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6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3/697

  丽娜却摇了摇头,“我觉得这里就很好,而且也在这里住习惯了,院子不大,但很宁静。跟邻居们也相处惯了,大家都很好,今天各家都还送了些粽子咸鸭蛋等过来呢。”
  “没事,我们在西山买套别墅,每年有空时过去住几天,算是休下假,平时还住这里。我也挺喜欢这里的。”刘钧道。
  两人坐在一起吃过一套丰盛的端午晚餐,刘钧提议出去逛逛街。
  京师是个不夜城,到了晚上,路灯亮起,白天工作了一天的人们都出来了,各条街市热闹无比。
  “好啊。”丽娜笑着答道。
  要出门时,丽娜突然拉住刘钧。
  “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刘钧低头望着她,看着她的那副样子,他突然心里一动,有了一个预感。
  “我昨天带着爸爸妈妈他们去京师医院做体检,然后也顺便看了下大夫,大夫跟我说……我有了。”
  “太好了。”刘钧笑道,“确认了吗,几个月了?”
  “有两个多月了。”
  “丽娜,你喜欢男孩还是女孩?”刘钧伸手去抚她的小腹,不过现在才两个多月,那里依然是一片平坦。
  丽娜一直在关注着刘钧的表情,见他听到自己怀孕的消息后露出的确实是高兴表情,也不由的松了口气。自从她觉得丈夫在外还有家室,而自己很可能只是一个外室时,她就很关注关于正室和外室的一些事情,也听说过许多丈夫在外金屋藏娇,最后被正室发现,然后带着人打上门的事情,那些被正室打上门的外室,一般都会很惨。
  “男孩女孩我都喜欢,不过我更喜欢女孩,姑娘更贴妈妈的心。”
  “我也一样,男孩女孩都一样的喜欢,男孩会淘气,女孩更可爱。但不管是男孩女孩,那家伙都是幸运的,他还没出生,就已经拥有了数十万身家呢,咱们家德国饭店这么大家业,以后可都是他的。”
  “不,也不一定都是他的。”刘钧又说了一句。
  丽娜心颤了一下。
  “咱们肯定不止生一个,怎么也得生他个七八个吧,那样孩子们才不会孤单不会寂寞,有伴。”
  丽娜忍不住在刘钧手臂上拍打了一下,“你当我是母猪啊,还生七八个。”不过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却是洋溢着甜蜜的,已经在脑海里不由自主的幻想着自己和丈夫有了七八个儿女时的一家热闹景象。
  “看来我们还得加紧努力赚钱啊,争取开他一百家德国饭店,到时所有的儿女都能拥有股份。”
  有了这个好消息,两人的心情越发的好,出了门,正碰上隔壁的几家邻居也要相邀着一起去逛夜市,几个男人难得见到刘钧,也客气的请他一起。邻居们都知道这位邻居是位参议员高官,平时难得回来一次,但在家时丝毫不会与他们摆架子,还经常拉着他们喝茶抽烟聊天,谈些各自生活工作的事情,大家对刘钧印象都很好。
  “一起一起,咱们去逛前门大街,逛完后去吃大排档宵夜,我请客。”刘钧笑着对邻居们道。住在菜市街巷的这些邻居们,都只是些普通人,既有在菜市场摆摊卖菜的,也有在屠宰场杀猪的,还有自己开木器店的木匠等,都只是普通平民,但一起居住在这里,平时邻里关系却都不错。
  七八家人,除了老少留在家里不愿意去,一众大人带着一堆孩子好几十人,组成了一支浩荡的队伍。
  “叫几辆车吧!”
  这么多人还有小孩子,刘钧觉得叫几辆车也不错。
  “车夫!”
  在街口,刘钧叫了一声,立即有人过来。
  “官人,用车吗?”
  “有没有大点的车,我们好几十人,最好是有两层的大马车,叫个三四辆。”
  街巷口,那些拉车等客的,小店老板,甚至是路过行人等,许多都是东厂、锦衣卫、侍卫亲军的人扮的,甚至不少人还长期在这里伪装,负责保护四合小院。
  皇帝有了要求,自然是得全力办到。
  京师现在交通很发达,有着贯通全城的多条公共马车线路,同时也有许许多多的人力车,当然也还有不少马车出租车,还有不少专门的城内观光马车,双层,能一次容纳二三十个,与公共马车有些类似。
  租马车的费用不贵,许多来京的商人或者士子,都喜欢约上几个朋友,租一辆观光马车,游逛京师,尤其是在夜晚的时候,坐大马车夜游京城,非常的爽。
  这就如同在南京的秦淮河上乘花船游河一样。
  很快就有大马车过来,刘钧很豪气的一下子要了三辆,足够坐上上百个人了。这些观光马车上还有小吧台,有侍女伙计,既有茶也有酒,若是有需要,还能出钱叫个唱曲的,土豪还能直接叫个乐班弹奏助兴。
  端午节的晚上很凉快,街上更加热闹。
  五彩华灯,流光溢彩。
  店铺、摊面,商人们卖力的叫喊着,吸引着顾客。
  马车刚靠近前门大街,刘钧就听到有一个路边摊的叫卖声非常的独特,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顺天通州,顺天通州,塞北皮鞋厂倒闭了。”
  “顺天最大皮鞋厂,塞北皮鞋厂倒闭了。王八蛋黄赫老板,吃喝嫖赌欠下了赌债一百多万,带着他的小妾跑了。我们没有办法,只能拿着皮鞋抵工资,原价都是五百多六百多的皮鞋,统统只有两百文。”
  “所有真皮皮鞋,皮牛羊皮骆驼皮,通通只卖二百文,黄赫王八蛋王八蛋黄赫,你不是人。我们辛辛苦苦的给你干了大半年,你不发工钱,你还我们血汗钱!”
