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697

  城外的那片窝棚区的难民,原来他还只是觉得有些碍眼,这些人来了以后,在城外建起了一片窝棚,千多号人就如同一块狗皮膏药一样粘在了麻城。这些人的出现,使的县城的治安都坏了许多,到处可见乞讨者,甚至还有许多人偷窃。
  隔三岔五的,他还得让人去那边施几次粥,以免有人饿死。
  虽然讨厌这群人,可陆晋锡原来却也仅是讨厌而已。可昨天,数百窝棚区的难民提着棍棒涌入县城,跟县里当铺起冲突,隔街对峙起来,差点就打起来了。甚至他后来还听说,当时有难民在喊,干脆反他娘的。
  幸亏有刘钧把此事安抚下去了,真要是昨天晚上真打了起来,甚至这些流民干脆真反了,烧杀抢掠起来,那他就不止是丢官这么简单了。
  想想就后怕啊,这哪是一个窝棚区,这简直就是一个火药库啊。一不小心,就要燃起来爆炸的。
  想了一个晚上,陆晋锡决定得全力支持刘钧,让他早点把这群难民弄走。幸好有刘钧愿意接手这些人,居然把这群难民当成了宝,要招去当兵当工匠,现在他十分担心是钧回头又反悔了,那这窝棚区可又要粘在县城了。
  为了能让刘钧马上把这群人弄走,陆晋锡甚至一大早就跟县衙一群同僚部属们紧急商议,最后决定拿出一笔银子来,送给这群难民当做安置费,让他们早点走人。
  他甚至已经去联络县城的各商行商铺,动员他们也一起捐一笔银钱出来,好早点把这些难民送走。相信出了昨天的事情后,其它的商铺也不想哪天突然被这些难民围攻吧。
  陆晋锡上来先跟刘钧一通感谢的话,多亏他临危不乱,睿智的迅速处置安抚好了昨晚的事情。
  “县里知道你准备把这些难民都带去虎头关后,也非常感激啊,你帮县里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啊。安置好了他们,真是解决了一大隐患。我们都知道你出了大力,我和县里其它同僚们商议过后,觉得也不能让你一人出力。县里决定拿出五百两银子给你,帮忙安置这些难民。另外,已经动员各商行商铺,到时还要筹集五百两银子拿出来,安置这些人。”
  一千两银子,陆晋锡这是很认真了。县里的商人们估计也受到了些惊讶,当此天下动荡之时,谁也不希望哪天自己这家门口的上千难民就变成了乱匪。各家出点银子,把这些人送到远远的太平乡去,再好不过了。
  “大老爷和众位乡邻们的好意,我代一众难民们接过,也替他们感激大家。这里,我也请大老爷和诸位乡邻们放心,今天他们就会搬离这里,前往太平乡安置。大家筹措的这一千两银子,我会按如数发到难民们手里,每人一两银子,不足的那部份我自己掏腰包补上。”
  “今天就能搬走?”陆晋锡不在乎这一千两银子最后是落到刘钧腰包里,还是真能落到难民手中,他在意的是刘钧难把这些人真的迁走。
  “大家其实也没有什么财产,一个破窝棚,几个锅碗瓢盆而已,甚至都不需要用车,随便打包一下,就能背着走了。这里离虎头关也不远,七八十里路,辛苦一天也就到了。”
  陆晋锡脸上一下子露出了轻松的神情,心里更是长长松了一口气。这个火药桶总算要搬走了,虽然还是搬到麻城县内的太平乡去,可毕竟远离县城七十里。
  “需要车马不,我可以让衙门帮忙找一些过来。”
  “有自然是最好了,毕竟这千多号人里,也有不少的老人和孩子,还有些女人是小脚,七八十里路让他们自己走下来,太难。”
  “这个交给我,我马上安排人组织一些车马。”陆知县现在巴不得这些人马上就离开县城,离开的越远越好。
  窝棚区的难民们对于穿着官袍的知县大老爷并没有什么大反应,他们落脚在这位大老爷的县城,可并没得到过多少照顾,因此也谈不上什么喜欢,更多的是冷漠的打量。
