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6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1/697

  大汉除了核心的十三省外,还有许多省呢,关外东北三省,塞上地区,甚至还有如今新打下的中南半岛上的大片土地,此外还有南洋诸岛上的领地呢,更别说还有漠南漠北河套等地区了。
  这些地方可是还有大量的闲置土地,朝廷完全可以跟那些中原的地主们置换十三省的田地,比如河北一亩田换辽宁三省。河南一亩换安南五亩,福建浙江一亩换台湾三亩,江苏一亩换南洋十亩等等。
  这样一换,朝廷一文钱不花,就能收回大量的核心地区的田地,也不需要费力的移民边疆,就能让大量的百姓租到朝廷的田地,过个几年,甚至能逐渐赎买这些田地,从租户佃民,变成拥有田产的自耕农。
  而同时,地主们本身实力不俗,当他们换得边疆大量田地,肯定会去开发。他们本身实力不弱,不需要朝廷太多的帮忙就有能力开发这些田地。
  贾似道的限田回买对象一开始是官户,定下的标准是一品限田五十顷,以下每品递减五顷,至九品为五顷。
  不过后来因为官户超标的田亩远不足公田的数额,于是,先是规定无官之家拥有的最高田额也限五顷,后来降至二百亩,最后无论官民,超出百亩以外的田地就必须回买三分之一为公田。
  大汉十三省,人口众多,大汉三亿多人口,这十三省占了起码七成以上。
  “春江,你觉得按丁限田如何,每丁限田一百亩,超过数量者,则由朝廷征收,以地换地。具体的呢,朝廷要拿出一个标准来,比如说不同的省,地的价格不同,另外所有的田还得分出肥瘦等几个标准,这样,最后每亩田呢,综合计算出一个价格。同时,朝廷也把十三省外的所有田地也都计算出这样的一个价格标准,然后,允许超过限田标准的百姓,可以自由选择置换的土地,他们可以按自己的想法,随便他们选朝鲜还是关外还是日本还是安南、缅甸、南洋等,你看如何?”
  转换土地,肯定是一个麻烦事,就搞不好,就会成为大汉的拆迁困难。
  一定得要公开公正公平,比较好的办法就是给他们一些选择权力,同时把事情弄的公开透明,这样大家既看的明白,又有选择余地,自然也就能比较接受一些。
  “按每丁一百亩限田,估计太严苛了一些。”
  刘钧点了点头,丁,意味着是成年的男子,这样就等于把未成年的男子,以及年纪极大的老人都排除在外了,而且不论年长年少的女人都排除在外了。一个大地主,就算是大家庭,估计男丁也不超过十个,那意味着他们最多不能保留一千亩田地,而那些大地主不少人拥有的田产都是在千顷以上。
  “那这样,每个家庭,成年人不论男女每人可拥有五十亩地,未成年不论男女每人可拥有二十亩地,你觉得怎么样?”
  “一般的中小地主来说,如此一来,应当能保留千亩左右的田地,应当能接受,只是大地主们怕是一时难以接受。”
  刘钧笑笑,“只要多数中小地主能够接受,那我们就可以不管这些大地主了。毕竟,中小地主其实数量远超大地主。咱们也不是没收他们的土地,而是置换,叵是他们敬酒不吃想吃罚酒,也不用太担心。”
  刘钧觉得这个限田标准已经不错了,比起南宋的限田百亩政策好多了,不过刘钧也打算做彻底点,南宋是超出限田部分回买超出的三分之一,刘钧是要超出部份分部置换。
  置换下来的这些十三省的田地,将租给当地无地百姓。朝廷也会给佃户们按限田政策限租,租户在如数缴纳几年田赋后,就拥有赎买所租官府公田的权力。朝廷鼓励他们,甚至能给他们提供一些贷款。
  “对了,朝廷出台限田回买政策,也必须对田地买卖加一条限制,中原十三省地区田地买卖,买主田额不能超出限额,如果满额就不得再购买田地,否则视为违法,一经发现严厉查处。”
  朝廷允许田地买卖,但有限制,中原的田地买卖限制就是不能超过限田令额,至于十三省外,耕地限制可以比中原放大一些,比如十倍或者更多一些,牧场,可以放的更宽一些。
  “春江,你提的这个建议非常好,一事不烦二主,你回去就马上起草一个提案,然后拿到内阁会议上与辅臣们一起研究下,最后做出一个正式的提案,送到参议院协商,我希望这个议案能够尽快达成一致,最后通过议案表决,成为一个正式的法案,让朝廷上下可以依法案执行这个政策,迅速开始土地置换。”刘钧很兴奋的对李春江道。
