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6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9/697

  巴图尔第五子僧格在一边笑道,“固始汗请放心,这次大汗已经召集诸部兵马,将集结二十万大军与汉军大战。”
  “大汗准备主动进攻?”固始汗听了后吃了一惊,他不是惊于巴图尔能集结起二十万人马,而是惊于他动作这么大。“大汗若是欲主动进攻甘肃,我觉得并非上策。”
  巴图尔第六子噶尔丹听了放下手中片羊肉的刀子,抬头望过来,“叔父为何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二十万大军东征,别说一个甘肃,就是打到长安城去也不算什么。”
  “六王子切莫轻敌,汉军在甘肃屯驻重兵,尤其是其门户嘉峪关,近年更是一再加固扩建,如今早已经成为一座防御森严的要塞,不但城高墙坚,而且周边遍布堡垒,到处都是炮台,配有无数大炮。我蒙古兵马强于机动野战,攻坚本非我所长,何况是嘉峪关这样的要塞。”
  “固始汗说的有理。”巴图尔放下酒杯,扫了自己的一众儿子一眼,“你们以后要多向你们叔父请教,打仗,就得扬长避短。让蒙古骑兵去冲撞守卫森严的堡垒要塞,这是愚蠢的作法。这次,我们跟汉人打,得多用用脑子。”
  “拿地图来!”
  羊皮地图摆上来,巴图尔手指着地图上的嘉峪关。
  嘉峪关的位置极为特别,这里是河西走廊的西面出口,南面是巍巍祁连山脉,北面是大漠。东面就是那条狭窄的河西走廊,要东征,除非绕道青藏或者漠北,那么从河西走廊东征是最便捷的路线。
  可自霍去病当年远征匈奴,把汉武帝御赐美酒倒入这里附近的河流后,这里就一直成为汉人严防死守的一个桥头堡。
  明代甚至把长城一直修到了这里。
  嘉峪关也就成了这段最西长城的一座重要关城,在西部的重要性可与东部的山海关相提并论。
  大汉立国之后,对这段长城更是几经修葺加固,特别是运送了许多大炮过来。嘉峪关更是完全改筑成了一座庞大的堡垒要塞,周边还修筑了许多堡垒炮台,皇冠棱堡的样式,配上大量的火炮,使得这已经不再是座简单的关城,而是一座真正的战争要塞,成了大汉最西面的重要门户。
  要经河西走廊,必破嘉峪关。
  可以嘉峪关这种变态的防御,就算有二十万蒙古大军,也休想占到什么便宜。
  原本和硕特部还占有乌思藏,从乌思藏绕路,虽然远了些,但也还是条路,可现在汉人占了乌思藏,加之漠北诸部早就臣服了汉人,因此准噶尔人想绕道都不行。
  但嘉峪关如此坚固,也早让巴图尔断了破关而入的打算。与其强打嘉峪关,倒不如直接越过金山,打到漠北去,然后再取道南下漠南。这也是草原部族历史上经常进军中原的路线。
  只不过现在,汉军在嘉峪关屯驻了这么多兵马,又取了青藏和漠北,谁都知道汉军要主动西进。这个时候,巴图尔也不可能再去率主力去漠北,那样的话,汉军直接从嘉峪关杀出西进,可就直接威胁准噶尔的核心了。
  牵一发而动全身,嘉峪关现在就成了全局的核心。
  “汉军重兵屯于嘉峪关,很明显这是要大举西犯,而他们一出嘉峪关,首先要打的就必然是哈密,然后是吐鲁番,再一直打到天山北麓,打到伊丽来。”巴图尔指着地图道。
  这条路线,也是丝绸之路的北路。
  西域独特的地形,使得巴图尔能很清楚的把握到汉军的进攻方向。
  也许汉军还会从漠北或者是青海出兵,但那都不会是主力。
  “我们不主动进攻嘉峪关,我们守哈密。”巴图尔最终说出了自己的作战计划。
  “大汗,若是守哈密,只怕很难守住,汉军火炮犀利啊。”僧格忙道。汉军既擅守城,也擅攻城,而蒙古最不擅长的就是攻城和守城了。
  “守,但不是孤守。我们有二十万大军,难道还要困守待敌来攻?”
