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校对)第4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2/1605

  “是的,郡王。”
  “他怎么打的你?”
  “拿脚踢我。”
  李崇高冷哼一声,“这奴才就算有不对的地方,那也是我李家的奴才,你一个小小的队正,不过九品,居然敢打我的奴才。打狗还得看主人呢,不知死活的东西。”一个巴掌狠狠的甩了下去,啪的一声,队正的脸上多了个巴掌红印,嘴角出血。
  队正咬着牙,继续站在那里。一个七尺大汉,却只能把怒火压在心底。这就是权贵,与普通人的区别。
  “刘才,他归你了,好好教训教训这个狗才。”
  一群府兵,却没有人敢上去。
  几个衙役看了看,也都低着头不敢上。
  形势比人强,对方毕竟是宗室是郡王啊。
  李瑗坐到门口,冷眼看着这一切。
  对于儿子的行为,他不但没有叫停,反而看的很高兴。一切狗东西,敢欺负到他头上来了。
  刘才兴奋的笑着上前,他那瘦小的身子站在高大的队正面前,显得跟个小孩子似的。可队正站在那里却无法还手,刘才跳起来一巴掌狠扇打在队正的脸上。
  火辣火辣的疼。
  队正目光含着怒火盯着刘才。
  “嘿,你还敢瞪眼,我让你瞪,让你瞪!”
  刘才一顿拳打脚踢。
  “住手!”
  一声大喝。
  京兆尹李超骑马出现,身边跟着一群护卫。
  李瑗父子看到李超出现,脸色变了变,最终还是哼了一声在那边,根本没有过来拜见之意。
  李超下马,走过来。
  他扫过了场上诸人。
  刘才对上李超的目光,瑟瑟发抖。
  李超转过去望着脸上肿起来的队正。
  “你叫什么名字?”
  队正低着头道,“属下山东王孝杰、左金吾卫队正。”
  李超喝斥道,“你也是堂堂朝廷武官,九品命官,居然被一个奴隶殴打而不敢还手,你们的血性呢?你是怎么升上这队正的,是靠挨打升上来的吗?”
  王孝杰抬起头来,眼睛红红的,“不,属下多次随军参战,打过窦建德、战过王世充,平过刘黑闼、灭过徐圆朗等多场战事,升任队正,是我一刀一枪用军功换来的!”
  “是吗?那这么说你们以前也还是很硬气的,可你现在呢,你们的卵子打时候被割掉了吗?”
  “我没有!”
  “很好,你还能这样回答,我很满意。既然你还有卵0子,那你现在就拔出你的刀,把刚刚那个袭击朝廷军官,侮辱朝廷军官的奴隶给斩了!”
  王孝杰手摸到了刀柄上,看着李超,又望着刘才,最后目光落到李瑗父子脸上。
  “动手!”
  王孝杰抖了一下,然后一咬牙,拔刀出鞘。
  刘才见势不妙,边忙跑到了李崇高的身后,“郡王救我!”
  李崇高望向李超,“赵公,给我李崇高一个面子,这事就算了!”
  李超看都不看他,只是目光望向王孝杰。
  王孝杰瞬间感觉多了许多勇气,他踏步上前,李崇高大喝。
  “你敢,给我退下!”
  王孝杰步履迟疑了一下,然后继续上前。
  “呀嘿!”
  一刀劈出,刘才人头被砍下,鲜血喷溅,溅了李崇高一脸一身。
  李崇高又惊又怒,“我要杀了你个贱民!”
  李超冷哼一声,“给我把殴打侮辱朝廷命官的李崇高拿下!”
  刚才一直迫于李崇高父子势力而不敢动弹的那队金吾卫府兵,此时人人眼中都喷着兴奋之火。
  “得令!”
  一群金吾卫府兵围了上去。
  “李三,你焉敢如此,我要向陛下弹劾你!”
