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6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0/697

  “那是自然。”倪元路点头。
  他手里也有着内阁原来呈上来的那份报告,此时让人拿了过来。
  “诸位,咱们有事说事,就事论事,你们递交上来的两份报告,那份去年的财政开支总结报告我们暂且不说,先放到一边,就说这份今年的财政开支预算案报告,就很有问题。”
  “哪有问题你直说,一条条的说,我们一条条给你解释。”袁继咸没什么好脾气的道。内阁好不容易终于拿到了完整的行政大权,摆脱了司礼监,可结果却又来了个议院。原本以来这议院不至于故意跟他们作对,但事实他们就是在故意找茬。
  倪元路哼了一声,翻开手里的那份厚厚的龙汉三年财政支出预算案报告。
  “那好,我们就一条条来说。第一条,行政支出预算一项下面,其中官吏俸禄项,就预计支出两亿银元,天啊,两亿银元,你们还真敢写,你们知道这两亿银元是多少吗?融成银锭得有八千多万两,而晚明之时,国家一年太仓白银收入不过二百余万两,你们现在居然一年开出的官吏俸禄就两亿元,难道你们觉得这很正常?”
  财务卿陆维章站了起来。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倪参议长,我们的这个预算表都是非常严格的统计计算的,并不是随意捏造的数字。相比起明朝一年只有二百余万两太仓白银收入,我们一年官吏俸禄支出两亿块确实很多,但这并不是同一个概念,这是两码事,不能混在一起说。”
  “大汉的疆域确实比明朝大,但总不至于开销就会多这么多吧?”倪元路问。
  陆维章回道,“倪参议长刚也说了,明末时太仓一年白银收入不过二百余万两,折银元不到五百万块。可我大汉如今一年财收多少?我是财务卿,对此最清楚,就告诉一下倪参议长,去年我大汉帝国年财收突破了二十亿银元。五百万与二十亿,大汉如今的疆域比明朝扩大顶多倍余,人口增加远不到一倍,但我们的财收是明末时的多少倍?”
  大家都知道明末太仓一年二百多万白银收入,其实只是明朝国家收入的一小部份,明朝还有两三千万石的粮食收入,这些粮食在大汉起码能值八九千万块,另外明朝征的三饷等,一年近两千万两白银,换算成银元也都有四千多万块银元。若再加上盐税商税关税等,也还有不少,更别说还有大量拖欠征不上来的。但不可否认,大汉的财收起码是崇祯时的二三十倍。
  他继续娓娓而谈。
  “二十亿年财收,你认为是怎么来的?就算抛开战争收入,也依然是一笔巨大的财收,这些收入,与帝国宠大的官吏队伍分不开。没有这么多的官吏管理,帝国就不会有如今这么兴旺的工商业,朝廷也收不到那么多的税收。”
  倪元路却不理会这些。
  “两亿元的俸禄开支,请陆财务卿告诉我,朝廷现在究竟有多少官吏,会需要如此多的俸禄开支?”
  陆维章回答,“截止目前为止,帝国大约有文官二十万,武官十五万,另外公务员八十五万。”
  这个数字一出,大厅中响起一阵惊呼之声。这些声音多是那些前来凑热闹的众议员们,许多原本只是商人、地主甚至是农民的会议员们,他们并不清楚帝国究竟有多少官吏,但听到这个高达百余万的庞大数字时,他们还是惊呆了。
  倪元路高声道,“二十万文官,十五万武官,公务员八十五万,加起来就是一百二十万了。天啊,一百二十万啊,历朝历代,从未曾听说过哪朝有如此多的官吏。宋代之时,有冗官之称,但其开国之时官员不过七千余人,最多之时也不到五万官员。而如今,帝国立国不过二载,居然就有二十万文官,十五万武官,你们不觉得这个数字太让人震惊了吗?”
  “帝国如今人口不过三亿余,官吏却有一百二十万,这岂不是每二百五十人就得供养一名官吏?”