  固始汗盯着地图,这时也反应过来,“从嘉峪关到哈密,足足有一千余里。这可是相当漫长的道路。”
  巴图尔捋着胡须哈哈大笑。
  汉军的嘉峪关是强,但他们不能把嘉峪关背着走。只要他们出了关,那这一千多里的漫长路上,可就没有了城池的防御了。
  “坚壁清野,把从嘉峪关到哈密这一千多里路线上附近的所有人都迁回来,把所有能带走的物资都带走,带不走的全都烧掉,把水井下毒填埋,在路上扔病死的牲畜,总之要让他们一路上得不到半点补给,最好是能给他们制造瘟疫。”
  说起这些狠毒的战术来,这些人一个不比一个差。
  “还要组织轻骑兵,不断的袭击骚扰他们的行军,最好是能够袭击他们的补给运输,烧毁他们的粮草军械,毁掉他们的大炮。”
  “没错,就是这样,我们的骑兵最擅机动野战,在这漠西,那是自家地盘,熟悉无比,汉军远来作战,我们正好可以不断的突袭他们,让他们永远也走不完这一千里路。”
  僧格激动的道,“就算汉军到时勉强到了哈密城下,只怕也是疲困不堪,那时我们若能彻底切断他们的补给运输,那时这些汉军就一个也别想再回去了。”
  “哈哈哈!正是如此!”
  “这么一说,我还真希望汉军这次能来的多一些,这样才杀的过瘾。”巴图尔另一子车臣也狂笑着说道。
  巴图尔端起酒杯,又一杯马奶酒饮下,他似乎都已经看到西进的汉军全军覆没了。
  “只要能够将西进的汉军歼灭,到时这嘉峪关防御再强,无人把守也只是个空城。到时我们乘胜东征,正好把嘉峪关一举攻破,然后就可以沿着河西走廊直接杀进汉人的关中地区,甚至直接杀进中原!”
  蒙丹一直站在固始汗的身后,把他们的这些谈论全都听在了耳中。面上他一直保持着平静,心里却很是震惊,这个巴图尔好险诈。他不知道朝廷官军是不是会这样,但他觉得他应当把这个消息传递回去。
  酒宴气氛很欢乐,众人都沉浸在东征中原的美好景象里。
  “报!”
  一声急报打断了宴会的欢乐气氛。
  “禀报大汗,叶尔羌大举北上,已经攻破乌赤,现正围攻阿速,阿速守军派人急报求援,称叶尔羌人攻势极猛,而且装备了许多火器,甚至还有不少火炮,请求大汗速派援军!”
  巴图尔大惊,一不小心将桌上的杯子都给扫倒了,珍贵的和田玉杯摔落地上碎成许多块。可他根本顾不得看一眼,乌赤和阿速都在天山南麓,在塔里木盆地的北缘,此前一直是叶尔羌的地盘,但不久前准噶尔军刚夺取。
  攻下这两座城,准噶尔便已经逼近叶尔羌汗国的都城叶尔羌城,只要他们沿着叶尔羌河南进,就能直捣叶尔羌城。
  可现在,叶尔羌居然反攻夺下了乌赤,还包围了阿速。
  太猝不及防了。
  “阿速绝不能失,立即派兵增援!”