  各家都在生火烧柴,昨天晚上就已经说好了,今天一早吃过饭,就开始打包家什,然后前往新家太平乡虎头关。
  “继业啊,最近朝廷有份新的决议,不知道你听说了没有啊。”搞定了这伙难民的事情后,陆晋锡的心情明显好了许多。这个时候,他又开始考虑起如何解决另一个困扰他的问题了。在这里站了一份,陆知县突然发现自己找到了一个新方向。
  “不知大老爷说的是哪件事情?”刘钧问。对陆晋锡,刘钧还是蛮尊重的,这个人倒不算坏,正经进士出身的知县,很年轻,虽然经验有些不足,但还是很兢兢业业的。特别是他对于自己,还是很没的说的。
  刘钧现在是巡检,陆晋锡是知县,是自己的直属上司,所以刘钧还是比较愿意跟他好好配合的。
  “还有哪件事情,当然就是朝廷先前下令让各方加征练饷,各边镇的总督巡抚总兵们练兵,以及让各府州县练勇之事。咱们麻城,就也摊到两件,一大笔的练饷加征已经派下来了,数量不少。其二,县里得开练五百练勇。”
  说到这件事情,陆知县的好心情又没了。加派一点钱粮,倒不是大问题。这加征的练饷主要是按田亩来加征的,田多的就出的多,田少的就出的少。麻城士绅多,好多家族都有致仕官员和在仕官员,这些人倒也比较支持朝廷,出点银钱的事情他们一般也不会太推脱,有梅李刘周四大家族带头,他多费些口舌,这事情也就能办下来。
  现在比较麻烦的还是五百练勇的事情。
  五百练勇可并不是简单的五百乡勇,而是征召以后要训练,然后上面肯定还要来检察的,到时这练勇练不出来,肯定也要出问题的。照原来的老例,这样的练勇一般都是按各里各乡的派下去,一里出几个青壮,然后集中起来,秋冬的时候集训两三个月。
  可在春夏之时,这些人却还得回家耕种的。最最麻烦的是,这样的乡勇基本上就没有练成的可能,花时间花银钱,最后还连个样子都练不出来,最后倒霉的肯定是他。
第八十八章
一路通过
  陆知县刚刚看到刘钧还有这些难民的时候,脑子里就突然冒出来一个想法。为何不把此事交给刘钧呢,刘钧用短短的时间就练出了一支精锐的九头鸟,两次剿匪,表现可圈可点,如果刘钧能练出一支和九头鸟样的练勇来,那绝对是能应对上面的检查的。
  而且,陆知县还想到了另一个麻烦,从各乡各里去征人,麻烦不说,那些人还都是有家有业的,不可能真的天天操练。
  但现在就有一群现成的合适者,这些难民,青壮者可不少,而刘钧的九头鸟本来就有二百多人,现在又招了一百多人,加起来有三百多人了。
  如果把刘钧的九头鸟变成麻城县团练,然后再从这些难民里补充个二百人,那五百练勇不就足够了?
  只不过是让刘钧把九头鸟改个名,他的队伍依然可以是三百来人,但是平时也把他的那些新招募的难民工匠抽出二百人偶尔操练一下,不需多,五天操练一回,有个半年,肯定也似模似样了。
  到时上面来检查,刘钧把他的九头鸟三百多号人,再把二百来号操练过的工匠摆出来,绝对没问题。
  陆知县是越想越觉得这个计划可行,让他临时征召训练一支五百人的练勇太过为难他,一没有适合的练总,二来没有合适的练勇。
  召一群农夫起来,十天半月操练一下,什么事也不顶。
  当然,陆晋锡也知道,刘钧也不一定要帮他。这得有好处,得大家都有好处才行。
  “我想任你为五百练勇的练总。”陆晋锡先抛出了一个诱人的条件。“练总比照京营和边军中的把总,京营和边军里的把总是正七品武官。不过我们只是县团练,因此上面意思是撤主簿设练总,原本县练总品级是原县主簿的九品。不过皇帝特旨,各县练总为从八品。”
  刘钧现在是暂代巡检,从九品的杂任官。而刘钧如果做了这练总,可就等于直升两级,一跃而成了从八品的武官,跳过了正九直升从八。
  刘钧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不过他知道这后面肯定还有什么条件。
  “需要我做什么?”
