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3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5/2149

  王河这货先抓了几把揣他兜里了,然后先是给东家扔两把,待东家接住后,剩下的馒头就飞向四面八方。
  据说上梁馒头可以辟邪带来好运,因此抢馒头的可不都是小孩,大人也像疯了一样去抢。
  万峰当然要去抢了,图吉利吗。
  王河故意往万峰这边扔了好几把,万峰也就抢到了十多个。
  万峰捧着一把馒头回来了,给这两桌人每人分了一个,自己就剩一个了。
  馒头扔完就该吃饭了。
  张海坐在一张桌子边,面前摊开一张红纸。
  小队会计坐在一边。
  “买饭票了!”张海吆喝一嗓子,随礼的人就开始交钱,每人手里拿着一张一元的票子排队。
  当时的农村的份子钱是一块,这个数目一直持续到八五年左右才变成了两块。
  张海负责写记录,会计负责收钱。
  “咱们也得买饭钱呗?小万你记账,我给你收钱。”周炳德提议。
  吃饭花钱是天经地义的,这个万峰没一点矫情,他要了一张红纸,周炳德负责收钱他负责记录。
  让万峰无语的是夏秋隆等人一水的十元票,真特么看着现在有钱了!这特么不便宜老蒋家了吗!
  万峰这张单子十个人就收了一百元,张海那边全洼后队的人还没收上一百元。
  农村随礼几乎是交一份儿钱去全家,洼后总共才八九十户还有没有来往不来的,哪里能收上一百元。
  不过万峰这钱可是没打算给老蒋家,他打算给蒋理,让他们自己留着,反正将来回人情也得他们自己回,都交到家里岂不是亏了。
  收完了钱就开始上菜了,万峰把张海叫到这桌。
  “这是我们洼后队的带头人张海,这是一建队长周炳德。这是夏秋隆,我大哥!”
  双方握手寒暄落座后,菜就上来了。
  万峰这一桌夏秋隆周炳德张海万峰吕全和刘赫加上周炳德的司机一共七个人。
  负责他们这桌上菜的是杨七郎。
  “我们这两桌告诉盛菜的量足点,别弄得别别戚戚的。”万峰拉住杨七郎叮嘱了一句。
  万峰不喝酒,人家五个一人二两,一瓶茅台就没了。
  万峰拿来一瓶茅台一瓶五粮液,剩下两瓶得留给姥爷,反正就两瓶再不够喝就只能喝东家的散白了。
  两巡酒过万峰开始发言了。
  “干爹,我这两天真想去找你,我们队有个工程是我们公社批准的重点工程,原来是我们公社建筑队干的,但是他们活干的太墨迹了,净磨洋工了。我们的工期相当的紧张,根本不允许磨洋工因此我们就把他们打发了,您看一建能不能把这活接下来帮我们干干?”
  周炳德没有马上回答,夹了一快干蘑菇放到嘴里,一边嚼一边思考。
  “什么工程?”
  “就是一个厂房,占地面积一千五六百平吧,其中有一栋三层的楼房,其余都是厂房。”
  “你们要多长时间交付?”
  “明年三月,不能超过三月下旬。”
  “干不了。”周炳德回答的相当干脆。
  “啥?干不了?干爹你这就不地道了,茅台你都喝了你告诉我你干不了?你给我吐出来!”
  周炳德哈哈大笑:“吐不出来了,尿出来你要不?”
  “要!但必须从嘴里尿出来。”
  周炳德伸手在万峰脑袋上拍了一巴掌:“这个不是干爹不帮你干,实在是干不完,一千五六百平的厂房,这特么多大呀!还有一栋三层楼,这根本就干不出来。”
  “那要是光建厂房不盖楼呢?再说现在地基已经弄好了,你的人来了直接盖厂房就行,我们这里砖瓦砂石都不远,对了我们还可以给你的建筑队制作两台搅拌机。”
  薛建国那两台机器已经交付了,这边要用还得再做。
  “这个就没问题了,你们还会做搅拌机?”