  “还我们血汗钱!”
  这个卖鞋的摊子,围了大量的人,都被那摊主独特的叫卖声吸引了过来。有些人是为便宜的真皮皮鞋过来的,有人则是同情那名老板跑路的皮鞋工人遭遇。
  刘钧听了也不由的皱了皱眉。
  “我们也去看看吧,要是真的是真皮皮靴,倒是可以买几双,也算是帮他一把了。”邻居杀猪的王老哥说道。
  大家也都表示同意,于是叫停了车停在一边,大家一起下车去看。
  那个摊子不止一个摊主,而是有十几个人,旁边更是堆着许多的皮鞋,他们告诉大家,他们都是通州皮鞋厂的工人,给老板干了大半年,一分钱工钱都没有拿到,结果老板突然跑了,只留下了厂子里的一些鞋子和材料、工具等,他们没有办法,只能拿这些东西来卖了抵工资。
  他们卖的鞋子都是皮鞋,有识货的表示确实都是真皮皮鞋,而且皮子不错。这样的皮鞋虽然不是什么老品牌的鞋子,但毕竟都是真皮,因此正常一双五六百文钱都很正常。现在只卖两百文一双,绝对是放血出售。
  围观的人多,买的人也多,十几个卖鞋的汉子忙个不停,买鞋的人都排起了队。王屠户他们完全相信这些卖鞋人说的境遇,同情心和捡便宜的心一起,让他们也顾不得逛街了,都争着挑鞋。不但给自己买,还给妻子买,给父母买,给孩子买。
  刘钧看了一会,退到一边。
  “借个火!”刘钧假装借火,向路边的一人走去。
  两人靠近,刘钧一面掏出烟借火,一面对那人道,“立即查下他们,明天把结果交给我。”
第七百三十一章
管的还真宽
  有人曾说过,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流着鲜血与肮脏的东西。资本原始积累通过掠夺,而资本积累也是靠着剥削。
  虽然资本逃避动乱和纷争,它的本性是胆怯的,但并不完全。资本更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象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了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够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走私和贩努就是证明。
  现如今的大汉,就正处于一个资本萌芽的阶段,特别是由朝廷的全力支持之下,工商环境大好,而大汉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劳动力剩余,加上大汉建立后的兴盛安稳,以及金融业的兴起,也为资本萌芽提供了极好的环境。
  资本主义是头怪兽,但现阶段,刘钧认为这头巨兽运用的好,能够为大汉带来更多好处,利大于弊,但刘钧也不敢有丝毫的放松。他深知,资本怪兽的力量是极强的,用好了,它能成为助力,控制不好,就会反噬其主。
  夜市上那些叫喊着老板是王八蛋,欠下他们的工资不给就跑路,这件事情让刘钧重视起来。他不是邻居的王屠户等人,最关注的是那皮鞋的价格和款式,然后是对那些皮鞋工人的同情。
  刘钧看的是这件事情背后反映出来的问题。
  因此他第一时间就让东厂去调查此事,前前后后都要查清楚。
  端午是法定节假日,只有一天的假日,不过这个时代的人也很聪明,早懂得调休这一手段,因此端午节加上调休的周六周日,因此是三天小长假。
  三天的时间,足够东厂把事件事情,里里外外都查了个遍。
  整个事情的调查报告都已经呈放在了刘钧的御案之上,看完这些结果,刘钧发现自己先前确实还做的不够,有些事情忽视了。
  “陛下,通州知府在殿外候见!”内侍禀报。
  “让他进来。”
  通州属于顺天府,原是直隶州,后大汉裁撤并省所有的州,或降为县或升为府,通州因此升为府,领有三河、武清、香河、漷县四县。因为通州紧邻京师,过去运河基本上只通航到通州,因此通州成为京师外的一个重要的码头。
  大汉立国,在怀来延庆修水库,又疏通拓宽了永定河、潮白河、沙河等,北运河已经能直通京师城门。但京师把大量的工坊等移出京师,其中就有许多移到了通州。此外朝廷在京畿新建许多工厂,通州也因其紧靠京师,并且处于运河边上,成为了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尤其是鞋服纺织等轻工业早已形成规模。
  通州府近两年的地方财政收入非常可观,缴纳的国税也是数目可观。上任通州知府就因为主持通州,经济搞的好,结果上次考核,得了极优的评价,连皇帝都给了好评,因此最后破格晋升为漠南省左布政使,成为省级高官了。
  新任的知府原是上任知府的副手,这次顺理成章的晋为正职。可这新官上任还没半月,皇帝却一道旨意召他入宫面见,知府实在是有些诚惶诚恐,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通州知府陈鹏山四十出头,如今已经是从四品的知府,还是京畿知府,也算是前途无量了。可他还是头一次入宫面圣,走在那金碧辉煌的殿中,腰都是弯的,头都不敢抬一下,只是紧跟着内侍的脚步。
  到了南书房,陈鹏山连忙要跪。
  前面传来一个威严的声音,“本朝已无跪礼,朕召你来你不是让你来下跪的。”
  陈鹏山心里格登一下,这无疑就是皇帝的声音了,可听这声音似乎皇帝对自己有不满啊。他只得躬身行礼,然后退到一边。
  “赐座。”
  “朕来问你,通州可有一个通州皮鞋厂?”
  陈鹏山也就小半个屁股坐在椅子上,还基本上没敢真坐,一听皇帝问话,连忙又站了起来,躬着腰回道,“回陛下话,通州确有一个通州皮鞋厂。”
  “那现在这个通州皮鞋厂情况如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3/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