  王孝杰看着还在反抗的李崇高,一咬牙,一刀把狠狠的砸了下去。这一刀把正砸在李崇高的脸上,砸的他满脸开花,鲜血直流,后槽牙都掉了两颗。
  李瑗无法坐视了。
  站起来,向李超走来。
  “赵国公,给个面子,犬子多有冲撞,还望你大人有大量。”
  “呸,给你面子,你算什么东西。”李超毫不客气的呸了一口,一脸的不屑与鄙视。“李崇高既然敢殴打侮辱朝廷武官,那他就应当知道后果的严重。庐江郡公,我奉劝你马上离开这里,不要妨碍本府办公查案!”
第444章
长安有个李青天
  李超的打狼行动十分顺利,抢粮战果相当辉煌。
  短短三天的时间里,从整个京畿地区查出了五十多万石粮食,这些粮食,几乎与朝廷一年从东南转运进长安的漕粮数目相当。
  关东过去被称为天府之国、膏腴之地。但到了隋唐时,关中平原早就无法供应关中粮食需求了。作为京畿之地,关中人口数量众多,尤其是有大量不事生产的人,宫廷、官僚、军队还有那些服侍的奴隶等等。
  地小人众,人胜于地。
  兼之因战乱,导致许多水利设施等失修,田地产出减少。早在汉平帝的时候,京兆人口就达到了七十万,现在唐朝不比隋开皇大业时人口众多,可一个长安,也有近三十万人口。
  长安城里的官吏很多,宗室很多,宫廷里人很多,军队人也很多。
  仅是每年供给官员们的禄米,就得五十万石。
  这还是在长安几万番上的府兵基本上是自备衣粮的情况下,要不,消耗的粮食更多。
  朝廷现在每年从东南转运的漕粮,都有数十万石。这还仅是官方漕运进京的粮食,事实上,朝廷靠关中的田租粮食无法供应满足宫廷、官员等需求,每年有几十万石的粮食缺口。
  而关中的商品粮食,也一样无法满足关中百姓们的生活所需,每年起码需要从其它地方转运上百万石的粮食入京,甚至更多。
  从蜀中、山南、江淮、河南、河东、河北、江南等地运粮入京,这些都是民间商人在转运粮食,是民间商业行为。
  哪怕是隋朝最繁华的开皇中后期,一旦关中遇饥荒,皇帝也得带着官员军队去东都就食。大量关中百姓得跟着出逃。
  为什么?
  隋朝的粮食很多啊,几大粮仓,粮食堆的都吃不完,隋末战乱,反军随便抢个粮仓,都能得到够几十万人的粮食。
  这里面有一个很麻烦的问题。
  就是粮食运进关中非常困难,特别是长安和洛阳之间的陕州一段。这里无法行船,关中有渭河河段,陕州下游有黄河河段通航,甚至河南河北都有运河,都直通扬州了。
  可陕州那长长的一段,根本无法行船,粮食船运到这,只能转为陆运。车拉肩挑,粮食毕竟是很沉重的,一石就是百多斤,一百万石,那就是起码一两百万个粮包啊。
  因此,就算是隋朝天下太平的时候,东南粮食都满仓了,洛阳边上都好几个大粮仓,堆满了粮食,可平时一年也顶多能往关中输个百来万石粮食,另外依靠民间的商人的力量,还能再输个一两百万石。
  也就到了极限。
  每年关中得依靠关东输入一两百万石的粮食补充。
  可一旦关中遇灾,一两百万石粮食就不够了,但再多却又无没有能力运输进去。于是乎,皇帝只能带着百官带着将领带着自己的宫女内侍,带着老百姓,浩浩荡荡的来河南就食。
  其实河南也产不了那么多粮食,但河南存了许多粮食,有许多粮仓,修在黄河、运河边上。
  去年唐朝打了好几仗,虽说平定天下,但也折腾的够呛。好不容易灭了那些反王,抢回来的那些粮食,平抑物价,再打几仗,也光了。
  朝廷无法向百姓供粮,只能靠粮商们的粮食,但粮商还想要作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2/16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