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校对)第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1605

  老爹过来,手摸在炕上,果然发现一阵阵暖和。他学张超的样子脱了鞋,也上炕坐了席上。
  “嘶。”
  老爹舒适的直吸气。“暖和,真是美滴很。”
  赵叔王叔还有柯小八和柯十三,也都过来争着上炕。好在这炕本来也修的蛮大,可以睡个五六人,坐个七八人自然没问题。六人坐在炕上还显得很宽,只是炕上现在还没有炕桌,是个缺憾。
  “回头这上面再摆个矮炕桌,正好。”
  “要的,要的。”老爹也连连点头。
  坐在暖炕上,可比坐灶口烤火还要舒适。
  “夜里睡觉也有这么暖和,那真是太美了。”柯十三惊叹连连,舒服的都直打哆嗦。“回头也要俺爹请三郎帮我家盘一个。”
  感受着暖炕的舒适,很快锅里的馍馍也熟了。
  阵阵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老爹擦着鼻子下炕,“我去看蒸笼,熟咧。”
  蒸笼从灶上端下,打开。
  一阵白汽升腾而起。
  大家却都迫不急待的去看笼里的蒸饼了。
  白色的蒸汽里,二十个黄面馍馍显露出来。
  “哇,好大。”
  柯小八忍不住惊呼。刚才蒸饼是大家一起做的,他亲眼看着放进蒸笼里的。每个蒸饼都是寻常那样大,一升面和水加红豆和枣泥做了二十个蒸饼,甚至比寻常的饼还要小点。可现在蒸出来的饼,却好大一个。
  “只用了原来一半面,却蒸出来一样大。”
  加了碱面的黄面馍馍蒸的很大,十分的蓬松。馍馍蒸开了口子,几道裂缝咧开,还能看到里面那红色的红豆枣馅。
  张超取来筷子和碗,先夹了几个出来。
  “大家试试口感味道怎么样。”
  柯十三最是等不及,馍馍还没凉,就已经抓了一个在手,烫的他左右手不停的倒腾,然后也不等再凉凉,就送到嘴边咬了一大口。
  馍馍很烫,可柯十三却顾不得了,他眼睛冒光。
  “好吃,好松软,没有酸,还有点甜,真好吃。”
  其它人本还想等馍馍再凉凉,可听了也有些等不及了。连老爹都向着馍馍吹了几口气后,咬了一块入嘴。
  依然还很烫,可入口却是真的很好吃。
  口感松软带甜,真的没有半点寻常蒸饼的酸味。吃了一辈子蒸饼,早都已经习惯了酸味的老爹,到现在才发现,原来蒸饼还可以没有酸,还可以这么好吃。
  张超自己也吃了一个,确实很好吃。
  硬糜子和软糜子七三配比,加上有碱面中和老面酵头的酸味,以及碱面让馍馍更加蓬松,使得这黄面馍馍跟他昨天吃到的唐朝糜子蒸饼完全就是两种食物。
  “吃啥咧,这么香?”
  大家正吃的高兴,门外传来柯山的声音。
  柯山和柯五一大早就过来了,正好赶上张超他们吃馍馍。
  “叔,快过来,三郎昨天炼了一味丹药,把这丹药加入糜子面中和面后,蒸出来的糜子饼可好吃了,又松又软,不酸还甜咧。”
  柯山和柯五两个一人抓起一个,吃过之后,也连连惊叹。
  “老爹,你说咱们多蒸点这个馍馍,然后拿到乡里和县里去卖,你说有人买不?”张超问老爹,弄出了这么好吃的黄馍馍,他可不满足于只是自己吃。他算过了,要盖起他规划的那个新窑洞,家里的存钱可能还远远不够。
  得想办法再开源。
  “当然有人买,好吃的把舌头都快咬掉了。这是加了仙丹啊,太好吃了。”柯五直叹。
  “就是拿到长安去卖,都会有人吃咧,太好吃了。”柯山也在那里舔嘴唇。
  二十个黄面馍馍,八个男人,很快就吃光了。
  买,肯定有人买。
  但张超也在考虑如何卖出更多,效益更大。七娘在乡上有一个面馆,直接把黄馍馍放那里卖肯定是行的,但乡上的情况他也见过,每天的客人其实并不多,就算大家喜欢,也卖不出多大量。
  去长安卖,倒也是一个办法。只是他也还没有卖过,不知道方不方便。
  想了会,张超倒是找到了一个办法,一个利益最大利的办法。
  “老爹,你说若是咱们把咱这黄面馍馍送到各个驿站和酒楼饭店里去卖怎么样?”
