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4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4/2149

  我已于七月二十一日下午到家,家里人一切安好。
  我们的事儿已经和父母说了,他们也看到了你的照片,家里人一致同意,母亲还让我冬天放寒假带你会来。
  这个到时候再说吧。
  我很好,预计在家待半个月,预计会在八月中旬回去。
  此致,有什么话回去再说。
  想你的峰。
  写完找了个信封,写上详细地址。
  每星期一三五,有邮递员从营部过来收放信件包裹什么的。
  万峰想起今天就是星期三,看看时间。
  上午九点,也不知道邮递员来没来,就匆匆忙忙地跑出家门向连部跑。
  事情就是这么巧,万峰跑到连部的时候,邮递员正从连部出来准备返程了。
  把信件交给邮递员后,万峰看着连部斜对面的场院里热闹非凡,就迈步凑了过去。
  在场院里干活的都是民工,这个民工和后世那种进城打工的民工可不是一个概念。
  在农垦系统里的职工有两种:机务工和民工。
  机务工就是摆弄机械的,民工就是干民活的,工种不同待遇也不同,机务工一个月比民工要多两块多钱的工资。
  万峰的父亲是民工,现在就在这场院里干活。
  这些活包括缝苫布、打草帘子和清理杂草。
  连队里用来盖麦子大豆的苫布非常的大,小的十米乘十米,大的都是二十米见方,一块苫布有上百斤甚至更沉,一个人是根本捞不动的。
  这些苫布长年累月下来就会有破损,现在马上到麦收了就要拿出来缝补破损处。
  除了缝苫布的还有很多人在打草帘子,如果粮堆堆大了,苫布盖不过来就需要这些草帘子遮挡边边角角。
  每年都需要很多草帘子。
  剩下的人就是休整土场院。
  尽管场院大部分都是水泥地,但若是丰收年水泥地不够用的情况下就需要用土场院。
  土场院上长满了草,现在就需要清理了。
  万峰的父亲在打草帘子,稳稳当当地坐在打好的草帘子上一个扣一个扣地编草帘子。
  万峰来到父亲身边蹲在一边看父亲编草帘子。
  “你们不是去钓鱼去了吗?怎么现在就回来了?”万水长对儿子去钓鱼现在就回来有点奇怪。
  他每次去钓鱼最少也是半天,有时候不到天黑不回来。
  “钓够吃就回来了呗,钓多了就臭了也是白瞎。”
  “那你们钓了多少鱼呀?”
  “一盆吧,反正我妈是装了一盆,我们不到八点回来了,到现在鱼肚子还没挤完。”
  一盆鱼?
  这里通常钓鱼的单位是碗,就是普通的大碗,一般情况一碗鱼就差不多够一家人吃一顿了,要是不够一碗就只能熬鱼汤了。
  但是这一盆鱼是什么概念?
  万水长有点迷糊,他从来钓鱼也没用盆量过。
  “老万!这是你那在外面念书的大儿子?”有人问道。
  问话的人叫沈德真,外号老猴子,上一世他家和万峰家关系不错,组建家庭农场的时候还在一个组里。
  这家伙身体好力气大,在四十二连以能干活肯吃苦著称,就因为这个原因几年后他得到了当时连长张子健的赏识,张子健力排众议生生把他提到了农工连长的职位上。
  沈德真有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三个姑娘长得都是花儿,但儿子就只能算是叶了。
  沈德真现在是场院主任,在场院里他就是最大的官了。
  万水长的笑容发自内心:“嗯,是我大儿子,放暑假回来看看。”
  “啊?他自己回来的?从北辽省?”
  “是呀。”
  沈德真好好看看万峰:“小家伙不简单呀,这么远你一个人就回来了!”
  这有什么呀,如果有必要,万峰自己现在去东南亚都没有问题。
  一阵冷风突然就吹过来了,万峰扭头往天空望去,就见东南方向一片云彩黑压压地上来了。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这是要来雨的节奏呀,而且这雨必定是一场急雨。
  “这场雨下来就该放片了。”沈德真自言自语。
  放片就是把站立的小麦用放片机一趟趟地放倒,在烈日下暴晒几天后用拾禾机拾禾。
  这样做的优点是减少联合收割的损失,增加麦子的晒干度以减少在场院停留的时间。
  但是缺点是要看天,晾晒期间老天不能下大雨。
  如果放片后的麦子被大雨泼了,且一连几天不开晴就有发芽的危险,一发芽就彻底不值钱了。
  但这和万峰没有关系,眼看着雨就上来了,不往家跑那就是傻瓜。
  “爸,我回去了,待会雨要是不停我给你送雨衣过来。”
  说完,万峰就往家跑,跑得比兔子都快。
  即便这样,刚一到家门口,鞭杆子雨哗一声就下来了。
第0526章
请客
  下大雨了连队所有的活也就不能干了。
  其实连队里的这些职工是非常盼望下雨的,因为下雨就可以放假了,反正他们一个月都是月勤,一个月干多少天活都是那些钱。
  万峰回家的时候,母亲的鱼已经挤好了,正在锅里煎鱼。
  “妈!我买了猪肉罐头,两个午餐肉,这算两个菜,还有一个糖水葡萄也算一个,你炖完鱼再抄两个菜,中午可能要请两个人。”
  诸敏也没问儿子要请谁,点头嗯了一声。
  自从儿子拿回一大把钱后,她就觉得儿子的能耐已经不是她能现象的了,因此心里自然对儿子的话有点言听计从。
  万峰找出雨衣,自己披块黑塑料布就又向场院跑去。
  场院里的人都缩在屋檐下或者是躲在仓库里抽烟聊天。
  万水长则做在一个一堆空麻袋上。
  “今天上午我看就这么地了,这天看样子今儿是晴不了了,都回家吧,下雨雨要是不停就都不用来了,反正除了草帘子没弄完,别的活儿也就差不多了。”沈德真在看了很长时间天以后下了这么一个结论。
  所有的人都喜气洋洋的设计回家的方法,有人把上衣脱下来披在头顶往家跑,有人捡块瓦扣在头上跑,还有一些人干脆把衣服一脱光着膀子跑,反正伏里天的雨也浇不坏人。
  万水长也准备脱衣服往头上披的时候万峰来了,送来了雨衣。
  万水长穿上雨衣,万峰依然顶着那块黑塑料。
  这时场院里的人也都走光了,就剩下万峰爷俩和沈德真。
  “沈叔,中午到我家吃吧,我今天早晨钓了五六斤鱼,有两条都是超过斤的鱼,一条鲶鱼一条鲫鱼,我还买了啤酒,反正下午也干不了活去喝两杯。”
  那时候请客吃饭都是比较罕见的事情,万峰这句话可是让沈德真有点意外。
  沈德真虽然不是正经的官,但是场院里的事情可是他说了算。
  父亲一天到头大概除了铲地外有一半儿的时间是在场院里干活,安排个什么活儿都是沈德真一手安排的。
  给老子安排点轻快活根本不在话下。
  再有这家伙在八五年能当农工连长,虽然那时候他家就要搬迁回北辽了,但怎么也还得在人家手下待最后一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4/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