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白社(校对)第12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0/1242

  但我没有丝毫证据。
  我之前的几篇番外就说过,作证的论据,只会用山海经自己的内容,外加现实存在,或科学知识、合理逻辑,来进行论证和推敲。
  别的文献只提供思路。
  所以外星人,飞碟什么的,提一下就算了,真没证据。
  而现实里真实存在的,又能与女娲之肠联系上的……我只能想到麦田怪圈!
  首先,‘女娲’是个常识,就像龙、人、鸟、鱼一样,不用解释。
  所以女娲是个谁都知道的存在,比如谁都知道,女娲创造万物,来自天上……
  继而‘女娲之肠’这四个字,本身就很可能已经在描述某种……在当年,古人们一听就很形象生动的事情。
  这么形象生动的话,那么当时降临到广袤的粟米田地里的‘神’,要么长得跟肠子似的,要么在田地里,制造出了犹如‘女娲之肠’般的场面。
  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看过麦田怪圈,有很多奇妙的几何图案,扭曲而华丽繁茂,一圈圈的,非常复杂。
  麦田怪圈很多人嗤之以鼻,说是人伪造的,实际上这么说的,根本不了解麦田怪圈的可怕。
  这里篇幅不够,我只告诉你们:人类已有的技术,造不出真正的麦田怪圈。所有人伪造的,都和真正的麦田怪圈差距极大,就好像小学生的画与顶尖画家的作品一样,天壤云泥!
  本质上,那是人类科技根本无法实现的情况,因为麦子没有被压断,它是自然地,被某种电磁力技术整齐地抚平的,并且还可以继续生长。以及麦子收割之后,来年那片麦田依旧会自动长出怪圈的图案,直到两三年后,才会自然消失。
  总之,麦田怪圈到底如何形成,我只相信两种说法,一种是高等文明所为,一种是盖亚意识假说——地球生态系统自己的反应。
  言归正传,有个怪圈名叫‘生命之花’,这个麦田怪圈非常出名,而且从地面看非常难以名状,我这里放不了图,自己查。
  总之这种麦田怪圈,古人若看到了,将其描述为女娲之肠,我觉得可以理解。
  因此,山海经记载:“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粟广之野,横道而处。”
  这有可能,是因为自古以来,地球上就会偶尔出现麦田怪圈,只不过到了近现代次数增多了。
  而有人在上古尧舜禹时期,目击了上古麦田怪圈的形成过程,比如目击者认识来自于‘女娲氏’的十艘小飞行器从天而降,降到粟米田里。
  或者目击者没看到谁弄出麦田怪圈,只看到了粟麦自动倒下,原地凭空形成。
  于是古人脑补,麦田凭空倒下,形成图案,仿佛盘桓在田地路边的无形之神,此必是女娲化生!
  又因为目击者不会飞,不能俯瞰,所以从地面看麦田怪圈,感觉整齐朝着一圈圈曲线伏倒的庄稼,就像是肠子似的,盘桓在路上。
  因此名曰:女娲之肠。
  也许有些过度解读,但既然解读山海经,那么就将其当做古人真实目击,且认真记录的情况来分析。
  综上,我也只能给出这个答案了。
  废话了八千字,也才讲完山海经里几乎就没有的……三皇。
  虽然山海经原文里几乎没有三皇,但这一篇提出的东西,我后面会用到的。
  接下来,就是五帝,五帝篇幅更大。因为山海经完全就是五帝的世界!
