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2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5/2149

  “那你需要几天假?”
  “先来三天吧,不够再说。”
  周小文没有任何犹豫地就批了三天假给万峰。
  张闲这货现在已经从一个五脊六兽、无所事事的混子变成了一个知道出力干活的人,他和他妻子都是喜在心头。
  没有什么比看到一个曾经的浪子走上正途更令人高兴的事情了。
  这一切都是万峰改变的,所以请几天假算什么。
  万峰把自行车送还给张海后就在栾凤家等张闲下班。
  这回栾凤家非常的安静,只有录音机里传来的乐曲声。
  这些女人的下手速度真的好快,他把西服的任务交给她们到现在为止也不过一个小时的时间,严格来说是四十五分钟,江敏已经在做一条西裤了。
  栾凤则正在裁剪西服,从她熟练地量剪手法上来看,你完全不相信她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女。
  “我今天还去街里那些服装作坊去看了看。”
  栾凤停下手里的活儿,竞争对手是她除万峰外最关心的事情了。
  “他家五台缝纫机,九个干活儿的人,两个裁剪五个缝纫工两个负责后期加工的,暂时专门制作和咱们一个款式的裤子,布料就是商店里出售的布匹。”
  商店里的布匹通常最便宜的也是四毛一尺,一条裤子一米一的布料,仅布匹加布票成本就需要一块六,再加上加工费,楚国义一条裤子给那些小贩子两块一,他每条裤子有两毛多的利润,这也是他的裤子在市场上卖两块五的原因。
  “你打听的这么清楚?你是怎么做到的?”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乔装改扮打入敌人内部了呗。”
  “你这家伙胆子真大。”
  “虎根!”江敏随时随地给万峰上眼药。
  栾凤看了看墙上的钟表已经四点半了就对那三个干活的妇女说:“到点了你们回去吧。”
  这些家庭妇女家里又是鸡鸭又是猪狗的,栾凤下午就把下班时间定在了四点半。
  待那些妇女走后,栾凤飞快地窗户关上把刘文正的音带换了下来,换上了那本舞曲,屋子里随后就叮咣乱响起来。
  “还是这本带好听,那些带听着都快睡了。”郝青兴奋地说,脑袋还不由自主地跟着摇晃。
  栾凤也跟着节奏抖腿,就连沉稳的江敏踏在缝纫机踏板上的腿也有轻微的抖动。
  要不要哪天教她们跳跳迪斯科?
  上一世万峰是从八四年底学会的跳迪斯科,几年后又学会了霹雳舞。
  霹雳舞有点难度,但迪斯科就没什么技术含量了,只要是个人都能学会。
  说白了点瞎扭就行,如果有那种一闪一闪的万次灯,人在场子里走都行。
  要是教会了她们会有什么景象?
  万峰仔细想了想后放弃了这个非常有诱惑力的想法。
  太惊世骇俗不说,就栾凤和郝青这两个货若是学会了估计就直接上天了。
第0291章
城里的火车不冒烟
  郝青上天能不能抓回来这不是他操心的问题,那是张闲应该头疼的事儿。
  但栾凤上天就是他的事儿了。
  所以万峰压下了这个诱人的念头,虽然他非常想看栾凤扭屁股。
  五点多一点,张闲准时地出现在栾凤家大门外,下班后他都会来接郝青然后去他姐夫家。
  这一套程序已经持续运行了十多天了,不过今天中间出现了一点变化。
  万峰正在大门口等他。
  “一个和你这样身高体重的普通人你多长时间能把他打倒?”万峰开门见山地问。
  张闲一愣。
  “单指普通人?”
  万峰点头:“我所说的就是不会武术的普通人。”
  “一分钟或者更短。”张闲非常快地回答。
  这速度可不慢,拳击手的水准了。
  “那要是两个呢?”
  “两分钟吧。”
  “三个呢?”
  张闲犹豫了一下:“这个就不太好说了,如果是一个一个地打有三到五分钟解决问题,如果对方一起上时间会长点。”
  “也就是说一定能赢呗?”
  “差不多。”张闲很有信心。
  “练过武术?”
  张闲摇头:“没有,就是从小生打出来的。”
  “按理说你这么能打不该给猛子当手下才对呀,你应该是老大呀?”
  “猛子那人并不算很能打,但相对来说比较义气。”
  莫非是宋江那样的人物?
  “好,明天你不用来上班了,跟我去一趟渤海,工钱照算,其余的费用我负责。”
  “去渤海?去渤海干什么?”
  “可能会有一点危险性,你怕不怕?”
  张闲稍一沉思:“都有谁?”
  “你和我两个。”
  “不怕,我的脑子里没有怕这个字。”
  “这就行,明天早晨你在洼前队部或者这里等拖拉机,穿件长袖的衣服。”
  万峰回家做准备,把要去渤海办得事情列了一个清单。
  第二天早晨六点半,万峰就来到了栾凤家。
  栾凤的脸上没有多少笑容,似乎真的在担心万峰领个城市娘们回来。
  “你有点笑模样好不?整的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架势。”
  “凤儿担心你……”
  “你闭嘴,你现在良心大大地坏了,你看看人家郝青。”
  郝青正在对张闲嘘寒问暖,出门别饿着,别困着,别冻着。
  女人废话就是多,现在才九月中旬冻着个屁。
  拖拉机终于来了,张海也坐在车斗里,他主要是到派出所给万峰和张闲开介绍信,若是万峰和张闲自己去开可能会耽误很多时间。
  张海去开果然没费多大时间,短短几分钟就把介绍信开了出来,然后他就留在公社听取公社领导的指示。
  拖拉机到向阳桥的时候万峰和张闲下车,这里离客运站只有一百多米的距离,如果坐到县医院反而离客运站更远。
  这里这是红崖县的城边了,由客运站再往西二里地就是前窑。
  后期红崖县扩建客运站搬到了西南方向的曙光村,离这里超过五里地。
  万峰空着手,张闲背着个兜子,两个人晃荡进了客运站。
  昨天万峰就打听好了,从红崖开外渤海的客车一共有四趟,分别是早班五点半,二班六点半,三班八点,四班八点半。
  现在已经超过八点,前三班车已经发车了,他们只能做第四班。
  从红崖到渤海二百八十公里,单人票价两块五,要做近五个小时的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5/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