  “别人为啥要帮咱卖馍馍?”老爹现在也习惯了张超把糜子蒸饼叫黄面馍馍了。
  张超笑笑,“互惠互利啊。只要咱们的黄面馍馍好吃的口碑打出去了,到时名气在外,他们帮我们卖黄面馍馍,也能给他们增加生意啊。况且咱们也不让他们白卖,咱们是合作,他们每帮咱们卖出一个黄面馍馍,咱们给他多少钱,这不是两全其美么?”
  柯十八不解的插问,“三郎,咱这黄面馍馍这么好吃,你又有独家的密方,咱干嘛要让别人帮着卖还分他们钱,咱们自己卖就好了,钱都自己赚。”
  “错。”张超摇头。
  黄面馍馍好吃,但也得卖出去,或者说卖的多才利润大。一天卖一百个,能赚什么钱。若是一天能卖一万个呢?
  而要想把品牌打出去,要把销量提上去,凭着他们自己从头做起,很难。如果是搭上那些酒楼饭店之类的车,那肯定就容易的多。
  还有一个问题则是,若是自己做,别人也许会眼红会捣乱,但如果是合作,他们也能得利,那他们不但不会捣乱还会出力。
  这也是张超和柯十三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
  柯十三想的是全自己赚到,而张超想的是如何赚更多。
  “那就试试咧。”老爹想了想,最后道。
  “嗯,那我们现在就再做一些,然后拿到乡里县上还有长安城里去,跟那些酒楼饭店推销我们的黄面馍馍。只要他们肯帮着卖,我们就分利给他们。”
  想了想,张超又道,“推销的时候,我们这个就叫黄面馍馍,跟店里和客人推销介绍的时候,都叫黄面馍馍,咱们不叫蒸饼。”
  这是品牌意识,蒸饼根本没有什么独特性,但如果叫黄面馍馍却是头一家独一份。黄面馍馍其实就是蒸饼,但并不是所有的蒸饼都叫黄面馍馍。
  黄面馍馍,唯灞上张家沟独一份。
第17章
日进数千
  “一二三四五六七……”
  冬日里天亮的晚,天还是黑的,老爹的旧窑洞院里就热闹起来,院里点着好盏灯,还生了几盆火加强光线。这个时候老爹也不再心疼灯油费钱了。
  黎明的院子里,摆满了一笼笼刚蒸好的黄馍馍。
  赵叔王叔两个府兵,还有柯小八柯十三两个后生,以及柯山柯五两个张超门下大弟子,连上老爹和张超,八个人都不停的忙碌着。
  昨天一整天,他们八个都在为今天早上做准备。
  拉着石碾子给糜子去壳,用石磨把糜子磨成面粉。然后是筛面和面揉面,把红豆、红枣蒸熟,最后做成豆沙枣泥馅。等到面发酵好了,又忙着做成馍馍。
  一石糜子,加酵头加水和面,再加上豆沙枣泥,差不多最后就做出了两石的馍馍。
  这里的一石是容积单位,一石等于十斗,一斗十升。唐朝一升等于三小升,而一小升只有二百毫升。因此这一大升也只有六百毫升而已,糜子的密度和面粉差不多,一升糜子约五百二十克左右。
  张超心里一换算,这大唐的一升糜子面,只有三百一十二克。而大唐一斤十六两,约六百八十克,平均一两只有四十二点五克。实际上,一升糜子面,若换成重量单位,只有七两多一点点。
  两石的剂子,张超最后做出了两千个馍。
  张超他们做的这些黄馍馍个头并不算大,一个馍约五十来克,一两多一点点。这个大小,跟后世的一个白面馒头差不多。
  一石糜子面,最后蒸出了整整两千个黄馍馍。
  看着一筐筐的黄面馍馍,大家虽然都很累,可却又都非常兴奋。
  “一石糜子面三千文钱,蒸了两千个黄馍馍,一个馍馍合一文半本钱。”柯十三扳着手指头认真的道。
  “瓜娃,红豆和大枣也是本钱。”柯五教训自己的本家侄子太年轻。
  “红豆和大枣也值不了多少钱,豆沙主要是红豆,红豆便宜。这里的豆沙本钱不到一千钱,就算一千钱,那样一个馍馍也才两文本钱。”
  豆子属于粗粮,比起糜子还不值钱。就连大红枣,那也是极便宜的东西。
  “三郎,我们一个馍卖多少钱?”
  大家都望向张超。这么好吃的黄馍馍,肯定不能卖的太便宜。可刚才这么一算,这黄馍馍成本其实很低,甚至比普通的蒸饼还便宜些。
  现在粮价这么贵,一斗糜子本钱三百钱,斗米都五百钱,一斗豆子也得二百钱。在外面吃顿饭,哪怕就是吃碗汤饼,弄不好都得五十文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