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校对)第6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0/697

  铁门关。
  铁门关,丝绸之路上的中道咽喉,扼孔雀河上游陡峭峡谷的出口,也是南北疆交通的天险要冲。
  铁门关扼守的孔雀河这段峡谷,足有六十里长,峡谷险要无比,曲折幽深,岸壁如刀劈斧凿是塔里木盆地通往吐鲁番盆地的一道天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晋代之时,就已经在这里设关,因其险固,古称铁门关,还曾被列为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之一。
  李振很清楚朝廷这次的用兵目标,是要征服准噶尔,而第一期目标是要夺取哈密,第二期目标是夺取吐鲁番。
  如果叶尔羌能夺取铁门关,那就等于是一刀砍在了准噶尔人的腰眼上。不但对于朝廷夺取哈密有极大的牵制之功,而且还能直接威胁到伊丽。
  夺了铁门关在手,就等于是夺取了天山南北的十字路口。这里可以联结吐鲁番盆地也能联结伊丽河谷还能联结准噶尔盆地。
  叶尔羌拿下阿速后,他们与铁门关之间已经没有了阻碍,只剩下一路上小部准噶尔驻军,对他们构不成威胁。
  不过若要进军铁门关,也不是那么容易,阿速到铁门关,还有八百里之遥。
  而吐鲁番到铁门关,只有六百里。铁门关在准噶尔人手里,周边也有许多准噶尔驻军。
  要想打下铁门关,不异于虎口拔牙。
  嘉峪关。
  经过一月行军,刘钧率领的京军到达关内。
  不过入关之后,皇帝却并没有马上下令出关。十余万大军和民夫云集关内,每天只是早晚操练,这让不少将领们都觉得奇怪。
  “再等等。”
  面对将军们的疑问,刘钧只是笑着答道。
  一天两天三天,一恍过去十多日,刘钧用这三个字回答了一次又一次。
  众将士们都十分疑惑,皇帝究竟在等什么?
  刘钧在等左右两路兵马,大军西征,出嘉峪关后到哈密足有千里之距,因此他很清楚这一千里并不安全,准噶尔兵强马壮,肯定不会让汉军轻易的到达哈密,这一路上必定会有拦截袭击,半路野战,这对汉军并不有利。
  “报!”
  “禀奏陛下,叶尔羌军攻破乌赤、阿速两重镇,现正沿塔里木河向铁门关进军。”
  “准噶尔分兵五万前去拦截。”
  听到这个消息,刘钧哈哈大笑。
  好,非常好。一个叶尔羌就分走了准噶尔五万兵。也许巴图尔认为他派兵五万过去,能迅速击败叶尔羌,可刘钧却不会这样认为。叶尔羌有大汉支援的教官团,还有一批新式的火器,当然最重要的是,青藏和藏南两地也抽调了部队正赶过去与他们汇合呢。
  这五万准噶尔军一过去,想要马上再回去,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准噶尔这次集结了二十万兵马,就算里面没有什么水份,可现在一下子也减少了五万。
  诸将闻讯,纷纷前来恭贺。
  兵部尚书刘允升忍不住询问何时出兵。
  “再等等。”刘钧依然是这三个字回答。
  又等了数天。
  快马入关禀报。
  漠北诸侯五万骑兵已经越过了金山东麓,于五天前,在金山山脉东麓和天山山脉东麓之间的准噶尔城堡阿尔坦发生交战。
  漠北蒙古骑兵一战攻夺阿尔坦小城,歼敌五千余。
  “巴图尔什么反应?”刘钧问。
  “禀陛下,贼酋巴图尔闻报,派兵五万前往阿尔坦。”
  巴图尔急了,刘钧笑着道。
  阿尔坦虽然是座小城堡,但位置却十分重要,位于哈密北面不到五百里,尤其是这座城堡正好处于金山山脉的东端,是连绵山脉的一个孔道。从漠北南下,这里是最佳位置,要不然,就得继续向西很远,才有孔道南下。
  叶尔羌军进逼铁门关,威胁吐鲁番,而漠北诸侯夺取阿尔坦城堡,却直接威胁着哈密。
  “陛下,如今南北两翼如一把尖刀捅到准噶尔两侧,迫使其分兵十万。眼下我们是否立即进军哈密?”
