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2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8/2149

  南湾厂只要不墨守成规继续钻研,追上人家不敢说,但不再被他们拉大距离还是做得到的。
  对这一点李达有信心,万峰也有信心。
  在研发领域他是非常舍得投资的。
  搞科研这东西不投资就没有进步,虽然说有钱也不一定能出成果,但是没钱却绝对出不了成果。
  “那些普通的机床有有兴趣做的厂家吗?”
  “有哇!渤海第三机床,申阳胜利机床,曙光机床还有丹东有一家机床都有接我们项目的兴趣,前几天已经派人来接洽过了。”
  “没接洽成?”
  “你不在家,谁也不敢做主。”
  “你看这事儿闹的,我不是说了,那些普通机床有兴趣要做的就转让出去,就是三轴数控机床也可以转让出去,咱们只保留四轴五轴的机床就行。”
  唉!这些人,自己常年不在家的时候他们干得不是蛮好的吗,怎么自己一回来他们反倒不敢做主了呢。
  坚决不能让他们养成依赖性,该干什么就干,这要是什么鸡毛蒜皮的事情都来请示他,他再长两个脑袋也忙不过来呀。
  “李工!机床技术转让的事情你就可以做主,关于转让价格问题和诸厂子商量一下,定下一个合理点的价格就行。”
  “可是这个合理点的价格具体是多少呀?玩技术我行,但是这些东西我就不拿手了。”
  “这个可以去找诸厂长,差不多就行。咱们转让这些机床也不图着赚钱,只要能把研发改良所耗的费用拿回来就可以。这些普通机床对咱们来说不是很先进,但是对依然沿用五六十年代技术的老厂家来说,这些机床却足够先进了。我的目的是扶持一下这些产品落后的企业,让它们能有一个脱胎换骨具备在改革大潮下能立足的支点。”
  “小万!我懂了。”
  “转让的厂家也无需太多,有个三四个把技术接过去消化就行,这样就能形成一个以咱们为龙头的机床生产群体,要是能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就更好了。”
  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没有竞争厂家自然也就会不思进取。
  但还不能让它们恶性竞争,最好是良性的。
  这就需要协调的能力了。
  “机床研究完了,我们这个团队接下来再干什么?”李达点了一支烟,深吸一口后问道。
  “还接着干机床,我想过了你这个团队不能解散去干别的,就固定下来专门进行机床的研发改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领国内机床行业的潮流,将来才有制霸天下的资本。”
  “好!我也觉得该如此,我们如果老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说不定醒来就被人家超越了,只有不断的钻研下去,企业才能永远充满活力。”
  机床这一行业只要起点不比德国日本低多少,万峰就有信心在十年的时间内追上他们。
  别人迷信外国的工匠精神,但这些在万峰这里是不存在的。
  什么工匠精神,狗屁!他们那是躬匠精神。
  万峰可是看过太多岛国企业因为造假鞠躬谢罪的画面,都特么是假的。
第1447章
懒得问你
  八九十年代华国对西方的技术推崇备至,那是满眼的羡慕嫉妒恨。
  尤其对人家提倡的工匠精神更是崇拜有加。
  谁知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水落潮以后才发现都谁没穿裤衩,光着屁股。
  尤其是一零年以后,随着岛国躬匠们三天两天的鞠躬谢罪,华国才发现这一切原来都是画皮。
  就拿在军事和民用上的有巨大作用的碳纤维来说,处于世界垄断水平的日本东力公司制定的标准让华国人绝望无比。
  碳纤维是制造飞机的重要材料,三代机乃至更高级别军机都需要它。
  还有其它一些军事和民用设施也普遍运用,再过十多年轿车上都有诸多碳纤维材料做成的部件。
  像这种有着重要战略价值的物资西方是绝对不会出口到华国的,华国想用就得自己研究。
