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2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9/2149

  虽然军方的订单利润较低,但万峰还是先保证军方的订单,待军方的订单完成再接社会上厂家的订单。
  万峰一回南湾厂最先到的就是机床部,李达陪着他视察了机床生产车间的情况。
  “万总!你得管管车间里的一些年轻人了,咱不能为了点几件工资连命都不要了吧?很多职工一直干到晚上十二点,连对象都不找了,这不行呀!”李达在万峰身边抱怨。
  “啊?有这事儿?”
  “你这老总当的不合格,这事儿都持续很长时间,否则咱们的第一批订单凭啥能提前近二十天就完成了?”
  万峰挠头:“你们晚上把车间电闸拉了不就完事儿了吗?”
  “拉了呀!他们来就又合上了,起先才三个五个的,后来人越来越多,现在几乎满车间都这样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车间两班倒了呢!”
  “那就分两班不就完了,这样谁都不用抢了。”
  “人呢?”
  握草!敢情李达这是管他要人呀!要人你直说不就完来了,拐这么大弯儿就不怕翻车吗?
  “没人招呀!去和诸厂长说去,招工的事情都是他管。”
  “万总!咱们生产这些机床可是高精尖,不经过培训不懂数控的人来了也没用。”
  李达这是想从别的车间抽人。
  “李叔!这个可不行,哪个车间现在都是高手短缺,你们只能内部挖掘或者培养了,这个我可帮不了你。如果你能从外面给我招回来高手也行,你要是能招回来我给你发奖金。”
  李达摇头:“不好招呀!现在外面会摆弄数控机床的人划拉到一起还不一定有咱们厂子的人多,那些军方买咱们机床的人还要咱们帮他们培训人呢。”
  “培训吧,现在咱们不是有计算机培训班吗,再加个机床培训班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哎呀!好像地方不太够用呀!我想想,方便面厂下面的地方不都是给咱们留的吗,咱们盖一个技术培训学校怎么样?”
  东湾和南湾现在全部是工厂,已经没有地方再建新厂了。
  现在在小树屯建厂的都被弄到东山小树屯和大树屯之间的东山工业区去了。
  但西湾这边除了万峰的南湾厂新旧两个厂子,服装厂,老叔的五金厂和方便面厂外,从方便面厂到湾口还有相当相当大一片土地在闲置着。
  这些土地是李泉当初做主全部给万峰留着的,只有他有这块土地的处置权。
  当时万峰还非常的不好意思。
  现在他准备在湾口道边那些饭店的后面建这所学校。
  李达嘿嘿笑了两声:“万总!这样的事儿你和我说就是对牛弹琴了,你应该去和你舅舅说去。”
  现在厂子里的计算机培训班只能算是个不很正规的学习班,万峰觉得真的很有必要办一座正式的技术学校,让那些新来的学徒工或者是社会上有至于进入南大湾工厂群工作的人先在学校里培训,接受自己感兴趣的工种培训,这样就能大大缩短上岗的时间。
  至于收不收费?
  收费那不成蓝翔了吗!
  难道学校的名字用蓝翔?
  想到这里万峰自己嘿嘿笑了起来。
  那将来的山东蓝翔往哪里安排呀?
第1516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
  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万峰才不会让自己的学校和翔沾上边。
  至于技校叫什么名字,万峰还没考虑。
  办技校万峰觉得非常有必要。
  现在要进入南湾厂或者是南大湾工业区工厂里的人多如牛毛。
  八九十年代正是华国人口红利最兴旺的阶段,二十岁的大姑娘小伙子遍地都是。
  这些人需要吃饭需要成家自然需要工作了。
  把这些人集中起来进行培训,到时候进入工厂就可以直接或者进行短暂的适应就可以对口上岗。
  万峰决定不收费,让学员采取自愿学习的方法。
  也就搭上个盖楼的钱和一些教师的花费,这都是小钱。
  教师可以厂子里的技术工人来教授,也就发个工资而已。
  虽然不收费,但是来学习的人得签订一个协议,你在我的学校里免费学习学到了手艺,将来如果在这一行就业就必须先到我的企业的就业。
  一旦在这里学到技术却到别人家去就业了,技校是会去追要学费的。
  否则不是替人家培养了吗?
  就是学雷峰也不是这样学的呀。
  万峰可不是冤大头。
  关于开办的科目,首先就是计算机电子培训,这个是重点项目。
  其次就是数控车床,服装裁剪、塑料加工、木匠瓦匠……
  木匠瓦匠就算了,这个和他们企业没什么联系,他又不想去当包工头就免了吧。
  可惜现在驾驶证还没开放,否则还可以开个驾驶员培训什么的。
  盖学校的事儿自然是找谭春了。
  虽然万峰自己不想当包工头,但不妨碍他扶持个地产商出来。
  在华光科技万峰听了顾红忠的汇报。
  顾红忠拿出一台BB机样机。
  这个样机的式样是万峰设计的,不同于现在市面上的立式传呼机,它是采用在上一世的几年后才会出现的摩托罗拉火凤凰的造型,用七号电池。
  万峰按下开关,按着传呼机上的按钮调整时间和闹钟。
  他兑了一个一分钟后到点的闹钟,时间一到传呼机发出悦耳的滴滴滴的声音。
  “这就是按照你的要求设计出来的样机。”
  “功能呢?”
  “理论上来说保证不输于你带回的那些立式机,但因为红崖没有传呼台无法做实验,具体怎样我也不清楚,不过我觉得问题不大。”
  只要顾红忠说问题不大,万峰就相信不会有问题。
  传呼机一共做了三种颜色:黑色、白色和黄色。
  这两种颜色是应栾凤和张璇的要求出现的。
  张璇选了白色,栾凤选了黄色,当然她没有选红色让万峰很是不解。
  顾红忠又聊了一些学习机生产的情况。
  学习机到现在为止终于成了市场上的硬头货,尤其花了企业好几万的广告在央视一播出,学习机的销量陡然上升。
  洼后电子集市里每个摊位的铺货量再也不是十台二十台的铺了,而是一次铺货就是上百台,像许军黎军安波柳永这四个摊子一次铺货就是几百台的进。
  下午或者晚上空闲的时候,一卡车的货进到库房区,他们四个人一分一卡车的货就光了。
  到电子集市来拿学习机的商贩也是越来越多,这些来自各个城市的商贩也是几十台上百台的拿货。
  学习机虽然销售开始火爆,但是价钱却稳如泰山没有波动。
  万峰把价格定死了,你总批发商一台机器赚多少钱,二级批发赚多少钱,零售商赚多少钱,不得随意乱涨价。
  这样就有了一个稳定的物价环境。
  市场销售火爆了,工厂自然也就马力全开,新生产线投入后,再加上工人熟练度的提升,两条流水线一天有四千台上下的产量。
  每天能为企业产生三十万上下的净利润。
  最得意的当然是郑松两口子了,这两个家伙五一的时候正式结婚了。
  万峰还没赶上参加婚礼。
  郑松和臧韵丽开设了一家叫松丽的贸易公司,拥有正式的营业执照,已经是正正经经的老板了。
  这两个家伙现在也不用到市场里去送货了,而是在租下了洼后集体的一个大仓库,从华国科技出来的学习机每天川流不息的进到这个仓库然后再分流出去。
  市场来的批发商们要货就自己倒仓库来拉,反正也不算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9/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