  陆晋锡见刘钧并没有露出激动欣喜的神色,极为意外,想不到他如此淡定,连升两级也没有让他动容。
  “我是这样想的,现在临时征召五百练勇,也难,而且就算征召起来了,也一时难以练成,这以往都是有过旧例的。因此,我想,如果你担任练总一职,那么就可以把你的九头鸟三百人马做为练勇,然后再从你新招募的这些工匠里挑选二百人,平时也操练操练,如此一来,五百练勇就足矣。”
  陆晋锡见刘钧并不置可否,连忙又道,“当然,如果九头鸟编入练勇,那么以后县里是会如数支付这五百练勇的钱粮以及器械装备的。”
  刘钧在心里迅速的考虑了一遍,陆晋锡现在急需要一支能上的台面的五百练勇,以应付朝廷的命令和以后的检查。他直接让自己来接手此事,让他来做练总,让他的九头鸟队和工匠来充当五百练勇,是很实用的考虑。
  不过刘钧也在考虑自己的得失。
  自己如果能做上练总,自然是连升两级,从此成为从八品武官。除此外,自己也就正式拥有指挥五百人马的兵权,不再是只指挥二十个弓兵。原来只管辖太平乡虎头关,而现在则是管辖全县的练勇。
  不过要当这练总,得把自己的九头鸟队编入练勇。另外还得操练二百工匠,以备验查。
  这倒不是什么大事,九头鸟先前是乡团,后来算是他的家丁,如今再编入县练勇,反正也还是在自己的指挥之下。
  倒是若编入练勇后,这几百人就算是官方的人了,以后可以从县里拿一份正式的饷,虽然练勇的饷由县里自己负责,肯定不会多,但起码也是一笔钱。而且最关键的是,有了这个官方名头,他们以后的装备方面也可以由县里报销一部份,甚至自己要买,也能用官方的名义去采购,肯定能节省一笔装备费用。
  看起来,似乎百利无一害,一件大好事。
  “虎头关怎么办?”刘钧问了一句。
  陆晋锡似乎早有考虑,直接回道,“虎头关巡检和太平驿依然由你管辖,五百练勇也直接就驻在太平乡如何,毕竟如今贼匪俱在东北方向。你的团练衙门就设在太平乡,也好及时掌控敌情动向。”
  陆晋锡可不想刚把这群难民请走了,又再请回来。
  “为什么不直接找胡公国、鲁元孙他们?”刘钧问。胡公国和鲁元孙他们都是保生堡乡团里的哨队长级别人物,且都有举人秀才这样的功名在身,他们带领的队伍时间比刘钧久的多。
  “他们可是梅公的心腹大将,哪愿意来带一群新征召的农夫。”陆晋锡笑笑。其实他并不是没往这边想过,他甚至操作过。亲自去见过这些人,可惜他们对做一个从八品的练总没什么兴趣,或者说他们根本不看好这所谓的练勇。
  至于说从保生堡这样的乡团里弄五百人出来,改名麻城团练,他倒是想,可梅之焕根本不搭理他。人家也不稀罕他开出的那些什么给饷给装备的条件,因为梅之焕很清楚,县里也根本拿不出多少干货来,最后还是得由他来发放钱粮。而领了县里的饷,挂了县团练的名,以后这队伍就免不了要受到县里的指手划脚,甚至得受到更上面的指手划脚了。
  而保生堡如今实际上是非官方的乡绅私人武装,根本不受各级指挥的,顶多就是偶尔出动力配合下官府而已。
  梅之焕、胡公国、鲁元孙这些人不在意什么从八品练总,什么粮饷补助,刘钧倒是在意的。哪怕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啊,特别是失去了李春江这个搭档后,如果九头鸟有一个官方的衔头,以后肯定要好些。
  “这事你能决定吗?”
  “只要你同意,那就没问题。”陆晋锡来找刘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是得到梅之焕李长庚等大佬支持的。虽然梅之焕自己不在意这些,可却肯定不会反对他欣赏的刘钧做这个位置。何况,兵备道赵诚,也同样是个很欣赏刘钧的人。
  这件事情的关键在于刘钧,刘钧同意了,就都没问题了。
  刘钧最后还是答应了此事。
  得到刘钧的同意后,陆晋锡满意而归,一回去就亲自前往拜见李长庚和梅之焕。梅李两人对于陆晋锡所提出的事情有些意外,他们之前就商议过此事,本打算先等一等,让刘钧的巡检正式任命下来后再让他来接这练总。
  可现在,有人比他们急。
  “我没意见。”梅之焕最后笑着点头,没提出反对。
  李长庚更是没有反对。
  这件事情基本就这样定了,陆晋锡当天就写了折子,递往黄州府。在这个县练总的授任上,他是有很大发言权的,虽然这是一个从八品的官,可实际上却只是操练一下乡团练而已。本来其它各县多是直接把栽撤的主簿改任练总,麻城却算是特别,另任命了一个。
  陆知县的公文送到府城时,刘钧的巡检任命刚通过。
  知府有些惊讶,并没马上批复。当天晚上,兵备道赵诚到知府府上做客,席间知府提起此事,说麻城县乱弹琴,先前让一个二十岁的武学生员暂代虎头关巡检,他这边刚批复同意正式授任其为巡检,这转眼又一个公文上来,居然要任其为从八品练总。
  “虎头关巡检?莫不说的是麻城县的刘钧?”赵诚问。
  知府回想了下,好像那个年轻人真是叫这名字,他有些意外,“赵兄也听说过此人?”
  赵诚哈哈大笑,“某可不止听说此人,而是与此人打过好几回交道了。”
  “那你印象此人如何?”
  “后生可畏,非常了得。”赵诚用了八个字来形容刘钧。
  知府非常惊讶,他和赵诚算是同年,同一科会试中举,又是同省同乡,因此在湖广尤其是鄂东的官场上,这两人关系向来极好,互相支持。他没想到,赵诚居然对一个武生如此称赞。
  “我倒想听听,这个刘钧如何了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