  华国的科学家面对东力设置的产品标准是绝望之极。
  但就是绝望也得硬着头皮研究,因为你不研究就没有这种材料运用到各种领域,主要还是航空方面。
  春夏秋冬,年复一年。
  时间到了一七年的时候,当东力宣布研究成功T1100的碳纤维材料的时候,华国这边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按照东力设计的标准研究成功T800。
  说是成功也就是堪堪达标的水平,还是没有达到人家的标准。
  西方公司的产品非常的有意思,当一个项目被华国攻克以后,它立刻就开始大幅度降价并且还解禁。
  目的是用产品大幅度的降价冲击被华国攻克的项目,争取在第一时间用市场来淹没华国这才研究成功的成果。
  好处是淹死了也就淹死了,它们接着谋取暴利,但有时候没把别人淹死自己反倒淹死了。
  碳纤维也是这样,虽然没有对华国解禁,但是却松动了不少。
  于是华国自然也搞到了东力的同类产品,经过一对比华国人惊讶地发现,与东力的同类产品相比,自己的产品竟然比对方高出好几个档次。
  等弄到对方的T1000更是发现,自己的产品竟然比对方的T1000都不差一点。
  到这时华国人才明白,东力这个标准设计该有多么的坑爹,怕是它妈都不敢相信,他们制定的标准它们自己都生产不出来。
  也彻底明白了西方人在产品质量标准制定上的猫腻。
  仗着先发优势,西方把他们制定的产品标准人为地拔高到一个他们自己都无法制造的境地。
  就是设置个高门槛让追赶者绝望而不在浪费时间研发追赶,这样他们就能永远的在前方爱怎么定价就怎么定价,吃暴利。
  当华国人发现这个秘密后不久,东力的总裁们就出来鞠躬谢罪了,原因很简单:数据造假。
  如果华国不研发成功,他们永远都不会自揭家丑承认造假。
  之所以承认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一旦被华国在国际上揭露出来,那么它们的产品就算是彻底的砸了,碳纤维的话语权就会落在华国的手里,这种有重要军事作用的材料是打死西方人都不能接受的。
  而自己承认数据造假起码还能保留一半的话语权。
  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在一七一八这两年,日本人很是冒出了几项重量级的造假,从高田气囊到三菱铃木油耗到神户制铁三菱东力材料,涵盖了好几个世界著名的厂商,仅仅三菱就有好几项造假,那些日子日本人鞠躬谢罪的镜头可是隔三岔五就出现在媒体上。
  知道这些内幕的万峰会用崇拜的目光看他们?那得等!
  不怀疑它们的质量问题就不错了。
  就因为此,万峰不觉得他的南湾机床会被德日两国落后多少,也不觉得会被对方甩开。
  反而他觉得依靠西方对华国高档机床的禁运,依托华国这么大的市场,用不了多久就会追上他们甚至超过它们。
  ……
  小白鼠在南湾厂转呀转呀,打听了好几个人也没找到她要找的人。
  那货钻到耗子洞里去了?
  若是找不到那个家伙,回去厂长非拧她不可。
  厂长哪里都好,就是拧人真疼。
  那个家伙钻到哪里去了呢?你给我出来!
  要是找不到我回去怎么交代,我要不要看到厂长先哭一个?
  说不定一哭厂长就不拧她了。
  可是装哭也难为人,要哭就必须得有眼泪,否则厂长不信呀。
  她要是看不到眼泪说不定拧得更狠。
  这个可恶的……
  就在小白鼠愁眉苦脸心里咒骂某个钻耗子洞的人的时候,万峰从一个车间里钻了出来。
  小白鼠立刻就乐了,蹦蹦跳跳地迎着万峰跑来。
  “咦?小白鼠,你又跑来干什么?”
  “我叫小白兔不叫小白鼠!”白淑清很认真地纠正。
  “不都一样吗,都有小白。”
  好像很有道理,确实都有小白。
  “哎!你站住!那也不对,虽然都有小白,但是鼠和兔不是一回事儿。”
  “谁说不是一回事儿,都用四条腿跑路,都是尖嘴猴腮的,都有尾巴,怎么不一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8/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