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俗人一枚(校对)第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845

  重生后的王勃,对除了母亲之外的所有人他都会进行经济和利益方面的考量,唯独对小舅和小娘不会。
  “小舅母,你到店里来帮忙我是没啥子意见的,而且我举双手欢迎。但是有一点我需要给你说明,就是我这个店里面的规矩比较多,而且活路也不轻松。刚才我说给我爸听的那些话你也听到了,这450块钱并不好拿,如果违反了店里面的规定,即便你是我的小舅妈,该扣钱的还是要扣钱,这点你要想清楚,也要有个心理准备。咱们把话说开,免得以后出了问题让我为难,也让你小舅母心头不痛快。”王勃只想了片刻,便点了点头,同意了小舅妈的请求,但同时又把丑话说在了前面,算是给自己的小舅妈打了个预防针。
  这一世,王勃会用实际行动来报答小舅一家的恩情,但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他也会坚守。
  “勃儿,你说什么傻话?扣你幺舅妈的钱?你也说得出来哟!”曾凡玉有些不满的盯着自己的儿子道,她觉得刚才王勃将话说得太露骨,太过直白了,真的是一点也不好听,她也听不惯。
  “妈,我这不过是打个比方罢了。小舅妈在正式上岗之前,我会培训她的。培训的时候出了问题,算我的。等小舅妈转正之后才正式按照店里的规定执行。”王勃有些无奈的看着自己的母亲。
  他明白,自己的母亲实际上并不适合做生意,没文化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母亲的心太软,太过善良,很容易相信人,特别是身边的亲朋好友,基本上人家一说什么她就信什么,人家一打感情牌,母亲便会感同身受。所以,自己的母亲实际上更适合当一个普通的员工而非管理者。
  还好,虽然容易轻信,但跟其他人比起来,她最相信的还是自己的儿子。
  “姐姐,无规矩不成方圆!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勃儿说的其实很有道理。你放心,小舅妈也不是不明白事理的人,知道规矩的重要。以后在店里,你也别把我当成是你的小舅妈,就当成是一个一般的员工,该说就说,该罚就罚,不要有什么顾忌。今天当着姐姐的面,小舅妈在这里也给你表个决心:如果到时小舅母对你的处罚心怀不满,也不用勃儿你来发落,小舅妈自动走人!”快言快语的钟晓敏豪气的道。
  “妈,看到没有?什么是觉悟?这就是觉悟!”王勃朝钟晓敏竖起了一个大拇指,得意的看了自己母亲一眼,跟着发出一声叹息,“唉,妈,我发现你还真不合适当老板,我看等以后咱们的‘曾嫂米粉’壮大之后,你和爸还是回家去当老太爷,老太娘享清福算了。”
  “呵呵,那你好好创造嘛!我和你老汉儿等着当甩手掌柜的那一天!”曾凡玉笑着说,见弟媳并没有因自己儿子的刚才的那番话生气,反而十分的通情达理,她心中的担心终于落了下去。
第37章
去或不去
  今天中午,黎君华几乎是和自己的老子黎明德一起回家的。四方的城区很小,骑自行车二十分钟就可以穿城,所以,很多在城里面上班的员工都会回家自己做饭。黎君华,黎明德和王吉凤一家也是这种情况,先由王吉凤提前半个小时回家煮饭,黎君华和黎明德两父女则正常下班,等回到家的时候,饭差不多就做好了。
  “妈,今天晌午吃啥子哟?”一到家,黎君华便高声的嚷道,径直去了厨房洗手,准备吃饭。
  “你舅舅刚才过来了,喊晌午去他那里吃米粉。”王吉凤回答说,此时的她,没像往常一样在厨房忙碌,而是坐在客厅的皮沙发上,神情复杂。
  “啥子?舅舅喊吃米粉?难道他们的米粉店开张了嗦?”黎君华吃惊的道。昨天晚上,她还想起了舅舅开米粉店的事,还特意的询问了自己的母亲准备借给舅舅的那一千块钱母亲给舅舅送过去没有,当时的母亲说她差不多把这件事全部搞忘了,这几天太热,打算趁一个阴天在送钱过去。
  难道舅舅一家已经借到了钱?不仅借了钱,还在一周的时间内将米粉店开了起来?这速度也未免太快了一点吧?