  陆维章却并不这么觉得,做为专门跟财务打交道的财务卿,他很清楚账是不能这样算的。
  大厅里,大家都为两人的问答所吸引,并没有人发现,不知何时,皇帝刘钧换了身普通小官的袍服化了妆也进了大厅。
  刘钧选了一个角落,低调的坐下,然后也凑起了热闹。
  内阁和议院发生这么大的争执,刘钧听后立即赶来。但他没有公开身份过来,而是化了妆。议院和内阁之争,这若是在后世的议会国家,是非常正常的。但在大汉,这个新体制下,这种阁院之争却显得有些不同寻常。
  刘钧打算亲自看一看,究竟是怎么个争法。
  其实从他心里来说,出现阁院之争这是好事。若是议院对内阁的事务一路绿灯,那就失去了刘钧设立的根本用意。不过他也不愿意看到他们只是一味的对抗,而没有合作。内阁和议院,应当是互相制衡的同时,又相互合作,这才是健康的。
  大汉如今拥有超过百万的官吏,其实刘钧早心知肚明。甚至这个数字还是刚刚经过大裁军后的,原来朝廷一百多万军队,光有品级的武官,不算是士官,就足有二十余万。现在两次裁军后,武官数量还有十五万左右,已经减掉大半了。
  陆维章此时反问倪元路。
  “刚才倪议长拿前朝来对比本朝,那么本官也就做个对比。请问倪议长,前朝一个县有多少官多少吏?就以一个人两万余户大约十万人口的中等县来说。”
  明朝时一个普通县有多少官和吏?
  这个问题自然是难不到倪元路,他几乎是脱口而出,明代一个县正式的官员,只有知县、县丞、主簿,一般还会有一个学官教谕,有的地方还会有一些杂官,比如巡检。至于吏员,一般说的是经制吏,也就是有编制的吏员,也只有这种吏员,才是有俸禄可发的,是吃皇粮的,这样的经制吏,一个县数量也很少,典吏以及副巡检之类的,也就只有几个。
  一个十万人规模的中等县,官和吏数量加起来可能十来个左右。
  一个省,正杂官员相加,大的省有五六百,小的省三四百,再加上二百余学官,因此全加起来,官员多的有八九百,少的只有五六百。大明的文官加起来也就两万左右。
  陆维章却笑了笑。
  “那只是表面而已,表现上明朝一个十万人口的县确实只有十个左右的官和吏,但事实上呢?事实上想必倪议长也不会否认,经制吏之外,还有编外吏,编外吏之外还有帮闲。而至于这些人的数量,大家都很清楚,大县上千,中县六七百,小县三四百。”
  陆维章说的是事实,大家都是从前朝过来的,大汉立国不过两年多时间,前朝的事情大家可不会这么快就忘记了。
第七百一十六章
吃皇粮
  “倪议长,事情其实很清楚明了不是吗?在前朝时,虽然正式的官吏一县只有十余人,但事实上,各种编外吏以及帮闲等,数量是相当庞大的。明朝确实不负责这些人的俸禄,但你以为这些人靠什么养家糊口,甚至于发家致富?”
  “这些人都是在朝廷的默许下,靠从地方百姓手里加征各种火耗羡余,以及各种各样的丁银,规费,加征等等为收入。因为朝廷不发俸禄,所以默认这些人巧立名目收取各种费用,甚至是各种敲诈勒索,比如守牢狱的,便靠从犯人身上敲诈钱财,有的衙役则专门从诉讼里吃钱,吃完原告吃被告。”
  “总之,朝廷确实负担的官吏俸禄支出不多,但实际上呢,晚明之时,全国至少有不下四五十万的吏员,这些人不拿朝廷俸禄,但却依然是由百姓供养着的。甚至因为没有朝廷的管束,他们任意渔肉百姓,导致百姓负担加重。尤其是朝廷不直接招募管理这些更员,导致地方吏员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而在我们大汉朝,朝廷直接把吏员设为公务员,由朝廷统一考试选拔任用,并发放薪水。地方上的吏员统一由朝廷管理审核,保证了吏员们的品性和能力。吏员直接由朝廷发放薪水,加之严格的地方监督,就不会有吏员勒索渔肉百姓行为,也不会胡乱扰乱市场,破坏商业发展。贪污腐败也少了,偷税漏税也少了。”
  “相比起朝廷良好的地方环境,以及税收的保证,朝廷多支付的这些官吏的薪俸其实算不了什么。这就和做生意一样,不投入本钱,怎么能做大做强?没有一支优秀精良的官吏队伍,如何能管理好地方,发展好地方?”
