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6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2/2149

  在九十年代初期,这两个地方的经济实力还是大陆不能比拟的。
  虽然数字机因为摩托拉的降价受到了一些影响,但依然取得了九亿元的销售额,实现利润二点五亿。
  这个利润比乍一看比摩托车还高,但其实已经赚的很少了,电子类产品的利润都是初期高,然后逐渐走低,几年后退出市场。
  可以说电子类产品在上市初期不能获取最大的利润,后期就没啥搞头了。
  与数字机相比,汉显机的数据就更亮眼了。
  虽然销售数字是数字机的七分之一,但是利润却仅仅比数字机少了六千万。
  传呼机为集团创造了四亿多的利润。
  再往下就是学习机了,二代的华光学习机正在逐渐替代一代华光学习机,学习机的销量从去年开始增长的速度开始放缓,基本保持在年出货量二百万台上下。
  九一年依然如此,出货二百万台,和数字传呼机的实际销售数量相当,销售出去了一百八十万台。
  实现利润一点八亿元。
  电子类的产品华光自己直接生产的就这么多,余下都是机械加工了。
  今年让万峰感到意外的是机床的销售。
  最高档的机床现在都在供应军方,基本没有进入民用市场。
  但就是流入民用市场的五轴以下的机床,竟然也销售了几千台。
  这些机床可不是王淳江买的那些几万块钱一台的低档车床,每一台的出厂价都是十五六万的,零售价都在二三十万。
  虽然这些机床仅仅销售了几千台,却也为集团拿回了两亿的利润。
  到现在为止,机床部门算是完全收回了当初的研发投资,接下来每卖出一台机床的利润都是净利了。
  机床完后就是南湾集团的后起的项目了:汽车。
  到目前为止,南湾集团的汽车部门一共生产出皮卡两万辆,翻斗车两万二千辆,尖头卡车一千一百多辆,平头……
  平头还没生产呢。
  合计四万三千三百一十二辆。
  除了才从车间里装配出来的车以外,其余全部卖了出去。
  皮卡销售额八亿,翻斗车销售额十三亿,尖头卡车七千七百万。
  汽车部门总销售二十二亿,实现利润四亿元。
  今年集团的总利润比去年翻了一番,超过了二十亿,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五亿。
  这还仅仅是南湾集团本厂的收入。
  如果把外面的收入都划拉到一起,什么柴油机、方便面、房地产、交换机加上西湾的收入,今年集团的收入大概有三十亿左右。
  当然,今年集团的支出也是非常多的,赚的多花得也不少。
  尚海华光盖楼和引进设备就支出了七亿多,加上前年买地的钱,尚海华光就耗去了集团八个亿。
  黑礁开发区,从买地到该建筑到进设备搬家,也是花去了集团近三个亿。
  再加上春天时候恒必达的近四亿元的支出,今年集团在扩张方面的支出就是十五亿。
  这是能看得见的投资,还有看不见的投资,今年在各自科研上万峰投出的钱也不少于五个亿。
  这样一来,万峰本人的实际资产仅仅增长了十亿左右。
  这还有一笔钱还没支出,就是年会的支出。
  既然今年集团的收益这么好,万峰决定今年普通员工的年终奖金加五百元。
  明年再加五百元,后年……
  工资因为关联到下面几百个配套厂的利益,他不能瞎涨,但是奖金就是自己说了算了。
  将威各企业的年终奖金发放并不是一样的,有多的有少的,差个三百五百不算什么稀奇。
  往常年南湾集团的年终奖金都是一千元,今年万峰准备增加到一千五百元。
  南湾集团包括黑礁开发区有九千多员工,这也是一千五百万呢。
  再加上科研奖,支出预计在二千五百万左右。
  今年的科研奖万峰想了半天特等奖好像还要发不出去,但是一等奖应该是老了。
  就顾红忠自己最少也是能拿到两个一等奖。
  哎呀!一千万的奖金要不够呀,这还得再预备五百万。
  不行呀!这收入还是少了。
  一年能赚个五六十亿吗!
第1859章
就是弄回来玩的
  诸英强晃晃荡荡地来到南湾厂,万峰看着这货仿佛张飞一样的脸噗嗤笑了出来:“你这模样怕是姑娘看到你就扭头了,你天天在驾驶楼里坐着怎么把脸弄成这么个水平?”
  “海边的风太大了,一个是吹另一个是晒,不黑都不行。”
  “说说这半年干的怎么样?”
  海边填海的车队还没停止,虽然天寒地冻,但并不耽误填海,相反因为道路封冻还减少了因为路况而出现的误工现象。
  诸英强回来是到石油公司拉油的,顺便到南湾厂来看一眼。
  他的翻斗车上拉了十几桶油。
  一桶油三百六十斤,他三辆车几乎两天一桶油,这些油够他差不多到过年的了。
  “半年时间,干了有一百四十天活儿,那四十多天就是下雨和节假日,一天我三台车三百五十多方土,算就算出来了。”
  一天三百五十方,一百四十天,就算五万方土。
  一方土的运费五块多,二十五万的毛收入。
  不管怎么说两辆车钱是赚回来了,现在到年底还能干一个月,再赚一台车出来也差不多了。
  “好好干!今年把本钱赚回来,明年就是干赚了,填海干完港口还有别的活儿,够你干几年的。”
  像诸英强养活这么两台车,万峰随便在哪里张一张嘴就有他干不完的活儿。
  实在没活儿干了就给南湾集团往外送货,不行就成立个物流公司去干物流。
  既然你爱摆弄车,这辈子就和车一起过吧。
  与诸英强喜欢摆弄车相比,自己的老弟对机械仿佛天生没什么兴趣。
  万峰越来越觉得让万俊去生产矿泉水是个错误的决定,就算你能干好将来再发展到饮料甚至酒水上好像也没啥出息。
  再说让他一个人在仙人洞哪里待着他也不放心,干脆就把矿泉水处理给了别人,也不管老弟同意不同意就把送部队去了。
  万峰觉得自己家里应该有一个军人,哪怕只在部队里当普通一兵也行。
  万俊的年龄稍微大了一点,不过这没问题,咱不是有人吗,为国当兵走个后门这可以原谅吧。
  九十年代初期人当兵可不是谁都愿意去的。
  社会上也不知是哪个公知大V整出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那么一套,报名去当兵的人还真不多。
  当诸国雄再一次来到将威的时候,万峰把这个事情和诸国雄说了。
  “这算什么事儿,你弟弟身体状况怎么样?”
  “我们家人基因非常强大,从来不知道得病是怎么回事儿。”
  “别和我扯没用的。”
  “身体绝对健康,就是年龄稍微大了一点,二十了。”
  “这不是问题,只要身体没问题就没事儿,这个交给我了。”
  万俊的问题就交给诸国雄了,诸国雄则把他的事情交给了万峰。
  这一次诸国雄带来的订单简直像万花筒一样,几十个种类数以百万计的各种各样的半导体元器件。
  有元件也有器件,有高档的也有低档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2/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