  “刚才你舅舅亲自过来喊的。他们开店的钱是王勃找他妈娘家亲戚凑的。过去这一周,一家人就在忙装修的事,昨天刚从工商局拿了营业执照,今天就开张了。”王吉凤回答着女儿的话,心头苦涩。她怎么也没想到,那个她以为没了她家的支持就绝不可能把店开起来的兄弟一家竟然仰仗着娘家的支持,很快就开张了,弟弟今天兴高采烈的过来请自己,这难道不是一种讽刺?甚至可以说打脸?王吉凤越想越不是滋味,越看这件事心中越是五味杂陈,以至于连中午饭也懒得煮了。
  “那舅舅的动作还挺快的嘛!”黎君华道,“那我们还等啥子喃?赶紧走,去尝一下舅舅他们米粉的味道啊!顺便瞧一下他们的生意好不好!”她又对自己的父母道。
  王吉凤却没回答女儿的话,而是抬头看着眉头紧皱的丈夫,问:“老黎,你说我们去还是不去?”
  “去啊!吉昌都亲自过来请了,不去不好得。不过我今天中午有事,回来换件衣裳。你们两娘母去就是了。对了,去的时候还是给你弟弟买个花篮嘛,毕竟是开张,朝贺一下嘛!”说话期间,黎明德的眉头已经舒展开来。自己那小舅子是个什么德行,他一家是个什么状况黎明德完全心知肚明,对方能够在短短几天内筹集到开店的资金,盘下店面并顺利开店,坦白讲,让黎明德都有些出乎意料。如果当初这开店的资金是找自家借的,今天无论如何都要去庆祝小舅子的开张大吉,恭喜发财;但问题是人家的开店资金不仅不是向自己这个“能人姐哥”借的,当初小舅子来借钱时自己的妻子还毫不留情的拒绝了人家,这让他情何以堪?有什么脸面去朝贺?
  他黎明德丢不起这个人!
  “你不去?你不去我也不去!”王吉凤哪还看不出自己的丈夫是在找借口,既然丈夫不愿意去,她就更不愿意去了。今天面对自己的弟弟王吉凤就够尴尬的了,再去面对王勃,面对她母亲曾凡玉,甚至曾凡玉的娘家人?
  她也丢不起这个人啊!
  “哦哟,你们这是咋个了哟?一个二个都不去!你们不去算了,我去!人家王勃当初说了开业后请我吃米粉的,说味道巴适得很。我倒是要去看看是不是有他吹得那么神!”黎君华将视线从父母身上来回闪了几下,两人的表情让她很快琢磨出他们心中的大概想法。但当初不借钱给舅舅又不是她黎君华不是?她自己还打算为舅舅一家说好话来着,所以,她才没那个心理负担!
  “要得嘛!华华,那你就代表我们一家人了。如果你舅舅,舅妈他们问起,就说你老汉儿要陪客户,我……我要加班。”王吉凤心头松了一口,总算把今天的难题解决了。
  不过,她还是有些不甘心,觉得自己当初拒绝借钱给弟弟是一种好心,是不愿意看到弟弟重蹈覆辙。只要弟弟开的米粉店生意撇,开不起走,那就证明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对的。
  而这,就需要女儿去为她打探一番了。
  ……
  黎君华也没换什么衣服,将就自己身上的工作服,骑上自行车,就朝四中的方向走。黎君华骑的是一辆和王勃的同学唐建一模一样的双变速山地车,蓝黑色,有九成新,十分的漂亮。黎君华身高一米六五,在本地算是比较高挑了,长相标致,双腿修长,配上她屁股下的这辆新潮的山地车,在四方的大街上,绝对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几分钟后,四方的大门已然在望。四中这所全四方最好的中学也是黎君华的母校。黎明德和王吉凤也曾对黎君华寄予厚望,希望她们这个吃穿不愁,衣食无忧,从小当公主一样养起来的宝贝女儿能够考上大学,为两人争光。奈何从初三就开始暗暗谈恋爱的黎君华哪里有多少念书的心思?高考成绩惨不忍睹,离三本的录取分数线都差了老一大截。黎明德看了黎君华的高考分数,这才明白自己的宝贝女儿这辈子恐怕跟大学无缘了。询问了黎君华的意见,问她愿不愿意复读,颇要面子的黎君华哪里丢得起这个脸去面对以前的老师和同学?当即说不愿!黎明德没奈何,只得走关系将自己的女儿弄进了自己所在的银行系统。
  看着熟悉无比的四中校门,昔日的记忆自然而然的就从黎君华的脑海中冒了出来。她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表弟王勃也在四中读书,而且据舅舅说还是以全市前几名的成绩考进去的,跟自己当初刚刚过了四中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完全就是两重境地。前几天王勃和舅舅来自家借钱不是自信无比的宣称说以他的成绩,考大学是板上钉钉的事,区别只在于重点大学和普通高校吗?黎君华已经能够想到几年后的情景:
  自己的表弟背上行李,去到那让自己羡慕不已的大都市读书。几年后留在当地上班工作,坐办公室当白领,拿着远高于内地的工资,接收着最新的资讯和最时尚的潮流……
  而自己,却只能龟缩在一个小县城,跟一群没见识,没追求的人混在一起,连吃盘肯德基,买一两件新潮的衣服都得赶长途汽车去省城……
  而且这种单调,乏味,落后,保守的日子不是一日两日,一年两年,很可能是一辈子!