  “还是说,倪议长认为朝廷也应当全国只有两万余官员,然后一个县十万百姓,却只有四五个官员,和几个吏员就足够了?”
  倪元路被问的有些无法回答。
  胥吏自古名声就不好,说胥吏奸滑如油,把持地方,腐败贪污,鱼肉地方,做奸使坏,其实很大原因就是朝廷对于吏根本就是放任不管的态度。从招募选拔到任用管理,甚至是发放俸禄这些,都是一笔糊涂帐。
  朝廷只想着不花钱,却不想这样做的后果。
  甚至在早期,许多胥吏等还是一种役,百姓轮流服役。明代到了中明以后,一条鞭法后,才免了这役,改为百姓出银子,官府出银雇人服役。但工食银极少,多数一年只有六两银,还得克扣,这点银子能干什么?
  而偏偏许多衙役胥吏等,手上又会有点小权,那么结果自然就是这些人会把手里的权利寻租变现。
  而实际上,成本大多了。
  只不过是表面上看来,朝廷财政没出钱而已。但事实上,负担全都转嫁到了百姓的头上,还导致了地方吏治的混乱,官民关系紧张等。
  明代的税率来说,表面上看是极低的。但事实上,税制有问题,有钱人往往依借各种特权不纳税,穷人却一点不能少,而且还得承担各种的地方官吏的贪污加派,一遇灾荒官方不但不会救灾,反而征税更紧,甚至还要加征。
  而且往往税收还是连带性质的,邻居逃荒,他的税就得同图的人分担。朝廷收了税,却什么事也不管,只管供养皇室宫廷以及百官,养个兵还动不动就得加征饷钱。
  在这样的情况下,实际上明代的百姓负担却是极重的,甚至可以说的上是历代之中都算的上是很重的。
  相比之下,宋代之时,虽然各种税很多,朝廷也有冗官冗兵冗费等问题,但实际上百姓的负担,尤其是普通百姓的负担,绝对要比明代百姓要轻。
  好比明朝一年的正税只能征到很少,但实际上他们的正税也仅是用来供养皇室宫廷和百官而已,他们既不会搞公共服务,发展教育医疗,也不会搞水利设施,连救灾求荒都很少。甚至军队都不养的,自己解决。
  而到了后期营兵制时,每年的军费基本上还要额外加征的。
  朝廷收的税,更是没地方的份。地方上的行政开支,吏员的俸禄等,这些钱从哪来?正税之外,再从百姓那里征收附加税。
  因此说明代的税轻,只是表面轻而已,实际上各种附加税,各种加派等等,早已经超过正税许多了。
  而大汉的这两亿元官吏俸禄开支项目里,不仅包括了二十万文官,十五万武官,以及八十五万吏员,甚至还包括了三十万教师,以及数量不菲的公立医院卫生所等的医护人员,以及那些国营企业里的事业编制的人员,这些通通都是吃财政供应饭的,一年两亿银元,是包括了这些人。至于还有数十万士官和士兵的薪水,是列在军费开支那个大项里的。
  行政开支大项目里,还有各衙门的行政开支项目,比如衙门的建造维修,伙食费、招待费,出差车马费等,办公用品开支等等。
  这份开支预算表,有着详细的项目分类,各个大项下又有着许多小项目,每个项目预算开支多少,都列的很详细。
  国防军费开支,行政开支,教育开支,卫生医疗开支,公共服务建设开支,交通运输开支等等,预算表做的很好。
  不过倪元路不肯认输,真要鸡蛋里挑骨头,总能挑出问题来的。
  他低头思索了一会,最后找到一个问题。
