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3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4/2149

  肖军今天是拼了,这还没到十点他就跑回来了。
  更让万峰吃惊的是拖拉机像客车一样拉了一车人。
  “特么的,老子的屁股都墩碎了!”夏秋隆从车上跳下来往地下使劲儿吐了一口口水,脑袋三百六十度扫描,在发现万峰后后就奔了过来。
  万峰还傻了吧唧地没分清楚什么情况。
  “你们怎么来了?”这个确实出乎万峰的意料了,他并没有告诉夏秋隆他们,反正收礼的钱又不是他的他也就装哑巴了。
  “你小子太不够意思了,办事情也不说一声,没拿豆包当干粮。”
  “先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偏巧我今天去工地了,就看到肖军这小子今天卸车的时候也在帮装卸工卸车,我就随口问了一句今天这么急眼呀,他就说今天洼后有办事情的,急着回去吃饭。”
  “后来呢?”
  “我嘴贱呗就又问了一句谁办事情呀?”
  “肖军说是你小姨新房上梁。”
  万峰哈哈笑:“叫你嘴贱,看以后还敢不敢了。”
  “就是你小姨房子上梁你也该说一声呀。”
  “我小姨房子上梁我告诉你干什么?又不是我盖房子上梁。”
  于洪锤、唐谢林、吕全、刘赫等人都来了,好家伙一个22拖拉机的拖斗竟然坐了十多个人。
  幸亏现在的交警不管这些,否则肖军都够拘留好几回了。
  肖军和他车上的装卸工把买的鞭炮拿下来:“这玩意儿给谁?”
  万峰对着张海一指:“给他,叫他安排。”
  然后对着夏秋隆说:“咱们到那边大树下去坐着,我去叫他们安两张桌子。”
  很快就在这大树下又安了两张桌子。
  “别站着,走坐着。”万峰甩了两盒烟在桌子上。
  这些人洼后的人都不认识,也不知道是什么来头。
  夏秋隆来了出乎万峰的意料,但更出乎意料的还在后头。
  万峰刚陪着夏秋隆说话还没说两句,前面竟然来了一辆解放。
  万峰看到这解放苦笑了一下。
  “你们坐着我去接我干爹。”
  周炳德一声西服笔挺地从车上下来就没好脸色地看着万峰。
  万峰点头哈腰:“干爹,今儿溜达到这儿来了,是不是走错地方了?”
  “哼!”周炳德冷哼一声就伸手摸兜。
  这给钱也不用这么急眼吧?
  周炳德确实掏出了一大把钱但同时还掏出一个小本。
  “这是你干妈和你干姐定下的服装,一共多少我也不清楚,反正写了一小本,外带两千一百零五块钱,对不对我也不清楚,反正就这么多了,钱多了退给我,少了就那么地吧。”
  “干妈和干姐辛苦了,来这边坐,我正好还有事儿要找你。”
  周炳德一听停下了脚步:“先告诉我好事儿还是坏事儿,如果是坏事儿我现在转身就走。”
  “想走?既然来了就别走了。”万峰拉着周炳德和司机就到了夏秋隆这一桌。
  “夏哥,我干爹和司机就放你这桌了,农村就这条件凑合着坐吧,等我给你们弄两瓶好酒。”
  酒自然是前几天金关强送来的赔礼酒,万峰飞一般跑到栾凤家。
  栾凤和江敏也正准备出门。
  万峰把小本和钱交给栾凤,把自己存放在这里烟和酒拿了出来,用个布兜装着和栾凤江敏一起来到南山上。
  栾凤和江敏到这里就和万峰分开了,万峰拎着布兜来到周炳德这张桌子前。
  “这是你们的酒,丢了我可不管。”
  周炳德打开布兜露出惊喜之色:“卧槽,你小子在哪儿弄来的这酒?”
  “嘿嘿,我捡了几个瓶子,在我们大队供销社装的,五毛多一斤呢。”
  “啊!假酒!”周炳德一声惊呼。
  来赶人情的人陆陆续续地来了,新房这里堆满了人,那些冲肖避嫌之人都不会出现在这里。
  新屋正梁下摆上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摆上了猪头、鹅、鸡、羊肉、鲤鱼五牲以及年糕水果等祭品。
  “吉时已到,今日有蒋家蒋理和诸家诸艳新房上梁,适逢吉日吉时上梁仪式开始!”
  王老爷子站在新屋中央中气十足地喊了一嗓子。
第0375章
上梁
  此时原本悬空进行调试的正梁已经被放了下来,放在两张长凳上,两边挂上了铜钱等物。
  木匠在东,瓦匠在西,仪式正式开始。
  上梁仪式的第一项是东家祭祀。
  东家自然就是蒋理和诸艳了,但是两人还没结婚就得有双方父亲陪着进行祭祀仪式。
  祭祀仪式就是说好话,木匠瓦匠啥的脸上带着那种在万峰看来属于皮笑肉不笑的笑容,嘴里说着什么大吉大利,房屋永固,子孙兴隆的吉利话。
  随后是东家焚香敬酒跪拜,酒要敬三次,敬酒的同时在心里像许愿一样念叨些好话。
  这些仪式完毕,就是唱上梁歌了。
  王老爷子也是焚香净手然后开唱。
  “日出东方白芒光,这里是块好地方;
  前面要造忠德府,后面要造阁老堂;
  左边青龙来喝彩,右边白虎闹堂堂;
  东房大木出何处,出在一块好地方;
  根襻五湖四海,荫遮九天太阳……”
  万峰这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上梁歌,别说合辙押韵挺好听的。
  王老爷子拿着一瓶酒一边唱一边在屋子四处浇,房前房后房左房右。
  “前面浇出龙凤池,后面浇出凤凰山。
  左右浇出花团锦,中央浇出福满堂……”
  当外面浇完就浇屋里,最后往正梁上浇酒。
  “天上金鸡叫,上梁时辰到。
  左右青龙软飘飘,众位老师请上高。”
  王河和他叔叔腰里别着斧子就爬上了房顶,分别停留在正梁安置位置的左右。
  他们就是今天的上梁师傅。
  走得大头高官做,走得小头状元郎,大吉大利!上!
  张海在门口大喊一声:“放鞭!”
  早就做好点鞭准备的人立刻把手里的烟头捅到炮捻上,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震天响起。
  鞭炮炸出的青烟转眼就让这里云雾缭绕,小孩们既兴奋又害怕,有时一个鞭炮飞过来立刻鸡飞狗跳的。
  在鞭炮声中,正梁东头稍高于西头被上梁师父拉起,升到房顶,王河和他叔叔接住正梁把正梁敲进榫内。
  下一道程序就是也是最热闹的程序就是抢上梁馒头了。
  辽南地区的上梁馒头特别的小,大小就和旺仔小馒头差不多,一把能抓好几个,用一个吊斗就吊在上梁师父的身边,上梁师父开始往下扔馒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4/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