  一想到这种可能性,黎君华便有一种不寒而栗之感!
  自己现在固然从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远远的优于自己那表弟,但这却是暂时的!只要表弟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后留在大都市工作,很快他各方面的条件都会赶上甚至超过自己。
  一想到这种可能性,黎君华便发觉跟刚出门时的迫不及待相比,此时此刻她已经有点不太想去舅舅的米粉店了。
  “曾嫂米粉”就在四中的边上,距离四中的大门只有二三十米远。骑着自行车的黎君华刚过了四中大门,根本不用特意去找,那个白底红字,中英文对照并画有小舅母大头像的招牌就出现在了她的视线中。
  曾嫂米粉
  madamzeng’cuisine
  如同鹤立鸡群一般,这招牌在整条街醒目无比,只要从这条街过,怕是谁都会看着一样这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招牌!
  此时,正是中午十二点过一刻,米粉店最忙的时候。黎君华远远的看到,不仅米粉店内座无虚席,就连米粉店前的人行道,都站满了等待就餐的食客。这些食客站着,等着,用手指着,大声的议论着,一个二个迫不及待又兴趣盎然的样子,就是没有不耐烦。
  黎君华顺食客的手指看去,却见在摩肩接踵,人潮汹涌的前堂中,有两个忙碌的身影十分的显眼。两人穿着一模一样的衣服,大红的短袖衬衣和黑西裤,头上扣着顶在四方少见的鸭舌帽,鸭舌帽和衬衣的前胸后背似乎还绣有文字,但因为距离过远的缘故黎君华看不真切。
  “那不是王勃和小舅妈么?他们……他们怎么穿着肯德基的服装?”黎君华一眼就认出了两人的身份,正是一周前让她吃惊不小的那个表弟和许久未见的小舅妈。而两人所穿的衣服,从她现在的角度看去,跟她在省城吃肯德基时所见里面服务员所穿的工作服并无二致。
第38章
引导
  踌躇了半天,黎君华最终还是没能折下自己的脸面去王勃家新开的米粉店去吃米粉。如果王勃家的米粉店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大街上随处可见的米粉店,如果他家的米粉店门可罗雀,只有大猫小猫两三只在用餐,黎君华很可能就想也不想的将自己的山地车骑到了米粉店的门口,像她平时去其他米粉店吃米粉一样高喊一句:二两青红汤——排骨!然后心安理得的等着自己表弟忙不迭的上餐,舅舅和舅母殷勤讨好的问候。这种待遇,他和父母在去表弟家,或者其他农村亲戚家做客时享受了无数次,并习以为常。
  “那小子,果然没骗我!自己那幺舅,怕是从此要发家咯!”黎君华摇了摇头,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此时的她,心里头说不出是什么滋味。羡慕,嫉妒,还是后悔?好像都不是,但又好像又都有那么一点点。
  这时,她觉得自己已经完全能够体会前不久母亲的心境了。
  黎君华抬头又看了眼前方,高悬店门的招牌仍旧醒目,耀眼,招牌下的店铺依旧人山人海,两个红色的身影没有任何变化的跑来跑去,或迎客,或收钱,或端碗……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黎君华一拐方向把,掉了个头,朝来时的路上骑去。
  ……
  一直营业到晚上的六点,“曾嫂米粉”才对外挂出了“打烊”的牌子。不是王勃不想继续赚钱,而是没臊子了。全部六盆臊子,连同不是很好卖的清汤鸡汁,也在晚上六点之前卖得干干净净。
  钟晓敏一直待到下午五点才离开。她原本想继续留在店里帮忙的,但却被王勃劝回了家,只是让她今天晚上早点休息,明天按时过来上班。
  小舅妈一走,王勃就将父亲,母亲叫了过来。
  “爸,妈,今天的生意怎么样你们已经看到了。这是咱们今天的营业额,一共871.5!”说着,王勃从兜里拿出一大摞以元票和角票为主的票子,搁在了王吉昌和曾凡玉的面前。
  很大的一堆!