  他很清楚这个法案如果做好了,对于大汉是有多么的重要。
  大汉每增加一个自耕农,减少一个无地者,朝廷的基石就又能稳固一些。
第七百六十一章
南方大陆
  刘键慢慢醒来。
  黑暗里敲门声响起,声音连续而又有节奏,但又比较轻。
  他揉着额头,坐了起来。
  赤着脚下床走到窗边掀开窗帘,明亮的光一下子照亮屋内,他又走到床头柜边,拿起一只自生火机,嚓嚓几下,火星闪过,火苗窜起。刘键另一只手熟练的取下旁边煤油灯上的玻璃罩子,将火苗凑到煤油灯棉芯上点头,略带着一股子轻微臭味的煤油灯大亮。
  屋里越发的明亮,这是一间充满着欧洲风格的豪华卧室,法国式的家具,装饰有手工壁面的墙画,还有那张宽大的四柱红木床。
  刘键坐回床上,揉搓了一把脸,想起这是哪了。这是爪哇巴达维亚,荷兰总督范迪门的总督府。
  这座装饰的很有异域风情的府邸,如今是他暂时的住处。
  就在不久前,被大汉军封锁围困了一年多的巴达维亚,终于坚持不住了,尤其是当爪哇上的两大土著马塔兰和万丹各发数万兵从陆上东西两面合围的时候,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安东尼范迪门终于绝望的在城里升起了白旗。
  刘键抓起一件丝绸长衫往身上套,一面对着门口应了一句,“谁!”
  “伯爷。”一个男人的声音响起,“对不起打扰了。”
  刘键睡眼惺忪的从床头柜上拿起怀表,早上六点十七分。
  平常他一般都是六点钟就起来了,昨天晚上多喝了两杯,今天睡过了。
  “有什么事?”
  “伯爷,我是驻守总督府的陆战队值勤连长,抱歉打扰到您了,我们司令想要见您,他说是紧急事情。”
  刘键有些疑惑,自己只算是第八舰队的客人,他现在的正式身份是南洋公司的总裁,并不是官方人员。这次能拿下巴达维亚,他确实也出了一些力,为联络万丹与马塔兰联盟成功有功,但毕竟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将。
  第八舰队司令可不一般,如今各大总督撤罢,朝廷又在抽调精兵准备西征,因此中南和南洋等地,基本上都是佣兵和海军镇着。
  第四舰队驻朝鲜,第五舰队驻日本,第六舰队驻安南,第七舰队驻吕宋,第八舰队驻爪哇、新加坡、马六甲,第九舰队驻仰光。
  大汉九支舰队,只有三个舰队是驻扎在本土的东南沿海,另外六个舰队都驻扎在中南和南洋,而其中又以这第八舰队驻守的地盘最要紧要,他们驻守的是爪哇、苏门答腊、马六甲半岛以及婆罗洲、香料群岛等地。
  基本上,原来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地盘,都是第八舰队接管了,甚至还把原来葡萄牙和英格兰的地盘也管着了。
  马六甲海峡、巽它海峡、龙目海峡、望加锡海峡等这几条重要的海峡通道,现在都由第八舰队控制着,特别是其中极具经济价格的马古鲁香料群岛也是在他们防区辖境内。
  没有了南洋总督,第八舰队司令就是这一片广阔海域群岛上的最高长官,他手下不但有第八舰队,还有万丹等诸多大汉在这一区域的土著盟友,另外,他还指挥着新建立的爪哇、金洲、婆罗洲、马六甲四个土著佣兵协。
  第八舰队司令,可称的上是这里的土皇帝了,连万丹和马塔兰这些土著国的苏丹都得仰望着他们。
  刘键轻笑一声,这位第八舰队司令官阁下,倒了不是什么陌生人,原是日本总督,最近才刚调任第八舰队司令,统领第八舰队以及四个佣兵协。这人就是皇家宗室,刘键的堂兄刘允贞。
  刘允贞运气一直不错,刚到爪哇,立即就调动联军,接连向巴达维亚发动了几波大声势的调动,结果从他兄长刘允文开始封锁围困一年多都没能迫降的巴达维亚城,却让他短时间的给逼降了。
  刘键跟刘允贞虽说是堂兄弟,但却并不亲近。
  就算他现在住在总督府里当着贵宾,那也不过是因为他现在是南洋公司总裁,而不是什么堂兄弟关系。刘键也是聪明人,知道刘允贞给刘允升还有些精明,这人当年可是全程参与了帮二哥篡位夺朝的大功臣,他与自己刻意保持距离,无疑是不想传递什么其它信息。