  陆军司令傅山问。
  “再等等。”
  “还等什么?”诸将疑惑。
  “好饭不怕晚,这是一场盛宴,相信有很多人都想参加,我们就等等他们,一起分享。”
  火焰山下,吐鲁番。
  巴图尔此时有些焦头烂额,恼羞成怒。
  原本准备好狩猎汉军,结果嘉峪关的汉军却偏偏没有半点动静,反倒是南北两边却接连出了状况。
  分出了十万兵马,巴图尔只求能早点解决叶尔羌和漠北蒙古人,可到现在,两支大军出去,却久无捷讯,这不由的让他坐立不安了。
  “大汗,我以为眼下局势对我们很不利,若是汉军主力出嘉峪关,这仗将不好打了。不如先将南面去夺回阿速乌赤的五万兵马先撤回来,我们不如暂时将乌赤和阿速放在一边,只要我们守住铁门关,那么不妨让叶尔羌人先得意一时。”
  固始汗向巴图尔建议道,“铁门关极为险要,易守难攻,只需要一两万人守御足以。我们可以留两万人守铁门关,然后撤三万人回来加强哈密的防御。或者把这三万人调到北面,却夺回阿尔坦城。”
  阿尔坦城和铁门关一样重要,是哈密的北面防御,尤其这里还是漠北南下的重要孔道,这里一丢,漠北骑兵就将源源不断的南下,威胁着哈密,甚至威胁吐鲁番。
  “若放弃阿速、乌赤两镇,独守铁门关只怕守不住。”巴图尔眼睛通红,目光一直盯着羊皮地图,“我已经得到了消息,乌思藏正有一支大军西进,不但有青海的汉军也有藏南的汉军,你的那五个儿子也率着和硕特部正在西来。”
  固始汗闻言叹息一声,低下了头。
  “乌思藏来的汉军与叶尔羌一汇合,别说铁门关留两万人守,只怕留五万人都不一定守的住,你知道他们火器的犀利,再坚固的城防他们也攻的破。要对付汉军,唯有野战,绝不能打城防战。”
  “可是要想夺回乌赤、阿速很难,守城非我蒙古兵所长,攻城亦是啊。”固始汗道。
  巴图尔却没有动摇,“我们不一定要直接攻城,从阿速到铁门关,足有八百里,我们就用对付嘉峪关汉军的办法,守住这八百里,在野外跟叶尔羌人打。”
  “大汗,南北两面各分兵五万,现在我们手里只剩下十万人马,万一汉军主力出嘉峪关,我们兵力就无法占优了。”
  “也只能这样。”
  汉军主力屯驻于嘉峪关,此时不动却胜似出动。
  那就如同一把悬在准噶尔头上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这迫使的准噶尔必须得保持一支足够的重兵在哈密,要不然,汉军随时可能乘虚而入。一旦让他们得到哈密,那就再难阻挡汉军进入北疆了。
  “我现在担心西南的布哈拉和希瓦两国会乘机落井古石。”巴图尔说出了自己的担忧,据他的探子回报,汉人近年来不但有探子以商人身份进入河中和费尔干纳盆地,他们秘密与两国联络,很明显是在策动他们与准噶尔为敌。
  “若是汉军再晚一年,再晚一年西侵,我就能灭掉叶尔羌,甚至能把希瓦和布哈拉干掉。该死的,现在我们却得要小心提防着这三个撮尔小邦。”巴图尔气极。
  说曹操曹操就到,怕什么偏偏就来什么。
  “报!”
  “希瓦和布哈拉两汗国各自发兵,犯我边境,劫我部民。”
  “报,哈萨克人起兵作乱!”
第七百八十章
大宛、碎叶
  浩罕,西汉时大宛国。地处费尔干纳谷地,是天山和阿赖山的山间盆地,盆地东西六百余里,南北宽三百余里,呈三角形。
  这片谷地边缘是光秃的低丘陵地带,谷地中央是布满盐碱滩和沙丘的草原。从山上流下的许多溪流穿行于丘陵之间,灌溉著连绵不断的肥沃绿洲。这里冬天不太冷,但夏季炎热,因为盆地有许多河流可以灌溉,使得这里农业发达,成为中亚人口最稠密的地方。
  此时的浩罕和安集延等谷地城市一样,多是信奉伊斯蓝的乌兹别克族人,谷地诸城都隶属于布哈拉汗国。
  谷地四大城为主,生活着九十二部乌兹别克族人,虽然布哈拉汗国也主要是乌兹别克族所建立,但谷地里以明格部为主的乌兹别克人却一直都想在谷地建立一个自己的汗国。
  尤其是伊玛目·库里汗新逝不久,纳迪尔、穆罕默德新继位不久,乌兹别克各大氏族割据势力日渐强大,王族内部的争斗也十分激烈,加之此前波斯萨菲、希瓦、莫卧儿、准噶尔的先后入侵,使得现在的布哈拉早就不是当年昔班尼的时代了。
  一百多年前,乌兹别克人首领昔班尼率兵自北进入河中地区,占领撒马尔罕,推翻贴木儿后裔在中亚的统治,建立昔班尼王朝,后迁都布哈拉,始称布哈拉王朝。在昔班尼的带领下,当年的布哈拉不断对外征战,从里海到天山,从锡尔河到伊朗高原,辽阔的中亚大地一时都处于他的统治之下。
  可是现在,布哈拉却沿落了,地方氏族割据,王族内讧,外族不断入侵。
  “这不是我们的战争。”
  浩罕城中,明格部首领沙鲁克面对着布哈拉纳迪尔汗的使者,直接拒绝了出兵的要求。在这些地方割据氏族首领们看来,和遥远东方的大汉帝国联手去打西域霸主准噶尔,没有必要。
  两强相争,他们这些小国根本没必要陷入其中。
  “这是大汗的命令。”使者重申。
  “战争与我们无关,我们拒绝。”沙鲁克很年轻,但在明格部中威望极高,他是一位勇猛的战士,年少继承氏族首领之位,却很快凭本事赢得部族的拥护。如今的浩罕城,名义上为布哈拉所统,但实际上,整个费尔干纳这数百里地方,包括洗罕在内的诸城,其实已经是名为所属,实为割据了。
  日渐衰弱的布拉哈根本无力控制这一谷地,过去老汗在世时,他们还比较收敛,现在新汗继位不到一年,就连沙鲁克这样的年轻氏族首领,也十分直白的不怎么理会新大汗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0/6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