  刘钧细细的算了一下,如果京师一个八口之家,一年的生活费用至少得要五十块银元。但是这个家庭只要有两个劳动力,那么以现在京师里一月至少四到五元的收入,他们一年收入也有上百块。
  而如果是一个官吏、或者军人、教师这些公职,他们的收入则更高。
  这样算下来,百姓消费开支增大了,但他们的收入更高了,而且他们在消费的时候,其实已经向朝廷交纳了许多税收,并不需要再额外的承担许多负担,总体来看,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
  大汉强盛了,百姓也确实的享受到了红利。工商业的兴盛,拉动了内需,也让大量的剩余劳力,都有了赚钱的机会。
  这个结果,刘钧早在大臣们的奏章报告上看到了,但自己亲身体会到,则又是一回事。一早上,刘钧的心情都非常好。
  历史上西班牙人走了狗屎运,在美洲发现了金山银山,每年一船船的金子银子往回运,不知道让多少国家羡慕过。可是西班牙人挖回的那些金子银子,却都是王室和贵族们所垄断的利益,普通西班牙百姓并没得到什么好处。
  王室和贵族们有钱后,奢靡无比,大把花钱。
  他们从欧洲各国购买各种商品,一船船的银子运到东方,购买东方帝国的丝绸、瓷器、茶叶、蔗糖等等,向英法等各国购买大量的原材料、粮食等。
  他们以为有钱能买来一切,但结果却是西班牙严重的通货膨胀,普通百姓的日子越发的艰难。西班牙人没有拿这些钱却发展自己的经济,没有去升级自己的产业技术。
  结果就是他们在美洲挖金子银子,然后再一船船的运到了欧洲和东方,给各国输送白银,给各国提供了无数就业机会,给他们的发展造血。
  当美洲金银产量下降后,西班牙人的问题终于来了,他们突然发现,自己不再是穷的只剩下钱了,他们现在是既没了钱,也没有了其它一切。
  而欧洲各国却在西班牙人的喂养下,越长越庞大了。
  最终,狂傲不可一世的西班牙人没落了。
  刘钧觉得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大汉必须引以为戒。不论是战争还是贸易,都得让国家得利同时,也让百姓分享红利。唯有如此,才能民富国强。
  大汉这两年南征北战,征服蒙古、女真的同时,又吞日本并朝鲜,既得到了大量的土地也得到了无数的人口以及财富。不过刘钧没有拿着这些钱就享受挥霍,也不是修宫殿,而是用钱迅速的升级着大汉的工业体系,煤炭钢铁、军工制造、造船,并在不断的加强交通运输。
  战争带动军工制造业,军工业又给上游带去大量的订单。同时,贸易兴盛,也使得工商业繁荣,而大量的基础建设,也在拉动着制造业、原材料等上游的兴旺。
  无数的岗位新增,给许多大汉百姓多了赚钱的机会,而这些收入增加的大汉百姓,消费也自然提高了,转而又带动着内需,又刺激着生产加工行业。
  朝廷也在这些环节中,征收了一笔又一笔的税收。
  这是一个完美的良性循环。
  在如今这种情况下,战争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大汉如今的经济,甚至有一些战争经济的味道了。
  战争、贸易、建设,这三架马车,正拉着大汉帝国一路狂奔。
  中午,在大前门的那家德国饭店一号店吃了顿丽娜亲手做的拿手猪脚。席间,丽娜提出准备再开几家新店。
  “外东城就要开始兴建了,顺天府已经启动了好几个建造项目,目前,顺天府已经办了好几场拍卖会,好几块地已经被拍卖出去了,现在几个建筑商都争相启动项目,其中顺发工程公司的那个商业街项目已经开始招商了,我觉得那地段不错,想要买个商铺开家新店。”
  今年十月的时候,刘钧还在日本,顺天府尹刘键又搞了一次隆重的天下比武大会。这个比武大会其实就是刘钧跟刘键提过的运动会的模式,搞了许多个比赛项目,先是各省的选拔赛,选出全省各项目的优秀者,然后以省为代表团,最终汇集京师,参加天下比武。
  赛马、跑步、击剑、游泳、标枪、铁饼、铅球、摔跤等等,一共有一百多个项目。每个项目都设立了一二三名,设立金银铜牌,还有相应的奖金。同时各省代表团还一起竞争总奖牌和总金牌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1/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