  “对于有需要的地方,设立相应的官吏自然是没问题的,但还是有不少官职重叠,人员繁多。就比如,现在朝廷行政区划以省府县乡四级为主,在省之上还有区,设有总督统领数省军政,这是没问题的。可是在省与府之间却又还有道一级,尤其是这个道,还又有分守、发巡、兵备、粮道、茶道、盐道、江道等各种各样名目的道,这些本来是明时所设,是巡抚派出的行政机构。”
  “我认为,在本朝,道这一级机构,就完全没有必要嘛。就如本朝此前撤消了州一样,完全可以把道也撤消。省府县,完全足够了,这个道名目众多,职权重叠,没有必要,各道的职责交给各府也是一样。但如果撤消后,就能节省不少开支嘛。”
  道不是地方政府性质,而是省级行政机构的派生物,专管某一事务,比如河道、粮道、茶道、盐道、兵备道等等。
  刘钧在一边听了微微一笑,倪元路还倒真说了一条有益的建议。事实上,刘钧已经在着手准备撤除全国的那些各种各样的道了,道台和总督在明朝时都是临时性的派出机构,总督是中央朝廷临时派遣地方的,而道台是巡抚派遣各地专负责一类事务的。
  但到了如今,大汉的总督已经成了常设,还有了专门的区级行政单位,虽还没有相应的各套办事机构,但其统领数省军政,以及总督例加一省巡抚这一性质,使得总督这个职位已经成了大汉官制和区划中的重要一环。
  但道和道台,就有些鸡肋了。巡抚现在是一省军政之首,布政省是行政之首,省下是各府,之间完全没有了设道的必要。因为省府两级相对稳定,已经不需要那些临时性的派出机构了,毕竟大汉已经不是明末之时的各种混乱时期。
  刘钧已经计划着手全面撤除道和道台。
  倪元路还在那道,“我觉得乡镇一级也完全没有必要设立嘛,历朝历代,都是皇权不下乡,乡里有乡老宗族自治就好。大汉一千余县,四五千个乡,每乡现在官吏加起来都有二三十个,若是裁撤乡镇一级,官吏都能减少不下十万,得节省多少国家财政开支?”
  刘钧摇了摇头,倪元路眼皮子还是太浅了。
  皇权不下乡,那只是过去王朝的粗放式管理。但如今生产力大幅上升,对于管理也要求越来越高。朝廷的官员不能再是放任不管,而是得积极的参与地方事务中去。如果撤消乡镇一级机构,肯定是弊大于利。
  这一点,刘钧是肯定不会更改的。
  其实在刘钧看来,朝廷管理天下,就跟农民种地是一个样的。在以前,人多地少,生产水平不高,因此只能粗放式管理,广收薄种。一人种上一两百亩,哪怕一亩只收个几斗,也还收获不错。
  但到了如今,尤其是江南地方,人多地少,再粗放式管理就更收获少。因此,大家便开始精耕细作,新式的农具把地耕的更少,购买豆饼等做为农肥,辅以粪肥、草木灰、塘泥等等,加上轮播间种等方式,充分的利用地力,甚至等田地有了肥后,还能种两季,甚至两季稻后还能种季豆或者油菜之类的。
  一个农夫哪怕只耕种五六亩地,其收益反可能超过那粗放式耕种的一二百亩。朝廷治理天下也是一样,如今生产力上升,人口增多,经济形式也不再是单一的农业模式,而是多元化的模式。
  这就对朝廷的官员有更多的要求,要求他们在管理引导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0/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