  万峰打了个响指:“我们会做的东西多了去了,这个待会再讲还是说工程。楼房我们不急,急得是厂房,你只要先帮我们把厂房建起来,楼房可以慢慢盖。”
  周炳德陷入思考之中。
第0376章
三言两语就解决的工程问题
  “我们到你们这里干活,这单位不对口,手续好像不符呀?”半天周炳德整出这么一句。
  “现在工程的施工款在我们手里,一万多块钱吧,你回去核算一下看看,如果行就接过来,就当帮我们一个忙。”万峰的回答貌似有点牛头不对马嘴。
  周炳德所说的问题最终都会落在钱上面,和什么单位对口手续不符有关系也不大,如果钱顺当了其余的都是浮云,他们自己会解决的。
  打着一个支援贫下中农农田基本建设的幌子就可以来了。
  周炳德这话的意思就是钱,没钱他们根本就不会来,就是他愿意下面工程队几百号人也不愿意,他又不能自己掏钱养活他们。
  “我回去核算一下,最迟后天给你信,待会你带我去现场看看。”
  三言两语公事就结束了,下面就是纯粹的喝酒吃饭了。
  万峰敬了一杯酒后对张海说道:“吃完饭房子写约是不是得你主持?”
  不管是盖房子还是买房子,事后都要进行一个公证的程序,请队里的领导和一些德高望重之人坐在一起写一份契约,辽南农村的通俗叫法是写约。
  张海点头。
  “吃完饭我陪我干爹去工地看看,写约我就不过去了,你就给写了吧,这房子的名头必须写我小姨的名字,蒋家同不同意不用管他。”
  房子户主写万峰小姨的名字蒋家是一定会有意见的,但是有意见也得忍着。
  “这能行吗?”张海皱眉问,此时的农村还没出现过这样户主写女人名字的事情。
  “房子是我花钱盖的,这算是我送给我小姨的嫁妆,当然要写我小姨的名字,否则就得写我的名字,蒋家如果要写蒋家人的名字也行呀,把盖房子的钱给我,不多,到现在为止花了三百元。”
  三百元盖一栋房子还没盖好,在当时是一个不可想象的数字。
  如果盖三间小草房,间领小点的,二百元就锅里锅外了,就是盖四间房和五间房,三百元也达到入住的程度了。
  而这栋房子现在三百元就等于拉了个筒出来,里面还是空的。
  张海想想也是这么回事儿,这栋房子从开始到现在都是万峰一手在张罗,蒋家人大概除了蒋理外其余人连来看都没看过。
  夏秋隆对仿佛送他小姨一栋房子但嫁妆的手笔大感惊讶:“卧槽,送嫁妆送一栋房子,你姨夫真特么的好运气。”
  “这房子现在就花了三百元了?那你这盖好得多少钱呀?”
  万峰想了一下:“现在屋里还一点没收拾,连坚壁墙都没垒,等屋里收拾好屋顶虑上瓦,院墙套起来再打一口水井,估计得五百往外。”
  夏秋隆等咂舌。
  吃完饭已经是十二点多了,万峰陪着周炳德下了南山来到了那座公社建筑队已经撤走的工地上。
  公社建筑队在这里二十多天,就干了东边和北边的厂房地基,楼房部分的地基只挖出来还没灌装。
  “这里就是我们洼后的工业所在地,也是洼后将来腾飞的动力所在,将来很多工业产品都会从这里被生产出来供应社会需要。”
  周炳德背着手沿着这个长四十米,宽三十五米的地盘转了一圈,万峰一边陪着他走一边介绍。
  “办一个工业可是要不少投资呀,你们有那么多钱吗?”
  “我们是勇士公社改开的试点单位,工厂的设备由上面提供,建厂房的钱我们自筹,但是手工费是上面给。”
  “也就是说你们这个工业除了建厂房的材料费是自己出以外,其余的都是上面给?”
  “作为一个改开的试点单位,我们总得有些政策优惠不是。”
  周炳德点头:“不错不错,看来你们这活儿我们要是不接这就是阻挠改革开放呀。”
  “嘿嘿,还是干爹你的觉悟高。”
  “少扯没用的,说说盖这个厂房的手工费具体是多少?”
  “一万,原先本来是一万零二百,那二百被公社建筑队消费了。”
  原本施工费还剩一万二千块,万峰当然不能都给周炳德,他怎么不得留点,傻瓜才会都给人家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5/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