  “勃儿,这些真是今天卖的?”王吉昌盯着眼前的一大摞票子,眼睛都直了。
  曾凡玉的脸上也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她知道今天的生意好,收入肯定不错,但是数学不行的她却并不知道到底赚了多少钱。
  “要是每天都能卖这么多就好了。”曾凡玉满面红光,乐呵呵的说。
  “妈,随着这些吃过咱们米粉的人口碑相传,以后的生意只会越来越好,不会越来越差的。”王勃看着喜笑颜开的父母,笑着说。
  “那除干打尽,咱们的纯利润有多少?”王吉昌最关系的还是纯利润。
  “爸,我刚才初步在心头默了一下,由于今天开张,我喊你舀臊子的时候给客人多舀一点,所以成本投得比较高一些,但还是差不多有百分之四十的净利润。按照这个比例一算,今天的纯利润应该是348.6。”
  “啥子,三百多的纯利润?一天三百,十天三千,三三得九,那不是一个月下来就有一万多?我的乖乖耶!”王吉昌用自己简陋的乘法口诀表粗粗一算,得出了一个让他心脏差点骤停的数字。王勃能够明显的感到自己继父的呼吸都粗了。
  “对头,爸!如果不出啥子意外的话,以后咱们每天都能赚三百多,一个月就能赚上万块,一年就是十几万!爸,妈,你们二位有啥子感想?”
  “啥子感想?!能有啥子感想喃!以后努力,好好干啊!”王吉昌用手抓着头皮,一脸的烂笑。
  嘴皮子一向利索的王吉昌都说不出个一二三来,没什么口才的曾凡玉就更不消说了,和王吉昌一样,只是满脸堆笑的直乐。
  “既然你们不说,爸,妈,那我就来说两句。咳咳!”王勃“咳咳”两声,清了清喉咙,态度也从刚才的一脸轻松变得少有的严肃起来:
  “第一个,爸,妈,我要交代你们的就是如果以后有哪个亲戚朋友问起来咱们一天卖了好多碗,赚了好多钱,你们一定不能告诉他们!”
  “你们舅舅,娘娘他们问起都不能说?”曾凡玉问。
  “不能!”王勃坚决的摇头,正待解释,就听自己的继父连忙点头附和:“就是就是!凡玉,我给你说哈,你那些兄弟姐妹问起来咱们一天卖好多,赚好多,你不要当瓜娃子老老实实的说哈!”
  “舅舅娘娘他们问起当然不能说,但是爸,大姑大姑爷他们要是想打听,你也不能实话实说,就说我在管账,你不晓得。明白不?”王勃看着继父道。
  “这个,我……我晓得。我又不是瓜娃子!”
  王勃看着自以为聪明的王吉昌以及有些不解的母亲,叹了口气,最后还是决定把话说个明白:“爸,妈,你们晓不晓得我为啥子喊你们对咱们的营业额和纯收入守口如瓶,连自己的亲兄弟,亲姐妹也不告诉?道理很简单,要是舅舅娘娘知道咱们一天就赚三百多,一个月就要赚一万块,你说他们会不会羡慕?会不会眼红?”
  “肯定会眼红啊!你们舅舅娘娘这些在田里头刨食的农二哥,一年到头落得到好多钱嘛?要是晓得咱们一天就赚三百多,那还不眼红死?”王吉昌快嘴快语道,浑然忘了一天前他自己就是一个土得不能再土的农二哥。
  “眼不眼红我不清楚,但是羡慕是肯定的。好,问题来了,要是他们看到咱们这么赚钱,也想来开一家米粉店,然后让我们教他们技术,爸,妈,你说咱们是同意还是不同意?技术是教还是不教?同意,四方就这么大,吃米粉的人就这么多,一旦他们开起来,味道又跟咱们一样,你们说,咱们的生意还好得起来吗?”
  “这还用问嗦?搭伙吃哪个有吃独食安逸嘛!”王吉昌冒了一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8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