  这些天他住这里,除了谈论一些南洋公司在这里的开发的事情,刘允贞几乎不怎么与他会面,现在却一大早急着找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真的是侯爷要见我?”刘键笑着问道。
  “是的,伯爷。”门外的那名军官连忙回道,“侯爷还说,还有位重要的贵客也要见你。”
  毫无疑问,在南洋能称的上贵客的人物,肯定不是这诸岛上的土著苏丹、王子之类的,也不会是什么中原来的商人,肯定是官面上的人物,还极可能是某位侯伯级的高级将领,要不然,刘允贞也不会这么客气。
  刘键想了想,“麻烦代我向侯爷转告一声,我稍后就到。”
  门外传来军官离去的脚步声。
  刘键坐在那里,却在皱眉猜测着那位贵宾的身份。
  他转过身,凝视着对面的那面大镜子,镜子里是一个有些陌生的人,南洋火辣太阳晒黑的皮肤,有点乱蓬蓬的短发,胡子拉碴。
  他望着镜中有人些发怔,这副面容,无论是帝国皇帝的兄弟,还是大汉的伯爵,又或者是南洋公司的总督,都有些不配。
  在这个天之南海之角呆的久了,自己似乎也都变的跟个土著一样的糟糕了。
  还好自己在南洋公司还干的不错,今年南洋公司在南洋和中南地区全面铺开,扩展迅速,大军前面开道,每进驻一岛一地,南洋公司的团队就立即跟进。今年南洋公司的业务量翻了好几翻,赢利情况更是惊人。
  现在第八舰队终于拿下了巴达维亚,朝廷准备将巴达维亚打造成朝廷在爪哇在巽它海峡,最大的一个商贸港,因此他也亲自坐镇巴达维亚,准备在这里开设一个强有力的分公司。
  去年官场上的打击确实很大,但好在现在南洋公司的顺利,让他又恢复了不少自信。
  冲了个凉水澡后,刘键换了一套衣服,他特别换了一套比较正式的长袍冠带。
  总督府的前厅,此时已经成了第八舰队司令刘允贞的司令部。
  “伯爷,恭候多时了。”刚走到门口,就有一个声音从屋里响起,这是一个熟悉的声音。刘键循声望去,却惊讶的发现这位贵客居然是帝国堂堂锦衣卫提督冯胜。
  刘键一怔,锦衣提督冯胜,他怎么来到这里了。
  帝国年前已经把总督、提督、巡抚、巡按等原军区级地方官职都撤罢了。连司礼监、东厂、内务府都没了提督职,但唯有锦衣卫却独保留了提督职。
  锦衣卫提督冯胜,皇帝的结义老兄弟之一,一直执掌着锦衣卫,深得皇帝信任,绝对的心腹,平时几乎是不离皇帝左右,谁能料到,这样的一个头号皇帝鹰犬,居然出现在了万里之外的爪哇。
  片刻的惊讶过后,刘键收起了心中的猜测,脸上露出笑脸,脚下加快了几步,走上前去。
  “哎呀,原来是冯哥来了。这南海吹的是什么风,居然把您这位御前太保给吹到这来了?”
  “公务。”冯胜笑笑。
  这位御前红人,堂堂帝国侯爵提督,并没有穿戴官服,仅是一身普通的商人打扮,不显山不露水的。看他这副打扮,刘键越发的觉得事情不同寻常了。
  “到底是什么公务,居然还劳驾冯哥亲自出马?都说锦衣卫特工遍及天下,眼线耳目不下百万,有什么事情,难道不是冯哥一句话传下就立即能办好的吗?”
  “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陛下让我亲自跑一趟,而且这事情还得你帮忙。”
  “重要到陛下要你这位锦衣提督亲自跑一步,而你又这副打扮,还要我帮忙?”刘键觉得事情越发的奇怪了。
  “不会是皇上要你来带我回京,或者是赐杯毒酒之类的吧?”刘键有些古怪地笑道。这也是他突然意识的一个可能,什么样的事情,需要锦衣卫提督亲自出马跑到这南洋来,还是悄悄的来,还要他帮忙?
  “哈哈哈。”冯胜一阵大笑,“伯爷这玩笑可不好笑。你可别再开这种玩笑了,一般人听了笑不出来还得吓死。”
  “哦。”刘键感觉松了口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1/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