  阿速不仅是准噶尔征讨叶尔羌的重要前进基地,同时一旦阿速有失,也会成为叶尔羌直攻伊丽的前进基地。
  阿速距伊丽城直线距离只有六百里,中间只隔着一段天山。虽然大军翻山不易,实际上得向北绕很长一段才能经山口越山,可从阿速出发,不但能威胁伊丽,也能威胁到土鲁番、哈密等城。
  巴图尔可不希望他在与汉军决战之时,自己老家却被叶尔羌人给偷袭了。
  “这些该死的叶尔羌人!”巴图尔咒骂道,再无酒兴。
第七百七十九章
再等等
  天山南麓,阿速。
  古为秦汉之际西域三十六国的姑墨、温宿两国属地,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这里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北边缘,塔里木河上游,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
  阿速气候宜人、地势平坦,尤其难得的是土地肥沃、水源丰富,且还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极适宜各类农作物的生产,这在西域,是个极难得的粮仓。
  阿不杜拉骑着骆驼进入阿速城,原本繁华无比的商贸城市,现在却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准噶尔人见守不住城池,突围前在城中四处纵火,把这城池几乎烧为白地。
  看着城市废墟,阿不杜拉心都在滴血。阿速城是叶尔羌汗国六大城池之一,如今却毁于一旦。
  十五年前,阿不杜拉的父亲阿不杜热依木去世,阿不杜拉继承叶尔羌大汗之位。他一继位,就立即乘其兄弟争夺吐鲁番统治权之机,率领兵马出兵吐鲁番,把分裂多年的叶尔羌国再次统一,并使哈密地区臣服。他让自己的胞弟苏里唐为吐鲁番阿奇木,直接行政管辖吐鲁番地区。
  此后,他又出兵伊丽河谷,击败了准噶尔军队,重新把叶尔羌汗国发源之地伊丽河谷和七河流域一带夺回控制。
  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叶尔羌汗国在他的带领下再次统一塔什干和费尔干。其疆域也达到极盛,包括吐鲁番、哈密和塔里木盆地和伊丽河谷与七河流域和帕米尔高原。汗国版图东方是嘉峪关,南方是乌思藏,西南与河中相邻,北方越过了天山,与准噶尔相邻。
  只是阿不杜拉一手带领叶尔羌崛起,可也很快又让叶尔羌衰弱了。
  叶尔羌汗国的建立者苏丹赛义德汗是一个带有蒙古血统的突厥贵族,而叶尔羌汗国的国教是伊斯0兰教,后来和卓一派开始进入叶尔羌,其中的黑山派受到汗王支持,迅速发展,后来白山派也进入。
  两派争斗越来越激烈,汗国里贵族和百姓互有支持,汗国陷入严重内乱。而此时准噶尔却在巴图尔的带领下,迅速的崛起于天山北麓,先后将伊丽河谷和七河流域夺取,此后又夺占了吐鲁番和哈密,最后甚至攻占了阿速和乌赤这两大重城。
  若不是这次汉军主动前来联络,派来教头送来军械,帮他们训练整编了军队,并带他们反攻准噶尔,此时别说他们夺回乌赤和阿速,只怕准噶尔人都一直打到叶尔羌城了。
  夜幕降临,阿速城的废墟上燃起一堆堆的篝火。
  阿速的气候是典型的沙漠气候,六月的阿速白天热的要命,到了晚上却迅速降温,凉爽的甚至有些冻人。
  李振没有阿不杜拉那么多的感慨,不管叶尔羌人怎么说阿速曾经是多么的繁华,可在他看来,这也就是一座连十万人都没有的小城而已。
  十万常住人口都没有,你算什么繁华大城?现在中原十万以上的城市没一百起码也有七八十座吧,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都有六七座了。至于什么四五十万,二三十万人口的城市真是太普遍。
  现有一些矿区,那些各种采矿、选矿、冶炼为一体的大型矿业园区,几十上百家工厂在一起,各厂的工人加一起有的都有不下十万人。这种建在荒郊大山里的矿业园区,都比这个什么阿速大的多。
  至于说这里的田地,也算不了什么,整个阿速的耕地全加一起据说才五十万亩。这么点田,更不值一提了。中原一个乡镇,耕地也比这个多啊。
  李振现在更在意的还是打仗,带着叶尔羌人打准噶尔人一个措手不及,将他们从南疆赶出去,这是最好的。李振也没指望叶尔羌人就能一直打到吐鲁番去,那边有准噶尔重兵把守呢。
  不过能突袭夺下乌赤和阿速已经非常不错了,这样一来,青藏的汉军就能直接过来。
  叶尔羌军中如李振一样的教头数量还不少,大约有一千人左右。他们这支教头特遣团的任务很简单,就是护送着一批军械到叶尔羌,然后帮他们迅速整编出一支新军。
  不过上面给他们的时间太短,因此他们到了叶尔羌之后,其实也没能真正的整编新军,不过是做了个临时整编,教导了一些步炮协同,火枪阵列等简单的东西。不过他还是低估了火器的作用,当叶尔羌人拿到了数千支火枪和第一批的山地榴后,立即就跟打了鸡血一样,自信大增。
  而此后有李振他们帮忙制订行军作战计划,突袭作战也确实打的很成功。
  准噶尔人面对着突然拥有许多枪炮的叶尔羌人,被打的措手不及,抱头鼠窜。
  李振坐在篝火旁,借着那火光在看着地图。
  拿下乌赤和阿速,他们其实已经超期完成了目标。但李振并不满足于此,他现在眼睛盯上了一个新的目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9/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