  下一篇番外先讲颛顼吧,毕竟是黑帝。
  我对群帝中,了解最深的也是颛顼。
  百度百科有着巨大的错误,真不知道是谁写的,你们千万别被百度百科误导了。
  至于是什么,下次再说。
  ……
山海经想法系列之番外:史上唯一飞升者。
  《山海经》解读系列,虽说作为番外放在这本书里,但其实跟这本书没有关系……
  真就只是单纯地个人解读一下,只不过我解读的时候,总是会发散到很远,并且线索和思路牵扯众多知识。
  而一些知识点,若说得详细,显得臃肿,说得不详细,又怕你们不知道……
  所以我总得写点‘山海经解读系列’的番外……
  虽说我的解读,不以山海经以外的文献为证据,但它们可以是思路。
  古文献就在那里,现代信息那么发达,你们有心就可以去搜、去查,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
  结合别人的理解以及他的人品和政治立场来判断他描述的东西,会偏向什么。再对比山海经,可以推测出山海经里哪些是伪篇,哪些才有可能是上古原貌。
  同时也对比其他文献,才能知道一个传说,经过了哪些演变,是朝着什么方向演变的,继而逆推,得出它的本来面貌可能是什么。
  毫无疑问,先秦时期的古文献,最有说服力,汉代及以后的文献,就不那么可信了。
  不是添加了大量的艺术加工,就是植入了政治目的,要么就直接被删掉了。
  再加上历朝历代的战乱,许多珍贵文献的丢失,想了解上古五帝时期的真实情况,太难了。
  别信什么百度百科,甚至也别完全信各种正规渠道机构的整理。他们整理的东西,只有参考意义,而非真实。
  有百分之二十,吻合几千年前的真实,就不错了。
  因为他们的依据,也都是从汉以后的文献中得来。
  唯一可以信的,只有考古文物,即对古代遗迹的实物分析。但借此,我们也只能知道冰山一角。
  所以,其实没有什么真相了,真相早已埋没,我们永远只有个人所理解的‘真实’。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人类历史。我解读的未必准确,甚至有些观点,早有人想到。
  言归正传,很多认为,山海经更荒诞,凭什么它记载的就是更可信的呢?
  而且它说不定就是战国人编写的,并非远古时期记载。
  我凭什么要把山海经写的,认为是最真实的呢?
  首先我承认,我非常喜爱山海经。第二,我之所以一口咬定,山海经定然有一部分文字,是极远古时期的人记载的,而绝非战国乃至更晚才写的。
  原因在于,山海经经常能推翻战国以及之后官方所认为的事情,并且有文物为证。
  我很早就读了山海经,而真正开始认为它是信史,至少比秦汉以来的说法更可靠的契机,在于有一天看到了三星堆青铜神树的报导。
  没有谁,比山海经描述地更详细,哪怕是战国时期的《九歌》,也只是提到太阳从东方的扶桑上照耀四方。
  完全不像山海经,早早就描述了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当青铜神树把挖掘出来后,只有山海经与它印证了。
  由此之后,我疯狂查阅还有什么文物与山海经印证。
  随后就发现,甲骨文有。
  将近七十年前,文化部得到一批甲骨文,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一直到今天。
  其中有一片商王武丁时期的牛肩胛骨,刻着甲骨文。内容已经破译,祭祀‘四方司’与‘四方风’的。
  “东方曰析,凤曰劦。南方曰夹,凤曰凯。西方曰夷,凤曰彝。北方曰宀……凤曰伇。”注意因为甲骨文太残破了,所以北方叫什么不知道。只知道那个字,有个‘宀’。
  这是商朝时期,甲骨文所写的‘四方之名’与‘四方风名’。
  注意,商朝风不写作风字,只写‘凤’,因为殷商和当年的少昊羲和等国一样,崇拜鸟,风字就是从凤字化来的,风的最古象形就是凤凰。
  少昊的图腾是玄鸟,殷商的图腾也是玄鸟,我严重怀疑他们是少昊后裔。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如果把这句话,按照山海经的语言习惯去翻译,其实就是玄鸟生商。
  类似于‘颛顼生驩头’,颛顼国衍生出企鹅国。
  所以少昊,也就是玄鸟国衍生出了殷商国。东夷系的殷商,灭了炎黄系的禹夏,对夏朝的文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二里头遗址到处是很明显地破坏痕迹,几乎就没有完好的东西,可以想象夏朝灭亡时,很多东西都被彻底毁掉了。
  扯远了,那么三千年前的甲骨文所记载的四方风,山海经里有没有呢?
  当然有,格式都一样……而且更详细。
  《大荒东经》:“东方曰析,来风曰俊,处东极以出入风。”
  《大荒南经》:“南方曰因,夸风曰乎民,处南极以出入风。”
  《大荒西经》:“有人名曰石夷,来风曰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长短。”
  《大荒东经》:“北方曰wǎn,来之风曰猣,是处东极隅以止日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0/12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